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嘉敏
在“动作”中触摸人物的灵魂
——谈我在话剧《激辩三十八天》中的创作体会
■庄嘉敏
在话剧舞台上,每一个鲜活人物的出现,都因为其有着强烈的内心诉求,舞台所营造出的各种想象空间都为剧中人努力实现内心的诉求提供平台。角色实现诉求的过程被称之为“舞台动作”,只有了解掌握了“动作”,才能触摸到人物的灵魂。这里提及的“动作”绝非一般的生活动作,因为生活动作是人们在社会环境生活中为达到某种具体目的所反映出来的心理,而舞台上的动作则是演员从生活动作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既符合生活逻辑又能满足艺术真实的需求。
在原创话剧《激辩三十八天》中我扮演南京工兵学校少校教官金大勇。故事背景设置在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十一月,国军刚在淞沪会战中失利,国民政府害怕日军会利用新建的钱塘江大桥直取南京,随即下令炸毁大桥。爆破专家金大勇带着国民政府军政部的密令赶到了杭州,要求桥梁专家茅以升协助他炸毁刚刚建成的钱塘江大桥,却遭到茅以升的反对和质疑。茅以升、金教官、朱家骅就钱塘江大桥该不该炸、为何而炸、不炸又如何以及当局作出的“炸桥御敌”、“毁城抗日”的决策是否正确等问题,展开了激辩。38天后当日军的骑兵队冲上大桥时由金教官下令茅以升亲手炸毁了钱塘江大桥。
通过剧本分析我发现,剧中金教官的最高诉求是“成为优秀军人”。为了“成为优秀军人”,他远赴日本就读士官学校,对于日军推崇的武士精神,杀戮文化有切身的体验,他亲历九一八事变,真正感受到日军是世界上最疯狂最邪恶最残暴的魔鬼部队;为了“成为优秀军人”,他接到密令之后,立下毁桥军令状,金大勇知道军人就该服从命令、保家卫国、拼死抗敌;为了“成为优秀军人”,金大勇反复强调军令如山倒,再三劝说茅以升从大局出发,以国家存亡为重,被逼无奈他只得拔枪指向阻碍炸桥的茅以升;为了“成为优秀军人”,他怀揣炸药拜会浙江省主席,分析战情据理力争大声疾呼“此桥不炸后果不堪设想”,甚至不惜以身殉国。最终他明白炸桥是为抗敌,但同时也炸断百万难民的逃生之路,可不炸桥是抗命又违背军人的天职;“为了成为优秀军人”,金大勇犹豫、挣扎、思辩着,最终决定“让最后一个难民过完桥”。在38天里,金大勇从茅以升和朱家骅身上学到了许多,认识到自己的鲁莽,意识到把钱塘江大桥的炸毁对整个战局来说是无济于事的,充其量只能让日本侵略者在北岸休整几天。作为战争棋盘上一枚棋子的金大勇,是无奈甚至可悲的。但当日军铁蹄企图跨越钱塘江大桥时,他果断下令起爆又一次凸显“为了成为优秀军人”的诉求。
为了更好的执行“金大勇要成为优秀军人”这一具体动作,我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查阅抗战史、钱塘江大桥桥史以增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了解。并根据自身条件在人物塑造时进行了语言造型和肢体造型。依据金大勇的军人特性,改变自身清亮高亢的嗓音选择厚实略带沙哑的音色、刚劲的语调和明快的语言节奏,台词断句以长句为主。在肢体上为了使自己更加的挺拔,特意在排练时带上了背背佳,采用了快速的肢体节奏,较大的肢体幅度,较强的肢体张力。表现出一位既沉着冷静、有耐心和自制力,又倔强不屈、在情绪低落时偶尔会鲁莽冲动的少校金大勇。
我正是通过实现人物诉求这一动作创造了金大勇,而金大勇的诉求又不断规范着我的创造过程。观众通过舞台上金大勇的一系列积极动作,看到了一个有着鲜明个性、有血有肉的国军少校教官,更好地去解读了这个只有三名男演员演绎的传奇故事。2015年4月《激辩三十八天》代表江苏话剧首次登上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连演四天,受到了北京观众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话剧艺术是有着独特魅力的舞台艺术,在神圣的舞台上只有积极的找寻、执行“动作”,演员才可能触摸到人物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