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良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那种把学生的头脑当作容器,由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在目前的课堂上已经很少见了。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的时间确实变多了,但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在课堂上为什么要操作,为什么要和同学去讨论,学生的大脑好像只是一个被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电脑程序,上课时就按照教师的指令把这个程序一步一步执行。因此学生的学习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动力,他们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要彻底改变目前的教学状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探究性学习目标
1.自学性
让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以类似语文阅读的方法找出该节课的学习目标,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读有所得写批注。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更有利于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2.独立性
让学生学习充满自信,能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不依赖别人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也不易受别人影响而轻易改变和放弃自己的正确看法,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并进行自我调控。
3.主动性
让学生对学习有热情、兴趣,能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主动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并具有个人学习特色,能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周围事物,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合作性
让学生能主动与同伴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善于倾听和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交流意识强,能和组内同伴共同协作,完成教学活动,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5.创造性
让学生乐于并善于发现问题,能从不同的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寻求解题思路,思维灵活性强,并具有创新意识。
6.开放性
教师对教学活动不要做太多人为“设定”,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要着眼于发展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倡学生用个性化的策略方式解决问题,允许学生“冒险”和“犯错”,留足学生个性和发挥才智的空间。
二、实施探究性学习策略
1.创情激趣,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在新课开始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关键处或新旧知识的连对点上出示渗透教学目标的复习题和自学思考题,让学生求知心理与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进而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设置疑惑,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一种“舞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研究,研究性学习就无法谈起。通过“问题解决”来学数学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也是一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动机、意志得到充分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而问题的设置和研究,很大程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但这种建立又不是让学生简单运用有的知识和经验轻易解决,而是使学生面临一种似乎熟悉但又不能一下找出决策的“愤悱”状态,促使他们去探究、思索、欲罢不能。
3.关注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研究,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探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既有课程上的综合性,又有方法上的综合性。对学习来说,由于知识和技能还较稚嫩,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显得相对薄弱,因此,加强方法上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4.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让学生运用理论分析、演绎推理、动手操作、讨论答辩等多种形式或途径对研究课题做出推导或验证,得出初步结论或一般规律是这一环节的重要任务。
在这一环节在学习方式上,我们更多的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小组合作的方式上,我们充分注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愿组合,自愿分工,自愿采用讨论方式和汇报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展示、汇报、交流、比较、评价、反思中,进行反复构建,最终达成共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展示学生思维才华,将所学知识内化,把学习过程变为一个认知深化过程。使学生逐步培养起自我调控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5.归纳整理,让学生在评价中形成能力
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和问题的解决,都必须随着教学过程中的多次、多向反馈与评价及时调节、控制学习行为而实现的,因此,教学中注重学生自我反馈、评价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
三、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建议
(1)探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但绝不能因此而否定授课性学习,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忽略或否定授课性学习,全面推行探究性学习也是行不通的,探究性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探究性学习在具体施行的安排上,应遵循由易到难原则,逐步加大探究力度,活动的数量也应考虑由少到多,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切忌搞“一刀切”。
(3)探究学习的设计上,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水平,对于每一个探究活动,教师都应当周密思考,认真安排每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