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亚农 汪 阳
依托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构建校本研修制度
■汪亚农汪阳
武汉市硚口区双环小学是一所由企业剥离,地属城市边缘的薄弱学校。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而学校生源80%以上来自农民工家庭。自2006年开始,学校参加了潘海燕教授指导“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关工作,学校教师队伍成长迅速,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特别是2009年,我们接受了一所办学资质不合格的私立小学的96名学生。“学困生学习习惯培养”成为全校的焦点问题。下面,我们以“学困生学习习惯培养”研修为例来汇报如何在“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的实施中逐步构建校本研修制度和构建科研型工作方式。
提出问题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的起点。然而不容回避和忽视自己的问题是集体无意识行为。其中最大的障碍、最大的敌人就是教师自己。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要着力帮助教师建立问题意识。
1.问题现象描叙
我们组织教师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的农民工子女学习习惯问题。结果很多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真实。
六(2)班教语文的小刘老师反映张明等同学长期不愿动笔做作业,什么方法都用了也不见好转,不知道该拿他们怎么办。言下大有不用参加研修之意。
研修领导小组轮流去她课堂听课,观察张明同学的表现,查看他的作业本。几天跟踪下来,我们发现张同学并非总不做作业,在老师布置大量作业,尤其是作业难度较大时才不做。我们指导小刘老师把这几次没做作业的设计情况和做了的作业设计以及张同学的表现分别记录下来成为问题现象描叙。
针对教师在提出问题环节的种种回避和敷衍表现,我们在制度中规定教师必须用文字和数据对问题现象进行描叙,用较为客观的叙事方式呈现问题。
2.越常见的问题越有价值
在研修之初,很多教师都觉得自己组的问题很简单,自己也有办法解决,不值得兴师动众当课题研究。针对这种现象,我们组织了一次讨论。
李老师是学校骨干教师,为人坦率,意见也最激烈:“作业问题很简单,我一个人都能解决,用不着查找相关理论和参考别人经验这么复杂吧!还要把它当课题做?”
其他老师也表示赞同。
“是啊!每次新班接手,这个问题最突出,只要管理上去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好的。”
“其他学校也是这样啊。这并不是农民工子女的特有教育问题。”
“新老师来了,那些贪玩的学生总会试试(不交作业)的。”
……
汪校长等大家意见充分发表后,问:“这种现象是其他学校多,还是我们学校多?”
“我们多些。”
“就是啊!如果一样多,那是大家的问题;‘多些’就是我们农民工子女的特有问题!再问你们,哪个课题的问题是我们没遇到的啊?”
大家回忆良久,但都摇了摇头。
“没有吧!我们常见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好像没这个道理吧?教科研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常规工作的效率,不指向常规工作中的问题就毫无意义了。刚才大家都说这个问题简单,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因为大家都说教师在交接班时这个问题还很突出,可见大家自认为解决了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好!这也暴露出大家的问题意识不强——应该是越常见的问题就越有研究价值!”
汪校长的一席话让大家茅塞顿开。于是,大家都心悦诚服地回到既定的研修工作之中。
这次讨论使大家统一了思想。“研修问题必须来自教育教学之中,越常见的问题就越有研究价值。”被列入研修制度。
3.“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的“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是为教师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和交流,不断获得专业发展的过程。问题是研修的起点和动力。少数老师以“没有问题”为由,企图回避研修,是最大的认识问题。研修制度的制定要严防这种现象发生。
“我没有问题!”研修组长检查组员问题描叙资料时语文教师小熊生硬地辩驳道,“真的找不到什么问题。要不你帮我查下。”
“这样吧!我水平也有限,我请几个人一起帮你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研修组长请来领导小组的几个主要成员一起来到熊老师的班级。几节课观察下来,熊老师的课堂及其班级的问题十分明显。组长选择了其中最突出的问题“85%以上的学生握笔姿势错误”交给了熊老师。
为了帮助老师发现问题,我们将这种领导小组在某一天集中深入一个班级,全程听课,全方位观察的“班级视导”纳入校研修制度。制度规定,校研修领导小组每学期将进行三轮“班级视导”,学期初地毯式地对所有班级进行“班级视导”,着重帮组教师找准研修问题;期中为随机抽查式“视导”,侧重于促进教师研修落实到教育教学行为上;期末为发现式“视导”,着力于帮助教师提炼研修成果。视导人员每次需将观察到的现象,较为全面地记录在视导表格中,及时反馈给老师作为第一手资料。
