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画电影《叽里咕与女巫》看角色造型的符号化特征*

2015-11-24 05:31:08殷俊
设计艺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符号化女巫动画

殷俊

朱方胜1,3

闵雅赳2

1.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

2.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

3.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角色造型是动画艺术的灵魂,而动画又具有高度简化现实世界的特点,创作者将激发自己灵感的客观对象通过主观意识,用恰当的手法将所要表现的内容通过符号化展现出来,可以使视觉和意境的表达更加直观、明朗,以至达到从表面到内涵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甚至能获得激动人心的效果。法国电影《叽哩咕与女巫》是由米歇尔·欧斯洛导演于1998年以一个西非民间传说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动画。欧斯洛通过实地调研,将当地民族特色提炼并符号化,成功地加入到作品之中,由于影片极具民族特色的表现风格和富有幽默及禅意的剧情而广受观众的好评,并以650万美元获得法国动画电影史上的票房冠军。在此基础上,欧斯洛分别于2005年和2012年制作了《叽哩咕与野兽》、《叽哩咕与男人和女人》,形成了《叽哩咕》系列。

一、角色造型与符号化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指对动画片中所有的角色形象、服装、服饰、动作、道具以及特殊的效果等进行创作和设定,是具动态性、空间性和叙事性的设计文化表现的直接载体[1]。动画角色的造型能够影响整部影片的风格、感染力、文化含量甚至是票房价值,而将现实事物和抽象理念符号化,在不影响影片主题的前提下,让观众跟随着创作者获得前所未有的感悟,这是动画角色造型符号化的重要追求。

从信息开始以符号的方式传播就昭示着符号将逐渐演变成为能够被人民大众所接受的没有交流障碍的功能性媒介,而角色造型符号化就是将动画人物造型所必需的那些对性格、外形及生活场景能起作用的素材进行提炼与概括,直至简化到只用基础几何图形组成角色为止,并在这种简化了的结果中展示角色自身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二、符号化在动画角色造型中的运用

动画角色造型在法国动画影片中一直凸显着本土浪漫和超现实的文化特点,通常结合人物性格、地域特征、历史背景和创造性思维实施制作,因此影片常常能给观众提供独具法国民族性格特点的印象和感受。这种带有显著民族符号化特征的法国动画感染力极强,容易影响观众的情绪并且引发他们对影片内涵的认真思考。

将角色造型符号化,可以起到主导影片风格、传递影片思想的作用。一些深受观众喜爱的影片在传播的过程中,其主要角色的形象便会逐渐演变成一种符号化形象而被观众所熟悉,比如只要一提到孙悟空,人们就会联想到脸谱以及红色、黄色、灵活与精瘦,这些跟角色特别关联的元素,即“孙悟空”具有了相当高的社会认知度,这就成了一个符号化了的艺术形象。另外,角色形象一旦被符号化,无论对影片自身还是其周边产品,都奠定了推广和大众认知的基础,就能引起人们从思想到情感的共鸣。其符号化不仅仅体现在外形轮廓上,还包括颜色、线条、装饰等角色特征。

《叽哩咕与女巫》来源于西非的一个民间传说,以原始、温暖的色彩为基调,以情绪化的造型装饰为渲染手段,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充满风情的故事。从《叽哩咕与女巫》的角色造型风格来看,其符号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体符号化

角色外形的塑造要配合影片的意境和整体的画面风格,这是动画创作的关键[2]。在动画影片中,对符号化的不同处理方式及意境的塑造能为作品带来新的涵义。

在形体结构方面。非洲人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等原因,从外貌到习惯都与亚洲、欧洲、北美洲人有着很大的不同。非洲人头发少而卷曲,所以年龄、个性、身份不同其造型就不相同,如儿童通常把辫子扎紧竖在头上,爱美的妇女一般爱把头发编成多条粗细一致排列均匀的发辫并紧贴头皮,有的形如“贝壳”、“螺丝”。这些发型或挽起,或披在肩上,彰显着她们的个性。非洲人皮肤黝黑,嘴唇丰满,躯干短,四肢长,女性胸部和臀部丰满凸翘,整体形态起伏分明(见图1)。在成功的动画影片中,其角色造型设计通常特征鲜明、风格独特,所以《叽哩咕与女巫》中村民的这些富有地域性的特点,无疑能抓住观众,而产生初步的心理认同。

