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工作坊研究

2015-11-18 16:21许道军
雨花 2015年13期
关键词:爱荷华工坊工作坊

■ 许道军

创意写作工作坊研究

■ 许道军

“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兴起于19世纪末期美国高校文学教育教学改革,首先作为“一项在全国高校内开设的小说、诗歌写作课程的校园计划”和“一个招募小说家、诗人从事该学科教育教学的国家体系”形式出现。①二战前后它在美国逐渐发展为一场全国性的社会运动,在应对战后军人战争创伤、黑人教育、移民浪潮、女权运动、多元文化碰撞融合、文学类型化、美国梦形成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与此同时自身也发展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在欧美、澳洲及亚洲等国家地区推广开来。招募作家进高校教学写作,即是后来风靡世界的“驻校作家制度”的开始。作家教学写作,改变了传统写作教育教学模式,工作坊教学逐渐成为主流。

无论是作为写作活动、社会运动,还是作为学科存在,创意写作工作坊都在创意写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并体现出相对于传统写作及写作教育的创新性、优越性。创意写作工作坊与创意写作之间的关系,爱德华德·迪兰尼(Edward Delaney)描述为“车轴之于车轮”(the hub of the wheel)②,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作家在创意写作工作坊里写作或者教学写作,学生在创意写作工作坊里锻炼写作,是创意写作工作坊的存在常态,如迈尔斯(D·G·Myers)所描述的那样,“写作工作坊作为一套流程,已经成为这段时期作家们的标准训练和共同体验”③。

近年来,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高校开始系统引进海外创意写作学科,探索驻校作家制度,设置创意写作系或专业,在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面创建中国创意写作教育系统。推进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实现写作教育的革命性转变,创意写作工作坊是关键一环。然而,何谓创意写作工作坊,何谓工作坊式教学、如何教学,以及它本身的局限,这些关乎到创意写作学科健康发展的基本概念问题、理论问题及方法问题,国内的认识还存在许多盲点与误区。因此,本文将就何谓创意写作工作坊,创意写作工作坊的组织形式、工作形式、教学形式等内容展开探讨,同时也就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坊近年来的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实践为例,分享与交流创意写作工作坊在写作教育方面的突破与局限,以供方家指正,共同推进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创建和深化。

创意写作工作坊(Creative Writing Workshop)草创于爱荷华大学,也在爱荷华大学修成正果。1896年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开始孕育启动,这是一个兼写作、教学与学习功能的工作组织。1897年春季学期,爱荷华大学开设了诗歌写作(Verse-Making)课程,这是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开设的课程工作坊雏形。1922年,爱荷华研究生院院长卡尔·西肖尔(Carl Seashore)宣布高级学位班接受创意作品作为学位论文,学生可以凭据创作而不是学术论文获得学位,文学院也开始提供写作方面固定课程,由驻校作家和访问作家为创意写作选修课程教学提供写作指导,这是创意写作工作坊迈向系统化、学科化的坚实一步。1936年创意写作工作坊诗人和小说家聚集在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旗下,开始成为一个实体,创建了创意写作系统(Creative Writing Program),创意写作从此进入“系统时代”(Program Era)。④据“作家与写作项目联盟”(Association of Writers & Writing Programs,简称AWP)2010年数据发布,全美已经有822个创意写作系统,超过300个系统在研究生层次,37个可以属于博士学位。⑤作为创意写作系统的“发源地”,爱荷华创意写作系统是美国最早的一个,也是最好的一个。⑥1967年,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升级”为“国际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简称IWP),将作家间的交流合作走出美国,推向全世界,组成更大规模的“工作坊”。主持人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邀请了七十多个国家一百多位作家来爱荷华进行创作交流,希望作家们明白“这个世界之所以有这么多不同意见的声音,他们只是想真实地告诉别人民族语言的理念和情感”,⑦而这个理念也恰恰是自创意写作工作坊发展而来。

