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感应加速器的优化设计与仿真

2015-11-27 05:31李贞晓栗保明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电枢加速器器件

高 梁,李贞晓,栗保明

(南京理工大学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4)

直线感应加速器是电磁发射器的一种形式,是种新概念武器。它利用一系列脉冲或交变电流产生磁行波来驱动金属筒(可等效成线圈)或磁性材料弹丸的发射装置[1-4],在军事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加速质量较大的物体或定向电磁护甲[5-6],理论上没有最高速度的限制,其本质是直线电机。

近年来,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仿真试验和场路耦合分析与优化[7-14],通过有限元方法或者数值模拟进行分析。文献[15]就电容储能和发电机储能进行了建模对比,文献[16]对交流电机储能进行了建模分析,指出电源相位、幅值和频率间存在最佳对应关系,文献[17]计及温度对系统的影响,文献[18]通过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建模分析,其模型样机与计算值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直线感应式加速器的发射效率正比于发射速度,因此特别适用于超高速发射,可用于微型飞行器的发射,如何进一步提高发射效率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笔者设计并仿真了补偿式直线感应加速器。在常规直线感应加速器基础上,通过设置补偿器件,提升了原本空气域较低的磁导率,进而改善磁场分布,使电枢感应电流获得增加。并以文献[12]中的三级电容储能式直线感应加速器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及其补偿原理的实现,研究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可获得更高的速度。

1 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1.1 基本工作原理

直线感应加速器一般由储能电源、高压开关、驱动线圈、电枢及控制单元组成。单级直线感应加速器在发射过程中固定了驱动线圈,当驱动线圈接通脉冲电流后会产生磁场,同时在电枢表面感生电流。由楞次定律可知感生电流方向和励磁电流方向相反,故电枢受到轴向的斥力而向前运动。

多级直线感应加速器是在同轴方向上设置多个固定不动的驱动线圈,通过时序控制不同线圈中的放电时刻,可使电枢获得连续的加速力。笔者以单级电容储能式直线感应加速器为研究对象,分析第1段加速器工作过程。驱动线圈总长20cm,外层6个驱动线圈分3组,轴向每间隔2个线圈为一组,线圈引出端并联后施加激励电流,通过设置不同的电流方向和放电时刻,能够使电枢在内部始终受到一个正向的驱动力。该段驱动线圈采用分段供电方式。加速器身管简化模型如图1所示。

驱动线圈为多匝铜条结构,电枢(铝筒)放置在中心位置,模型忽略其他物体,以空气代替。每组等效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

驱动线圈间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每一组由2个线圈构成。电枢部分可等效视作n片相互绝缘的铝环叠压而成,并认为每片环向电流沿截面均匀分布[19]。

1.2 数学模型

将驱动线圈等效视作m片铜环。

第k组电容的充电电压

式中:Ik为每个电容的电流;Ck为第k组电容容量;tk为导通时刻。

同时每组驱动线圈回路方程

式中:为第(3l+k)个驱动线圈内阻;为第(3l+k)个驱动线圈的电流;Idi为第i个驱动线圈的电流;为第(3l+k)个驱动线圈和第j个驱动线圈的互感;为第(3l+k)个驱动线圈和第i片电枢的互感。

对于电枢有

式中:j表示n片分片电枢;Ipi为第i片电枢的电流;Rp为每个电枢的电阻。

电枢轴向作用力

电枢加速度和速度分别为

1.3 有限元模型

改进前的加速器身管剖面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

驱动线圈模型采用多匝双饼绕制方式,以间隔2个线圈为一组,如:1和4、2和5、3和6各为一组。模型简化其他部分的材料并以空气域代替。仿真以驱动线圈的长度为运动限制区域,忽略运动中的摩擦阻力,并假设铝筒不与其他任何物体接触。仿真设定:电容容量为1.5mF;充电电压为3kV;电枢质量为300g;铝筒长为20cm;驱动线圈总长也为20cm。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其轴向作用力、速度及位移的曲线如图4所示。

电枢在加速器出口的速度可达64.37m/s,在驱动线圈内运动时间为3.8ms。

2 结构设计与优化

2.1 补偿器件机械结构对发射性能的影响

外部储能电源不变的情况下,在轴向设置一个外径比电枢内径略小的圆筒型器件,补偿器件固定且假设不与其他任何物体接触。分别对不同形状、厚度和材料的补偿器件进行仿真分析,并与改进前作对比,以研究补偿器件对系统发射性能的影响。由于电路没有续流回路,存在小幅振荡电流,因此电枢在驱动线圈内并非一直受到正向加速力作用,但由于反向作用力相对较小,且作用时间很短,因此对电枢正向加速影响不大。主要考察电枢在驱动线圈内的运动时间。图5和图6为设置补偿器件前后电枢的运动速度与时间对比图。

