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创作手法初探

2015-11-26 02:19广州美术学院510260
大众文艺 2015年10期
关键词:沃霍尔罗曼画布

郭 谦 (广州美术学院 510260)

当代艺术创作手法初探

郭 谦 (广州美术学院 510260)

本文主要谈艺术创作中关于“重复”的问题,通过对以往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发现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大量运用重复这种手段,使作品达到累积效果而产生强大力量,而这种力量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深深撞击着我们的思维。作者希望能够透过重复这种现象看到本质,文中所提到的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是经由重复产生累积,从而形成作品独有的魅力,更希望通过对当代艺术中的重复手法的初步探讨,进而引导艺术的创作,能够对创作产生理论性的指导,升华作品本身。

重复;累积;力量;创作手段

重复是一种变化的形式。它一般是指在同一艺术作品中,相同的形象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重复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在国内外的大量艺术作品中并不鲜见。从国外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约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 等大师级人物到国内的重量级艺术家,比如邱志杰、张培力等,不难发现他们作品中曾带有“重复”元素符号运用的影子,通过对重复手法的使用,使作品在视觉效果中形成一种累积,积攒一种能量,达到独特的视觉效果,以致打动人心。

一、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与《玛丽莲·梦露》

谈到当代艺术,不得不谈波普主义艺术,而谈到波普主义艺术,当那位说“我二十年吃同样的早餐”的艺术家将千篇一律的美元印刷在画面上作为作品元素的时候,最伟大的波普艺术家诞生了。他就是安迪·沃霍尔,他直白而又毫无顾及地使用了最方便的手段——重复某个元素来进行创作。在他的整个艺术历程中,“重复”无疑是最为关键的精神符号。

安迪·沃霍尔的一生作品量很大,《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玛丽莲·梦露》等都大量运用了“重复”的手法,《玛丽莲·梦露》是安迪·沃霍尔早年作品中特别引人注目的一件;丝网印刷技术为重复提供了可能性。他将在银幕和舞台上反复出现的“好莱坞”女明星作为自己创作的元素,采用一系列相同的形象元素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只是在颜色上体现不同。梦露富有光泽而又柔顺的头发、美丽的眼睛和性感的嘴唇犹如性感女神一般展示在大众眼前。那个时代的好莱坞梦工场,梦露是当之无愧的代言人,沃霍尔凭借其敏锐独到的眼光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当大家看到梦露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想到有一个名叫沃霍尔的曾经重复的描绘过她。重复出现的梦露头像早已成为美国波普艺术的符号象征。就算在今天,这件作品也被认为是很难被超越的。

二、罗曼·奥帕尔卡(Roman Opalka)与《1965/从1到无穷尽》

今天的艺术批评家们很少是凭单独的一件作品来衡量一个艺术家成就的高低,他们往往会把一件作品与这个艺术家过去的艺术风格联系在一起加以考察,从而能够得出一个“发展”的结论。从这种意义上说,与其说他们是在研究艺术,不如说他们是在研究艺术家的历史。艺术家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凭空出来的,都有一个前后发展产生的过程,例如大家都熟知的波兰艺术家罗曼·奥帕尔卡(Roman Opalka),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作品:《1965/从1到无穷尽》和《照片系列》,这两件作品曾相继在纽约现代艺术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国家美术馆、柏林卡塞尔艺术节、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丰田市艺术馆和其他机构展出,一直到他去世都还坚持创作着。《1965/从1到无穷尽》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的一次等待的经历: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在华沙街一家冷清的咖啡店里等待妻子和朋友们的到来。他一会看一眼手表,很不耐烦的敲打着桌子。相信每个人都有等待的经验,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那份焦急的态度是何等的难耐,时间好像越过越慢。在这之后的某一天中,他提起最小号的画笔,在画布的左上角小心翼翼的描绘出数字1,并且用那沙哑的波兰母语低声念道:“1”,刹那间,蕴藏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转化为创作的动力。从1965年的某一天开始,他所有的工作就是持续性地每天在一块196×135cm的画布上写数字,这是他“生命工程”的开始。直到2011年8月6日去世那一天止,他所画出数字从1开始,已经超过5500000,期间作品没有任何的间断。每天的工作就是描画并念出数字,而且把声音用磁带录下来。通常情况下,他每天要描画出400个左右的数字,他几乎不外出,如果迫不得已,他就在旅途中用黑墨水在普通白纸上继续描画数字,他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为这项“艺术工程”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后来罗曼·奥帕尔卡又做了他的第二件作品《照片系列》(图1),这件作品是在第一件作品的基础上做的,从1968年起,每天画完数字后,罗曼·奥帕尔卡都会在画布前照一张面无表情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他总是一件白衬衫,白色的光,总是在他的脸上呈现着永远不变的表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他日常生活的记录,是一种记忆的累积。