在考察创意写作工作坊历史和创意写作国家重要工作坊基础上,我们倾向于这样认为:创意写作工作坊是以创意写作实践或创意写作教育、研讨等相关工作为导向,由若干参与者组合而成的活动组织。由于它是一个由作家领衔的组织或者是作家自身组建的“群体”(Groups)⑧或“团体”(Community)⑨,因此这些工作坊的命名,大多与“写作”和“作家”相关,有时候称之为“写作工作坊”,如奥德赛写作工坊(Odyssey Writing Workshop),更多的时候被称为“作家工作坊”:它们有的被命名为“作家们的”工作坊,如爱荷华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Workshop),哥谭作家工作坊(Gotham Writers' Workshop)等;有的被命名为“作家的”工作坊,如米尔福德作家工作坊(Millford Writer's Workshop)、梧桐山作家工作坊(Sycamore Hill Writer's Workshop)等;有的被命名为“作家们工作坊,如特基城作家工作坊(Turkey City Writers Workshop)、西克拉里恩作家工作坊(Clarion West Writers Workshop)等;有的被命名为“作家群”,比如法典作家群(Codex Writers Group)等;还有很多没有直接出现“作家”,但实际上是作家群组合的工作坊,如瓦伦西亚826号(826 Valencia)、赖声川表演工作坊、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等。

同活跃于其它领域的工作坊一样,创意写作工作坊首先是一种由任务或目标驱动而聚集的群体、工作组织,它的基本工作方式——“工坊式写作”——在现代影视剧本创作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工业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某些领域,工作模式也会因某个工作坊的特别贡献而命名,比如“米尔福德方法”(Milford Method)。但与此同时,创意写作工作坊既可以是以展开集体写作、交流写作技巧、筹谋写作活动、商讨学术或者做其他与写作相关的事宜工作为目标的工作组织,也可以是包含上述工作但又承担培养作家新人、教学写作技巧的教育组织,比如说上述许多工作坊;同时还可以是更“小一级”的教学单位,相当于“班级”(Class)、“课程”(Course)等形式。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作家工作坊”之内,又出现了多个更小更具体的 “课程工作坊”,比如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既孵化出了上一级的创意写作系统,也培育出了多个以“课程”形式的下一级工作坊,如诗歌工作坊(Poetry Workshop)、小说工作坊(Fiction Workshop)、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等,它们都是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提供的课程(Course)形式。哥谭作家工作坊更是包括了几十个具体课程工作坊,并以课程的丰富而闻名。东英吉利大学创意写作课程(UEA Creative Writing Course)由马措姆·布拉德比瑞(Malcolm Bradbury)和安格斯·威尔森(Angus Wilson)两位先生在1970年创建,由于这个学校的创意写作M.A被广泛认为是英国最有声望、最成功的学位,其候选位置竞争之惨烈,课程之艰难几近“臭名昭著”,因此“课程”名声反而超过工作坊。

不同作家工作坊(包括驻校作家/教师团队)、课程、班级以及进阶学位,包括入学、选课、培训、提高、认证等各个环节组成的体系构成了“创意写作系统”。相对于单个创意写作工作坊、社会培训机构或仅仅工作指向的工作坊,它不仅有稳定的创意写作教师团队(作家或驻校作家团队),常设的创意写作工作坊课程(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或者翻译等),各个层次(本科生和研究生;知识型与技能型;长学期与短学期等),还有能提供各个级别的学位(学士、硕士或博士),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的创意写作训练。如爱荷华创意写作系统,它“提供英语专业艺术硕士头衔,这个头衔已是获准在高校任教创意写作的终端学位”,作为“工作坊”,“它又为那些具有天赋的作家提供与杰出作家一起工作和学习的机会”。⑩

依据所培养的诗人和作家数量与质量以及影响力,爱荷华大学的艺术硕士创意写作系统排在美国第一位。爱荷华创意写作系统之所以赫赫有名,依旧与爱荷华创意写作工作坊密切相关。值得一提的创意写作系统还有休斯顿创意写作系统(University of Houston Creative Writing)、沃伦·威尔逊MFA作家培养系统(Warren Wilson College MFA Program for Writers)、“石岸”创意写作MFA系统(Stonecoast MFA Program in Creative Writing)等。它们各有特色,如休斯顿创意写作系统是一个小说与诗歌研究生层次系统,提供文学与创意写作专业哲学博士学位和英语创意写作MFA学位,沃伦·威尔逊MFA作家培养系统是美国最古老的短期培训(low-residency)写作艺术硕士系统,而“石岸”创意写作系统则主攻非虚构创意写作、虚构写作、诗歌写作和通俗小说写作四个文类,它也是美国两个能颁授通俗小说学位的“MFA”系统之一。

