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枯白穗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1.症状。经田间调查,引发小麦枯白穗的虫害主要是金针虫。金针虫以幼虫咬食小麦根茎部,常造成植株枯萎死亡,以4月中下旬危害最盛,小麦抽穗后危害有所减轻。被害麦株形成枯白穗,根茎部被咬断,茎髓部有蜂窝状咬痕。
2.盛发原因。近几年,小麦金针虫危害趋重的原因有:玉米秸秆大量还田,致使田间金针虫基数逐年上升;土壤药剂处理不到位,如处理面积小或使用无效农药;设施农业的发展为部分害虫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便于其生存。
3.防治方法。犁地时,每667平方米用3%米乐尔颗粒剂5千克,混细干土50千克撒于地表,杀死土中的成虫和幼虫。或用种子质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拌种,晾干后播种。也可结合吸浆虫的防治,每667平方米用40%辛硫磷300克加水3千克,喷于25千克细沙土中拌成毒土,顺垄撒施后浇水。
1.纹枯病引发的枯白穗。纹枯病的典型症状是茎基部叶鞘上有梭形或椭圆形云纹状褐色病斑。该病病菌侵入茎秆后,形成中间灰白色、四周褐色的椭圆形眼状斑;病斑超过茎秆周长3/4以上时,可造成茎秆坏死,从而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形成枯白穗。由纹枯病引发的枯白穗在田间多为单株发病,病株易从根茎基部病斑处被拔断。
防治小麦纹枯病时,可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3~4克(有效成分)拌麦种100千克,或每10千克麦种用2.5%适乐时乳油10~20毫升拌种;也可在小麦分蘖末期纹枯病纵向侵染时,每667平方米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30克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2~64克,兑水50千克喷雾。喷雾时要注意加大用水量,使植株中下部充分着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2.根腐病引发的枯白穗。根腐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真菌引发的病害。根腐病多发生在小麦茎基部、根及分蘖节等部位,病部初呈红褐色,而后组织坏死直至根系腐朽。这种病株易被连根拔起,根系少且短,与全蚀病的主要区别是根系不变黑,在田间表现为点发性的丛簇状或小片枯死。
防治根腐病应以种植抗病品种和采取农艺防病措施为主,辅以药剂防治。控制苗期病害的关键是适时播种,施足基肥,及时追肥,播后覆土不宜过深,麦田不连作。播前可选用25%粉锈宁、50%福美双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2%。重病田及时喷药保护,第1次在小麦扬花期,第2次在小麦乳熟初期,可用药剂有25%三唑酮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3.全蚀病引发的枯白穗。小麦全蚀病的典型症状是黑脚白穗,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在新病区或轻病区,田间多表现为成簇或点片状低矮,穗期枯死呈白穗;以后随着病情的传播,扩大为连片的枯死、白穗。病株茎基部及叶鞘内侧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根系明显发育不良,须根少而短,严重时根系变黑、腐烂,易被拔起。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土质肥力、整地方式、小麦播期、品种抗性等因素有关。要控制该病危害,必须做到保护无病区、封锁零星病区,采取综合措施压低老病区病情。播种前,可每667平方米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3千克掺细土25千克,均匀撒入播种沟;也可用12.5%全蚀净20毫升拌麦种10千克,或用2.5%适乐时10~20毫升加3%敌萎丹50~100毫升拌麦种10千克。小麦返青期,可每667平方米用蚀敌或蚀敌灵100~150毫升兑水150千克灌根。
4.小麦赤霉病引发的枯白穗。小麦赤霉病在扬花期至灌浆期均可侵染,尤以扬花期最重。小麦扬花期如遇3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雨量超过50毫米,就可引发该病大面积流行。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症状是半穗或整穗穗腐,气候干燥时病害受抑制形成白穗,病株根部生长正常。
防治小麦赤霉病时,除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外,可于10%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喷药,感病品种或易感年份应在1周后补喷1次,可选用的药剂有多菌灵和粉锈宁。喷药时要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喷后遇雨则需补喷。
药害引起的枯白穗多出现在地头,表现为成片低矮、枯白穗。此种枯白穗易与全蚀病引起的枯白穗混淆,但病株需用力才能拔起,根系、茎基部生长正常,一般无其他症状,更无“黑脚”症状。这种情况多因农民在地头配药时未将药液混匀、药液浓度过大或重喷造成,生产中应注意避免。此外,小麦拔节后不可再使用2甲4氯等除草剂。●
张新华河南省安阳市农业局4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