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信文
【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联合锁定板内固定疗法在治疗临床跟骨关节内移位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在2012年7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跟骨内移位骨折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行改良之后的跟骨外侧扩大“L”型切口进行骨折复位,进而用跟骨锁定板进行固定处理,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Bohler角与Gissane角较术前相比,均有所恢复(P<0.05),无明显疼痛,且所有患者均获得了3~36个月的随访,并对术后关节功能评分,有28例为优,15例为良,优良率为94%。结论对于临床上跟骨关节内出现移位型骨折的患者,在对其行切开复位之后再利用跟骨锁定板进行内固定,可取得较明显治疗效果,且手术时机的把握与切口的无创操作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跟骨关节;移动骨折;切开复位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6(b)-0079-03
在临床实践中,跟骨骨折属于一种比较多见的骨折类型,而关节内移动性骨折又是跟骨骨折中比较常见的,占了75%左右,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中。但是,一直以来,对该类型骨折的治疗方法就存在着争议,且保持疗法极易致使患者出现诸如跟痛、创伤性关节炎与扁平足等后遗症,且预后效果多不太理想,而目前临床上多倾向于利用手术疗法来进行有效治疗以相对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并发现切口复位联合锁定板内固定疗法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因此,该研究随机抽取该院在2012年7月一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跟骨内移位骨折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观察对象,以探讨切口复位联合锁定板内固定疗法的应用效果,并作如下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在2012年7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50例跟骨内移位骨折患者作为该研究观察对象,男有29例,女有21例,患者年龄均在20~57岁间,且平均年龄是(42±3)岁。其中,对于骨折部分,31例为左侧,19例为右侧,均是闭合性的单侧骨折,而关于骨折原因,30例为高空坠落所致,20例为车祸所致。按照Sanders跟骨骨折分型标准对所有患者骨折情况进行进行分级,发现14例为II型,26例为III型,10例为IV型。所有患者在人院之后均接受了X线片与CT检杏,住院时间均在1~14d间,而平均住院时间为(4.2±0.6)d。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跟骨的正位、侧位与轴位片进行测量,并测得其Bohler角均在15°以下,而Cissane角则均小于90°,进而利用CT扫捕仪扫面患者的跟骨水平位与冠状位以观察其距下关节面骨折的情况,同时进行Sanders分型。对局部软组织进行冷敷与静脉滴注相应脱水药物处理以达到消肿的效果,后待软组织情况表现稳定后行手术治疗。
1.2.2 手术步骤首先,对所有患者行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并使患者取仰卧位或是侧卧位,以将患肢放于上方,利用止血带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并结合患者的基础血压将其压力值调为300mmHg,同时,在手术之前,对于那些跟骨腰部增宽的患者,需利用跟骨夹来钳压跟骨腰部以尽量使其恢复到正常的跟骨腰部宽度;然后,采用改良后的跟骨外侧扩大“L”型(增大“L”型切口转折的角度,使其横向上部分约上移0.5~1.0cm)切口,并全层切开其皮肤与筋膜至骨膜,并注意给予腓肠神经必要保护,后进行骨膜下锐性剥离处理,向上牵引皮瓣及其内部的腓骨长短肌腱总鞘以充分显露出距下关节,在外踝、骰骨与距骨颈处分别钻人一枚直径为2.0cm的克氏针,并在折弯后牵开其软组织,向外下方翻开跟骨外侧的骨块以其清除其内部瘀血,进而充分暴露出跟骨距下关节面;借助克氏针来有效恢复跟骨的内翻角与Bohler角,同时恢复跟骨宽度,并使距下后关节面恢复平整,最终使得Cissane角也得到有效恢复;最后,在切口复位完成后,选取适当的跟骨锁定板进行内固定处理,即借助普通拉力的螺钉把跟股固定在跟骨结节、跟骨前部与载距突处,而其它部分则借助锁定螺钉进行有效固定,而后放松止血带,于止血后使用橡皮片引流,并逐层缝合筋骨膜与皮肤。
1.2.3 术后处理在术后3d内拔除引流管,并适当抬高患者患肢以促进水肿的消退,且手术部位需每日换药,并挤压瘀血,湿敷依沙吖啶,在切口附近放置小棉片以帮助淤血排出,待术后2d后患者疼痛减轻,护士就可引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与足趾的主动屈伸活动,并在术后8周左右开始进行部分负重练习,而术后12周则开始进行负重行走,以尽早恢复肢体关节功能。
1.3 观察项目与评价指标
