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教师科学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015-11-25 01:01李莉
企业导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高职学院教师评价校企合作

李莉

摘 要:高职教师的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关系到高职教师效能的发挥、关系到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整个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基于当前高职学院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政府和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部署,开展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规范化建设工程;需要建立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教师评价管理共建机制,推进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管理的全方位构建;需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管理,努力形成名校特色模式。从而建立健全针对本校的合适、公正、公平的教师评价系统,使高职教师人力资源进入科学化管理。

关键词:高职学院;教师评价;校企合作;政府机制;学校理念

一、序言

随着中国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教育综合改革的逐步推进需要教师们在各自岗位发挥最大效能。而对教师做出公正公平、客观有效的评价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工作潜能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对高职教师的科学评价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教学质量,关系到高职教师的能动性地发挥,关系到社会对高职教师的信任感。因此,加强高职教师的科学化管理,建立公正、合适的教师评价系统,成为研究的聚焦。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新时期,而现实情况是,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教育教学质量要求不相适应,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观念与时代化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不同步。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提升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挖掘高职教师自身潜力,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高职教师评价工作是学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有利于高职院校的自身建设。而健全完善科学的高职教师评价机制,发挥现有高职教师人力资源的最大效能也是高职院校在不断探索的课题。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的教师评价工作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目

前,中国的高职院校既有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也有行业主管、企业主管和民办高职等多种管理形式,由于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致使管理与准入制度不协调,造成高职院校教师科学化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偏离了企业和社会要求的轨道。

(二)教育观念滞后,严重影响教师科学化评价体系构建的成效。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有关“教师评价”的概念认识仍局限于“学校、课堂上的评估格局”,这种典型的,近乎标准的概念认识总是从有意或无意地从教师的缺失和匹配性出发,忽视了教师评价对高级技能型实效性教育的能动发挥。

(三)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影响了教师评价科学化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其主要表现:第一、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教师评价不够重视。第二,对学生课程实习期间的教师评价重视不够。第三,缺少与社会、企业的联系。第四,教学内容、方法创新不够。影响了教师评价的紧迫性。从评价方式上讲,当前高职评价方式较为简单,还是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评价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重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论文等,轻教师的技能和素质评价;二是重教师的个人評价,轻教师作用的综合评价;三是重专业课程在学习安排评价,轻工学结合评价;四是重专业教学形式评价,轻专业技能能力评价。

(四)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偏向。一是教师评价主要聚焦在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而忽视了教师评价对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二是把教师评价的兴奋点主要放在教师教学工作水平高低结论的获得上,注重了评价的甄别功能,选拔功能,而对其导向功能、诊断功能重视不够。

(五)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提升。目前,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指标在科学性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为了指标的全面,指标体系中许多指标内涵相互交叉;二是指标的权重赋予依据不充分,显得随意;三是指标设计的合理性难以确定。

(六)教师评价模式套用普通本科教育,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不充分。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评价模式,除了在指标体系中增加部分职业教育的要求之外,整个评价模式与普通本科教育并无本质不同;二是在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模式上尚未真正构建起符合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模式。

(七)评价过程与方法的科学性、专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现有教师评价的过程与方法上看,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一次教学事故定结论的现象仍然存在。通过访谈发现,有些时候主要以各类获奖作为衡量教师教学工作质量优劣的标准,少数情况下仅把论文情况作为标准衡量专业教师教学水平;二是有些教师评价活动未能在常态环境中进行,特别是对教师的公开课和示范课的评价有些失真。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和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部署,开展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规范化建设工程。(1)建议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作为教育兴国、提升时代化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素质条件的抓手,列入省教育工作“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并在有关政府文件中强化教师评价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内容。(2)建议在落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时,将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建设管理,作为一项不可逾越的重要条目专门列入。(3)建议将高职院校教师质量评估体系,把教师评价管理为评估指标的科目之一。(4)建议省教育厅会同省人保部门及行业部门共同合作制订教师评价制度,明确社会行业人士进行教师评价的合法化。(5)建议省教育厅和省社科院联合开展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管理研究的立项和评审,增强对教师评价的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偶合的研究力度,确保社会行业企业顺畅到高职院校参与教师评价。

