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 渊
(黄山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攀升的趋势,2014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输送优秀的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毕业生人数过剩,人们逐渐意识到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有数据显示,50%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企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差距在加大[1]。
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他们需要毕业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等。
笔者认为,从总体上来说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就业能力,二是基础就业能力。基础就业能力就是指大学生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专业就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2]。
一直以来,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应用型工科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但是对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基础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
本文从工科大学生基础就业能力欠缺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将工科大学生的基础就业能力分为5个不同的模块,针对这5个模块所包含的内容构建合理的培养路径,以期达到提升工科大学生基础就业能力的目标。
在社会大环境的作用下,应用型工科学生大多都认识到了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加以正确的对待。然而,对于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知识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这些与专业知识关联度不大的基础就业课程及内容所投入的精力很小。主动修学相关选修课的学生很少,对于一些学业培养计划要求必须完成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他们大多抱着“能混过考试”即可的心理,出勤率低,即使到了课堂也多是做一些和本课程无关的事情,比如做其他学科的作业、玩手机、或者睡觉,课堂学习成了一种“名存实亡”的形式,学生们错过了许多诸如如何与人交往、如何管理、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等这些终身受用的知识。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动大学生广泛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对这些有助于提升基础就业能力的实践活动积极性并不高。大多数工科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热情还比较高,但是缺少目的性和计划性,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游走于各社团和活动之间。一年级下学期热情逐渐降低,到了大学二年级以后,热情逐渐消失。除了个别目标非常明确的学生以外,大部分学生几乎不再参与任何与专业关联度不大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人文素质方面的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工科学生参与人数占全体工科学生人数的比例非常低,至于文艺演出等类型的活动,大多数学生甚至连观看的兴趣都没有,经常是在老师三令五申的要求下,才会有一部分学生被动参与其中。浪费了众多锻炼自身组织管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最受企业青睐和推崇的基础就业能力的机会,大大降低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高校的就业基础课程单薄,内容狭窄,未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在大家的观念里,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基本上只有《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创业基础课》。这些课程基本上是由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下设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管理,并没有十分科学规范的教研室机构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只是以讲座等形式来完成这项工作,有些比较规范的学校虽然设立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教研室,但是在任课教师的任职条件、教学水平等方面要求过低,课时也非常有限,这些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对于应用型工科学生的就业教育应该树立“大就业指导”观念,将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和就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设置成模块化的培养体系,对应用型工科学生的基础就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第一,理念教育,内化于心。学校和老师自身要具备重视工科大学生基础就业能力培养的理念,并能够将这种理念传递给学生,比如通过课堂讲授、班会、座谈会、报告会、学校自媒体宣传等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理念教育,改变工科大学生重专业就业能力轻基础就业能力的传统观念。
第二,典型示范,强化引导。学校及班级可以邀请企业家和社会人士到校讲座,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强化引导效果。
第三,实践检验,外化于行。学校可组织适当的见习和实习活动,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中,发现基础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从内心重视对自身基础就业能力的提高,达到外化于行的效果。
第一,给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活动。学校学生工作处、团委、院部等与学生管理有关的部门和单位,要积极设计开展培养学生基础就业能力的活动,让学生有平台去锻炼自己。
第二,提要求,让学生有意识参加活动。学校可制定综合素质学分认定实施办法,这里的综合素质学分要根据基础就业能力的相关内容进行设置。让学生必须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否则,不能毕业,让学生意识到必须去参加各类相关活动。
第三,重测评,让学生有动力参加活动。学校可在学生入校时,对其进行培训,并给每位学生发放一本“综合素质拓展活动记录本”,相关部门和组织可以对学生定期进行测评,并进行评优评奖,发放奖状及奖品。获奖的同学可在入党推优等方面进行享有优先推荐的资格等。
在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基础就业能力,使他们实现基础就业能力和专业就业能力“两条腿”走路,真正成为市场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有着特殊的意义。
改善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树立“大德育”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适应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要求。高校大德育的内容体系包括相对独立,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6大组成部分,分别为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3]。
对应用型工科学生进行“大德育”教育,在笔者看来其实就是要全面培养他们的基础就业能力,提升工科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培养模式上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引进“模块化”教学理论,设置工科大学生基础就业能力模块化培养体系。基础就业能力模块化培养体系就是要以基础就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培养模块,并实现模块的“重组与裂变”。基于这样的理论,我们将大学生的基础就业能力分解为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和就业技巧5个模块,如表1,以“高素养、宽基础、精技能、强实践”为总体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构建宽基础的理论学习平台、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平台,通过对每一个模块能力的培养,最终优化整合,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基础就业能力。
表1 应用型工科大学生基础就业能力构成模块
模块的构建只是模块化培养的基础步骤,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实现每一模块的具体方法。为了使模块化培养方案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必须从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个方面入手,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
当然,这些模块内容及实现方法会随着时间和不同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在教材的建设、实践活动的设计以及对学生基础就业能力的考评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于应用型工科学生基础就业能力的培养来说,模块化培养模式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改革探索,以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的,在模块的设置和培养方式上,突出以就业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学校、社会各方有利因素,特别突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体验式”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基础就业能力,努力为社会发展培养出“零试用期”的应用型人才。就像杨宗亮所说,这种教育模式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起对工科和文科 “兼收并蓄”的学习观念, 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侧重社会实践能力的落实。这样,应用型工科院校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工程师”,而不是只知道干活的“工匠”[4]。
[1]王金凤,郭荣幸.提高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0(3):22.
[2]秦岭.浅议工科大学生基础就业能力的提高[J].广西教育,2010(3):118.
[3]周向军,刘俊杰.略论高校大德育的体系结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15.
[4]杨宗亮.应用型工科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5(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