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珍 徐海燕 朱志霞 蒋 华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整个肺癌的80% ~85%,是国内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晚期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其中铂类(顺铂、卡铂)是必不可少的一线治疗药物。近年来发现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放化疗抵抗及预后等密切相关[2]。近期研究表明,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多种肿瘤的铂类耐药相关,并发现其118位密码子上存在C→T的多态性,此突变最终导致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呈现铂类化疗疗效的差异[3]。本文通过研究上述2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铂类化疗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旨在探讨指导肺癌患者个体化用药的证据。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NSCLC初治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年龄≤80岁,均为连云港本市人,汉族,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病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等基本特征总结成表1所示。
表1 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所有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有经CT或MRI等扫描可测量的实体病灶。化疗前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正常,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均≥70分。化疗前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抽取静脉血标本2 ml装入抗凝试管内,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20℃保存备用。
患者均采用铂类联合方案:铂类药物有顺铂(cisplatin,DDP,25 mg/m2,d 2 ~ 5)、卡铂(Carboplatin,CBP,AUC=5,第2天);其它联合药物可选择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1 000 ~ 1 250 mg/m2,第 1、8 d;)、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60 ~75 mg/m2,第 1 d,维持 1 h)、培美曲塞(Pemetrexed,500 mg/m2,第 1 d,维持10 min),接受多西紫杉醇和培美曲塞化疗患者常规服药预处理。上述各方案每3~4周重复1次,2个周期后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进行疗效评价。
按RECIST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所有目标灶消失且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肿瘤最大径之和至少缩小30%,并至少维持4周;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病灶缩小未达PR或增加未到PD;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大≥20% 或出现新病灶。参考国内外同类研究,设定(CR+PR)为有效,(SD+PD)为无效。
1.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用无菌抗凝真空管(乙二胺乙酸钠抗凝负压管)收集患者化疗前一天清晨外周静脉血2 ml,2 h内采用DNA试剂盒(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按试剂盒上的步骤提取血液基因组DNA,所提取的DNA在紫外分光光度仪上测量OD 260/OD 280值,用以计算DNA纯度与浓度。-20℃冰箱保存备用。
1.4.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参考 NCBI人类 HIF-1αDNA 序列,应用 Primer Desig ner 3.0.0.1 版软件辅助设计引物HI F-1α C1772T基因序列:rs11549465-F,5 'GGACACAGATTTAGACTTGGAGAT 3 ';rs11549465-R,5'GGTGGCATTAGCAGTAGGTTC 3';产物大小为187 bp。选择文献提供的 ERCC1基因(codon 118 Asn118Asn)引物序列:rs11615-F,5'TCCCTATTGATGGCTTCTGC 3';rs11615-R,5'TTCCTGAAGTCTGGGGTGG 3';产物大小为175 bp。引物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1.4.3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50 μL PCR反应体系(均由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模板DNA 1 μL、上下引物各 1 μL、dNTP 10 mM 1 μL、Taq buffer 5 μL、25 mM MgCl25 μL、Taq 酶 5 U/μl 0.5 μL、水35.5 μL。反应在 Gene Amp 2700 PCR仪上进行,PCR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 min;94℃变性30 s,55℃ ~60℃退火35 s,72℃延伸40 s,共35个循环;最后72℃修复延伸5 min。
1.4.4 扩增产物的RFLP分析及鉴定基因型 限制性酶切反应。酶切反应体系 10 μL:去离子水3.5 μL,10 ×Buffer B 1 μL,HphⅠ内切酶 5U,PCR 产物 5 μL。离心机瞬时离心混匀,37.0℃水浴12~16 h。酶切条件及步骤主要参考说明书。鉴定基因型(应用PCR产物纯化回收试剂盒,生工SK1141):分别取5 μL PCR产物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以溴化乙锭(EB)为染色剂,在1%琼脂糖凝胶150 V、100 mA条件下,电泳20 min后,凝胶成像仪下观察带型,分出基因型,加以分析整理。
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基因位点多态性与铂类药物疗效的关联性,不同基因型之间化疗疗效的差异采用χ2检验,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进行计算。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8例晚期NSCLC患者中,HIF-1α C1772T存在3种等位基因型(图1A):C/C型占83.82%(57/68)、C/T型占16.17%(11/68)、T/T型占 0(0/68);ERCC1 codon 118也存在3种基因型(图1B),分别为:C/C型占 61.76%(42/68)、C/T 型占 32.35%(22/68)、T/T型占5.88%(4/68)。
图1 PCR-RFLP法检测HIF-1α和ERCC1基因型多态位点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对检测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应用Hardy-Weinberg定律进行遗传平衡,HIF-1α C1772T和ERCC1 codon 118的位点检测结果显示,P均>0.05,故该样本来自同一孟德尔群体,达到了遗传平衡,见表2。
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等多项因素对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以上所有因素对晚期NSCLC患者含铂化疗疗效无显著影响(P均>0.05)。68例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CR 1例,PR 21例,SD 30例,PD 16例,总有效率为32.35%(22/68)。
