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晓莉
【摘 要】本文分析了教師继续教育课程中在课程设置重基础,轻针对性;课程实施时重认知提高,轻观念肉体化与技能训练;课程内容滞后;课程管理重形式,轻实效;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等五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课程 问题 课程管理
教师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深入与网络的普及使教师自主学习更加容易,对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仅就继续教育中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公需课程设置重基础,轻针对性
第一,课程的设置注重普及性,忽视学员的基础。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确定,这些公需课程主要任务是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所以课程都是基础性的,但基础性的课程并非是大家都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心理调适》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公需课,也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课;《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是大众基础课,也是化学专业的专业课。《××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公需科目不少于24学时。为了完成必需的课时,学员必须选择这些课程,导致某类人的重复学习。
第二,课程实施重过程,忽视对象的层次性。为了平衡继续教育授课师生工作与继续学习的关系,继续教育通常安排在周末集中进行;与此同时,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要求所有需要评职称的在职人员参加,需要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多,时间紧(全年可用时间不足100天),但继续教育授课教师较少。于是不同行业(即教师、医护人员与事业单位职工一起)和不同层次(大中小学教师一起)的人在同一课堂中接受继续教育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公需课程实施中重认知提高,轻观念内化与技能训练
第一,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轻观念内化。继续教育模式较为单一,一般采取班级授课形式,学员通过教师的灌输或学员的有意义学习方式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课堂上基本上是“一言堂”,没有授课教师和学员关于所学内容的交流,没有学员间关于所学内容的交流。这导致继续教育成了学员增长见识而非树立新观念的地方。
第二,授课重基础理论讲解,轻技能训练。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大多为理论研究者,缺乏对一线教学、生产、技术等实际情况的了解,多以教材为本,以理论讲授为主,对某领域的问题要么泛泛而谈,要么用专业术语来解释,学员或没有兴趣,或听不懂,认为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教学结合实践少,无法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三、课程滞后性严重
第一,课程观念滞后。《职业道德》体现了所有从业人员的基本道德规范,是职前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也是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课,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虽然不同时期某一职业的道德规范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在新的时期有新的内涵。若以课本为本开展继续教育,必然会导致观念甚至是理念的滞后。
第二,课程信息或案例的滞后。由于学有所专、关注兴趣点的不同、网络的便利性及信息的广泛性与多样性,继续教育学员可能在某一方面某一问题上比授课教师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所了解到的信息也更新鲜,这就会造成授课教师信息的相对滞后。
四、课程管理重形式,轻实效
课程管理是以课程为主要管理对象,就课程的设置、实施及评价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继续教育课程是按要求设置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随机性较强,课前学员只知道自己上课的时间,但不知所上课内容;课程的评价偏重于对学员的听课情况与作业上交情况的评价,具体表现为考勤、上课、结业考核的形式化。
第一,考勤形式化。由于同一批次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的学员人数众多,无法知道已报名的人员是否参加了该次培训;即使采用课堂签到形式,代签或找他人替代上课现象较为常见。
第二,上课形式化。同一时间在同一教室中接受培训的学员可能有四五百名,由于人数和场地的限制,有2/3左右的学员看不到教师的课件,听不到教师的声音。学员的窃窃私语被认为是不尊重教师的表现,导致授课教师和学员间的情绪对抗。教师只是在讲课,完成他的授课任务;学员只是待在继续教育的课堂中,度过参加培训的时间。
第三,结业考核形式化。继续教育的考核大多采用纸质试卷的形式,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试题的答案就在老师的授课中,因此学员上课间要记文字笔记,试卷或在课上完成或在课后完成,试卷是否在学员交回后束之高阁,不得而知。
五、重显性课程而忽视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它以教学为根本途径。隐性课程是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获得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它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根本途径。
受教学场地和条件的限制或影响,继续教育基地几乎没有特意而为的隐性课程建设,教室多设在餐厅或其他改造来的大空间里,投影仪无或不能全方位覆盖,桌椅板凳各式各样而且摆放拥挤,卫生死角多,环境差;大空间使得师生间交流互动难,听不清、看不见,纯粹为拿学分,为职称晋升打好基础成了大多数人的心态。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也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使教师继续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重视继续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社会需求和教师的需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设置课程、实施课程与管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