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研究

2015-11-27 21:37:45金绍平
经济师 2015年8期
关键词:组织模式创新对策核心竞争力

金绍平

摘 要: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以生产为经营管理核心,总是热衷于追求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企业规模的扩展,致使众多企业在产品结构上大同小异,重复投资带来恶性竞争。然而企业要想真正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龙机电)是我国微特电机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国际知名移动终端公司的高配供应商。文章通过对金龙机电在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战略选择及其能力提升的个案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探索中国微特电机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的一般规律,供我国同行参考。

关键词:技术创新战略 组织模式 创新对策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4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281-02

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龙机电)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温州金龙机电有限公司,隶属于金龙控股集团。金龙机电公司在2009年在中国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32。金龙机电公司从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微特电机(主要为直径4~10mm,即Ф4~Ф10)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快速的新产品创新体系。先后通过了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国家电子基础发展基金项目、国家级新产品、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AAA资信企业和乐清市功勋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公司的微特电机产品在全球的通讯产品行业中名列前茅,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一、金龙机电技术创新模式

金龙机电从1998年开始成立技术中心,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现已建设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微型电机研发中心,是国内最大的微特电机研发基地和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公司自主研发的实心、扁平、空心杯、线性电机产品居国内领先,其中线性电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中心现有研发人员128人,占职工总数的19%,专业涵盖电子、机械自动化、电机、物理等专业。

公司十分注重技术开发的投入,每年投入研发费用占上年度销售收入的3.5%以上,确保了研发的顺利进行。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2012年至2014年,共完成研发项目18项,实现科研成果转化18项,年平均6项。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1项,地方重大科技专项2项,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项目2项,省级工业新产品8项,技术改造4项,三年来加大了节能降耗和以机器换人淘汰落后产能步伐,累计投资技改资金1.20亿元。

研发项目采用IPMT集成组合管理模式和NPI新产品导入方式,成立项目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项目组采用KPI绩效考核,通过PLM信息化管理,控制所有项目进度,实行责权利捆绑。

公司组织最具实力的科技专家参加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振动电机通用规范》等国家标准的制订和审定工作。

经过十多年的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公司已打破日本、韩国企业在超小型微特电机领域的技术壁垒,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效益。截止目前,拥有有效专利103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81项,同时,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与生产,积累了大量超小型微特电机生产的技术诀窍,掌握了一整套与超小型微特电机相关的关键技术、工藝、设备、装配等方面的非专利技术。

研究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公司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为保障项目研发的顺利进行,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制定了《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办法》、《研究开发费用投入核算制度》、《技术创新奖励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

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以来,与上海增量电机研究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双方在产品开发、员工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成效显著。

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引下,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转型升级步步为营,在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中,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产品技术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产品质量提升、设备技术改造等方面有效地保障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超小微特振动电机和电机组件的研究与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及推广应用,技术质量攻关、自动化生产线及设备的研制,科研的中长期规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艺技术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管理、研发体系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科技信息收集和科学技术交流、对外对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的运行和管理上初步形成了体系。

在技术创新战略、科技发展规划、技术方向的确定,重大项目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的评审,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研究,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技术中心的建设和研发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二、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管理策略探讨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发展机遇面前,在解决企业自身发展制约因素的同时,不断树立创新意识,通过调整和优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产品技术含量以及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参与国际合作,攻克技术瓶颈,研发前沿先进技术、应用先进创新理念,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1.金龙机电技术创新策略。

(1)整合企业技术力量。以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优化配置企业现有技术力量,充分调动、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组成若干项目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关键性技术难题的攻关,直接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过程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和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以确保在产品的结构优化设计、滑动摩擦副材料的选择应用、工作表面处理技术和润滑机理等方面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

(2)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把技术中心做为产学研一体化的主要载体,在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下,积极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采用“院所研究,厂内配合或参与”的方式,联合研究开发纳米MoS2、关节轴承承载时的动态应力分布数学模型、离子注入、机械工程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并在此基础上,研发高新技术产品,通过快速成果转化使之尽快产业化,直接进入新领域的制高点以获得新领域中的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3)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筹备组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开展新材料及电磁结构、摩擦磨损机理、优化润滑、化学处理、机械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为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服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4)加快微特电机研究院和实验室建设步伐。夯实研发与试验手段,进行高端智能手机用振动电机试验机的自主研制,开展电机轴承摩擦磨损的机理研究;在模拟实际工况条件下,探索载荷、滑动速度、摩擦副表面质量及润滑条件与轴承的摩擦系数、温升、可靠性、磨损及使用寿命的关系。

