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的MMC型UPQC协调控制方法

2015-11-14 08:08陆晶晶肖湘宁徐云飞
电工技术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串联限值并联

陆晶晶 肖湘宁 张 剑 徐云飞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102206)

1 引言

近年来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智能化电网的发展,尤其是微电网技术的发展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风电、光伏、潮汐等新能源给电网带来了清洁便利的电力供应,但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及间歇性等特性也对电能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对其他用电设备安全正常的运行构成了潜在威胁[1,2]。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作为一种既可以解耦后独立运行,又可以针对配电线路中同时存在电压、电流问题时实现综合补偿的复合型装置,能够应用于多种电能质量治理的场合。其采用背靠背换流器的结构特性比配电线路同时安装并联有源滤波器及串联动态电压恢复器更加经济有效,同时不用考虑装置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降低了装置运行维护的难度[3,4]。在UPQC的主体结构中,MMC的引入有利于装置朝着高压大功率方向发展,同时采用模块化结构使得输出电压通过叠加的形式,随着模块数的增多,更加趋近于正弦,从而省去输出侧的滤波器,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模块化的设计模式便于扩展装置的容量,有利于故障排除[5]。上述这些特点极大地提高了 UPQC的性价比,从而扩展了UPQC在中压领域的使用,使得UPQC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般情况下,UPQC的协调运行方式是串联侧被控为电压源,提供幅值、相位均可调节的正弦电压以补偿系统电压降落的部分;并联侧被控为电流源,补偿负载侧的无功、不平衡或谐波电流分量以及维持直流侧电压的稳定。已有文献多是将不同的控制方法应用于 UPQC以实现上述功能的协调运行,如PID控制[6,7]、模型预测控制[8]、模糊变结构控制[9]、情感智能控制[10]和单周期控制[11]等,或是分析UPQC串、并联换流器之间的耦合关系并采用H∞控制以消除耦合造成的影响[12]。文献[13]虽然涉及到电压暂降补偿的三种策略:有功同相补偿(UPQC-P)、无功补偿(UPQC-S)及最小能量补偿(UPQC-VAmin),但仍是在定直流电压协调控制基础上考虑装置可输出补偿电压约束情况下展开的讨论。上述研究均忽略了当系统发生较严重的电压暂降事件时,由于UPQC并联侧吸收有功以维持公共直流母线电压的恒定而可能引起的串联换流器桥臂过电流问题,危及 IGBT器件运行安全且影响UPQC的性能发挥。

本文将MMC作为UPQC的背靠背换流器拓扑形式,其子模块电容储存的能量释放作为对协调控制时电压暂降补偿的能量补充,以此提高UPQC的整体性能指标。本文计及UPQC并联侧维持直流电压恒定的有功电流分量的限值,在传统的定直流电压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定有功电流限值协调控制新思路;对UPQC所能补偿的电压暂降的幅值、补偿持续时间与 UPQC参数、MMC电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数值分析,并推导出划分装置处于定直流电压控制及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两种不同状态时,暂降电压临界值的计算表达式;在 PSCAD/EMTDC下搭建MMC型UPQC仿真模型对本文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验证。

图1 MMC型UPQC主电路拓扑结构及MMC单相等效电路Fig.1 Topology of MMC-UPQC main circuit and equivalent circuit of MMC single phase

2 MMC型UPQC的暂降补偿能力分析

2.1 MMC型UPQC的基本工作原理

图1所示为三相三线制MMC型UPQC挂接于10kV中压配电网某条专用线路(配电专线)的主电路拓扑结构示意图,负荷由非线性及线性负载并联构成。UPQC的主体结构采用较常用的“左串右并”结构形式,由背靠背连接的两个MMC及一个串联耦合变压器组成。系统经耦合变压器连接UPQC的串联侧,在发生电压暂降时,串联侧MMC被控成电压源,产生相应的补偿电压,经变压器线圈感应到一次侧,最终确保负载侧的电压能运行在允许范围内,保证对负载的正常持续供电;UPQC的并联侧MMC并接于靠近负载的线路,被控为电流源以提供电流质量补偿,确保系统仅需提供额定幅值的三相正序基波有功电流。正常情况下系统发生电压暂降后,根据图1可得

式中,uload、usag、uc分别为负载电压、系统暂降电压及 UPQC补偿电压;is2、ip、ic、iload分别为UPQC串联侧MMC的出口电流、并联侧支撑直流电压稳定的有功电流、并联侧补偿电流及负载电流;nT为串联耦合变压器变比;Rj、Ljarm分别为j相等效桥臂电阻和桥臂电感;iPj、iNj分别为 MMC各相上、下桥臂电流;uPj、uNj分别为MMC各相上、下桥臂的等值受控电压源电压,由n个子模块输出电压叠加而成。