4.归因客观,多指向教师自己
我们组织教师对问题现象进行归因分析,进一步提取真正的问题。80%以上的教师在分析中都将问题归因为学生、家长、学区环境和教学条件。这种认识将蒙蔽教师的眼睛,使得我们无法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更谈不上解决问题,改进教学。
三年级语文老师小周对班上学生不注重基础知识的现象分析道:
①学生懒惰,不愿意花时间积累。
②家长对学生学习没有要求,几乎不给学生报听写。
③家庭学习条件差,学生没地方学习。
这些因素显然存在,但是老师显然也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因素。汪校长和小周老师一起组织了一次单元听写,一起将听写错误进行了归类和分析,并且指导小周老师完成如下表格。
同音混淆窃窃私(思、丝)语强调词义,同音辨析字形不清李颢同学的听写试卷加强书写指导
面对表格,小周老师对自己的工作遗漏一目了然,自觉修改了归因分析:
①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②没有注重教授积累的方法和培养积累的习惯。
③教师没有注重与家长沟通,家长对学生学习没有要求,几乎不给学生报听写。
通过对几个具体问题描叙的分析指导,教师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抓住真实的问题,更增强了“多从自身找原因”的责任心——客观分析问题成因,多指向自己的教学实践,多问问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得更好。
集中深入一个班描叙问题的做法能比较容易地抓到真正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和现象的分析,可以较为容易地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我们认识到具体的事件是最容易把握的,从它入手往往也是最有效的。研修制度建设要着力引导教师关注“具体”的教学事件,逐步培养“问题意识”。
“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中最重要的载体是小组合作研修,最基础的则是教师的个体研修。
我们将“学困生学习习惯培养”问题和一直开展研究的“当堂完成课堂作业习惯培养”问题整合为“学困生课堂作业习惯培养”,作为年度研修活动的阶段主题,明确了学困生转化的主阵地是课堂,使得“学困生学习习惯培养”问题研究更为具体,更易把握。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研修活动,我们规范了教师学习、小组研修交流发言、学生个案跟踪研究和作业专项管理等制度。我们还修订了教师研修档案袋,使之能方便记录和考核教师的各类研修活动表现。
1.专题学习——多层次的学习型组织学习
学习他人的经验或寻求理论支撑可以让我们的研究实践少走弯路。同时,从经验型转向研修型工作方式,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将全校教师组织成四级学习组织:全校性的校级理论学习,青年教师陶行知教育理论学习,研修小组每次活动前的专题学习和教师个体自学。我们要求教师围绕“作业设计和管理”、“学困生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进行专题学习,每月自学笔记达3000字,月底由校长室和教科室联合检查;要求教师学以致用,在小组活动中能“说得出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演绎出来”。
课题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魏书生的《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荐了书籍《大师谈儿童习惯培养》。青年教师陶行知教育理论学习小组挖掘了陶行知“四颗糖”的教育案例,引导教师们将之作为我们评价学困生的蓝本,以便唤醒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2.个案跟踪——有效的教师个体研究
针对我校学困生多,部分教师不知从何下手的局面,我们组织了“大手拉小手”师生结对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重点帮扶一名同学,力争出成效,力争使之成为“解剖麻雀”的案例。我们建议教师着重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和树立学习信心。
六(2)班的小刘老师再次在小组研修时向同伴求援:“张明又不做作业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大家都热情地给小刘出主意,但她都沮丧地摇头说:“试过啊!都只能管几天。”
研修组长徐老师接过小刘的话说:“能管几天就说明这些办法都有效啊!你就不停地换着用。”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小组交流后,徐老师跟踪了小刘老师对张明同学的辅导过程。她坦诚地指出:“你对张同学的态度要温和些,毕竟他是个孩子。他们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事。作为教师,要有思想准备,我们的耐心、我们的态度不能反复。不要对学生忽冷忽热啊!”