福斯特(Foerster)非常赞同罗洛·布朗(Rollo Walter Brown)在《创意精神》中的观点:没有哪门艺术可以仅仅“在工作坊中就能学透”,作家需要更加系统的文学教育。⑪创意写作系统整合了各种写作与教学资源,促成了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结合,摆脱了创意写作工作坊教育“单打独斗”的局面。由于系统设置的丰富性与体系性,它也解决了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初期“文学技能教育”与“文学知识教育”不相兼容的难题,文化教育、文学教育与文字教育不再是写作教育的“敌人”,也不必在吵吵嚷嚷、相互攻讦中证明自己的作用与地位,相反,它们现在成了创意写作的基础、后援甚至是深度的标志,也是工作坊成员未来可持续写作的保证。

许多创意写作工作坊以鲜明的教学特色、卓越的教育成就而闻名。它们有的置身于创意写作系统之中,有的隶属高等院校的教学单位,有的则是社会培训机构,独立开展写作教学。我们不妨以三个不同类型的工作坊为例,以管窥豹。

首先要提到的仍旧是爱荷华作家工作坊。这是一个集写作活动、教学和学习(自学)三位一体的工作坊,教师、学生均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它分为小说工作坊和诗歌工作坊两个大方向,提供工作坊和研讨会两种课程形式,课程分为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其中以研究生层次课程最为著名。小说工作坊课程有五个分支,诗歌工作坊课程有四个分支,分别由专门作家和教学人员任教。在住校的四个学期中,学生都要求参加一个研究生层次的小说或诗歌工作坊,每个工作坊包括10至15名学生,在其中,他们互相品评彼此的作品。爱荷华作家工作坊每年都邀请作家来访,教授诗歌和小说写作,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和罗伯特·潘·沃伦(Robert Penn Warren)等曾是这里的驻校作家,据爱荷华大学网页统计,有数十位赫赫有名的作家、诗人在这里访问教学。爱荷华大学发展为“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后,这个“工作坊”更是跨越了国界,引来了更多的作家一起工作、交流、学习,当然,受益的不仅是那些受到邀请的作家本人,更重要的是那些在爱荷华大学学习写作的学生。余光中、梁牧、王文心、白先勇、萧乾、艾青、陈白尘、茹志鹃、王安忆、吴祖光、张贤亮、冯骥才、白桦、盛容、汪曾祺、北岛、阿城、刘索拉、余华、迟子建、叶炜等先后造访爱荷华,享受一段美好工作经历和生活时光。

哥谭作家工作坊是美国最大的成人写作教育学校,1993年创建于美国纽约城,现今同时在纽约和网络提供课程。这个工作坊的教职员工、主任亚历山大·斯蒂尔(Alexander Steele)编辑了《小说写作》《小说走廊》和《电影写作》三本书,相对于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师生们的创作成就,哥谭作家工作坊似乎逊色得多。

哥谭作家工作坊之所以深受学员欢迎,与它的课程设置有关,正如他们在网站介绍所言,工作坊不仅提供写作的各种技巧指导,更有学员在其他地方无法寻觅的综合课程。归纳起来,纽约工作坊的写作课程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美国传统高校能够提供的创意写作课程,比如虚构或非虚构类;第二类比较倾向创意文化产业的课程,这些课程,一般高校不开设;第三类则是倾向于生产类创意活动文本写作,如出版技巧(How to Published)、剧本出售(How to Sell Your Screenplay),近似与创意活动策划或文案写作课程;第四类课程则是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工具类功能文本写作,如商务写作(Business Writing)。最有特色的是关于创意写作心理的课程,分别是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 101)、突破写作障碍(Jumpstart Your Writing)两门。在学制上,哥谭工作坊分为一日制、六周制和十周制制度,分别为低级班、高级班和大师班(level Ⅰ、Advance level 和Master level)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它们既可相互独立,也在训练上循序渐进,这些跟一般高校创意写作课程有很大不同。

