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15-11-16 13:11张昌笔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实践应用

张昌笔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初中教学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真正从学生内心出发,发掘学生兴趣点,以兴趣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初中计算机教学逐渐受到关注,将兴趣教学法运用在计算机教学中,是初中教学改革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从兴趣教学具体方法内容出发,立足于初中计算机教学现状,开展针对性的兴趣教学实践。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计算机教学;实践应用

兴趣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对象的学习习惯与爱好,所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逆反心理以及创新心理,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学习氛围,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情感愉悦中接受知识,以达到教学效果。初中计算机教学需要兴趣教学法的支持,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兴趣教学法

(一)研究学生兴趣产生

学生学习兴趣的界定主要是针对学习活动的趋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发展而来。学生兴趣的形成主要是指在新时期教学情境下,对新鲜事物以及现象所产生的直接兴趣,这一层次的兴趣主要依赖于外界刺激影响。而在学生学习中兴趣具有瞬时性、不稳定性以及广泛性等特征。

(二)兴趣种类

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学生兴趣主要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过程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例如课堂上趣味性比较强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等都能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产生;而间接兴趣是与学生的学习成果息息相关,例如学生在某一学科成绩突出,经常受到教师赞赏,同学的羡慕,这样的话,学生会将兴趣转变为一种责任,并不断支配自己认真学习。

(三)兴趣教学的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被激发,对于学习的需要不断产生,学生行为变得积极,情绪高涨。在初中教学中,如果不能以兴趣教学为基础,那么学生只能是被动式的接受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被打破,学生不能实现教学中的自主汲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神经细胞处于兴奋阶段,神经纤维保持高度通畅,神经信息传递达到了最佳状态,学习效果最佳。在平时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不断思考问题,学生思维逐渐变得活跃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生能够享受学习

基于兴趣教学,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人兴趣,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变枯燥教学内容为兴趣课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找到学习的动力。传统的教学将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不能尊重学生情感变化,因此教学效果不佳。兴趣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相反,能够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二、初中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1.发展性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为初中计算机教学提供了发展空间。在软件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计算机教学应该处理好新生软件与淘汰软件之间的关系,力求对学生的教学符合时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还要为学生长远发展计划,教学目标不能只着眼于当下,而忽视了学生发展。

2.实用性

在中学比较实用的计算机软件分别是文字编辑软件Word、表格处理软件Excel、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初中计算机教学能够让学生对这些办公软件熟练运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3.设备局限性

在我国很多偏远山区,由于招生难,教学资金紧张,学校教学设备更新速度慢,因此,学生不能享受到高配置的计算机教学设备,为山区计算机教学带来诸多限制。例如,由于计算机设备比较少,计算机课堂上依然是两三名学生共用一台机器,机房网络传输速度慢,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资源。

三、兴趣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例

1.课题设计导入

教师在课上用多媒体向学生提问: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可以是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也可以是故事里人物。并说出喜欢他的理由,最后要求学生用Word软件作出人物档案。学生在拿到课题时,首先展开讨论,分别说出自己喜欢的人物,在互相分享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教学角度考虑,该课题本身能够从学生兴趣点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人物喜好倾向性,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教学目标

(1)在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文字与图片处理的综合运用,实现课外知识与计算机技能结合。

(2)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教师通过学生对知识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到网络使用规范,对网络不良信息学会抵制,不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3.教学流程

(1)教师交代课堂任务与时间,规定任务范围以及实际操作的要求。例如,学生喜欢人物的个人资料、事例分析、图片以及喜欢原因等。

(2)教师提示教学,教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以在中学生中备受欢迎的TFboys为例,教师应该给学生示范并且讲解如何利用正规搜索引擎搜索相关学习资料,以及相关资料处理技巧等。

(3)资料保存,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将TFboys的资料进行保存,以及照片打印等。

(4)整理与编辑,教师示范将资料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强调在Word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如何为文件页面加页码、添加艺术字、插入图片、表格以及底色等工序。

4.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

首先学生按照自己想法进行人物资料收集,并在网络上有序查询;其次,学生将找到资料保存,必要时加说明;再次,学生以模块形式将所需资料进行整理与分类,并建立文档;最后,学生编辑文本,该环节是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过程,教师没有在学生制作文档环节提出相关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拘泥于固定形式。学生在制作主题或者风格上有创新可以获得额外加分,并放在班级作为模板展示。

5.课程结束

(1)课外拓展。学生们已经学会了为最喜欢的人物做档案,在课后时间可以为自己的家人以及朋友做档案。

(2)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贯穿于教学课堂中,用鼓励的语言,对学生的认知状态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档案制作的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立足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让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初中计算机教学采取兴趣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促进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养成。兴趣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很多优越性,它能从学生情感出发,结合学生自身学习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奋度,结合书本与生活知识,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任芳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医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

[2].《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总目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3:120-168.

[3]杨永兰.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朱英兰.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5]王红霞.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16:129.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法实践应用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实战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