术前术后给予患者X线片测量其Bohler角与Cissane角,并依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足部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跟骨功能进行有效评分,评分总分为100分,主要包括了力线(10分)、疼痛(40分)与功能(50分),若评分为90~100分则为优,若评分为75~89则为良,若评分为50~74分则为中,若评分小于50分则为差。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13.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用t检验结果中的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表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Bohler角与Cissane角较术前相比,均有所恢复(P<0.05,表1所不),且所有患者均获得了3~36个月的随访,并对术后关节功能评分,有28例为优,15例为良,4例为中,3例为差,优良率为94%(47/50)。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跟骨关节内移位性骨折的保守治疗方法,因其解剖结构恢复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故均认为其治疗效果较差,且有着较高的致残率,而跟骨撬拔治疗,若应用于关节内粉碎性的骨折,其效果也是比较差的。故近年来,跟骨锁定板内同定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且效果较好。如许义斌等人就以36例跟骨移位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其改良式跟骨外侧扩大“L”形切口复位,并于复位后采取跟骨锁定板进行固定,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足踝功能优良率高达94.4%。而该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所有患者均在切开复位之后接受了跟骨锁定板内固定处理,使得患者术后的Bohler角与Cissane角以及距下关节面等相关解剖结果均有所恢复,且同术前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如Ⅱ型患者,其术前Bohler角与Cissane角分别为(11.3+4.5)°、(86.4±3.7)°,相较于术后的(31.2±3.0)°、(118.2+2.8)°,而III型患者的Bohler角与Cissane角也由术前的(10.1±4.7)°、(85.3±4.7)°提升到术后的(29.2±5.0)°、(116.3+4.0)°,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显著。而且,通过经过3~32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足部功能评分的优良率高达94%,且II型与III型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其原因就在于IV型的跟骨骨折类型,其属于粉碎性骨折,比较难以复位,且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机率也比较大,故效果较低,但总整体而言,切开复位联合跟骨锁定板内固定疗法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可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并有利于患者术后足部功能的快速恢复,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要想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准确掌握手术的时机以有效避免并减少切口的坏死与感染是该手术的关键。一般来说,除了开放性的骨折外,多数均选在伤后的5~14d内,平均时间为8d,这时患者整个足部周围基本上已经形成了皮肤褶皱,且皮肤的弹性也较好,静脉与淋巴回流也比较通畅,便于手术治疗。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尽量选用全厚皮瓣实施锐性解剖与暴露,从而确保皮瓣血供的良好,并保证在1.5h内完成手术以免出现皮瓣坏死情况,而且若手术时间超过2h的话,患者皮瓣感染率与坏死可能性也将大大增加。此外,手术结束后,需给予患肢必要固定并适当抬高患肢,必要的时候也可借助红外线或是短波理疗方法来帮助患者消退肿胀,并加快其软组织的早期硅恢复。此外,对于骨缺损患者,需植骨充填,以防止术后塌陷,后用锁定钢板固定其成角以有效防止术后复位丢失,并在骨折复位满意后,必要时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可以利于钢板安放及防止安放过程中再错位。
综上所述,采用切口复位联合跟骨锁定板内固定的疗法给予临床上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有效治疗,将能取得较明显的成效。有利于患者术后相应斛剖结构的恢复与足部关节功能的恢复,尤其是对于Sanclersll型与III型患者,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而手术过程中准确把握复位与固定关键点,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并进行无创操作则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