因两基因携带T/T基因型例数均较少,故将其与C/T合并,均分组为 C/C型和 C/T+T/T型。患者HIF-1α C1772T有效组分别为:C/C型 19/57(33.33%)、C/T+T/T 型 3/11(27.27%),化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4),携带C/C等位基因者对化疗的敏感性是T基因型的1.333倍(95%可信区间为 0.317~5.609);无效组分别为 38/57(66.67%)、8/11(72.73%)。ERCC1codon118有效组分别为:C/C型18/42(42.86%)、C/T+T/T型4/26(15.38%),化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携带C/C等位基因者对化疗的敏感性是T基因型的4.125倍(95%可信区间为1.208~14.097);无效组的分别为 24/42(57.14%)、22/26(84.62%)。
表2 影响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临床因素/例
进一步分析HIF-1α C1772T与ERCC1 codon 118各基因型联合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分析结果发现同时携带HIF-1α C1772T C/C型及ERCC1 codon 118 C/C基因型患者化疗有效组中有13例,无效组中有9例,有效率为59.09%(13/22),与其他基因型的联合化疗总有效率[19.57%(9/4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 3。
表3 HIF-1α C1772T和ERCC1 codon 118 SNP与晚期NSCLC含铂化疗近期疗效的关系/例
晚期NSCLC的治疗主要采用铂类联合三代新药作为常用的一线化疔方案。然而,临床研究发现,即使临床分期及一般状况相同、药物使用剂量相同、不同个体对化疗的敏感性仍存在很大差异,且这种差异不能用年龄及用药等因素加以解释,依靠传统经验进行治疗面临极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或几种能够预测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方法,为晚期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SNPs是指在个体基因组DNA序列中内频率大于1%的单个核苷酸变异,这种变异有时导致其编码的蛋白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生物学功能,在肿瘤治疗领域主要表现为不同SNPs基因组患者对治疗发生不同的反应。当前对于DNA修复基因ERCC1的研究较为深入并达成了共识:ERCC1阳性表达可作为铂类耐药的预测因子,但还不足以将其推荐作为临床常规检测,比如ERCC1低表达的患者接受铂类化疗后,仅有1/2左右的患者从中获益,而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获益,怎样选择能够更受益的患者进行化疗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4]。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有关,肿瘤的缺氧是实质性肿瘤物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研究表明肿瘤乏氧不仅与放射治疗抵抗有关,也与药物抵抗、恶性侵袭的生物学行为及不良预后有关。实体瘤中肿瘤细胞缺氧是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5],目前已知直接受HIF-1调控的基因有60余种,涉及到血管发生、红细胞生成、能量代谢、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肿瘤生长和转移以及肿瘤放化疗抵抗性等多个方面[6],其中HIF-1α起重要作用,是一个新近较受关注的因子,在大多数人类肿瘤中存在HIF-1α的过表达,现已证实该基因在多种肿瘤细胞系中均有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2]。关于HIF-1α在患者个体之间是否存在变异,以及其自身的特点是否导致了肿瘤细胞对DNA相关细胞毒性药物敏感性的差异,都值得深入研究。
本研究观察68例晚期NSCLC患者的HIF-1α C1772T位点和ERCC1 codon 118位点SNP与接受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方案疗效的关系,结果发现68例晚期NSCLC患者HIF-1α C1772T位点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C/C型占 83.82%(57/68)、C/T型占16.17%(11/68),无 T/T 型。C/C 基因型 19/57(33.33%)的患者对含铂化疗的近期疗效高于C/T+T/T基因型3/11(27.27%)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694)。ERCC1 118位点与铂类药物疗效与国内外研究结果[7]基本相一致:ERCC1 codon 118 C/C基因型18/42(42.86%)的患者对含铂化疗的近期疗效优于C/T+T/T型4/26(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研究并发现同时携带HIF-1α C1772T C/C基因型和ERCC1 118 C/C基因型的化疗疗效与其他组合基因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显示联合检测HIF-1α C1772T和ERCC1 codon 118多态性对晚期NSCLC铂类近期疗效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对于晚期患者来说,组织标本往往很难获得,本实验是从外周血中提取DNA,较为便捷,避免了从许多未接受手术的患者处获取组织的困难,临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8]。下一步我们将全组患者进行随访,并在今后对HIF-1α和ERCC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关系方面作出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分析与治疗。
[1]陈万青,张思维,郑荣寿,等.中国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3,22(1):2-12.
[2]Adams JM,Dilazio LT,Rolandelli Rh,el al.HIF-1:a key mediator in hypoxia〔J〕.Aeta Physiol Hung,2009,96(1):19-28.
[3]Smith S,Su D,Longrais 1A,et al.ERCC1 genotype and phenotype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identify patients likely to benefit from paclitaxel treatment in addition to platinumbased therapy〔J〕.Clin Oncol,2007,25(33):5172-5177.
[4]王亚帝,成 健,陈君臣.BAG-1和ERCC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J〕.临床研究,2011,31(9):824-829.
[5]Goethals L,Debucquoy A,Perneel C,et al.Hypoxia in human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Comparison between extrinsic and PO-tential intrinsic hypoxia markers〔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6,65(1):246-254.
[6]Ardyanto TD,Osiki M,Nagahama Y,et al.Down regμLation of cobalt induced HIF-1 alpha expression correlales with cell proliferalion and apoptosis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cells〔J〕.Onco1 Rep,2008,19(2):339-343.
[7]Chen S,Huo X,Lin Y,et al.Association of MDR1 and ERCC1 polymorphism s with response and toxicity to 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Int J Hyg Environ Health,2010,213(2):140-145.
[8]李雪飞,张 颉,周彩存.硫酸基转移酶1 E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联合吸烟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J〕.肿瘤,2010,30(11):93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