从式(1)中的电流关系表达式可看到,决定is2大小的关键因素是负载电流iload、并联侧支撑直流电压稳定的有功电流ip、并联侧补偿电流ic及变压器电压比nT。在UPQC装置参数及负载确定的情况下,ip与is2正相关。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关系提供一种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的思路,即通过控制并联侧从系统中吸收的有功电流ip的大小以达到控制串联耦合变压器二次电流is2的目的,第3节将对定有功电流限值的协调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式(1)中当且仅当不计Rj及换流器内部环流(iPj+iNj)/2时[14],直流电压Udc可看作是上、下桥臂子模块输出电压的线性叠加,即

式中,UjPi、UjNi分别为j相上、下桥臂子模块的电容电压;SjPi、SjNi分别为对应子模块的开关函数,其值由子模块调制触发算法计算得出。

此外,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换流器运行在线性工作区,有调制比ma≤1.0[15],因此公共直流母线电压需满足Udc≥2Um_phase,其中Um_phase为换流器出口侧交流相电压幅值。

2.2 MMC型UPQC潮流分析

本文以实际中较常采用的同相补偿控制为前提[16],研究MMC型UPQC的暂降补偿能力,阻感性负载和阻容性负载情况下的同相补偿相量图如图2所示。

图2 MMC型UPQC电压暂降补偿时电压、电流相量图Fig.2 Phasor representation of MMC-UPQC voltage sag

从图2中可看到,由于采用同相补偿,负载电流基频有功分量IL1与系统电压Usag同相位,有

式中,SL、φL分别为负载容量及负载功率因数角。

图 3为发生电压暂降时系统中有功功率流动图。暂降时,一方面串、并联侧MMC子模块电容释放储能为系统提供有功补充,另一方面并联侧MMC从系统中吸收有功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忽略换流器损耗的有功功率Ploss,有

式中,PS、PL分别为系统侧及负载侧的有功功率;PC1、PC2分别为UPQC从系统吸收和输出至系统的有功功率;PSC、PPC分别为UPQC串、并联侧输出有功功率。

图3 电压暂降时UPQC系统潮流图Fig.3 Power flow of UPQC when voltage sag occurs

式(4)中当电压暂降幅值较小、暂降持续时间较短时,有PC1=PC2,此时并联侧有功电流ip仍在其限值范围内运行;当电压暂降幅值较大、暂降持续时间较长时,系统需要UPQC子模块电容中的储能释放以提供更多的能量补偿,此时为了避免开关器件过电流、保证串联侧 MMC的正常运行,ip达到限值运行,有PC1≤PC2。

2.3 暂降补偿能力的理论分析

以同相补偿控制为讨论前提,并假设理想情况下UPQC并联侧MMC提供对负载全部的无功及谐波电流补偿(本文假设系统中无不平衡负载),系统电流为三相正序基波有功电流且忽略耦合变压器漏抗的影响。以a相为例,串、并联侧MMC交流侧输出的电压和有功电流分别为

式中,Usag、Uc分别为暂降电压及补偿电压的有效值;Us2、Is2分别为串联侧MMC输出交流电压、电流的有效值;Ip为并联侧维持直流电压稳定的有功电流的有效值。

当发生电压暂降时,从MMC单相桥臂单个子模块电容电压的波动情况来看,其动态过程所释放出的能量为

式中,C为MMC子模块电容容值;Udc0、Udc1分别为电压暂降前与电压暂降期间直流侧电压值(Udc≥2Um_phase);USM0、USM1分别为对应Udc0、Udc1时子模块的电容电压。

进一步,由于UPQC串、并联侧的MMC通过公共直流母线连接,暂降期间直流母线电压的衰减直接导致串、并联侧各相子模块电容共同释放能量。以单相为例,MMC任意时刻导通的子模块数为n个,并设在t0~tc时间段内UPQC提供暂降补偿,有

从式(7)中可看出,MMC型UPQC的电压暂降补偿输出具有如下特点:

(1)UPQC串、并联侧MMC的储能由装置的容量参数决定,电容容值与子模块个数的比值越大,装置所能提供的补偿输出能力就越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装置参数的选择还需根据经济性、安全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当PC1=PC2时,ΔWsag=0,子模块在电压暂降期间释放的能量能完全由并联侧充电补充,Udc1=Udc0,公共直流母线电压不会降低;当PC1<PC2时,ΔWsag>0,Udc1<Udc0,公共直流母线电压降低。

(3)在系统参数和装置参数已知的情况下,UPQC能补偿的暂降幅值Uc及补偿持续时间tc的大小主要取决于Ip、Is2和Udc1。将变量Ip、Is2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并允许Ip、Is2达到限值后,子模块电容储能释放以支撑暂降补偿的控制方式,能达到控制Uc及tc的目的。

