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爱心使者与智慧行者——我的课改叙事

2015-11-19 03:24龚文莉
成才 2015年6期
关键词:武汉市爱心校长

■龚文莉

做爱心使者与智慧行者——我的课改叙事

■龚文莉

龚文莉,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武汉市第六十四中学校长。199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武汉市第八十五中学、武汉市古南学校、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任教。曾获“湖北省优秀生物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优秀生物教师”“硚口区三八红旗手”“硚口区拔尖人才”“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中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多次在湖北省、武汉市论文和公开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其中《我教、我学、我快乐》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新课程研究》上。此外,还参与过武汉市地方初级中学教材《青春期常识》《科学读本》等的编写。

教育改革,改到深处是制度,改到根处是文化。校长是一个行走的文化符号,因而一个学校的课改,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校长的课改。在影响学校课堂改革的诸要素中,校长是一个前提性、决定性的因素。校长改革的意愿决定改革是否进行,校长所持的课改立场,包括改革的愿景、对改革路径、突破口及策略的选择,决定着改革的方向与速度。

有一句关于课改成败的流行语:课堂改革,成在教师,败在校长。

课改,磨砺着校长的教育情怀,挑战着校长胸襟眼界与实践智慧。

课改,说到底是对校长人性和变革领导力的质问:为什么改?怎么改?

一、我的课堂情结

学生时代,我就一直不喜欢满堂灌的老师和满堂灌的课堂。我觉得很多知识只有自己参与过、研究过、琢磨过、思考过,印象才最深。特别是很多学科知识,听得懂是一回事,要想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只有自己“悟”才是根本。

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但参加工作后教师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让我很失落。我刚参加工作的学校是一所薄弱的初中,我教生物学科。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对生物学科都不重视。学生不重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上你的课他可以做其他作业;上你的课他觉得可以放松一下;可以看小说;可以无视课堂纪律……你要控制课堂,你不想唱空城计,你就要把课上得很精彩,能够吸引学生。我的个性决定我在课堂上不喜欢唱独角戏,不喜欢做无效劳动(包括现在当校长)。不喜欢一个人在上面讲,大家都不听,如果这样,我宁愿这个课不上、这个会不开。所以从参加工作开始,我就一直在围绕一个宗旨——改变我的课堂来思考:我的课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听,让学生参与,有收获!

正是这种做法,让学生喜欢上了我的课堂。我的学生,一个薄弱学校的学生在湖北省生物竞赛多次获一等奖。后来,我又参与过武汉市《科学》课的国家级与省、市级的培训研讨,参与过教材编写等。作为武汉市生物课(后来的科学课)的中心组成员,跟很多该领域的专家对话也比较多,2002年参加教育部委托武汉市教科院做的《课程学业评价》的课题研究,多次在省、市、区上过研讨课,并对教师做课改培训。2011年被市教育局公派到芬兰进行高中校长新课程培训——这些经历,让我一直行走在课改的前沿。担任校长后,也一直很关注国家课改动态,关注成功的课改经验。

二、为什么要课改?

2012年我调到64中当校长。

此前的64中是一所改制学校。学校每年招收15个班新生,有10个班的自主招生权,生源相对较好,再加上64中从干部到教师都有一股勤勉、奉献、拼搏的精神,所以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升学率和良好的社会口碑。

学校回归公办后,取消了自主招生权,学校只招收5所对口小学的学生,生源质量急剧下降,教惯了好学生的老师们面对新招生的对口学校的学生,教学很不习惯,总觉得教得不到位,拔得不够高。老师们没有因为学校回归公办放弃学生,而是更努力。他们怕学生基础差,听不懂,就多讲、反复讲、满堂讲,课上没讲完课下也讲,没时间,就抢中午的时间讲。课堂的常态是“以讲为中心”,但教学效果不太好,大家很担心教学质量滑坡。

说实话,作为校长,看到老师们的这种精神虽然很欣慰,很高兴,但是也很心疼老师和学生。我不喜欢这种以牺牲师生健康为代价换来的成绩。这虽然是一种极大的对学生前途负责,但牺牲的东西太多。一所校园,不仅要有读书声,更要有笑声、歌声;一所校园,应该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教师愉快工作的家园;一所学校应该充满研究、充满思想、充满理性。我希望自己作为一名校长,能为这个学校做点改变。

三、怎么课改?