由图5、图6可知在设置补偿器件后,电枢在驱动线圈内运动时间比改进前缩短,该情况下电枢在出口的速度可达69.86m/s,在驱动线圈内运动时间为3.6ms。

其次,研究不同厚度的补偿器件对发射性能的影响。假设补偿器件与电枢间的径向差不变,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中d为补偿器件的厚度。

仿真得出电枢运动时间与补偿器件厚度的关系如图8所示。

在此结构基础上的仿真结果表明,电枢出口速度大约在73.6~76.13m/s之间,而增设19mm 壁厚的补偿器件可使电枢出口所需时间最短,这是由于该参数下获得最大电磁加速力而造成的。

研究不同材料对发射性能的影响,选取1008钢、铜和铝作仿真对比,其材料属性如表1所示。

表1 材料属性

壁厚选取上述中的19mm,电枢运动速度和位移对比如图10和图11所示。

电枢瞬间加速之后,保持速度并向前运动,图10表示电枢通过整段驱动线圈中的运动速度曲线,曲线末端横坐标为出炮口时间。

由图10可知,选用1008钢材质的补偿器件对发射性能提升较大,且运动时间较铝和铜相比缩短很多。在驱动线圈中运动时间仅为3.32 ms,加速器出口速度达75.86m/s。

2.2 电枢初始装填位置对发射性能的影响

考察在设置补偿器件后电枢的初始装填L对发射性能的影响,其中补偿器件的壁厚为19 mm。L为电枢与驱动线圈底部的中心距之差,如图12所示。

两组驱动线圈端部中心距之差为37mm,因此考察L在0~37 mm 之间不同装填位置时电枢的运动特性,仿真得出电枢出加速器端口耗费时间与L的变化曲线如图13所示。

从图13中可以看出,随着电枢和驱动线圈间相对位置的增加,电枢的运动时间先减小后增加,存在一个最佳初始装填位置使得电枢运动时间最短。在上述条件下,电枢运动时间仅为3.22ms,出加速器端口速度为77 m/s,最大加速力为37.53 kN,炮口动能增长43.1%.

表2 性能对比

3 分析

补偿脉冲发电机(Compensated Pulsed Alternator,CPA)中设置补偿筒是为了屏蔽电枢磁场,减小电机自身电感,改善了磁场分布,提升了磁密,根据CPA 的原理,为了提升直线感应加速器发射效率,设置了补偿器件,电枢速度与补偿器件磁导率成正比关系,与电导率成反比。铜和铝材料相对磁导率比较接近,但铜的电导率更高,容易形成高涡流损耗,不利于效率的提高。由图10可知铝材料的电枢炮口初速相对铜而言较高,因此在磁导率相近的情况下,应选用电导率更低的材料来抑制涡流损耗。磁导率高的材料能够使磁力线更容易穿越,因此通过设置不同磁导率的材料层可有效控制磁通密度的分布。综上所述,电枢选材应相对磁导率高,电导率低,本文仅以1008钢为例,但在实际试验中,可以选用更好的材料,如镍锌铁氧体,其磁导率和电导率更符合补偿器的设置要求。

当加速力Fz最大时,改进前后系统磁力线分布对比如图14所示。

图14(a)为改进前的磁力线分布图,密部主要集中在驱动线圈附近,径向分布少许;图14(b)为设置补偿器件后的磁力线分布图,磁力线密部向电枢区域拉近,这表明该区域磁场得到增强,能够获得更高的感生电流,这对发射性能的提高是有利的。通过对比可知,设置补偿器件可有效控制磁通密度的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在设置补偿器件后,随着电枢上感应电流的增大,温升也会加快。在短距加速中并不明显,但在长距、高速情况下,材料的熔点是个重要的生存因子[20]。

通过2.2节分析表明,对于任意既定的直线感应加速器结构,都可以寻找电枢的最佳初始装填位置来提高初速。

4 结论

笔者以单级直线感应加速器为基础,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补偿原理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验证。分析并优化系统参数,对直线感应加速器的参数选择和方案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为磁通控制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还有诸多参数有待优化,如各线圈放电时序间隔、电容参数等,同时驱动线圈外侧存在磁泄漏,如何抑制或再次利用是值得研究的内容之一。

(References)

[1]DRIGA M D,WELDON W F,WOODSON H H.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launch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1986,22(6):1453-1458.

[2]CRAVEY W R,DEVLIN G L,LOREE E L,et al.Design and testing of a 25-stage electromagnetic coil gun[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1995,31(1):1323-1328.