图1 非洲村民的形象

在角色情感方面。表情往往是除了语言以外最能细腻表达思想和心理活动的形式,设计者通过角色面部肌肉和五官丰富活动的组合变换,传递出角色的主观意识。影片的主角之一——女巫,分别处于深受背后毒刺的诅咒和被叽哩咕解救的场景,兼备邪恶与善良两种形象(见图2)。创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突出女巫的邪恶、痛苦等特征,从表情——紧锁眉头,眉尾高挑,眼神凝聚,愤怒不满,鼻翼收缩,嘴角紧张和面部肌肉变形,使其面目狰狞。相反,女巫被解除诅咒之后,五官舒展,面容姣好,显示出愉悦与平和。观众通过读取这些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的符号化形态就很容易了解角色的思想、心态。

图2 女巫被诅咒(上)和解咒之后的表情(下)

在精神气质方面。角色的外形、表情同样是以真实人物的形态作为依据的,即通过对观众生理与心理相互作用的探索而灵活运用了符号化造型,以塑造角色的内心世界。现实生活中,即便同一年龄段和同一身份的人,只要精神状态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外貌、气质都会有明显的差别。影片中,叽哩咕的母亲在面对叽哩咕自己爬出产道、剪断脐带的出世、拯救村子以及女巫卡拉巴这样的惊人举止却不动声色;在听说叽哩咕遭遇了不幸时,也表现得十分冷静;将叽哩咕抱起拥在怀中低声歌唱安抚,等等。与村民们面对意外时的大呼小叫相对比,叽哩咕母亲的形象更是沉静、善良、端庄,此时角色的气质从动作、姿态反映出来的是修长、匀称、挺拔(见图3)。从观众认知的角度来看,动画片中正面角色往往外貌端庄清秀,面容舒展,给人坚韧可靠的感受,相反,反面角色往往外貌丑陋脏乱,面容紧张,给人惶恐不安的感受。将这些被观众认知、认同的由精神气质表现出来的外貌特点通过符号化的提炼和概括,不仅能使角色更加生动直观,而且能让观众根据角色的内心活动体现在形态上的变化来推测故事的发展。

图3 叽哩咕母亲(上)与村中妇女的气质(下)

形体符号化。动画片中的形体结构是经过认真提炼和概括了的,再以寥寥几笔的线条与色块进行塑造,这是相当通行的创作方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大众对新奇事物审美情趣的追求,形体符号也因此不断涌现出奇思妙想。值得强调的是,角色形体符号化的恰当与否,影响着整部影片的风格。《叽哩咕与女巫》是一部充分体现西非地域文化的动画片,创作者将西非真实的人物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主题的表达、风格的确立、文化内涵的体现上都获得了自然顺畅的效果,并对两部续集确定了主体基调。

2.装饰符号化

《叽哩咕与女巫》是一部颇具装饰风格的动画片。无论生活还是动画创作,装饰物品都能对一个主体的习惯、身份和心理动态起着表意的作用,表意的符号往往超越语言的功能。角色的装饰作为细节充当影片表意的符号,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观众对影片的文化背景、角色性格、剧情发展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西非由于常年处于炎热气候之中,社会原始,形成了特有的生活习惯和审美爱好。另外,其人口约占非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民族特点、风俗习惯也容易普及。这样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域,有利于民族装饰元素的符号化,能够辅助并加强角色的表现力,因此影片呈现的风格不仅细腻丰富,而且内涵十分深刻。

首饰方面。影片中配饰最为复杂的女子是卡拉巴。卡拉巴的金项圈是最具特色的首饰。这种脖子上戴满项圈的行为常见于东南亚以及非洲,被认为是美的象征。影片中的女巫本是一位身材高挑、面容美丽的女子,却不幸遭遇了诅咒,虽然华丽缠身,但始终痛苦,此时金器对拥有魔法的女巫来说超越了金子本身的价值,更多的是借助挥霍带来的快感以驱赶痛苦。而在叽哩咕为女巫解除了诅咒之后,女巫追求金器的欲望因此减弱,金器成了渲染其魅力的装饰,凸显了她的与众不同,也为叽哩咕执意要娶这位曾经人尽恶之的女人为妻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服装方面。服装的选择往往体现了一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彰显了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角色的性格和心情也能通过符号化体现在服装的装饰和色彩的搭配上。角色服装的设计运用装饰性线条、原始温暖的色调,构建出写实的风格。在非洲,不同地区和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穿衣风格,妇女的服饰看似朴实,实则很是讲究:女性通常只穿包裹式的长裙——长颈族有着非常特殊的造型观和色彩观,西非人热衷于用艳丽的颜色来修饰自己和生活环境,尤其是服饰与房屋,和项圈一样,代表着长颈族的装饰风格。随着其独特性被世界认知,逐渐演变成一种特异的符号。这种服饰风格的符号化在女巫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影片中女巫的裙子色彩缤纷,以艳红、翠绿、靛蓝及青紫为主色,存放金子的容器也很艳丽——从颜色的设计上就突出了角色的地位,不仅加强了影片的视觉刺激感和新鲜感,而且使女巫表现出高贵冷艳的气质,更加惹人注目。