哥谭作家工作坊最有特色的课程是关于创意写作心理的课程,它们分别是“创意写作101”(Creative Writing 101)、“突破写作障碍”(Jumpstart Your Writing)。在创意写作工作坊里开设创意写作心理研究的课程,把创意写作心理问题突出到专门课程的高度,的确抓住了这个学科的关节。“突破写作障碍”课程针对的问题是“Love to write, but hate the obstacles”(喜爱写作但憎恶障碍)、“Tired of battling with writers block”(为作家障碍所困扰),它要做的工作其实就是明确回答“写作是否可以教学”、“Writer是否可以培养”的学科根本问题。“创意写作101”是哥谭作家工作坊最受欢迎的四门课程之一,它像总论,关于所有课程的课程,它有讲到如何写作虚构(Fiction)和非虚构(Nonfiction)的要领和技巧,但着重点放在写作心理的鼓励和引导上面,“快乐写作”(having fun with writing)、“观察”、“想象”和“语言”(observation,imagination,language)的重要性,“展示”和“讲述(show and tell)的差异及技巧,但是更重要的是“个性”(Individuality),即“写你知道的,写你想知道的,找到属于你个人的腔调”(Writing what you know,Writing what you want to know,Finding your individual voice)。如何克服作家障碍,进行创意写作,这个课程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承诺,如提供向多个方向发展的写作练习,为抓寻新idea而提供的集体ideas,集体创作所拥有的支持与宽松环境,养成良好写作习惯,对自己强势与弱势的自觉等等。

许多创意写作工作坊里都设有故事工作坊,在所有故事工作坊当中,哥伦比亚学院(芝加哥)的故事工作坊(The Story Workshop)名扬四海,然而比故事工作坊更为有名的是前文提到的“故事工作坊方法”。⑫这个工作坊方法由约翰·舒尔茨(John Schultz)教授于1965年研创,有意思的是,它最初为中小学的写作课堂量身定做,最后却被哥伦比亚学院(芝加哥)“小说创作系”(The Fiction Writing Department)的系列创作课程采用,后来哥伦比亚学院的小说创作系反过来成为著名的故事工作坊方法教学实验基地。

“故事工作坊方法”总结起来大约几点:1.强调故事写作的创造性。突破传统故事叙述手段,可以从某个细节或者某个突发奇想中得到灵感后,根据自己的理念并结合一定的生活来进行创作。2.让学生突破创作心理障碍和束缚,能够大胆地想象、能够持续地创作、写作,而不是中途觉得不好就停止。3.不会有任何的限制,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4.不拘泥于一种写作模式和文学写作类型,倡导多方面去尝试创作,不会去有意识地去暗示或者要求学生一定要朝哪个方向发展。5.根据学生写作类型,找来各种相关类型的作家、专家进行对口专业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究竟擅长哪方面创作。6.同影视相结合,从视觉、视角、流动等方面来理解和实践文学创作。⑬

“故事工作坊方法”之所以行之有效,还在于两个特别的辅助因素。一是工坊拥有学生制作并出版的三个刊物Hair Trigger、F Magazine 和Fictionary。学生为刊物写稿、选稿、创作、编辑、出版、发行一条龙,既是写作,又是工作,得到很大的锻炼,这是一般的工作坊没有的条件。二是开设有国家最大的创意写作发展计划之一的“故事周”。在故事周里,工作坊邀请优秀的作家、演员、出版商、编辑、教师等来此分享人生与创作经历,还为工作坊学生“把脉”,考察学生究竟适合向那个方向努力,进而工作坊为之提供量身定做的指导,这又比一般的“故事周”泛泛而谈、开完会走人或者收益的是教师不一样,这样的“故事周”完全是为工作坊、为学生服务的。

D·G·迈尔斯认为,工坊制的起源差不多与“作家俱乐部”的传统有关,它最初并不是高校的教学组织或为这个组织而准备,“创意写作并不是由一群想要见面讨论自己创作的作家以正式的高校课程的形式建立的,它的存在也不能归因于对一个制序机构的笨拙摸索”。⑭这个论断是公允的,并不是所有的创意写作工坊都以写作教学为己任,有些时候,工作坊只是作为作家一起商讨、合作与工作的组织,可能看起来更像是“打油诗人俱乐部”或文学小团体。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组织中,锻炼新手、提携新人、发现新星也似乎是其工作的天然一部分。当然,它们如果也存在“教学”行为的话,其形式更像师傅带徒弟。我们不妨以以下几个工作坊为例,考察创意写作工作坊形式的多样性。

梧桐山作家工作坊(Sycamore Hill Writer’s Workshop)位于美国佐治亚州迪卡尔布县,是一个仅邀请科学小说、幻想小说和奇幻小说作家参加的工作坊。他们以创作和出版作品为目标,成员每周会面一次,品评故事、讨论艺术、交流写作技巧,也谈写作生意,类似于沙龙的松散组合。

