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家外有家至死不被原谅

2015-04-15 17:01茅青
中外文摘 2014年23期
关键词:茅以升子女妻子

茅青

我的母亲姓茅,生下我就把我放在外祖父茅以新家,茅以升是我的叔公。过去,我总觉得茅以升太知名了,写他的文章不知有多少,我如果再写他,很难把他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亲的人。但叔公茅以升的另一面——爱恨情仇的一面,包括他的苦涩晚年,却鲜为人知,令人扼腕。

“金屋藏娇”被曝光

1946年,茅以升在上海工作,妻子戴传蕙在南京,处于两地分居状态。茅以升经朋友介绍同权桂云女士相识,茅以升见到权桂云后,立刻对眼前这个妩媚端庄的女孩产生了好感。权桂云也非常喜欢茅以升,觉得茅以升待人和善,脾气好,会心疼人,又会讲故事,非常幽默。权桂云温柔体贴,从不提任何过高的要求。尽管年龄悬殊,茅以升还是娶了权桂云女士,置了这一“外室”。

而这为茅以升晚年深陷家庭矛盾埋下了隐患。

1950年,中国掀起了“忠诚老实运动”,每人都必须将自己的隐私全部讲出来,这给茅以升造成了沉重的思想负担。戴传蕙曾经患过严重的忧郁症,茅以升不想让她再次受刺激,因此他有外室的事情一直对妻子隐瞒着。他本想继续瞒下去,但“忠诚老实运动”开始了。

在单位作出了交代,在家也不可能隐瞒下去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一来担心妻子难以接受,再次犯病;二来不知如何处理权桂云的去留。权桂云当时只有25岁,她不愿意离开茅以升。茅以升内心当然也不愿权桂云离他而去,他该怎么办呢?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向妻子吐露隐情,却总是找不到机会。

一天,茅以升同妻子闲谈,说到一位朋友的外室在上海报纸上刊登广告公开披露自己被遗弃的事情。妻子评论说,这一定是朋友的正室逼得太紧,逼她丈夫同外室断绝关系,丈夫没有办法,只好遗弃这位外室,外室便用这个方法来报复一下。戴传蕙的话给茅以升带来一点信心。茅以升想,看来妻子还是很大度的,这时候如果顺水推舟,承认外室的事情可能会被妻子理解。于是,茅以升将他同权桂云从结识到在一起生活,并有一个女儿等事情大胆地对妻子说了。尽管茅以升料到这一坦白会使妻子难过,但他没想到妻子的反应异常强烈,听完后脸色大变,一言不发。在戴传蕙眼里,丈夫为人正直,对自己从无二心,她从未料到丈夫娶了二房。

知道这些事情以后,戴传蕙的心情一直不好。茅以升的外孙女徐依协回忆说:“外婆总是眉头紧锁,心事重重,好像没有高兴过。”妻子的强烈反应使茅以升的生活陷入了被动、烦恼、焦虑之中。1967年,戴传蕙在抑郁中去世,孩子们对父亲和权桂云耿耿于怀。

深陷家庭矛盾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茅以升“金屋藏娇”被曝光以来,他的家庭生活就变得非常痛苦。茅以升有五女两男,同戴传蕙育有六个子女,同权桂云育有一女。长子茅于越主要由母亲戴传蕙带大,同母亲的感情自然也更加深厚。自1949年起,茅于越就长期居住在国外,就连母亲戴传蕙去世时也未能赶回。直到1972年,茅于越夫妇才带着女儿回国探亲。

此时权桂云与女儿已经搬来同茅以升住在一起,茅于越夫妇却向茅以升表示,只要权桂云在,他们就不进茅以升的家,非要权桂云离开不可,茅以升非常为难。他来找我大舅妈(茅于轼夫人)商量,求我舅妈想想办法。大舅妈于是找到权桂云,问她是否能顾全大局暂时回老家苏州一住。权桂云接受了大舅妈的建议,答应同女儿回苏州,茅以升也很高兴,立即转告儿子可以回家住。

茅于越回来那天,全家出动去机场迎接。没想到到了北京后,茅于越仍表示不回家住,要住在宾馆。不仅如此,就连家门也不肯进,亲友们想见他就去宾馆,他年近八旬的老父茅以升也不例外。有一次我们家请他们来吃饭,叔公茅以升也来了。席间,舅妈劝他们说,尽管理解他们对母亲的感情,但现在要从现实情况出发,父亲年龄大了,需要人照顾。可是茅于越仍然不愿接受权桂云。茅以升对茅于越说:“你怎样才能接受呢?是不是要我给你下跪?”

