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李春++殷健
摘 要:由于社科术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社科术语翻译研究呈现多层次和多维度等特征。就研究内容而言,其多层次表征于社科术语的语言系统、概念系统和文化系统;就研究视角而论,其多维度则体现在语言维、概念维及文化维。而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又决定了社科术语翻译研究方法的多取向:语言学研究途径、概念史研究途径及文化传播研究途径等。
关键词:社科术语,术语翻译,多层次,多维度
中图分类号:H083;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5-0034-05
“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术语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1]。社科术语是人文社科领域知识的结晶,承载着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概念。从佛经翻译开始至明清科技翻译,再到五四前后的西学译介,直到今天社科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传播,中国翻译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社科术语的翻译实践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然而社科术语翻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辜正坤指出,术语翻译一方面固然可以丰富本族语,活泼学术风气,但如果处理不当,也能玷污、破坏本族语,败坏学术风气[2]。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繁荣与发展虽然得益于国外社科术语的引介与翻译,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消极影响,其中社科术语翻译与使用的不规范现象严重,有些领域甚至出现术语“污染”的情况[3]。
这些现象和问题对中国社会科学事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有必要对社科术语翻译开展针对性研究。首要的是,认识和掌握社科术语的本质特征以及社科术语翻译的复杂性,从多层次、多维度来审视和研究社科术语翻译活动。
一 社科术语翻译的复杂性
与科技术语一样,社科术语表征特定领域的重要概念,是学术交流、学科发展的重要工具。然而,社科术语又具有自身的本质特征,其复杂性源于社科术语与人们语言文化生活的紧密性、系统内外的密切关联以及社科领域研究的地域性、国别化差异及特定学科研究的特点等[3]。作为翻译的对象如此复杂,翻译活动本身自然也不会简单。社科术语翻译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同语言的特征增加了社科术语翻译的难度。不同语言在词汇构造、表音表意、修辞手法、感情色彩、语体特征等方面均有差异。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英语是表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两者自然在术语表述方面有差异。表音文字是指用几十个符号(字母)来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位或音节,一般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特定的音,语言中所有词语都由这几十个符号拼合而成;而表意文字则是用大量的表意符号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或词,这些符号本身不能显示词语的读音信息[4]。因此涉及英汉两种语言的社科术语翻译自然需要克服这种差异。
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德先生”(democracy)与“赛先生”(science)一度分别音译为“德谟克拉西”与“赛因斯”。当时的中国社会许多民众尚不能充分理解“民主”与“科学”的核心概念,或者对这两个重要概念的理解不够清晰。只有少数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接触过或理解这两个西学术语。因此,这两个术语的汉译难度可想而知,音译自然成为权宜之计。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人心,中国社会渐渐理解并接纳了这两个概念,“民主”与“科学”自然也流行起来,这时文化背景及价值取向的差异所导致的障碍也随之消除。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汉语偏好意译,在恰当的意译文本和音译文本并存的情况下,中国人一般会选择意译术语。
再比如法律术语Miranda Warning,是指美国警察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66年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一案的判例中,最终确立的米兰达规则,即在讯问刑事案件嫌疑人之前,必须对其明白无误地告知其有权援引宪法第五修正案,即刑事案件嫌疑犯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而行使沉默权和要求得到律师协助的权利[5]。如何将这一重要概念引入中国社会,社科术语翻译中的定名显得尤为重要,需慎之又慎。该法律术语的中文译名有“米兰达警告”“米兰达宣言”“米兰达忠告”“米兰达告诫”“米兰达公约”“米兰达须知”“米兰达规则”“米兰达提醒”等。一个英文法律术语有多个中文译名的情况并非个案,然而译名规范问题堪忧,社科术语翻译中到底应当如何确定译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而跨越英汉两个语言的差异实为必需。至于Miranda Warning应当如何翻译,需要对比分析中文译名的词义范围及语体色彩,最大限度地实现英汉术语在词汇构造、修辞、语体等多层面的对等。这样说来,“米兰达警告”能够体现出英文术语所表达的严肃、正式而又符合法定程序的提醒和警示,应该是最佳选项。
