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 江苏镇江 212028)
由一道题的错误解法想开去
朱斌
(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 江苏镇江 212028)
数学问题的难度和迷惑之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隐含条件、和审题不清导致。本文从一道错误的解答中,发现了类似于此的症结,对比自身的教学,归纳总结如何突破题目中的要害。
【1】作者李歆先生在证明一道数学奥林匹克选拔试题中,总结了一种关于利用设元和换元等常用数学方法,给出了一道题目的解答,笔者从李先生的解答过程中,发现一个错误,并由此想到了自己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出现的类似的这样的问题,并作出总结、归纳
从以上的解答过程中,似乎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可是仔细研究一下发现,令当时从数学分析的角度出发,当函数是连续函数时,未知量给定了一个有上下届的范围,则函数值也应该有上下届的—-即函数的取值应该有一个上下范围,而不是大于等6。笔者提供了两个解答,如下:
解题中很容易忽视 1-=x 这个解是错误的。
以上结果是否正确呢?从分类讨论的思想说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错误出现在什么地方呢?重新理解题意可以发现在上是可正、可负、可零的,当时有恒成立,a为全体实数。(隐含条件)
罗增儒先生在《数学审题审什么,怎么审》就指出:弄清问题是所有工作的第一步。【2】正所谓“成在审题、败在审题”。笔者认为,审题的步骤不仅仅在于题目本身,在解答过程中,特别是恒等变形、变量代换的过程中,也需要“审题”。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式子,甚至每一个符号,都应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常常喜欢搞“翻译”:至少(之多)任意的---所有的等等。数学是抽象的,特别是有些数学概念,但是我们可以结合日常的生活例子、语言,以此与对题目的理解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将有助于提高解决试题的应对能力。数学老师是一个“大家”,带领学生用生活的素材,来装扮数学的色彩!
[1]李歆.一道世界数学团队锦标赛试题的命制及其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 旬),2012(4):36-37.
[2]罗增儒.数学审题审什么,怎么审?.中学数学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