刚调来的几个月,我一直在思考:面对这么大的一个学校,我该从何处下手,怎样和学校领导班子一起进行管理?这个学校有三个校区近200名教师,2200名学生,在硚口区里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容有半点闪失,特别是教学质量。当时的学校硬件条件很差,全校老师办公室无电脑,操场破烂,教室无白板,学生也由改制生变成就近对口招生,老师还在努力适应这种历史变迁。再加上老师们对我还不了解,更谈不上认同、信服!我对学校、对老师们也还不够了解。64中好比一艘大船,转弯急了,搞不好会翻船的;对这样一个大校,我们决定一年只做一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做好。

第一年(2012)抓质量

我一直不喜欢那种“带血”的教育。作为校长,一方面看到老师们去抢课、争时间很高兴,另一方面巡堂时看到老师讲得那么“卖力”,学生却不怎么“买账”,我很着急。我给自己第一年定的目标是,首先让老师认同我这个人,再认同我的观点,并能欣然接受。

我和班子成员一起走进课堂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天天听课,与老师交流、研究。一学期下来我们校长都听课在50节以上,每节课都与老师交流。老师对我也由原来的“敬而远之”到慢慢开始主动接近、遇到困难找我沟通。另外,我在班子里提出干部对老师,情感上“要走近”,管理上“要顶真”,少一点粗放,少一点人治,多一点精细,多一点按规律办事。

通过大量听课,我们找到了课堂教学问题所在:老师们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不滑坡,讲得太深、拔得太高、练得太多,没有根据生源的变化调整教学难度,使很多学生“消化不良”,产生了厌学情绪。针对生源发生变化这个实际情况,我们提出课堂教学要“降标高、重教材、重基础”。要求师生都要吃透教材,教材是主食,教辅资料是零食,引导老师把精力从“教辅资料”向解读教材转变,从重课外辅导向重课堂教学转变。在科学备考上,我也要求老师们在“降标高、重教材、重基础”的同时,还要做到“以学定教”,因为我们的学生有不少是农民工子女。

同时,我们又在管理细节上做一些人性化的调整。我们觉得学校既要管,更要理,不要把领导和老师的关系当做管与被管的的关系,大家就是同事,就是共同做一件事,校长只不过是做这件事的领头羊而已。我对老师说,你要让学生爱学习,首先要让他爱上学才行,他连学都不想上,怎么可能爱学校呢?学校一定要有让学生愿意来上学的理由,一定要给学生留下一辈子值得回忆的一两件事。为此,我们进行了两项改革。

第一是开设了“阅读课”,让学生爱读书。爱读书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我们的学生不少是农民工子女,没有养成回家阅读的习惯,一学期的阅读课,老师指定4~10本必读书籍,一周开设一节阅读课,不允许老师讲课,只能让学生看书,看完后写读后感,或进行“研读共赏”,书中的哪些事情让你震撼,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搞一个“读书沙龙”进行分享。这个改革,语文老师是很支持的,学生也很喜欢。

第二开设“自习课”,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从校本课程中拿出一节课做为各个班级的自习课,并进入课表,每周安排一节。自习课也不准老师讲。初三晚自习45分钟,老师讲课最多不能超过15分钟,主要让学生梳理白天的学习内容。诚然,在你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前,死擂可能是一种方法,但我不赞成死擂,“擂”的是知识,“悟”的才是能力。“悟”是一种慧根,通过自学才能开启,决不是讲解所能达到的。

这一年的中考考得特别好,普高线与上一年相比上升了近10%。学校回归公办,升学率不降反升,领导放心了,家长舒心了,老师们更多的是惊喜。有些老师跟我说:“龚校长,我们都怕你听课。你听课总是能发现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虽然您的语气很和蔼,但是指出问题总是一针见血。”

中考稳住了“阵脚”,老师们看到学校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增加了对我的认同感,他们开始从内心把我当校长了。

第二年(2013)创特色

第二年,我们仍然没有推动课改。因为我们认为条件还不成熟。第一,学校教学手段还是“粉笔+黑板”,什么都没有,全校老师没有一台办公电脑,学校硬件条件太差。第二,学校这么多年成功的经验、办学的特色还没有进行梳理。我想通过“特色学校创评”,梳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提炼出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

在座谈中,我了解到64中从2000年开始做“爱心教育”,源于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2000年64中初二(7)班学生易某的父亲不幸意外身亡,噩耗令年幼单纯的孩子痛苦不堪。她在为失去亲人感伤,还担心原本身体不好的妈妈被这个巨大的不幸击倒。在老师的开导下,她想要做一件事情来安慰母亲,为母亲献上一束代表爱心力量的康乃馨。为了帮助她,班主任廖飞老师倡议全校师生在2000年3月8日这天都为自己的母亲买一束康乃馨。活动当天,64中的校园里成了爱心的海洋,几乎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行动起来,人人手中,个个教室都有美丽的康乃馨,爱心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校园。为了彰显爱心文化,学校于2000年主办了第一届“爱心节”,使爱心薪火相传,至今已有13年。2002年,硚口区中小学发起“阳光行动爱心联盟活动”,很快受到省教育厅的重视,我校成为湖北省爱心联盟的发起校。