一个学期下来,个案跟踪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张明老不做作业的毛病也得到有效校正;六(2)班这个以原私立学校学生为主的班级语数合格率分别从41%、37%提高到84%和92%。配班的语数教师的经验就是用不同尺度要求学生,“不心急”,“不放弃”,从学习习惯抓起,坚持用“四颗糖”的评价鼓励学生一点一滴的努力和进步。
个案研究降低了研修难度,使得每位教师的研修有抓手,出成效。
3.内容具体——规范的小组研修交流
我校课堂教学一直强调“一课一得”,为夯实学困生学习习惯问题研修,我们也将这段时间的“一得”定位为重在让“学困生独立作业”。然而,开始时小组研修总说不到学习习惯及作业上去。于是,我们规定“学困生是否会做,是否能当堂完成”,“作业设计是否合理”,“作业指导,学困生是否能接受”,是每次教研说课、评课必议的话题。
2009年10月16日,各学科教师在计算机室,兴致勃勃地观摩了刘诚老师科学开放课堂。“你们对月球的那些知识感兴趣呢?”“这条信息属于哪一类呢?”在刘老师深入浅出的引导下,学生们顺利地完成了网上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电子《月球卡》。
这是我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自觉执教的第一节“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课”。这节课丰富了我校学生的作业形式,学生兴趣很高。令教师信服的是,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每一重要环节的细致指导和示范,我们看不到明显的学生差异。这也正是学校开展“学困生作业习惯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我区教研员的指导下,研修交流发言进一步规范:
A.引用观点必须介绍出处。
B.发表观点必须针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流程,即要描叙被评价的师生言行。
为了提高研训效果,我们给每节研讨课录像,用来比照教师的描叙,引入微格教学,真正做到让研修者“看清楚,听清楚,说清楚”。
4.专项管理——规范的研修过程管理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困生作业习惯问题”研修落到实处,教导处将每月第4周定为作业研究和开放管理周。首先对教师作业管理进行互查,重点对记录在档的学困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统计,按照我校制定的作业管理标准打分。然后将检查结果最好,改进较大的进行现场学习,当场交流讨论,成为对“学困生作业习惯问题”的小组专题合作研究。
同时,我们坚持将“班级视导”作为校本研修的动态检测,重点观察教师的课堂预设对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中对学困生的辅导。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整个研修活动的规范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具体化”的过程——学习具体的专题,跟踪具体的学生,讨论具体的言行,管理具体的工作。这也是传统经验型工作方式破解过程和科学工作方式的构建过程。这种集中力量研究一个问题,并分阶段逐步解决问题的研修活动,我们称之为“化整为零式研修”。
提到课题研究成果,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因而在成果整理时畏缩不前。我们根据“自修-反思校本研修模式”中成果的应有之意规定:
1.研修成果可以是一篇教案、一节课、一篇实录、一个活动、一则故事,可以是一套得心应手的工作策略,也可以是其他可以展示出的任何形式。
2.档案袋是最重要的研修过程资料和研修成果,提倡在研修过程积少成多,逐步建立和整理档案袋。
我们坚持每学期末对研修工作进行阶段小结,积少成多形成我校研修案例集、论文集和解决问题的校本策略集。每个教师都整理一学期来的问题研修档案袋,将初步形成的策略和一学期的实践点滴整理成论文,案例和公开课等形式的研修成果。
2010年元月,我们组织了“我和新进学生的故事”评比活动。让老师们通过活动,用教育教学叙事来整理“学困生学习习惯培养”问题研修的成果。一个个鲜活而感人的故事就是我校转化学困生的校本策略系列。其中广泛应用的策略有:
A.用“四颗糖”评价策略鼓励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有进步就是合格,学习习惯好就是优秀。
B.尊重关心学困生,让学困生亲近老师。
C.新授课的铺陈策略,让学困生提前掌握学习新课的必备知识。
D.突出重点,精心设计,夯实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让学困生跟得上。
E.讲练结合,课堂作业分层设计或分层要求,让学困生集中精力掌握基础知识,当堂完成作业。
F.组织“一帮一”学生互助活动,让学困生得到零距离帮助。
2010年3月,随着校本研修的不断深入,经过系统整理的《双环小学校本研修制度(试行)》出台。这标志着我校科研成果开始以制度形式固化,也标志着我校校本研修工作步入规范的成熟期。
清醒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行动研究模式、科学的工作态度加上严谨的制度保障,构成了我校校本研修特色。我们将之归纳为公式:1+1+1+……=∞
同时,我们发现“∞”正好是校名“双环”的标志,这个公式正好也能概括在研修中构建的“科研型工作方式”,我们称之为“双环”教育教学公式:
“1”表示,每项工作,工作的每个环节、细节;也指我们每个人,包括每个教师、每个学生及家长等。
“+”表示,积累,重视和团结。
“……”表示,坚持不懈。
“∞”是校名“双环”的标志,同时也表示,我们的成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目标。
“1+1+1+……”能成为“∞”,表达了我们的信念:相信我们的学生,一点儿一点儿地进步就能成人,成才;相信我们教师自身,一点儿一点儿地改进,业务水平就会蒸蒸日上,质量就会不断提高;相信我们的学校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就会越来越兴旺发达。因此,我们大力提倡“将‘∞’化为‘1+1+1+……’去落实”这种科学而踏实的工作方式。
(作者单位:武汉市硚口区双环小学)
责任编辑成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