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 郭炜 张敬治
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的第三大慢性致死性疾病。DM患者常伴有血糖升高及血脂代谢异常,而造成机体代谢紊乱[1]。脂质代谢异常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及胰岛素抵抗,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bAlc升高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2],对DM患者实施必要的血脂检测是预测DM发展成为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也是DM治疗过程中用药的重要指南。血糖的检测影响因素较多,只能反映机体当时的血糖水平,而HbAlc可反映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HbAlc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检测血糖的金标准,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可作为DM轻症、隐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指标,并且已经成为临床监测糖尿病病情及疗效的一项[3-4]。本文通过对400例T2DM患者和400例健康体检者的HbAlc、FPG及血脂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T2DM患者的HbAlc、FPG及血脂的相关性及其意义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间确诊T2DM患者400例作为T2DM组。年龄35~80岁,平均55.5岁,男216例,女184例,健康体检者4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30~75岁,平均50.5岁,男216例,女184例。
1.2 标本采集 糖化血红蛋白:静脉抽血2 mL,EDTA-K2抗凝,用全血进行检测。血糖、血脂:静脉空腹抽血4 mL,离心取血清检测。
1.3 仪器试剂与方法 HbAl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使用美国伯乐BIO-RAD公司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试剂批号AA31088、AA31042、AA31089),校准品(BA31047、BA31048)和质控品(L1:33831;L2:33832),室内质控在控。
F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使用美国贝克曼公司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的试剂(试剂批号 Z309214)、校准品(L1:58691302;L2:58711302)和质控品(L1:M210011;L2:M210012;L3:M210013)。室内质控在控。
TCH:采用氧化酶法。TG:甘油磷酸氧化酶法,使用美国贝克曼公司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的试剂(试剂批号TCH:Z309243;TG:Z212215),校准品(M301565)。
HDL-C、LDL-C:采用直接法。试剂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使用美国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批号HDL-C:131207,LDL-C:140301)、校准品(M301565)和质控品(L1:M210011;L2:M210012;L3:M210013)。室内质控在控。
1.4 判断标准 HbAlc的正常参考范围为:4.0%~6.0%,血糖的正常参考范围为:3.89~6.50 mmol/L。TG的正常参考范围为:0.4~1.8 mmol/L,TCH的正常参考范围为:3.0~6.0 mmol/L,HDL-C的正常参考范围为:1.0~1.8 mmol/L,LDL-C的正常参考范围为:2.06~3.10 mmol/L。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HbAlc和FPG检测结果比较 T2DM组HbAlc和FPG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HbAlc和FPG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的HbAlc和FPG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HbAlc(%)FPG (mmol/L)T2DM 组(n=400) 9.0±2.5 12.8±1.8对照组(n=400) 5.0±0.9 5.1±1.3 t值 14.97 13.14 P值 <0.05 <0.05
2.2 两组HbAlc和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T2DM组HbAlc和TG、TCH、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则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bAlc和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HbAlc和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 HbAlc(%) TG(mmol/L) TCH(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T2DM 组(n=400) 9.0±2.5 3.08±0.47 6.12±1.05 1.33±0.32 3.46±0.69对照组(n=400) 5.0±0.9 1.09±0.66 4.5±0.83 1.46±0.16 2.68±0.42 t值 14.97 3.52 3.98 2.15 2.7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HbAlc与FPG、血脂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HbAlc与HDL-C呈负相关(r=-0.27,P<0.05),与FPG、TCH、TG、LDL-C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HbAlc与FPG、血脂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广泛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并导致脂代谢紊乱,而脂代谢紊乱是T2DM患者异常的始动因素[5],且可加重各种血管病变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6]。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与早亡的最主要原因,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人数的增加,常伴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尤其以糖尿病、高脂血症最为突出。故而检测血糖、血脂是十分必要的。
空腹血糖反映的是即刻血糖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评价一段时期内的平均血糖控制水平[8]。而HbAlc测定能反映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9-10],是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11-12],是对糖尿病患者较长时间内血糖控制水平进行反映的良好指标[13-14]。本研究显示,T2DM组的HbAlc水平与FPG具有正相关性,且T2DM组的HbAlc和FP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和对照组的HbAlc和FPG的检测结果也呈正相关(P<0.05),提示如果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HbAlc水平也会降低。
研究表明,T2DM容易发生脂代谢紊乱,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可直接导致血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但机体不能有效的分解利用,从而血脂过度合成提供能量。T2DM组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的HbAlc和TG、TCH及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2DM患者由于β细胞功能衰减或产生胰岛素抵抗,使糖代谢失调,而引起脂代谢异常,常表现为TG、TCH、LDL-C升高[15]。TG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TCH和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6]。由表3可知,HbAlc与HDL-C呈负相关(r=-0.27),与FPG、TG、TCH、LDL-C均呈正相关。由此可见,T2DM患者检测血脂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T2DM患者中HbAlc与FPG、血脂各项指标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T2DM患者的HbAlc、FPG及血脂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病情诊断治疗和控制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徐建国.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28-29.
[2] Selvin E,Coresh J,Golden S H,et al.Glycemic control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in person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 [J].Arch Intem Med,2005,165(16):1910-1916.
[3]曹炳琨,黄东平.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1,32(19):3925-3926.
[4]朱永华,姜庆波.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改变与血糖值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9):1132-1133.
[5]祝超瑜,魏丽,贾伟平.甘油三酯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4):357-359.
[6]平龙玉,叶丹.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和尿酸检测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12):1340
[7]王冬环,陈文祥.糖化血红蛋白应用的标准化和实用化进程[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4(7):389-393.
[8]李凤英.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检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826
[9]陆在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77.
[10]唐建冬,李清楚,康志强,等.动态血糖监测评估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J].中国医药,2010,5(10):1005-1006.
[11]曹晶晶,彭俊华,殷瑞鹏,等.影响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2,27(5):75-76.
[12]乔俊妮.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关系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64-65.
[13]王贵娇,杨柳,王大莉.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627.
[14]周佳烨,吴炯,潘柏申.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0,8(25):83.
[15]陆宗良.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5(1):2-4.
[16]潘柏申,高鑫.糖尿病诊断治疗中实验室检测项目的应用建议[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3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