救助和保护困境儿童应加快完善儿童福利体系

2015-11-28 00:30:32本刊编辑部
中国民政 2015年19期
关键词:福利制度福利救助

本刊编辑部

卷 首

救助和保护困境儿童应加快完善儿童福利体系

本刊编辑部

一个完整的儿童福利体系其制度安排应当秉持联合国倡导的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从满足不同特点和需求出发加以设计

近年来,“困境儿童”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媒体报道中,从遍布全国“打工村”的留守儿童,到贵州毕节5名受冻致死的流浪儿童,从各地屡屡发生的儿童暴力虐待到南京江宁两名缺乏父母监管的女童饿死家中,无不一次次地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令人感慨唏嘘。而这一名词背后所代表的数字,则更加触目惊心。在占总人口1/5的未成年人中,有孤儿57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25万,流浪儿童15万,残疾、重病儿童800万,低收入家庭儿童1088万,流动儿童4000万,留守儿童6100万,此外还有大量单亲家庭儿童和问题儿童……当然,按照相关部门的分类,他们当中有些并不是困境儿童,但是无一例外都是有着特殊需要的非正常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引发社会关注的同时,也相应唤起了人们对儿童救助保护机制的质疑和思考,这些本应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的孩子,何以掉入了被社会遗忘的角落,承受着他们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痛苦和困惑?我们又该如何防止类似的悲剧一再重演?

诚然,儿童福利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总体上看,我国长期实行补缺型儿童福利,保障对象单一、保障项目短缺、保障水平低下;同时又存在政出多门、管理分散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快,单位保障功能消解,家庭保障功能弱化,而国家层面的社会政策又支撑不足,最终导致我国儿童福利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使儿童福利面临“三无”的尴尬局面:没有专门的儿童福利法,没有专门的儿童福利专业化人才,没有满足需要的儿童设施规划。

2000年以来,儿童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焦点话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千年发展目标:关注儿童问题》,涉及消除儿童的极度贫困和饥饿、普及全球初等教育、促进社会性别平等、降低婴儿死亡率,以及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作斗争,保障儿童健康、教育、平等权利等。

给困境儿童以特别的关爱,是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心愿和要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救助困境儿童作为民生要务,首次提出要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实际上,自2010年国办下发《关于加强孤儿保障的制度意见》后,全国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即开始着手建立和完善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其共同目标在于满足更大多数儿童的需求。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将这个共同目标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表述,那就是“建设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拓展儿童福利范围、提升儿童福利水平”。这些理念的转变和目标的确立,直接对发展和完善儿童福利产生了重大影响。儿童福利对象得以拓展,从弃婴、孤儿扩展到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保障内容从单纯的养育向照料、康复、教育、情感满足、权利保护发展;提高了残疾、重病儿童医疗康复水平,促进了他们对社会 的融入;开展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建立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实施了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加强了在校学生保护和司法保护。与此同时,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得到发展,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有新的提高,这些都增强了儿童福利服务能力。

一个完整的儿童福利体系,其制度安排应当秉持联合国倡导的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从满足不同特点和需求出发加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困境儿童有着不同的需求。例如孤儿,可能最需要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受暴力侵害儿童,可能最迫切需要离开暴力环境;病患儿童,可能更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康复,流动儿童可能需要一张安稳的书桌,缺少亲情的孩子也许最需要一个温暖的拥抱。但总体看,都存在三个层次的需要,一是满足基本生存的生存性福利制度安排,二是受到国家、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保护性福利制度安排,三是满足文化教育、心理健康、社会参与的发展性福利制度安排。

儿童问题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家庭、社会各个层面。救助和保护困境儿童,一方面要及时扩大受惠对象覆盖面,不断完善儿童福利制度安排。毫无疑问,国家是儿童救助保护的责任主体。另一方面,我们在强化政府保障责任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力量的独特优势,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体,以社区、学校、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的参与为保障,以国家监护为补充,政府保障为托底的社会保护体系。有效弥补政府儿童救助保护的不足,只有建立有效的救助保护体系和机制,使之惠及广大儿童,才是治本之策。目前亟需通过法律制度来明确规范儿童福利保护问题,包括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儿童监护权的转移、常态化分类救助、侵害行为紧急处置等。让困境儿童享有一个阳光灿烂的童年,从观念更新到制度创新,从福利保障到社会参与,需要努力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代表着民族的希望。请呵护儿童、呵护希望。

(联系:cgeditor@yeah.net)

猜你喜欢
福利制度福利救助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44
玉米福利
水下救助抢险
没有福利制度的经济增长局限:韩国的经验
水下救助抢险
关于国有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中式教育”,路在何方?
考试周刊(2016年66期)2016-09-22 13:24:38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