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辉
【摘 要】生物化学是本科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医学类各专业教学中更是备受重视。由于其学科发展迅速、内容繁杂、概念抽象,使得教与学都有一定的困难。为适应新世纪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研究从教学内容整合、实验教学方法、实验优化及创新、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医学类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一点理论依据。
【关键词】教学内容整合;实验教学方法;实验优化及创新;考核方式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阐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在医学院校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融入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理、病理、药理、微生物,以及临床的内、外、妇、儿等诸多学科中,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对了解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显得日益重要[1]。然而由于生物化学发展迅速,科技成果更新快,仅仅局限在原有的教学课本知识层面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如何与时代同步,而又能提高生物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与世界教育水平接轨成为很多学者关心地问题。
最近几年,多数医学院校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各院校都不同程度地缩减课时。然而生物化学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比较多、内容繁杂、概念抽象,想用70个学时去学好如此驳杂的内容,显然不可能的。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显得最为突出。 同时,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只需按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即可得出结果,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实验课时少,为了保证授课内容,对于较为复杂的操作,教师往往提前把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准备好,学生实践动手机会不多,基本操作能力差,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缺乏兴趣,学习目的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2]。
目前,各医学院教学改革工作做了很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整个教改并没有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主要问题在于,各个医学院教改只注重在硬件方面的改革比如说编写、采用很多新的教材;添置了很多新设备,像多媒体设备等。这些的确是教学改革所必需的,对推动整个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硬件设备的更新,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学生考试成绩还不错,但能力很差、毕业后工作上抓瞎的现状。
本研究综合医学院上述教学教改现状,从实际出发,针对出现的问题,从生物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实验优化及创新、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希翼为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学、教改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一、教学内容整合改革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启发、辩论、互动等方法,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引述一些临床病例,同时允许学生参与讨论,这样可以更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近年来,随着教学大纲的调整,教授生物化学的课时逐年减少。如何合理的调整课程内容多和课时少之间的矛盾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议题,教学内容之间的整合已经必需提上日程了。如课堂内的教学内容,可以研究把糖酵解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起来。同时,教师也不应该废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听老教师讲课、集体备课、教学竞赛等形式,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同时,教师们也需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以便更生动全面地讲授这门课程。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支撑的学科,其中任何理论的提出都必须以实验为支撑,因此,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必须重视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这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的。
二、 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编撰适用于本校学生的实验教材,减少验证性实验;实验选题以探索性、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为主,并在实验步骤中引出一些小常识或小问题,达到让学生边操作、边学习、边思考的目的,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室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要一味地自说自话,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兴趣,例如讲解离心机使用前需配平这一注意事项时,可以联系这样一个常识,家里洗衣机甩干衣服时,如果摆放不对称,就会出现“咣当咣当”摩擦的声音[3]。通过事例联系,学生就掌握了离心机的使用要领。实验结束,引导学生不要通过实验结果判断实验成功与否,而是结合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捋顺实验过程,找出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同时布置与实验相关的思考题,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为学生以后做毕业论文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实验优化及创新
医学院校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教学无疑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在教学改革中,优化生物化学实验内容及结构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医学院学生学习课头多,学校逐渐减少基础课学时的情况下,优化实验内容及结构,以使其更直接呈现或验证理论知识而显得更为重要[4]。例如教师可以拿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圆盘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课堂演示及分析,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试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针对实验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温度对电泳速率的影响,电流的大小、电泳时间长短与条带宽窄的关系,条带的明亮程度与蛋白质含量关系等。
改革实验报告书写形式,培养学生科研新思维。传统的实验报告仅仅要求学生对实验目的、过程、结果进行简单总结。改革实验报告书写形式则要求学生按科研论文的形式完成报告,包括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论和参考文献。教师评价实验报告优劣时要从格式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翔实、结论分析是否准确等去审查,要求报告上的结论务必如实反映真实情况,得不到预期结果的不得随意改动实验数据,结论应分析导致实验失败的因素在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5]。
四、变革考核方式
将生物化学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成绩,占55%;二是实验考核成绩,占45%。实验考核又根据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分:①考勤10分,根据学生旷课、迟到及实验室表现情况进行评分;②基础知识10分,根据随堂小测试完成情况评分;③操作考试10分,考试时由学生自己抽签,按所抽到题号发题,学生根据考题内容准备仪器、药品等材料,独立完成操作,完成后评分;④实验报告10分,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评分;⑤实验设计5分,邻近期末考试时,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解决方案评分。
当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培养出基本功扎实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人才,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在生物化学教学如何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服务,这需要从事生化教学的人们摆脱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理念,进行一些必要而大胆的尝试和实践,最终使生物化学教学更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与需要。
参考文献:
[1]唐微等.医学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4).
[2]赵云涛,刘海,任鹏康等.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化的改革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1,28(4):99-101.
[3]王悦.民办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改的创新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2011,(8):57-58
[4]覃洁萍,何翠薇,冯旭.仪器分析设计性实验教学初探[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68-69.
[5] 罗卫国,潘文干.生物化学实验课考试评分及实施[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3):28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