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内蒙古财经大学 王晓艳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览的创新
文/内蒙古财经大学王晓艳
【摘要】本文从创新阅读模式、优化信息资源、创新管理服务、发展创新型阅读形式等方面阐述了图书馆阅览的创新。
【关键词】数字时代;阅读;创新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一个以信息和网络为主流平台的新时代,许多传统的东西为了适应新的变化都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作为青年一代的高校学生,是思想活跃最能接受新的事物,最想探寻未知世界的一个群体,他们拥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技能水平,高校是他们的大舞台,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驰骋。高校中最主要的知识资源则来自于图书馆,这里汇集着几乎所有人类的智慧。从图书馆获取资源的方式通常有书籍和电子阅览两种途径,在时代发展,技术变迁的过程中彼此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补充。如今数字网络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数字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览该怎么发展,怎样转型才能适应读者的需要?这是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将针对此问题谈谈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览的新创新。
传统的阅读方式存在着枯燥、方式单一、阅读方便性差等缺陷,并不能适应如今方便快捷的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到来。在数字时代提出新的阅读方式——数字阅读。对于数字阅读的概念学术上还没有准确的定论,刘炜撰写的《数字阅读——开启全民阅读新时代》中指出:“所谓数字阅读,就是指以数字化形式获取或传递认知的过程,不论载体、不论场合、不论形式,可以是任何数字化终端,可以是任何格式,可以通过脱机或联网等形式,可以是交互的、跨越时空的社会性阅读,也可以是私密的个人阅读。”按照这个定义,数字阅读改变了传统被动的局面,阅读方式和途径变得非常快捷和灵活,阅读内容则更加丰富且更具有主观选择性。
无论对数字化阅读赋予怎样的定义,它必然是当前以至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阅读以它丰富内容涵盖,方便快捷的阅读形式和良好的互动性已经走进了大家的视线。面对这一大趋势,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模式应该就从这里开始,首先从构建数字阅读大框架入手,逐步实现实体阅读和数字阅读的过渡转型和相互补充。
为适应新一代读者的新的需求,必须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来源和更新状况。以便读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具体来讲,要增加数字资源种类和来源渠道,做好数字资源的应用宣传工作;加快文献资料的数字化进程,丰富数字化阅读资源库;还可建立特色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特色阅读;各高校可以组成数据网,共享更多的数据资源。
另一方面,要适应新的阅读方式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服务,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的需求;完善管理制度,从而为读者提供新型服务;改变传统的服务习惯,将服务重点由线下向线上转移。
创痛的阅读方式局限在书籍的阅读和计算机上阅览,方式单一,灵活性差。发展创新型阅读模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阅读方式应该主要从移动阅读方面着手。移动阅读不受设备和空间位置的限制,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和地点,克服了传统阅读对计算机、网络及固定场所的限制,能够较好地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移动阅读主要依托目前日益发展的智能手机、手持阅读器等移动终端。创新型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建立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是指以手机等移动终端完成读者图书续借、催还、预约等传统图书馆服务,同时兼具查询检索等其他的在线服务。在线服务包括在线讲座、在线展览、在线阅读、书刊推介等内容。移动图书馆可以开设书刊推荐、资源检索、书友评书、新刊阅读、读者服务等多个频道。其中新刊阅读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图书推荐和最新报刊杂志的阅读等,可以让读者获得最及时的资讯。还可在线对喜欢的报刊杂志进行订阅和退订等操作。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触摸体验阅读体验区。触摸体验阅读是一种新的数字阅读方式,服务形式更人性化和个性化,更能满足新一代阅读群体的需求。触摸体验阅读实在现在触屏手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便操作的阅读模式,不在需要用鼠标和键盘,通过触屏实现资源的检索和浏览等。在浏览过程中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设置阅读背景、文字大小和颜色等个性设置,让读者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发展手持阅读器和手机阅读。手持阅读器是一种便携式的阅读终端,和手机类似的移动设备,以阅读为主要功能的电子设备。手持阅读器相比于手机前者是专业产品,后者是多功能产品,其使用效果都是类似。这两种阅读方式实质是一样的,都是通过下载或在线阅读图书馆的资源,需要使用校内特设的局域网。该阅读方式服务内容广泛,除了最基本的对数据库中文献资料的检索、下载和阅读外,还能实现与其他读者的互动和交流,探讨各自的理解和看法,提升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阅读的质量。
(三)对资源的管理创新。读书本身是有益的,但读了不好的内容就会对读者造成不良影响。数字阅读有很多优势,但是其不足表现在对海量数据的管理上,网络资源纷繁复杂,难免会掺杂着负面的甚至是恶意的资源,这就需要在对资源的管理上有所改进和创新,保证资源的安全和健康。可以通过分类管理,实时监控等手段对数据资源进行分类和分级,系统的对资源进行优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