美术设计方面。西非自古以来就是工艺美术的繁盛之地,石器时代,木器就已经在非洲广泛使用,许多工艺美术品都大量应用人形、动物形作为装饰元素(见图4)。影片中同样也设计了比较重要的次要角色——“木偶”(见图5),选用它们作为被诅咒了的器物为影片添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达到了渲染气氛、增强时代感的目的。

图4 非洲古代文物

图5 遭女巫诅咒了的木偶

角色的身份和生活背景。导演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提炼出当地服装对性格、身份和生活场景影响的特点,由此创造出合理、精彩的视觉语言。从动画人物的服装来看,有以下几个标志性符号:素净代表单纯、朴素,华丽代表富有、社交丰富,粗糙的材质代表贫穷、地位卑微,光亮的材质代表崭新、高贵。为了突出村民的穷苦,创作者巧妙地对服饰的色彩和材质进行修饰,与女巫金器缠身、服装艳丽相比,贫穷妇女的裙子颜色素净,缺乏华美的装饰图案和光鲜的材质,这就交代了普通妇女穷困的生活情景——非洲原始生活状况下,妇女大多主持家务,累赘的装饰品对劳作带来了不便。影片中,村妇都将饰品藏起而不是像女巫那样满身佩戴,这就显示她们的贫寒身份。因此,对角色身份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影片的逻辑发展。

装饰作为点缀,在影片中起到了传情达意的作用,尤其是根据影片内容量身定做的符号化传达,提升了影片的艺术价值。

3.动态符号化

角色动态是动画创作的灵魂,其动态和行为的表现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揭示了角色的心理变化,从另一个方面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角色的动态不仅囊括了动画造型,而且包含了时间、动作,每个故事根据自身的内容都有其特有的动态节奏。角色动态的符号化是对现实世界中事物运动规律的总结、提炼。从情感上分,兴奋的动态符号是上蹦下跳,狂奔等;沮丧的动态符号是垂头丧气,行动缓慢。从身份上分,君子的动态符号是举止稳重,舒展有力;小人的动态符号是抖抖瑟瑟,猥琐萎靡。

《叽哩咕与女巫》的角色设定具有写实风格,不同的角色则设定了不同的性格,因此角色的动态表现也就丰富多样。影片还充分发挥了非洲舞蹈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舞蹈即兴有力、夸张热烈,创作者大量选用舞蹈及音乐以渲染气氛,如叽哩咕解决了用水的困难、解除了女巫的诅咒,村民们欢呼雀跃,于是就以非洲舞蹈特有的动作如起伏胸部、摆动胯部、扭动臂部、晃动手脚、转动眼珠等,而边唱边跳,以这种非洲原始部落特有的习俗,展示了人们的心情(见图6)[3]。而欢呼的人群中一旦有个别人表现异样,便有可能预示着剧情的发展、转折,剧情也就随着舞蹈自然而然地过渡延伸。角色动态符号化具有隐喻性,通过肢体语言传递影片的思想内涵,为观众呈现许多直白、生动的风格演绎,便可以促进剧情合情合理、自然顺畅地发展,而且无论是在感官还是情节上都能为影片增加节奏感和吸引力。

图6 村民以不同形式即兴舞蹈以表达心情

三、启示与思考

《叽哩咕与女巫》始终把真实世界的观念与情感符号化,并将其隐藏在线条和色块背后,这就使得整部影片极其冷静,伴随主观意识的变化而创作出了许多迷人的情节。事实上,导演米歇尔·欧斯洛将角色的特点从世俗生活中提炼出来,使这些“精华”即符号化了的元素,重新组合拼接,加强了影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虽然选用了非洲题材,但民族符号却被提炼并演绎得出神入化。影片充满了导演的新奇思想,画面色彩大胆,线条紧实,颇具质感,对于当下中国缺乏“个性”的动画电影来说,《叽哩咕与女巫》值得研究、学习。

中国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更有丰富的故事与传说,这些都可以成为动画素材的来源。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符号化离不开实地考察、调研和不断地总结、提炼,因地制宜地用符号化了的元素去讲述故事,凸显主体思想,与观众交流却不是随意地去迎合,如此,中国才能涌现现出更多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动画影片。

[1]盛辛欣.动画角色性格和造型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6.

[2]张啸,杨得聆.浪漫与超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法国动画创作[J].电影文学,2013(1):67-68.

[3]于佳.非洲歌舞音乐的表现特征[J].黄河之声,2012(8):37.

猜你喜欢
符号化女巫动画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8:56
女巫来过梦里
女巫的扫把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萌女巫与魔法猫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我是动画迷
学生天地(2016年9期)2016-05-17 05: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