64中的很多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的“大爱”。比如张华莉老师,她一直默默地资助一个学生,从初中一直到上大学。童萍老师经常组织班上的同学给四川灾区寄衣物;胡媛老师,没有告诉任何人给一个得白血病的孩子偷偷送去1万元,还不让家长跟学校讲……

13年的爱心教育并由此而创生的爱心文化在64中的血脉中奔涌,在学校历史的年轮中流转,在师生的心灵间对接,成为64中创新与发展的动力。

与全校师生对64中13年的爱心教育历史做了一次时空的穿越,办学理念、教育特色便呼之欲出。“让爱成就梦想”、“爱无疆,心有恒”这些隽永话语,在校园流传,使干部教师创业激情飞扬,使莘莘学子青春热血沸腾,64中迎来了“用爱成就梦想”的时代。

在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督导评估中,64中爱心故事震撼了领导和专家心灵,“爱心教育“的理念与特色使学校高水平地通过了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创评,并成为了硚口区先进文化校的标杆单位,还被评为武汉市首届校园文化先进校。武汉市教育局徐定斌局长赞誉64中学校文化时说:“64中的爱心文化有内涵,接地气,是在自身的文化土壤里扎根并成熟的文化……”

通过特色校创评,学生文化生态优化了,硬件条件改善了,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公有了电脑和网络,教室有了“电子白板”,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学校知名度又提升了一大截。

第三年(2014)改课堂

第一年抓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上来了;第二年抓督导评估,文化生态优化了;第三年改课堂,时机应该成熟了。

全国课改成功的学校很多,远的有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近的有武汉二桥中学等等,这些校长都用他们的智慧谱写着课改的传奇。武汉市64中该怎样“借力发力”?该怎样“吸他人所长补自己不足”?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反复研究,在推进课改方面,决定选取渗透式和渐进式。我们采用“三步走”的思路,不急不躁,不生搬硬套,不强行推进。

第一步:选择好。课程改革是系统工程,首先要选对方向,选对样本、选对方法。学校与教师一起精心挑选了校情、生情与我校很相似的课改成功学校,3年先后派出80多人远赴北京、上海、山东等课改名校学习,每次学习5天以上;在省、市内先进学校的学习更不下100余人次。学习别人的经验绝不能简单地复制,而是要少走弯路,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由于学校校情差异大,“甲之经验”,可能成为“乙之砒霜”,我们要学习成功学校的经验,更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汲取其有用的成分,剔除在本校行不通的东西,最后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学习,我们找到了我们课堂改革的最近发展区。

第二步:规划好。任何事情一定要有“顶层设计”,要有规划,千万不能随意,特别是要改变老师这么多年的教学习惯是非常难的。并且这个规划一定要符合规律,要符合校情。在规划上我采取了“三个策略”:

策略一:找准“种子”,顺势而为。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学校派出学习的第一批老师是有教育情结、有威望,想干事、想干成事的骨干教师,最好还是对课改有点偏见的老师。如果他们信服了,他们“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那是最好的局面。这批老师不负众望,他们边学习,边思考,学习一回来就自发成立了“课改10人小组”,相约每周二上午用3节课时间“临摹”,用1节课的时间上课改课,另两节课的时间研讨——64中课改的“星星之火”悄悄点燃。

策略二:先做减法,集体攻关。课改要给老师减负,才有动力;老师能够享受到课改的红利,才有动力。本来我校老师工作量相对于其他学校都偏大,老师担负的教学质量的压力也偏大,事务性事情很多,如果我们的课改不断地给老师提要求,不断地增加老师的工作量,老师可能会有抵触情绪。课改要给学生“减负”,也要给老师“减负”。课改学生要“资源共享”,老师也要资源共享,也要相互交流。我们研究决定在坚持“实效,共享,研讨,互补”四项原则的基础上,改革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形式。形式是:首先在假期将备课内容按章节分到个人,这个老师就把自己分担的任务从PPT到教案、到复习提纲、到作业等都要负责到底,开学后汇总到备课组。集体备课时大家就共同讨论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呈现方式等,老师们根据讨论的情况和自己的班情进行二次备课后再上讲台等。这项工作既培养了老师的能力,也极大地减轻了老师每天做课件、写教案的工作量,老师可以把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更多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策略三:鼓励先进,分享进步。课改如果能因势利导,水到渠成,阻力会很小。我最大的优点也是喜欢表扬人,善于调动老师的积极性。用老师的话说:用好的言行、好的榜样“绑架”老师。我们跟踪课改积极的个人和备课组,把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把他们研究的成果录像展示出来供全校学习、观摩;学校还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平台让他们在教师中分享、见证他们的点滴进步;学校还建立了专项的课改基金,鼓励先进;我们派课改成功的老师“送教下乡”,让老师们过一把“专家瘾”。特别是张绍军老师在全区的课改现场会上的展示课,被郑学军局长高度赞誉——“这是近五年听到的学生互动最好的课”,张老师受到了极大鼓舞,其他老师也非常羡慕。