[3]LIAO M,ZABAR Z,LEV E,et al.Analysis of generator-driven linear induction launch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1997,33(1):184-189.

[4]LU X N,ZABAR Z.Transition between two sections in a linear induction launcher(LIL)[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1995,31(1):493-498.

[5]LI Zhiyuan,MING Sun,FENG Ming,et al.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the magnetic of the active EM armor projectile interceptor[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5,41(1),453-455.

[6]CAO Yanjie,WANG Huijin,WANG Chengxue,et al.Acceleration process of the interception projectile in active electromagnetic armor[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9,45(1):631-634.

[7]关晓存,雷彬,李治源.耦合运动多级感应线圈炮三维机电耦 合 模 型[J].固 体 力 学 学 报,2012,33(2):209-218.GUAN Xiaocun,LEI Bin,LI Zhiyuan.Coupled movement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model of multi-stage inductive coil gun[J].Chinese Journal of Solid Mechanics,2012,33(2):209-218.(in Chinese)

[8]邹本贵,李瑞锋,曹延杰.单级同步感应线圈炮场路耦合分析与参数优化[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16(11):33-38.ZOU Benggui,LI Ruifeng,CAO Yanjie.Field circuit coupled analysis and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in singlestage synchronous induction coil gun[J].Electric Machines and Control,2012,16(11):33-38.(in Chinese)

[9]向红军,李治源,雷彬.基于场路耦合的多级感应线圈炮内弹道分析[J].弹道学报,2012,24(3):100-104.XIANG Hongjun,LI Zhiyuan,LEI Bin.Analysis on interior ballistics of multi-stage inductive coil gun based on coupling of field and circuit[J].Journal of Ballistics,2012,24(3):100-104.(in Chinese)

[10]李献,王秋良,王厚生,等.直线感应线圈推进器仿真与实验[J].兵工学报,2011,32(11):1389-1394.LI Xian,WANG Qiuliang,WANG Housheng,et al.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for linear induction coil propeller[J].Acta Armamentarii,2011,32(11):1389-1394.(in Chinese)

[11]BARMADA Sami,MUSOLINO Antonino,MARCO Raugi,et al.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multi stage pulsed linear induction launcher[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1,37(1):111-115.

[12]BALIKCI A,ZABAR Z,BIRENBAUM L.Improved energy utilization of linear induction launchers by considering each section as an individual sub-launcher[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9,45(1):241-243.

[13]BALIKCI A,ZABAR Z,BIRENBAUM L,et al.Improved performance of linear induction launch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05,41(1):171-175.

[14]LU Junyong,MA Weiming.Investigation of phase unbalanc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inear induction coil launcher[J].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2011,39(1):110-115.

[15]HE J L,ZABAR Z.Transient performance of linear induction launchers fed by generators and by capacitor banks[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1991,27(1):585-590.

[16]杨宝峰,李耀华,严陆光.正弦电压馈电的直线感应发射器加速特性[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14(1):18-22.YANG Baofeng,LI Yaohua,YAN Luguang.Accelerating performance of sinusoidal voltage-fed linear induction launcher[J].Electric Machines and Control,2010,14(1):18-22.(in Chinese)

[17]JARMIRUX M,MEUNIER G.FEM modelling of the magnetic,thermal,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ransient phenomena in linear induction launch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1994,30(5):3312-3315.

[18]AKSOY S,YAVUZ M F,BALIKCI A.Transient modelling of a linear induction launcher-type coil gun with two-dimensional cylindrical finite-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J].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IET,2011,5(1):153-158.

[19]王德满,王跃进,谢慧才.线圈炮——电磁同轴发射器及其系统分析[J].宇航学报,1996,17(4):79-83.WANG Deman,WANG Yuejin,XIE Huicai.Coilgun(electromagnetic coaxial launcher)and its system analysis[J].Journal of Astronautics,1996,17(4):79-84.(in Chinese)

[20]BALIKCI A.High velocity linear induction launch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2008,35(12):1405-1409.

猜你喜欢
电枢加速器器件
莫比斯加速器众创办公空间
基于电接触特性的电枢臂形状优化设计
知识快餐店 科学加速器
四轨电磁发射器电枢-轨道初始接触特性研究*
全民小康路上的“加速器”
带浮空层的LDMOS 器件特性研究
双层电枢结构设计及其电磁力和电流密度分布*
电枢装配后接触压力不均匀特性研究*
旋涂-蒸镀工艺制备红光量子点器件
通用贴片式器件及应用电路(五)电压变换器MAX860及MAX88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