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菊
【摘 要】《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一部古典名著,是我国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代表作。本文试从艺术角度去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时代特点,以便读者和观众能对孙悟空这个人物角色有更深层次的解读。
【关键词】孙悟空形象;时代特点
一、简剖《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
古老神话中的东方傲来国,一日一座名为“花果山”的山上,一块吸取了日月精华的仙石突然迸裂,产一石猴。于是深具神话色彩与艺术特色的孙悟空的形象刻写由此拉开帷幕。关于《西游记》中的主题思想,其见解存在多种议论,有学者讲过去对《西游记》思想特色分析进行了三种思路总结,即幻中见理、幻中见趣、幻中见真。而但凡富有思想特色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大多来自于作者真实生活体验,或是作者心中所寄予的思想情感。《西游记》中,全文从第一至第七回合写的是一只天生天养天赋异禀的猿猴,他讨厌约束而不知礼仪,做事率性而又求学好问。书中他大闹天宫使人觉得这个人物形象充满了神奇色彩,最后又拜唐僧为师西天取经,过程中历经艰险又吸取种种道理。他率真、反叛、斗智斗勇、崇尚自由。总的来说,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可谓是作品中的一点睛之笔。
二、孙悟空形象的时代特点
(一)孙悟空形象所反映的一种时代精神
全书前七回合写了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这一部分里,孙悟空是一个神通广大、蔑视皇权、敢于造反而又精灵古怪的英雄形象。与后面的西天取经相比,孙悟空变成了一个尊重师傅、具有崇高目的、勇于克服困难的孙行者形象。前后对比,孙悟空从个人行为过度到集体行为,从反叛转变为尊重师者,这性格与思想的一前一后,在这位曾经被认作冥顽不灵的猿猴身上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大闹天宫,则集中表现了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对皇权的蔑视与反封建等级观念的思想。自古以来,天界神灵是至高无上、神圣而威望的,但是偏偏孙悟空这一个由大地日月精华所孕育而生的孤儿却不知礼仪,目无皇权。在书中,孙悟空让玉皇大帝让位时,只说得“因在人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自此敢争先。”细看,这一句“强者为尊”的思想何尝不是同封建等级观念相对立的,它是新时代特色的市民意识的表现。吴承恩在描写过程中,既要保证人物角色的生动形象刻画,同时又要表现出全书内容的富含艺术与活灵活现,这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伟大的工作。
(二)孙悟空形象所体现出的精神文化内涵
孙悟空虽然大闹天空,目无皇权。但是这种反叛性仍然能让他乐在其中,勇敢无畏,敢斗敢争。在西天取经途中所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孙悟空总是怀着必胜的信心,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并且其在除妖过程中常常能慧眼识破妖精,与唐僧比起来,一个嫉恶如仇、是非善恶观念十分清晰;一个常常人妖不分、善恶不明。书中作者所安排的那些妖怪就如同那股现实生活中危害人民的邪恶势力,孙悟空同他们的斗勇则体现了一种为民除害的正义性质,这也成为了广大读者对孙悟空这个形象大爱和赞美的原因。 总的来说,孙悟空的思想品格倒也是与封建时代广大被压迫人民,以及被压迫人民中的英雄人物有相似之处。可见,孙悟空的形象也是根植于历史生活,以及其灵感也是来源于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当中的。
(三)孙悟空形象所具的争斗智慧来源于人间社会
孙悟空的争斗智慧多为作者来源于生活,以显示社会中人们的许多争斗经验而借助孙悟空这一神话形象表现出来。妖魔是害人之物,其邪恶力量是不被世人所推崇的,但是这样一种妖魔的存在又威胁着百姓人家的安定生存,故面对妖魔,是既不能害怕也不能掉以轻心的。因为在遇到妖魔时,常常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要想除恶务尽,就不能心慈手软。此外,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故在小说中,孙悟空是一个面对不同环境不同对手,讲究策略的英雄,也常常变成一只小苍蝇等飞入洞穴一探敌方究竟。这些斗争智慧源于人间社会中的斗争经验总结与概括,使得小说在神幻中透露出真实性来。
三、结语
崇尚和追求自由的孙悟空不料在大闹天宫之后被压于五指山下,从此拜师跟从唐玄奘西天取经。孙悟空形象一前一后的变化,无疑是小说中鲜明生动的一笔。其人物形象所突显出的时代特点,是幻中见真,形象而富深涵的。而孙悟空那正义、勇敢、足智多谋、除恶扬善的高尚品质也正是人间社会所需要具备的吗。
参考文献:
[1]杨蕾.试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11):46-47.
[2]张久瑛.试论孙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变[J].人文世界.2009(00):248-265+11-12+5.
[3]周先慎.孙悟空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蕴[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63+7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