(5)以信息化带动技术创新。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制造。

(6)按照国家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和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按照片式化、微型化、高频化、集成化、绿色化、高端化的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重点研究线性反馈电机、实心振动电机、对焦马达等技术以及产业化拓展;巩固空心杯和扁平电机的研发成果,完善工艺技术,实现核心技术模块化管理。

2.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创新战略。

在“十二五”期间,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金龙机电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创新战略规划:

(1)技术创新总体思路和目标。以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技术为主要方向,从产品开发技术、产品延伸技术和产品制造技术三方面入手,通过整合企业技术力量、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加快实验室和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步伐和以信息化带动技术创新四大策略,不断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推动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研发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建设成为国内便携式电子产品用微特振动电机领域的领军企业,依托品牌优势和产业化经营优势,推行产品对象多元化发展战略,实现产、供、销、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主攻方向。以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技术及其关键要素。一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现有的支撑产品核心优势的振动电机多样性生产与开发技术,应用高新技术或先进适用技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2~3年)使这一核心技术达到并保持在全球范围内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在这一核心技术丰富和延伸过程中,在相关的新材料技术、表面处理技术、精密制造技术、设计优化技术及其他方面的先进技术中的一方面或几方面结合形成有发展潜力的新的优势技术,成为金龙机电第二个核心技术。

(3)技术创新及转型升级战略内容。微特振动电机领域。在保持其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结构优化、品种齐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现有产品的智能制造与新品开发技术,同时吸收机械工程、固体润滑材料、摩擦学、表面工程和边界润滑等先进适用和高科技的科研成果,以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试验(CAT)和虚拟现实制造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产品的研发工作,使振动电机产品保持高档化、电磁结构更科学合理、质量更优,使核心技术保持国内的领先水平并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延伸技术方面。在丰富和延伸企业核心技术的过程中,发展相关的新材料(电磁材料的应用、表面处理技术、纳米MoS2合成等)技术,使其形成有发展潜力的新的优势技术。

制造技术方面。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制造水平,形成规模化生产,保持企业在工艺装备上处于国内的领先优势;同时大力开展新模具制造加工的热加工工艺、车磨工艺、装配工艺的研究。

工艺创新重点:通过工艺改进实现节能降耗、低碳生产;通过工艺研究和改进,提升产品品质,确保提升产能。

设备创新及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加快机器换人步伐,积极开展生产线机联网和智能制造的研究,研发出国内行业领先的自动化设备,基本实现智能制造,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淘汰落后的产能。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为提升公司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公司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结合公司具体实际,公司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编制的《知识产权管理手册》,已于2013年9月1日起生效实施。

公司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尊重知识、科学管理、持续创新、促进转化”的知识产权方针,并以此为己任,在自己的工作中获取、运用、监控、保护知识产权,确保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员工培训:建立健全符合公司需要的培训管理自主运行系统,包括自主策劃、研发的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公司岗位任职要求相匹配的培训课程体系;有效保障并激励培训工作推进的制度与政策;与公司实际相结合的培训调研与评估分析技术。在此基础上,促进公司“通过吸收、创新知识,具有不断开发、适应与变革能力”的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伟伟.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影响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2] 傅小舟.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 陈凤新,赵绍光,李小波.中小企业创新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05)

[4] 朱青松.企业战略联盟类型与影响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6(4):17-18

[5] 刘华.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中小企业创新[N].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45-46

[6] 李群,丁跃进.常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探析[J].中国市场,2009(39):21-23

[7] 高晓玲.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研究[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8] 傅小舟.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乐清 325600)

(责编:李雪)

猜你喜欢
组织模式创新对策核心竞争力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对策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的思考
电视财经报道的现状及创新对策分析
大学生职业指导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7:01
新时期足球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26:20
连锁经营企业的竞争力构建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1:48:38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民用飞机项目强矩阵组织模式初步分析与探讨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商(2016年6期)2016-04-20 10: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