图1 罗曼·奥帕尔卡作品《照片系列》

提到“时间”,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钟表、日历或者沙漏等标识的时间,人们利用这些工具来确定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几点吃饭等等。只要拨动指针,就能指示到任意时刻。但是否有人注意到时间从自己身上流淌而过、一去不复还,在罗曼·奥帕尔卡的作品中,他所记录的是生活中岁月流逝以及时间长河中的生命。观看他的作品,会让大家再次重新开始思考生命和时间的问题。年轻时脸部的轮廓和明暗都会很清晰,而衰老带来的脸部阴暗面会被淡化。罗曼·奥帕尔卡通过他的作品让大家把时间对于生命的侵蚀看得如此的仔细和透彻。

三、重复引导视觉感受

通过重复的手段来获得美的感受,可以说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如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以一种商品式的画法复制了梦露的头像,并且把这种复制性推到了极致。当梦露的头像重复的被不断排列时,她不再是一个人自身的代表,而是一种符号化的标志,更确切的说,这是一种不同元素的组合与累积。沃霍尔“利用重复与琐碎将每件事减到毫无价值”。1隐喻了某些流行文化下的真实状态。沃霍尔在艺术观念上大胆创新,打破传统艺术的束缚,以重复的制作方式阐释了自己的艺术主张,敏锐地捕捉到美国商业社会的特点以及人们情感观念的变化。再看罗曼·奥帕尔卡的《照片系列》,当你看他的这些照片一张两张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触,可是当你看他几十年的照片放在一起的时候你肯定会顿生感触,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是如何从青壮年转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得以看见真正的时光隧道是如何被捕捉到的,也可以完整地看到艺术家如何终其一生和不可抗拒的时间搏斗。他的油画《1965/从1到无穷尽》也是如此,表达的已经不是数字而是流淌的时间,他写出的浅白色数字早已化成了时间的通道。原本黑色的颜料如同他的头发一样慢慢由黑变白,已经看不出他到底写了多少数字,数字和画布似乎融合一体,“逝者如斯夫”跃然在画布上。罗曼·奥帕尔卡以自己的每天重复的行为来表现时空概念,这里的每一块画布其实都是“细节”,通过自己的作品呈现时空的状态。

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开始重视重复,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重复”,并把这种重复运用于艺术创作中,重复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作品中的重复,不仅体现在重复的表现一个动作,而且通过在同一作品中元素的不断重复,使数量得以累积,形成震撼的视觉效果。同时力图通过对在作品中重复元素不断累积的运用研究进行梳理,形成一种工作方法。这种研究不仅满足了视觉上的需要,还是一种触及本质的研究:重复的结果不是一种简单,而是一种简洁,是经过“复杂”后的升华,更是一种观念的累积。

本文所提到的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是经由重复产生累积,从而形成作品独有的魅力。更希望对当代艺术中的重复手法的初步探讨,进而引导艺术的创作,能够对创作产生理论性的指导,升华作品本身。书写此文也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同仁来研究重复这种艺术创作手段背后所隐藏的累积力量。

注释:

1.(英)修·昂纳(Hugh Honour),(英)约翰·弗莱明(John Fleming)著,吴介祯,范迪安译.《世界艺术史》.南方出版社,2002:847.

[1]【德】瓦尔特·本雅明 著,胡不适 译.《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2]【英】约翰·伯格著 戴行钺 译.《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履生.《以“艺术”的名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4]尹定邦 著.《图形与意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王受之 著.《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郭谦(1982年—),男,河北石家庄,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艺术与实验设计。

猜你喜欢
沃霍尔罗曼画布
成为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的个人艺术史“成为安迪·沃霍尔”
想象的空间与经验的几何
致罗曼·罗兰
罗曼·罗曼: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在画布上做梦的画家 夏加尔
跟踪导练(三)
被大自然“回收”的豪宅
Jay-Z的沃霍尔情怀
大师的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