特 基 城 作 家 工 作 坊(Turkey City Writers Workshop)位于德克萨斯州,是一个职业科幻小说作家工作坊。它被称作“计算机科幻小说的摇篮”,因为这里是那些有志于从事科幻小说创作者首次相遇的地方。“星云奖”获得者汤姆·李米(TomReamy)是那个年代工作坊最初组建者之一。赫赫有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 )在1973年加入工作坊时,是这里最年轻的成员。《终结者》编剧(之一)哈兰·艾莉森(Harlan Ellison)在特基城“发现”了斯特林,并张罗出版了他的第一个长篇故事。他们编译了“特基城词典(The Turkey City Lexicon)”,这是一个讨论科幻小说写作时反复用到的术语集合。其他作家工作坊作家谈及科幻小说文类时,这些术语都被使用或被采用。罗伯特·绍尔(Robert J.Sawer)曾经文献描述为“所有言谈词汇之母”,比如“赛博朋克”就是鲁斯·斯特林等作家的首创。

“未来作家”(Writers of the Future,简称WOTF)是罗恩·哈伯德(L.Ron Hubbard)在1980年代初发起的一个科学幻想小说(科学小说与幻想小说)大赛。作为科学幻想小说大师和这个小说类型的受益者,他所设立的这个大赛,带有强烈的“回报”这个写作领域的色彩。大赛没有参赛费,但是对于那些科学与幻想小说菜鸟作家来说,却有最高的回报。之所以说提携新人,是因为大赛明确要求参赛者不得在任何媒体上发表过“一部长篇小说或一部小长篇,或者超过三个短篇”。而参赛作品一旦出版,铁定有高额报酬。而且,所有获奖者与著作出版者都受邀参加长达一周的作家与艺术家工作坊和戛纳电影颁奖仪式,大赛组织方为活动埋单。届时大伙穿上晚礼服、长袍(普通与会人员一般也都穿上盛装),衣冠楚楚,步入“上流社会”。除了才华横溢的科幻小说家、艺术家到场外,形形色色的好莱坞影星也时时光临现场。

以大赛为活动方式的工作坊还有风城科幻小说大赛(Windycon),⑮然而,即使是以大赛为工作坊命名,它还是常年招收学员。阿尔文基金会(Arvon Foundation)是一个促进英国创意写作的慈善组织,在德文郡(Devon),什普罗镇(Shropshire),约克镇(Yorkshire)和因佛内斯镇(Inverness-shire)四个地方提供住校创意写作课程,同时也筹集资金,资助那些不能支付全额课程学费的人参加课程。阿尔文基金会也举办有双年“阿尔文国际诗歌大赛”,但影响不大。

以街道位置命名的瓦伦西亚826号(826 Valencia)更像一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坊,它坐落于旧金山米申区,2002年由作家戴夫·艾格斯(Dave Eggers)和与文学与社区教育都有关联的退伍老兵教师Ninive Calegari共同组建。826号由一个写作实验室、一个临街的学生所喜欢的“海盗用品商店”(这个商店部分资助826写作系统)和两个中学附近的卫星教室以及超过1400名志愿者组成。这些志愿者包括出版过作品的作家、杂志创始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课程指导教师、电影文献纪录片制作人等。他们为社区免费提供这些服务:为环绕旧金山地区极缺乏教师的学校支教;帮助学生写调研论文、大学入学考试文章或者口头故事;在工作日夜晚和周末教学类似卡通制作、大学入学申请书等写作技巧;每周花五天时间为那些写作技巧参差不齐、兴趣不一的学生进行免费的一对一辅导。有的时候,完全谈不上“写作指导”,因为这些学生绝大数来自拉丁美洲人占绝大多数的街区,英语都说不利索。有的小孩做完了家庭作业后,会尝试写作,有的则干脆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安安静静地阅读。除了这些“低端”的写作服务工作外,工作坊也每周提供多达四次的写作工坊活动,每次活动都安排一个作家与整个工作坊的学生进行圆桌讨论,或者做以诗歌、新闻或者出版物的约稿写作为主题的研讨会。瓦伦西亚826号也出版过一大批学生撰写的文学杂志、报纸、书籍以及小册子,每年最大的出版项目是“年轻作家著作项目”。