策略四:专家引领,星火燎原。课改需要氛围,为了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课改,学校多次请专家和课改成功学校的校长、一线老师来校手把手地指导上展示课。随着课改取得的成绩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老师由关注课改发展到自觉加入到这个团队里。就这样,课改的路越走越宽,后来学校开展的“一师一展示”“一组一优课”的系列活动更将课改推向了“燎原之势”。

第三步,融合好。学习别人的经验绝对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为了少走弯路,建立自己的特色。前几年做的工作就像书法练字中的“临帖”,为了“破帖”,我们把他山之石放在我校爱心文化中“淬火——“一切问题由文化而生,一切问题由文化解决。”我校的爱心文化长达15年的历史,是湖北省“爱心联盟”的发起校,爱心文化为师生内心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我们用爱心教育的核心价值“让爱成就梦想”指导课堂建模,提炼出了富有我校特色的“爱心课堂·互助学习模式。”

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参观和学习的学校和个人越来越多,老师也享受这成功带来的喜悦。但是课改如果没有好的机制,一定会有反复。学校用了四个机制做保障。

常态化培训机制是基础。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问题:如师傅过度包办、学友却置身事外;如师傅讲解只求速度、不求深度;小组合作中的“假合作”,依然是“强者优先”等,这些问题不解决,课改一定是“事倍功半”。学校迅速组织老师研究、讨论,边培训“学生”,边想对策,以致后来我们开发了“优秀师傅技巧”“好学友智慧”“怎样做好课前预习”等3本校本教材,学校每周花专门时间进行培训。

改革师生评价机制是动力。为了激励师生、学生能够保持参与课改的激情,学校开展每周评选“最佳师友”和“最佳爱心课堂”,并与市、区评优评先挂钩,实施多元评价。比如你想评上“区三好学生”,必须被评为学校“最佳师友”三次以上等。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

班级量化管理机制是抓手。为了培植学生爱心互助的品德和习惯,我们参与课改的所有班级都建立了爱心互助的量化管理机制。我们要求每个班级都要有“师友联系本”,师友每天在练习本上在学习习惯和学习内容方面互相评价。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家长的资源,请家长参与听课。我们要求每个班级每天来2名家长,首先要看爱心课堂是否按步骤和环节推进,同时对传统课堂和爱心课堂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评价,最后老师与师友的家长课后针对孩子在爱心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努力的方向进行交流沟通。家长还要参与半天的班级管理,看爱心班级互助管理模式的推进情况。我们还要求家长对师友在课堂上观察到的孩子学习状况在教室和孩子谈一次心。学校也利用网络平台对家长进行“爱心课堂”的微课程培训,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有一位家长在“家长进校园”的活动总结上动情地说:“家长进校园,我以为和其他的学校一样,听课只是形式主义,走走过场罢了,但是,我发现我们的64中学不是,听课活动一直持续了整整一个学期,几乎每天都有家长随机走进课堂听课,随便走进一个班级,就会欣赏到老师精彩的讲课……当我走进我们6班听课的时候,每位老师都是微笑相迎,我走进教室,坐在后面,听着老师讲课,那是一节数学课,看着我的孩子因为家长来而努力地聚精会神的听讲,还非常积极地举手发言,表现自己,我特别感动!因为我的孩子在小学时不是一个爱举手发言的孩子!特别是英语课上,我们7(6)班主任屈光涛老师诙谐、精彩的讲课,博来孩子们一片笑声,孩子们个个踊跃发言,争先恐后地举手,连我这个听课的家长也感染了,情不自禁的感叹,当学生真好!家长参与听课也是好处多多……”

经费投入机制是保障。近几年来,学校每年专项拿出经费用于教师的学习、培训、奖励以及学生的培训、奖励等,学校课改经费每年以10%的幅度增长。

三年来,64中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无论教育教学质量还是社会口碑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先进单位;武汉市初中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武汉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武汉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武汉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十佳教学模式”、硚口区三八红旗单位等。这些荣誉对一个单位、一个个人固然重要,但我更认为我们的“爱心”文化下产生的爱心课堂对学校老师和学生乃至家长意义更不同寻常。它让我们体会到“大爱无疆”,体会到“爱就在身边”;体会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大道至简。教育如此,教人如此,做人更如此。我相信我们课改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幸福。

责任编辑向保秀

猜你喜欢
武汉市爱心校长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爱心树(下)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