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是探索我国本土化教育方法的先驱和奠基者。他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强调德育为先,主张知行合一。
关键词:个性;德育;知行合一
孔子,字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弟子们创立的儒家思想,以“仁”是为核心,对中国后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被尊为万世师表。《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书,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并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孔子教育方法博大精深,概括地说,其思想之精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个性特点
孔子教育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给学生以充分的主体能动性。在孔子看来,作为教师不能用一种方法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而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因材施教。孔子看到了人的天赋、资质、性格和兴趣爱好的不同。例如在天赋和领悟能力上,他肯定“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在资质和性格特点上,他认定“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哮。”,“师也过,商也不及”在兴趣爱好和专长上,他认为“德行颜渊、阂子赛、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李路文学子游、子夏。”根据这些认识,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善于把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不同天赋、资质、性格和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导,并根据不同的悟性和知识水平,讲不同层次的道理。正是凭借这一方法,孔子使门下不同资质的弟子均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有用的人才。在教育实践中,孔子运用启发式教学,不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举一反三、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是颜渊对孔子这一教导方式的概括和评价。循循善诱就是善于有步骤地启发诱导,而不是生硬地灌输和强加于人。孔子之所以创造并运用这一方法,一是它深刻了解个人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发诱导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性的过程。二是从师道上看,孔子主张师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启喻,启发诱导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三是孔子极看重“温故而知新”和“闻一以知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启发诱导就是开动脑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过程。
孔子强调要自觉主动地去学习。首先,学习态度上,不是一味等着老师教,而是自己要主动地学,主动地问。其次,具体学习方法上,不是单纯的学习,还要加上思考,课后还要复习、巩固。主张学、思结合学、习并举。孔子说“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即通过学习解惑,通过思考辨伪。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活动过少,必然要妨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这就是学而不思。而学思结合则包含着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孔子在鼓励“学”的同时,还倡导“习”即温习和实习。“习”的作用不仅是对学过知识的巩固,也可以提高,可以获得新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认为,在温习旧知识时若能有新体会和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也是对学生主动创造性的培养和鼓励。孔子认为,师长与学生关系平等,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这来源于他对学生的尊重,以此,学生才能更尊重老师,这样,教学就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使学生“好之学”、“乐之学”,难以不收到良效。其次,他特别重视与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双向互动,这样,学生能学到知识,教师也会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受益匪浅,知道学生的反馈以不断完善自身和日后的教学工作,教学相长便得以实现。孔子的师道道尊严,不是唯我独尊,不是以我为真理标准的学霸。而是与学生平等相待,教学相长。在与学生讨论问题时,每当学生有好见解,孔子当即承认对自己有启发、有帮助,鼓励学生的同时,公开承认自己“学然后知不足”。孔子认为学问、真理是没有穷尽的,自己的意见不能说都是真理,因此它每每鼓励学生找自己的谬误,倡导“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和做法。这样,师生之间民主、平等、交流、互动,效果显著。
2、德育为先
关于教育目标,孔子有一个两个字的概括,即培养“成人”。成人即德才兼备或曰德艺双全的人。培养“成人”,孔子又有两种关于目标、规格、教育内容的说法,一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及射、御、书、数技能,统称为“艺”一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两种说法都涵盖了人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培养目标已很全面,可以说是在中国古代历史条件下的“全面发展”。这中间,德育不仅居于首位,而且德育贯穿、渗透在智、体、美育之中。因此,孔子的教育目标,从其培养“成人”的目的来说,从其终极关怀在于人格的塑造来说,就是德育目标。孔子重视“成人”教育,认为首先人应是一个符合道德评价标准的合格的人,重视学生基本人格的培养,并将其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在道德养成的途徑中,孔子强调“克己内省”、“迁善改过”的自我修养方法,这同时也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表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为“慎独”,理想人格为“君子”,由理想人格的感召作用推出身教的重要原则。教育者和统治者首先要身正,言行一致,才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感召作用,从而上行下效,在学生中逐渐形成稳定的权威崇拜观念,建立起理想人格的模式,引导他们去追求、效仿。关于道德修养的途径,孔子提倡通过“克己内省”、“迁善改过”以至“慎独”的主体自觉的道德修养方法。他教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他以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宽于责人,严于责己,就能避免与别人发生怨恨。在人与人发生矛盾时,他要求人们“求诸己”,找寻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以为,一个人不论看到好事或坏事,都应当对自己进行省察,从正面或反面吸取教训。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外,他要求人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又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可见他重视的不是不犯过,而是犯了过以后能否迅速地改,并且不再重复自己的过失,亦即“不二过”。由修身确立了以身作则的身教原则,注重理想人格的感召作用。孔子教育弟子时,往往并不仅仅强调口头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举止行动做出榜样,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在关于一个人说与做的关系上,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里虽然主要是指从政治国,但也同样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想把一个年轻的灵魂塑造得更好,教师就必须“其身正”,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对学生发布无声的命令,潜移默化,将教育内容寓于言行举止之中。教师以自我为道德典范,同时树立先进、正面的榜样典型起到示范作用。
3、知行合一
孔子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孔子主张言行一致,知识一定要运用于实践当中去,理论联系实际。把主体的自觉性体现于实践中,做到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匡世济民,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从无序而转向有序的状态服务。其次,孔子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还在于他寓政治教育于道德教育,寓道德教育于知识教育,寓知识教育于日常生活教育,还有联系实际的人评与时评等这样,晦涩难懂的知识一旦与实践相结合,就变得深入浅出,易于掌握了。一方面,孔子强调言行一致,他主张了解人时应该“视其所有,观其所行,察其所安”,即要观察人时先看其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行走的道路,考察他想要干些什么,才能对此人真正做到了解。言与行相比,更重视行的作用,他主张“君子欲呐于言而敏于行”,主张少说话,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当子贡问他什么是君子时,他告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主张先干实事再去发表议论。反之,那种只说大话,不干实事的人则是可耻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另一方面,孔子主张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与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意谓一个人尽管能诵读《诗经》三百篇,但交给他的政务却不能顺利完成派他出使外国,不能独立地应答。如果是这样,诵诗三百首,却未能掌握其真义,不会应用,又有什么用呢孔子这番话显然指明了学是为了用,学要能运用。学习知识不是目的,应用才是目的。如孔子言“授之以政,达使于四方,专对”才是目的。孔子主张学以致用,一方面是说学了要用,要用所学,他所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都是说“修己”不是目的,修己是为了敬业—认真对待工作,为了给别人、给老百姓带来好处,具有强烈鲜明的功用目的性。《大学》根据并贯彻孔子的思想,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线,也充分表明,孔子讲道德、讲做人、做君子,讲为政道德,都不是为道德而道德,而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不过是达到治国的基础和主观条件。孔子学说在本质上是济世之学,救国救民之学,“学以致用”,理所当然。另一方面,是说学习的内容要贴近实际,比如孔子就特别注意这点,如“闻、行、忠、信”和“六艺”的教育内容都十分贴近实际。此外,他还经常联系实际内容以及进行人评和时评,树立了一些榜样典范,非常贴近生活,效果显著。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今天的教学依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受应试教育和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我国优秀的教育思想资源探索出适合我国学生的系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为我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孙春寅.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
[2] 闵杰.略论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价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07)
[3] 许涛.孔孟德育思想及其现代转化与继承问题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2004
[4] 蒙培元著.蒙培元讲孔子[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 刘和忠著.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6] 钱穆著.论语新解[M]. 三联书店, 2002
作者簡介:卫鹏(1984.5-),男,汉族,籍贯: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学历: 研究生,单位: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