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执廷
追求“独特表达方式”的打工诗歌
文/罗执廷
无论从社会身份、写作立场还是其诗歌的基本题材看,郭金牛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打工诗人”。但从选在这里的几首来看,郭金牛的打工诗歌又是“有些异样”的,你很难忽略它频频使用的对古典的借用或戏拟,你也很难忽略它在造句建行方面的破碎感和表意的不流畅感。对此,诗人曾在网络留言中有过如下表白:“我(的)诗歌任务正相反:就是给予读者陌生子弹,让人促(猝)不及防,发生意外。”“我个人非常快意且享受这种独特表达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更接近诗歌的品质。”显然,诗人意识到了个人表达方式、陌生化这些诗歌美学要素的重要性,体现出诗歌文体意识的自觉。
我们很容易看到他在遣词造句、设象造境和造型布局方面的苦心经营。譬如“一间工棚……住着七个省……七八种方言……七八瓶白酒……七八斤乡愁……养育蚊子七八只”,意象的捕捉(或设计)能力和诗形的建构能力——诗形的整饬与节奏感,都是极为突出的。又如“他迟迟不敢坐上一枚邮票回家/一写信:/662大巴车,就在宝石公路将他撞伤/大光明电子厂,就欠他的薪水/南镇,/就亮出了半个月亮”,造意极佳,诗形与节律(“一……就……就……就……”)尤其圆融。
而最能体现诗人“独特表达方式”之追求的则是《罗租村往事》。在这首诗中,他特别注意通过对打工者姓名和形象的巧妙设计来寄寓尽可能丰富的意涵。“李小河”、“周水稻”、“赵白云”这些充满泥土与自然气息的名字,是在反讽的意义上用以揭示打工者们恶劣的生活环境与劳动条件。用“夏”、“商”、“晋”、“隋”、“唐”、“宋”、“元”、“明”、“清”这样的历史朝代名字来命名打工者,则是要标示他们的出身地域(如来自牡丹之地洛阳的“唐”)、职业身份(如黑社会身份的“明”)和民族身份(如蒙古族的“元”和满族的“清”)。诗人还以陈胜、吴广遭遇的那种渔阳火急般的“要命”情境来比拟打工者们所遭受的工期催逼压力,以杜甫笔下《石壕吏》中的情形来比拟打工者们遭遇查暂住证和捉人的惨痛经历。这是在借古讽今,不仅尖锐地揭示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命运,而且还以其历史纵深感昭示了我们这个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迫切性。但这首诗也留下了过于雕琢、晦涩和不够自然、浑融的毛病,其中的某些表达颇难索解。比如“地上烧着书。坑里埋着人”这个“焚书坑儒”的典故是要用来比附什么问题或表达什么意思?诗人似乎是在故意设置一些隐语和机关,借以唤起读者索解的兴味,同时也带来“陌生化”的效果。
在“打工诗歌”已被言说了20多年且经过了几次社会性的大炒作,从而过度透支了社会对它的热情之后,在铺天盖地的低质化的打工诗歌已让读者大倒胃口的情形下,无论是谁还来写打工诗歌,都必须另辟蹊径,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才可能构成有效的写作。郭金牛的努力方向是对的,虽然还留有某些不成熟的印迹(如用典的牵强、诗句的破碎),但这是只能在极有限的工余时间操练文字的打工诗人们必然会遇到的瓶颈。我相信,郭金牛一定能够突破目前的表达障碍,写出传世性的打工诗歌。
(责编:郑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