其次,不同文化背景及价值取向往往是社科术语翻译一大难题。西人尝云:“然中国自古以来,最讲求教门与国政,若译泰西教门与泰西国政,则不甚难。况近来西国所有格致,门类甚多,名目尤繁;而中国并无其学与其名,焉能译妥,诚属不能越之难。”[6]虽然傅兰雅对西人如此评价未必全盘接受,但他也肯定近代中国的文化背景的确与西方大相径庭,引介西学的难度可以想见。换言之,傅兰雅反对西学的不可译,但承认西学汉译之难。这种困难就体现在西学文化中有,而近代中国没有或甚少的方面。科学技术领域如是,社科领域也如此。
以《论语》中术语“君子”为例,现存的英语版本众多,可谓五花八门,如the gentleman、the superior man、the virtuous man、the wise man等。“君子”这一术语,有着丰富的内涵,涉及出身地位、政治立场、伦理道德、学识修养等,在英语中未必存在现成的对应概念和语词。其文化内涵的正确传译非常复杂,需要调动译者的主体性。
再比如,术语Alzheimers disease进入汉语之初被译为“老年痴呆症”,但人们更愿意接受“阿尔茨海默病”这个译名,这里面就有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而不仅仅是语码的简单转换。endprint
第三,不同概念系统及范畴划分时常给社科术语翻译设置障碍,有时甚至会给社科术语翻译埋下隐患。辜正坤分析了中国概念系统与西方概念系统对“悲剧”(tragedy)的不同理解与侧重,即中国悲剧强调悲苦,而西方悲剧渲染悲恐[2]。这种由于不同概念系统及范畴划分导致的术语理解不一致现象屡见不鲜,而这也正是社科术语翻译的难度之一,因为译名如果处理不当或错误,往往会带来译名理解与接受的偏差,甚至造成严重的学术后果。“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与“集体主义” (collectivism)是一对重要的社科术语,然而英文中的individualism往往是褒义的,至少是中性,而中文的“个人主义”在理解时往往容易引发中性甚至贬义的联想意义。
基于社科术语翻译活动的复杂性,相关研究也需要“对症下药”,研究内容包含多层次,研究视角涉及多维度,研究方法往往也是多途径。
二 社科术语翻译研究的多层次
社科术语翻译研究的多层次主要表征于其研究内容上关涉许多方面。社科术语翻译研究涉及概念的跨语言、跨文化转换与传播,翻译理论的普适性原则和标准也适用于社科术语翻译研究,如“功能对等”及“信、达、雅”等理论原则也有利于术语翻译实践和术语翻译研究的开展。而同时社科术语翻译因术语具有简明性、理据性、系统性、专业性等特征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社科术语翻译必须考虑到原语系统与译语系统的差异性,兼顾术语再命名的特征。
以术语“心”为例,从上古子学,到宋明理学;从《尚书》“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到《孟子》“仁,人心也”,再到刘勰《文心雕龙》中把“心”作为美学概念,最后到宋明陆王心学中作为哲学范畴,在不同典籍和语境中,其语义从最初的生理到心理范畴、再到伦理范畴,最后到美学和哲学范畴。根据语境的不同,该术语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翻译时必须把语境作为重要的参照因素。
社科术语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社科术语翻译活动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因此社科术语的翻译研究也是涉及此类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
首先,社科术语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探索社科术语概念的跨语言转换与再命名,研究其转换与再命名的策略、方法、过程及结果等。例如,语言学术语翻译的标准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从姜望琪 [7-8]与侯国金 [9-10]有关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的辩论,再到胡叶、魏向清 [11]对语言学术语经济率的研究,无不关涉语言层面的转换与命名机制的探究。
第二,社科术语翻译研究从特定学科领域出发,梳理某个或某些重要术语及其概念的历时演变与传播,开展术语概念史研究。熊月之 [12]对晚清“哲学”译名的由来做了系统梳理,结合概念的演变及其译名的形成展开研究;方维规 [13]对“经济”译名展开了溯源考察。这种对概念的跨语传播及概念史的梳理有助于掌握术语传播的规律,深化对术语形成与演变的深刻认识。
第三,社科术语翻译研究可以突破传统术语学的静止语境观,运用动态语境理论,探析不同语境下对同一术语概念的不同理解与接受情况等。沈国威 [14]对近代汉语译名及中日词汇交流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通过分析晚清时期西学重要术语在中国社会的接受与传播,进而对中日西三种文化之间的词汇交流、术语传播、译名竞赛与定型等问题做了有益探讨。
总之,社科术语翻译研究包罗万象,关涉语言结构层面、语义概念层面和语用语境层面等,其研究内容是多层次铺开的。
三 社科术语翻译研究的多维度
如前所述,社科术语翻译作为术语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术语翻译研究视角的多维度。社科术语翻译研究的多维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研究视角的多重选择与研究方法的多种途径。