本文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法旨在使MMC型UPQC在系统同时存在无功、谐波及电压暂降现象时能进行综合的治理。在UPQC并联侧补偿能力已确定的情况下,评价协调补偿控制方法效果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装置能补偿的电压暂降幅值和补偿的持续时间。下文定义了电压暂降的两个临界值,分别根据装置系统侧电压暂降程度的不同及UPQC串联侧提供的暂降补偿持续时间的不同进行了控制状态的划分:

(1)定直流电压控制状态。MMC型UPQC从系统中吸收有功功率用以维持公共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此时系统电压暂降幅值较小,UPQC串联侧MMC上、下桥臂子模块中导通的IGBT器件所流过的电流在安全运行范围之内。由2.1节的分析可知,维持直流电压稳定的有功电流ip满足式(1)中的电流关系,串联侧MMC出口的交流电流is2随ip的增大而增大,负载侧的电压能在UPQC的补偿作用下达到额定值,有

根据装置内部有功功率流动情况可知,此时并联侧MMC吸收的有功与串联侧MMC向系统提供的有功达到平衡,PC1=PC2,即

随着暂降幅值的增加、持续时间的加长,当Is2增大至其上限值Is2_limit时,由式(6)及式(9)得到装置运行于定直流电压控制状态下的电压临界值UT1(忽略换流器的交流出口电压与电流的相角偏差)

(2)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状态。由式(10)知,当Uc≥UT1时,串联侧 MMC交流出口电流达到其运行上限Is2_limit,此时UPQC并联侧从系统中吸收的有功功率受限,但电压暂降的补偿仍需要从UPQC获取能量,因此电容器开始释放储存的电能对电压暂降补偿提供支撑,UPQC串、并联侧MMC满足式(7)。此状态下UPQC装置有如下运行特点:

①UPQC串联侧MMC以其交流出口电流上限Is2_limit对系统电压暂降进行补偿,而并联侧 MMC为了维持直流电压稳定而从系统中吸收的有功电流运行在其上限值Ip_limit。

②由于Ip_limit的作用,UPQC串联侧MMC子模块电容释放的储能与并联侧能从系统中吸收的能量出现不平衡,PC1≤PC2,UPQC公共直流母线电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③根据 UPQC所能提供暂降补偿的持续时间tc,本状态应划分为两个区域:

区域1:当tc≥tsag时(tsag为电压暂降的持续时间),在t0~tsag时间范围内,负载侧的电压在UPQC的补偿作用下达到额定值。根据式(7),求得电压暂降期间任意时刻t的公共直流母线电压值

此时Udc_sag满足Udc_sag≥2Um_phase。

区域2:当tc≤tsag时,UPQC在t0~tc时间范围内提供对电压暂降的补偿,t=tc时刻后子模块储能的释放达到极限,此时如 2.1节所述,有Udc_sag=2Um_phase。应注意到,为了保证 UPQC串、并联侧功能的正常实现,Um_phase需根据式(12)求得。

在区域2中暂降补偿的持续时间tc与电压暂降幅值负相关,暂降幅值越大,补偿所能持续的时间越短。求解以补偿持续时间tc为未知量,其他量为已知量的式(7),得到tc的计算方程为

在式(7)中令tc=tsag,Udc_sag=2Um_phase,可得区分区域1与区域2之间的电压临界值UT2

因此,上述划分也可表述为:当UT2≥Uc≥UT1时,UPQC的运行特性符合区域1;当Uc≥UT2时,UPQC的运行特性符合区域2。

3 基于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的协调控制方法

根据 2.3节的理论分析,在装置参数已确定的情况下UPQC可输出的暂降补偿能力有限,如何利用UPQC有限的暂降补偿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可补偿的电压暂降补偿幅值范围及补偿持续时间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结合 2.1节分析得出的串联侧MMC交流出口侧电流is2与并联侧有功电流ip正相关的理论依据,本文提出了定有功电流限值的UPQC协调控制思路,通过对并联侧ip的限制进而限制is2的大小,保证了串联侧MMC中不出现器件过电流的现象,同时通过串、并联侧MMC子模块电容储能的释放与从系统中吸收能量的共同作用,提高电压暂降补偿幅值和补偿持续时间。

定电流限值控制框图如图4所示。

图4 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框图Fig.4 Block diagram of the fixed current limit value control

图 4中公共直流母线电压Udc与母线电压参考值Udc_ref之间的误差为 ΔUdc,ΔUdc通过外环 PI调节后生成有功电流ip,附加限流环节将其限制在(-Ip_limit,+Ip_limit),其中Ip_limit根据式(15)计算得出。