(二)建立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教师评价管理共建机制,推进高职院校教师全方位的评价管理。(1)建立学校和企业的联姻制度,加强校企业互动。要努力探讨“专家指导委员会”模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模式和“职教集团”模式,共同商定校企合作型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管理目标,加强与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建立双向联系,加强与历届毕业生的横向联系制度,把学校与企业职业技能教育差异为突破口,加快改革学校教师评价管理。(2)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这样既能开拓教师评价视野,又能结合职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政府人保部门和人才市场的“牵线搭桥”,能够促使人们用职业的眼光来反思专业的选择,促使高职教师用专业的眼光分析社会、洞察社会潮流,提高教学目标的针对性。(3)加强与科研部门的沟通。科研部门人员和技术开发型实用人才参与教师评价,能够为职业技能教育开阔视野,增加学校的教育研究力度。(4)加强学校与学校的合作。学校之间要利用地理位置相近,专业上的相关性便利,双师型教师的资源互补,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开展相关的合作,相互之间的成果展示,互相参观取经,建立由校际间领导参与的教师评价咨询评价委员会等。

(三)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管理,努力形成名校特色模

式。(1)学院高层管理者要做高职教育的专家,树立科学的教师评价管理思想。要明确教师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实现其管理职能的重要性,根据高职学院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战略目标,制定与学院战略目标一致的教师评价体系,科学论证教师评价的标准,要把教师评价贯穿到日常工作中。(2)加強高职院校内涵教师评价管理。各高职院校由分管师资建设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和负责教学的校级领导一起“双管齐下”,按不同年段、专业类别制订教师评价的详细实施计划,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制度,既责任分明,又形成合力。学院有关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好教师岗位的工作分析,列出教师岗位的工作说明书,构建全面客观符合学院实际的科学定量考评指标体系。(3)建立自身评价机制,拓展学院教师评价的途径。教师评价应充分尊重每位教师的特点,建议通过上级、下属、同事、自我、工作对象等不同考评主体进行360度考评。教师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院教学主管部门、同行、相关专家、用人单位、教师本人、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其他机构等。可通过以下途径来评价与考评:一是可以通过学生测评打分考量;二是通过教师间相互评价、评分;三是通过所在系(部)对其教师的整体素质、现实表现来综合评分;四是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表现和评价来考量。(4)加强教师评价建设。一是要加强教师评价的培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教育教学的技能素质的位置;二是要改善教师评价工作环境,提高教师评价的归属感;三是各高职院校要树立若干教师评价典型,通过楷模的作用,树立起责任心和责任感;四是提高教师评价工作人员的待遇,设置与同等岗位相近待遇规则,降低其不稳定性和不满足职位性要求;五是注重校园待遇对等优先原则。六是加强教师评价业绩档案建设,为教师评价管理提供科学化依据。(5)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师评价流程。首先,要加强教师考评的事前规划,新学期伊始,学院中层管理者(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要与教师共同制定学期工作目标,双方进行协商达成共识后,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做出承诺并以书面形式予以确认。其次,学院要建立一支公正公平的教师考评队伍,可以是教务处领导、系部领导、教研室主任等构成,选出的代表要教师公认且工作认真严谨、打得开情面。再次,学院管理者不能“重结果,轻过程”,要发挥教师考评队伍的作用,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要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如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管理者要对考评计划进行相应调整。学期结束,管理者依据考评计划对教师的考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考评的严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最后,考评结果出来后,系领导或教研室负责人必须与教师进行面对面地反馈谈话,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同时,教师可以提出在完成考评目标中遇到的困难,以请求上级的支持。人事处要充分将考评结果与职务的晋升、薪酬的发放、培训学习等相联系,以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6)质和量相结合。从教学工作来说,要从质量综合的角度评价教学工作量,将学生出勤率、听课率、学生和同行对课堂效果的评价,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和工作量之间形成适当的权重分配关系,使评价重量更重质;从科研工作来说,要将学科建设的主要评价指标,如科技获奖、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发明专利等,融入评价体系,与量化的科研经费之间形成适当的权重分配关系,来综合评价科研工作量,则更有利于引导教师进行保质保量的研究。(7)建立校企合作共同督导的教师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办公室要督导校企合作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执行情况,将教师教学和实训等质量监控信息及时向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反馈,不断完善和创新校内校企合作共同督导的教师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使整个评价体系能够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持续地改进。

参考文献:

[1]张雷生.改革教师评价各国正在行动[N].中国教育报,2010-09-30.

[2] 唐继红,徐江涛.建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0,(1):17-19

猜你喜欢
高职学院教师评价校企合作
手机依赖影响下的高职学院学风建设新途径
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于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有效教学评价的探讨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合并组建类高职院校扁平化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