社科术语翻译的过程实为术语再命名的过程,而术语的再命名需要结合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作为理据和借鉴。社科术语翻译的过程也需要确定具体的翻译标准,透明性、准确性、系统性等原则孰先孰后,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而这是社科术语翻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方面,社科术语翻译研究内容的多层次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多样性。社科术语翻译研究可以从语言学视角,采取语言学的理论分析、语料库方法、对比研究等众多方法展开,探讨语言接触、译名生成等重要议题;也可以从概念入手,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特别是概念史的新方法,展开对某学科领域重要概念的溯源、演变、传播与容受的探讨;还可以结合文化对比研究的方法展开,分析文化与术语概念生成、转换的相互关联与作用。
另一方面,社科术语翻译研究可以从语言学研究成果中吸取营养、开阔视野,如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原则可以为术语翻译研究提供参照,社会认知语言学和语言接触的研究发现可以为术语翻译研究提供理据;术语学本体研究可以为术语翻译研究的纵深发展提供动力;翻译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如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视角、翻译模因论等能为术语翻译研究开阔视野,获取新认识。
以社会认知术语研究理论为例,R﹒泰默尔曼(Rita Temmerman)[15]认为术语概念的定义必须依据认知原型理论,社会认知术语研究始于具有原型结构的认知理解单位,而概念的属性又依赖于社会、文化、感知和认知模式等因素。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认知方式而形成了不同的概念结构,对同一术语的理解会产生差异,进行术语翻译时必须考虑译文读者在认知方面的接受度。
以文学术语chick lit为例,该术语的含义是“由女性作家专门为二三十岁的年轻职场女性读者所撰写的时尚而轻松的情感类小说”[16]。目前的译名有:“鸡仔文学”“年轻女性文学”“言情小说”“青春小说”。由于“言情小说”和“青春小说”在汉语认知语境下已经有了确定的内涵和一定的流派所指,而“年轻女性文学”似乎过于复杂,不符合术语经济率原则。相对而言,“鸡仔文学”虽然还存在一些不妥之处,但比较符合中国读者的认知习惯,现在已经被广为接受。endprint
四 结 语
社科术语翻译研究作为术语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近代中国,抑或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与学习、工作、生活都与社科术语紧密相关。全球化大背景下社科术语翻译缩短了五大洲之间的距离,不同语种的社科术语携带着其核心概念输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社科翻译活动频繁。因此,社科术语翻译研究势必要加强。
社科术语翻译研究内容关涉语言、范畴、文化与概念等,其研究方法呈现多维度。因此,社科术语翻译研究必须从语言学、概念史、文化研究等多途径展开,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翻译理论研究,更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与语言教学。
参考文献
[1] 冯志伟.语言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学科——术语学[J].山东外语教学,2012(6):31-39.
[2] 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M].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 魏向清.国际化与民族化:人文社科术语建设中的翻译策略[J].南京社会科学,2010(5):116-121.
[4] 马莲.汉字的表意性对中国吸收西方科技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8(10):16-18.
[5] 米兰达警告[EB/OL].[2015-10-09]. http://baike.baidu.com/view/78634.htm.
[6] 傅兰雅.江南制造局翻译西书事略[C]//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料.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
[7] 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上海翻译,2005(翻译学专辑):80-84
[8] 姜望琪.再论术语翻译的标准——答侯国金[J].上海翻译, 2010(2):65-69.
[9] 侯国金.语言学术语翻译的可辨性原则——兼评姜望琪[J].上海翻译,2009(2):69-73.
[10] 侯国金.语言学术语翻译的原则和“三从四德”——应姜望琪之“答”[J].外国语文,2011(3):94-99.
[11] 胡叶,魏向清.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新探——兼谈术语翻译的系统经济律[J].中国翻译,2014(4):16-20.
[12] 熊月之.从晚清“哲学”译名确立过程看东亚人文特色[J].社会科学,2011(7):138-145.
[13] 方维规.经济译名溯源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3(3):178-188.
[14] 沈国威.汉语的近代新词与中日词汇交流[J].南开语言学刊,2008(1):72-88.
[15] Temmerman R. Towards New Ways of Terminology Description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16] 鸡仔文学[EB/OL].[2015-10-09].http://baike.baidu.com/view/1806840.ht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