根据当年的《军人重整法案》要求,大量退伍军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退伍老兵进高校创意写作系统,在专门为他们设置的工作坊里写作战争回忆录,用以“软化”(softening)自己的战争创伤,释放自己焦虑与对立情绪,最终慢慢融入到社会中去。反过来,工作坊也深入监狱,深入社区,深入郊区学校,提高写作技巧、培养作家或许倒不是主要目标,让移民、黑人及其他族群有自我表达习惯,让那些少数族群中的新作者以及女性作者有可以发出“声音”的机会,做到教育“容纳差异性”和文化多元化并存,或许才是工作坊的主要责任。瓦伦西亚826号的意义应该在此。

作为教学单位,创意写作工作坊有别于传统的地方在于,它“既是一个写作又是一个教学写作的综合课程”,⑯“合作和沟通既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互动的工作模式”。⑰作为教育教学方法,创意写作工作坊也发展出了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我们在约定俗成中称之为工坊式教学模式。一些创意写作工作坊在写作教学探索中成就斐然,在某些时候,这个教学模式会以该工作坊直接命名,表示向它们所做的特别贡献致敬,比如“克拉里恩方法”(The Clarion Method)和上文谈到的“故事工作坊方法”(The Story Workshop Method)等。

美国创意写作工作坊专家Tom Kealey指出,创意写作工作坊就是“一个关于学生作品的编辑会议”⑱。在这里,你既是作家,又是读者;你既与工坊伙伴一起研讨经典作品,也与大家一起,像研究经典作品一样,研究你自己的作品,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发展优势。通常情况下,每个讲习班工作坊由10到15人组成,哥伦比亚学院(芝加哥)故事工作坊只有7-12个学生左右,以保证每个学期每个学生能够有3次展示作品的机会。参加工作坊必须先经过考试,作品经过老师的审阅才有可能得到学习资格,成员间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讨论。工坊教学的实践性、合作性、自主性与创造性,极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技巧。作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写作工坊的神奇之处已被人精彩描述了,《纽约客》作者露易丝·曼南德把创意写作的教学理念概括为:“一群从未发表过诗歌的学生,能够教会另一群从未发表过诗歌的学生,如何写出一首能被发表的诗歌”。⑲

创意写作工作坊如何教学,我们将另行探讨,本文只是想指出的是,凡事有利有弊,作家工作坊并非魔术箱:菜鸟走进去,作家走出来,它同样存在着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具有普遍性,所有的创意写作工坊在活动中都会面临,也具有具体性,存在于现今中国教育教学体制之中。具体来说,存在如下四组矛盾。

首先,作家个性形成与作家“批量生产”的矛盾。对于一个作家而言,个性相对于技巧而言要重要得多。但在工作坊训练当中,为了保证程序的连贯、合作的顺畅,学生经常被暗示要压抑自己的个性,以适应工作坊的节奏。约翰·奥尔德里奇(John W. Aldridge)曾批评爱荷华大学写作工作坊是对现代个体的伤害,是把个体扔进流水线当中,生产某一类作家,甚至是“批量复制的作家”,只能写出“小而圆滑的批量复制的文学作品”。(20)其次,“无限创意”与程序控制的矛盾。工作坊运转原理之一为程序控制法,所谓程序控制法即是对经常性重复出现的活动按照标准化程序来加以监测、控制,以保证活动结果质量达到控制目标和要求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工作坊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向娴熟精致。有人曾这样描述工作坊:“整个课堂就像一台演出,教师角色是多面的,扮演着编剧、导演、演员等不同角色。 ”(21)这不是特意描述创意写作工坊活动现场,但是这种描述完全适合创意写作工作坊。既然有“编”有“演”,工作坊的创意尽在“掌控之中”,但也因此与创意写作所要求的无限创意形成矛盾。再次,写作规律与教学方法的矛盾。写作之所以可以教学,是因为它有自己的原理、普遍形式、原型,写作教学遵循了写作的普遍规律,写作就可以教学的。然而创意写作工作坊并没有统一标准的要求,具体实施因人而异,“多数情况下,工坊模式的运作取决于课程的层次和写作教师自己的决定”,“一些教师开始工作坊时开有一个繁重的阅读书单”,“也有教师视工作坊为关于技巧的课程”,“许多教师支持自由写作(Free—writing)实践”,“另一些教师则研发一些策略比如练习、写作激励,如此等等。(22)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出现“写作有时候可以教有时候又不可以教”的现象。最后,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写作产业化的矛盾。在传统的写作中,纵使有些作家深谙作品畅销的神髓,他也会心领神会、秘而不宣,整体上作家们仍旧把写作当作一件十分高级的精神活动,多问耕耘,少问收获。但在现在的创意写作工作坊中,如何投稿、出售、销售作品、如何迎合出版商,如何迎合市场堂而皇之地作为写作的一部分,甚至被当作课程加以教授。由于作家亲眼见到了作品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巨大作用,在维护作家权益、提高作家福利的同时,他们会不会由此高估自己的写作成果,或者重估写作活动,造成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写作产业化的矛盾呢?让人担忧的是,这不是担忧,已经是事实。