权桂云搬来同茅以升住在一起,对她来说,这是20年来第一次同自己的男人生活在一起。但是她没有料到的是,茅以升的子女和亲友很难接受她。为了得到茅以升子女的承认,权桂云尽其所能,帮助茅以升料理家务,照顾他的衣食住行。孩子们留在北京时,权桂云也非常精心地照看他们,她想尽量做得更好以赢得亲友的好感。但是茅以升的子女,特别是他在国外的儿子,对权桂云始终怀有无法释怀的怨恨。即便母亲已经去世,即便权桂云住进茅以升家不到十年也病逝,这些子女们仍旧不原谅他们的父亲。

我曾亲眼目睹茅以升遭到亲友指责的场面,茅以升对此的态度是一言不发。这是茅以升采取的对策:以沉默做抵抗,以无言来反击,但他内心也许是很痛苦的。我二舅说他有一次亲眼看见茅以升为此掉了眼泪。他不知如何摆平这一关系,他只能选择无言地反抗。他写过检讨信,一封又一封,乞求原谅,他向亲戚承认犯错,也向子女认错。

茅以升和权桂云的女儿茅玉麟回忆说:“母亲就是因为很清楚父亲受到的精神上的折磨,所以她的心情也非常忧郁。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冲她来的。每当父亲因精神痛苦而犯胃痉挛时,她就默默地为父亲煮一个鸡蛋,硬壳蛋可以把胃痛压下去。母亲是一个不会反抗的人,逆来顺受,但也许不会反抗更好,如果天天反抗吵闹,我父亲可能更不好受。她还是个非常勤俭克己的人,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母亲每年都会说:‘明年不死我就做一件棉袄。因为她身上那件黑棉袄穿的时间太长了,可是直到死她也没有做成新棉袄。”

1975年,权桂云因心情忧闷病逝。她的死对茅以升打击也很大,他深感对不起这位跟了他20年受尽委屈的女人。当他听到噩耗时,胃痉挛立刻犯了,之后胃痉挛一直非常严重。

弥留之际的愿望

除了神经性胃溃疡外,茅以升没有其他疾病,88岁以后视力严重衰退,90岁以后身体更加衰弱。1987年,茅以升因发高烧住院,在他身边照顾的主要是小女儿茅玉麟。

茅以升晚年对小女儿茅玉麟一直放心不下。茅玉麟初中毕业就在工厂工作,婚姻生活也遇挫折。茅以升想,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长兄如父,他的大儿子茅于越应该关照最小的妹妹茅玉麟。1979年,茅以升借去欧洲访问的机会,去了长子在瑞士的家。茅以升把自己的想法对长子说了。但是不曾想到,茅于越听了非常生气,不但回绝了父亲的要求,而且从此再也不理父亲了。

可是茅以升始终念念不忘这个儿子。据亲友回忆,在他病重住院时,本以为茅于越会原谅他,会给他写封信,但儿子一直没有来信。茅以升天天盼望着,只等着有封信来,在弥留之际他仍旧念叨儿子。家人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编造了一封茅于越的信,对他说:“茅于越来信了!”然后把信念给他听,茅以升手里捏着这封信告别了人世。

(摘自江苏文艺出版社《我们家的人和事儿》)

你还在我身旁

香港中文大学《独立时代》微情书征文大赛的一等奖作品——《你还在我身旁》: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endprint

猜你喜欢
茅以升子女妻子
茅以升:立强国之志,建强国之桥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桥梁专家茅以升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