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婵娟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是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务管理专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231-02
一、前言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依然坚持着传统的教学的模式,许多专业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经济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教学的课程应具有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应具有多样性,教学的方法和考试方式应多元化,这种教学的改革,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二、财务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内容不够合理。传统的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就是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讲授,对于课本的知识的讲解非常重视,但是实践性不强。老师在讲学的过程当中,基本上就是老师自己一人在讲,进行强行的灌输,讲授的内容十分单一,就是课本。上课就是进行PPT的展示,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这种单项的教学使得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够,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得到调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和课本的知识。这种方式是以教材为重心的,注重理论知识,课堂的气氛十分的沉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是很大。
2.实践环节非常少。现在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教材课本主要是理论的知识,有几个缺陷:(1)没有顾及到当前学生的特点和现实的经济条件,忽视了市场要求。(2)一些理论知识落后于现代的经济。现在全球网络都发展的非常好,全球的网络经济和网上的金融,电子货币都相应地发展起来,财务管理专业的经营资本还有无形资产的处理,都是十分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但在财务管理专业教材涉及很少。而且教材都是理论性的而不是实践性的,所以学生没有得到实践的锻炼,在毕业以后,跟不上市场的要求。
3.操作性差,没有实习的条件。在财务管理专业中,现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有财务会计还有基础会计的实验室,但是财务管理的实验室还沒有建立,校外也没有实验的基地,很多学生是自己联系的实习的公司。在实习的过程当中,大部分的学生锻炼了做账的能力,没有财务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的锻炼。高职院校的教师很多都是直接从本科院校毕业以后,然后到高职学院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基本上没有参与公司的实践,对于真正的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实践性的认识,也没有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查方式非常单调。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以期末考试来进行学生的考核,平时的实践考核为辅助的方式。期末考试就是进行闭卷考试,考的就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平时的考核就是课堂的表现和平时的作业。期末考试往往占考核的大部分比例,一个学期的学习,就是两个小时的考试。财务管理工作要有很多的能力,需要知识的掌握也很多,两个小时,一张卷子并不能真正检验学生的能力。而且这种考核方式,学生进行考试前的突击学习,也是可以考过的,检测不出学生的真正能力。所以要调整考核的方式,既能让学生的学习认真程度加强,又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是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
5.专业的目标不是很准确。现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掌握理论知识,培养的模式十分单一,学生处理业务的能力不够,学生没有自学能力,不能跟上时代的专业知识的更新,人际交往的能力也不在培养的目标之内。这样的培养目标使得毕业生不具备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在工作之前还要进行再一次的培训,使得学校的教育资源浪费了。
6.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现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而是注重于某一种知识的学习,比如金融知识或者会计知识。
7.教师配置专业性不强。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不长,专业老师比较少,老师大多数来自于相关专业的一些学生,比如会计专业和金融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性不强,老师的理论知识也只依靠课本,跟不上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很难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1.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专业化。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目标,在教学的时候,要改变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需要重新将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定位。面对就业的目标,进行课程内容制定,使得学生可以在实践的时候,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既可以提高专业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提高专业的实践能力。
财务管理专业的内容可以根据职业的要求来进行设置,如项目调研、项目评价、信息计算、分析投资等等,还要培养团队合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的方法要多元。财务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中财经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解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研究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常见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前的那些教学方式必须要进行改革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教学方式要多元化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
(1)对于数学计算方法的应用。财务管理专业要有大量的计算,而进行计算的方法多样。进行计算的公式还有模型至少有一百个,对于这些模型与计算公式的掌握是非常难的,但是有了EXCEL,计算就相对的容易,也比较的方便,EXCEL的功能非常的强大,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将繁琐的计算交给它,而自己可以将精力用在对结果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就业后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准确性也更强。
(2)将理论、实例、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财务管理专业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教学,就是理论知识的教授,案例的分析,还有实践性的活动。理论的教授就是进行课本理论知识的教授,让学生知道掌握理论的基本知识。案例的教学就是将一些实际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案例让学生进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学生与老师共同讨论,老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进去,可以提高应用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实践性的教学,就是完全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学生要自己独立去进行信息的收集,完成最后的报告,老师只是对其报告与工作进行打分评价。这三种教学的方式,最重要的部分是实例部分,选择好的实例让学生去模拟解决,直接关系学生的后来实践性的教学的成败,是非常重要的。
(3)情景教学的方式。情景教学就是设置实际的案例情景,让学生切实体验实际的工作状态,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心理机制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可以将一个班级分成5个组,每一个组可以是5至6人,给每个组一些虚拟的资金,要求学生虚拟地解决问题,如何为公司取得最大化的利益,如何正确决策。设置多种场景,设置一些需要筹资和投资的项目,资金需要周转的情景,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然后进行课堂展示。组长进行讲述与分析,组员进行补充。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也增强了。因为比较有趣味性,所以课堂的气氛也比较好,并且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4)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现今的网络时代,网络的应用十分普遍,也十分便利。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将这种方式进行良好的应用。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等一些社交软件的方式,来加强学生与老师的联系,学生也可以自己进行讨论。除了可以交流学习以外,也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上的问题,让大家更加熟悉,这样的话,课堂的合作也就会更加的好。并且老师也可以随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学习更加的便利与有效。
3.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对于学生的学习,最后是要有一个评价的,来最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能力。以前的教学就是用考试的方式来进行检验,学生的答题水平虽然高,但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一定好。所以在进行最后考核的时候可以加入其它的方式,比如课堂的表现、案例的分析能力还有报告的总结能力,以及参与的实际能力。
四、结束语
这些年来,高职教育的目标基本就是面向就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这种目标下,積极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院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的改革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改革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辛慧琴.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探讨[J].财会通讯,2012(6):46-47
[2] 邵丽盛.课程教学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3(8):202
[3] 满莉.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会计定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302-303
[4] 邹晓明.财务管理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2010,(9)
[5] 李迪.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商业经济,2012,(12)
[6] 杨焕玲.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财会教育,2011,(12)
[7] 马杰.财务管理专业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4,(9)
[8] 徐晓丹.财务课程教学体系探讨[J].商业经济,2012(6):34-35
(作者单位: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责编: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