上海大学是中国最早引进与创建创意写作学科的高校之一,与复旦大学保持着良性的互动与呼应。作为一个活动组织与教学单位,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坊在著名作家葛红兵的带领下,率先开始中国写作教育的改革,尝试在创意写作工作坊教育上探索出一条新路。经过七年的努力,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工作坊已经成为集写作、教学与学习三位一体的单位,在翻译引进、理论创新、写作实践、教学探索、社区服务等多方面取得了成就,积累了经验。在率先引进和运用创意写作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时候,也率先遇到了创意写作所面临的中国问题,如下:

首先它面对的是工坊主持人资格,也就是谁可以来教学的问题。创意写作工作坊要求是作家教学、行家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而现在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是,写作学教育教学师资几乎是中国高校所有系科中最薄弱的一环,一些高校即使有自己的作家,但是也被迫转向更有“学术性”的领域,放弃写作教学。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广为盛行的驻校作家制度在中国高校的实施也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我们即使知道各级作协有庞大的作家闲置,其中有许多作家具备充分的写作教学能力,我们也无法将他们以适当的“名分”、适当的“待遇”“引进”高校,来创意写作工作坊,安安心心、顺顺畅畅地教学。退一步讲,即使作家将来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工作坊进行写作教学,或许还面临一个“作家教学培训”的问题,即作家会写作,未必会教学写作作家将写作课上得一团糟的现象屡见不鲜。届时,谁来教作家教学写作?在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夏令营三十多位外聘写作导师中,像王若虚、徐芳、路金波这样会写会教、深受学生欢迎的作家,毕竟是少数

其次它要面临参与者资格,也就是谁可以来学习的问题。按照程序要求,参加创意写作工作坊的学生需要提出申请,除了写作兴趣之外,还要有相匹配的写作能力,否则工坊活动的开展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在海外某些高校创意写作工作坊对学生的挑选几乎达到“百里挑一”的程度。(23)但这种要求在中国高校难以实现,现有的选课系统只能辨别学生对工坊的兴趣,却无法辨别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兼顾教育公平,没有理由拒绝那些本不适合在工坊学习的学生。

然而,随着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一些天赋很高的学生,理应选择适合他的工作坊课程,但是出于就业或者升学(考硕士研究生或者读博士研究生)的考虑,他们倾向于选择“更有前途”的专业和课程。在他们看来,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岗位等着创意写作专业,与此同时,“成为作家”的梦想虽然美好,但是成为作家之路却遥遥无期——实际上,成为作家是终身的事,这又造成了有天分、本应在工作坊深造的学生流失。

最后要面临教材的问题。创意写作工作坊也是写作课程,是课程就需要写作教材。然而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的理念是如此不同,工坊课程与传统课程差别是如此之大,一时难以找到与之匹配的教材,尤其是训练方案。退一步,关于写作的教程教材,不下数千部;进一步,适合的教材几乎没有。

到底什么是创意写作工作坊,工作坊模式如何科学开展,它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如Bizzaro所说的那样,作为教学模式,创意写作工作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然而它“只是作为创意写作教学的被默认的教学法”,是一种“基本上未被修订过的”古老方法,“没有给与它精细而适当地研究”。(24)尽管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坊,但到底什么样的工作坊才是理想、科学的工作坊,仍旧处于摸索之中,正如Haake 所说的那样:“那不是工作坊,那仍旧不是工作坊”。(25)工作坊的艰巨任务,也是光荣使命。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英语国家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而暗自庆幸,相反我们更缺乏实践经验和成功范例,研究因此更缺乏基础。

进一步研究创意写作工坊活动规律,更积极地进行创意写作工作坊活动探索,提高工坊活动的科学性与效率,深入社区,努力写作,为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更多的创意写作人才,提供更多适应时代、走向世界的作品,是中国创意写作工作坊的艰巨任务,也是光荣使命。

注释:

① .D. G. Myers:The Elephants Teach——Creative Writing Since 188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Preface(xi)

② . Delaney, E.J Where great writers are made. The Atlantic (Fiction Issue) 2007 (8)

③ . D. G. Myers: The Elephants Teach——Creative Writing Since 188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p2;

④ . (美)马克·麦克格尔著、葛红兵 郑周明 朱喆等译:《创意写作的兴起:战后美国文学的“系统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⑤ . https://www.awpwriter.org/programs_conferences/ guide_writing_programs;另有数据:2011年全美已建立起854个创意写作工坊系统,超过2000个本科创意写作课程系统 (Austin Allen, Amazon Publishing Leaps Forward[R],2011.8.21,http://bigthink.com/ideas/39844)

⑥ . The Workshop:Seven Decades of the Iowa Writers' Workshop: Forty-Three Stories, Recollections, and Essays on Iowa's Place in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Edited by Tom Grimes, Hyperion/New York ,1999, preface.

⑦ . (美) 马克·麦克格尔著,朱喆 郑周明译 《理解爱荷华——“创意写作”在美国的诞生和发展》,《湘潭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⑧ . The Practice of Creative Writing——A Guide for Students, Heather Sellers Hope College, Bedford/St. Martin’s Boston New York (2008), p29.

⑨ . A Community of Writers——Paul Engle and the Iowa Writers’ Workshop. Edited by Robert Dana.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Iowa City (1999).

⑩ . http://writersworkshop.uiowa.edu/about/aboutworkshop/philosophy;

⑪ . Foerster “Language and Literature”,University of Iowa Studies,研究目标与进程系列33, ed. John William Ashton (Iowa City: University of Iowa, (1931), p115.转引自D. G. Myers: The Elephants Teach——Creative Writing Since 188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p133.

⑫ . http://www.storyworkshop.com/;

⑬ . http://www.colum.edu/Academics/CreativeWriting;

⑭ .D. G. Myers:The Elephants Teach——Creative Writing Since 188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p13;

⑮ . Windy是指芝加哥,芝加哥的一个别号就是“风之城” (Windy City),con是指“会议”(convention),对照Worldcon,,即“世界科幻小说大会”(The World Science Fiction Convention),芝加哥三个科幻大会之一,以及这个工作坊的大赛性质,我们把它翻译为“风城科幻小说大赛”——笔者注。

⑯ . Alan Ziegler:The Writing Workshop,Teachers& Writers Collaborative(1981),p4.

⑰ .Linda Lonon Blanton ,Linda Lee:Writing Workshop: Promoting College Success. Heinle & Heinle Pub(1998),p7;

⑱ .Tom Kealey:The Creative Writing MFA Handbook,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Ltd(2008),p171.

⑲ .Louis Menand, Show or Tell: Should Creative Writing be Taught?,New Yorker,2009(6)

(20) .John W.Aldridge:Talents and Technicians:Literary Chic and the New Assembly-Line Fiction,New York:Scribner’s (1992),p28

(21) .黄越《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大学教师角色——以翻译课堂教学为例》,《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第6期。

(22) . Dianne Donnelly: Establishing Creative Writing Studies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Proquest,Umi Dissertation Publishing(2011),p77

(23) .殷颖《美国的“作家班”》,《作家杂志》2005年第10期。

(24) .Bizzaro,Research and reflections: The special case of creative writing .College English 66(3)(Jan)(2004),p294-309.

(25) .Dianne Donnelly:Establishing Creative Writing Studies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Proquest Umi Dissertation Publishing(2011),p77.

(本文系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英语国家创意写作研究”〔项目号14YJA751025〕阶段性成果。作者系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创意写作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爱荷华工坊工作坊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抗疫同行,课堂“云支招”——中华文化云课堂之创意工坊系列课程
三生时空的生命体验
鲁班工坊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爱荷华河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中国唐人御工坊 中国唐人琴苑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为何写作,如何创意
美国爱荷华大学开设手游课程学生玩游戏可获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