式中,Is2_max为串联耦合变压器二次侧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K与是控制通道切换指令信号,当 0.9UN≤Usag≤1.1UN时,K置 1;置0,通道一开启,有

式中,kp、ki分别为外环PI调节的比例、积分系数;当Usag≤0.9UN,K置 0;置1,控制通道二开启。若Usag≥UN-UT1,则ip遵循式(16),公共直流母线恒压运行;若Usag≤UN-UT1,则ip被控制在定电流限值运行状态,其中若Usag≤UN-UT2则UPQC仅提供部分电压暂降期间的补偿,当时间达到暂降补偿持续时间tc后,UPQC闭锁串联侧、并联侧MMC子模块的触发信号,断开相应连接的断路器,退出运行。

本文正是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对公共直流母线电压进行控制,以实现MMC型UPQC的协调运行功能。

4 仿真结果与分析

基于 PSCAD/EMTDC软件平台搭建了如图 1所示的MMC型UPQC系统,并挂接于10kV某中压配电线路。采用dq解耦控制方法检测分离电压、电流补偿分量,产生相应的三相调制波,进而由最近电平逼近调制策略产生全部子模块的触发信号[17]。采用本文提出的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并同传统的定直流电压控制方法进行比较。表给出了仿真时采用的系统参数。

表 UPQC主要电路参数列表Tab. The list of UPQC main circuit parameters

模型中子模块开关器件 IGBT的额定电流根据UPQC额定容量计算,以桥臂额定电流为逆变器交流侧电流的一半,考虑桥臂30%的环流并留有一倍的裕量,最终选取了额定电流为300A的IGBT器件。以器件 300A额定电流为限制,按照上述计算原则反推得出Is2_limit=0.163kA,Is1_limit=0.408kA,根据式(16)计算得出Ip_limit=0.142kA,进一步由式(10)、式(14)可得两个临界电压值分别为:UT1=3.48kV,UT2=5kV。

图 5、图 6给出了补偿后的系统电压与同相位的系统电流仿真波形以及电压暂降 50%情况下,UPQC电流补偿效果仿真波形。图 7a、图 7b、图7d和图 8是系统三相电压分别降落 20%、50%及60%时,采用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所产生的直流电压以及装置电压补偿效果的仿真波形(为了使电压补偿效果更加清晰,图8中补偿电压Uca与式(1)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仿真设补偿前电流 THD为6.83%,补偿后降低为3.2%。从波形及THD计算结果可见,这种协调控制方法较好地实现了UPQC对电流型及电压型电能质量问题的协调补偿功能。

图5 电压暂降50%,系统电流及系统电压波形Fig.5 Waveforms of the system current and the system voltage with voltage sag 50%

图6 电压暂降50%,负载电流、补偿电流及系统电流波形Fig.6 Waveforms of the system currents,the compensation currents and the load currents with voltage sag 50%

图7 电压暂降期间公共直流电压波形Fig.7 The common DC voltages during voltage sag

图8 电压暂降期间系统电压、补偿电压及负载电压波形Fig.8 Waveforms of the system voltages,the compensation voltages and the load voltages

图7a中,系统侧电压暂降20%,由于Uc=2kV<UT1,此时 UPQC工作在定直流电压控制状态,直流电压稳定在28kV左右。图7b中当Uc=5kV>UT1时,UPQC已经切换到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状态,公共直流母线降压运行。又由于此时Uc=UT2=5kV,当t=2.4s时公共直流电压刚好达到该工况下UPQC串联侧允许工作的最小值,即Udc=2Um_phase=16kV。仿真中设定当Udc≤16kV时UPQC闭锁子模块,断开连接断路器,退出运行,因此对比图7b及图7d、图8b及图8c、图9b及图9c可看到,随着电压暂降幅值的增加,在Uc>UT2的情况下,UPQC在其能够提供电压补偿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协调补偿。图7c所示为电压暂降50%时,不对直流母线进行控制而仅通过串联侧MMC子模块的储能对系统提供补偿情况下的直流电压仿真波形,对比图 7b和图 7c可看出,与上述控制方法相比,在发生相同程度电压暂降的情况下本文的协调控制方法明显提高了电压暂降的补偿时间。

图9 电压暂降期间系统电流波形Fig.9 Waveforms of the system currents during voltage sag

图9a和图9b对比了采用传统的定直流电压控制方法和本文的协调控制方法,在电压暂降50%时的系统电流补偿效果。可明显看到,相对于传统的控制方法,采用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方法后,在发生相同程度电压暂降的情况下,暂降期间的系统电流明显降低。对比图9b和图9c可看出,即使随着电压暂降的进一步加深,采用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方法的系统电流有效值也一直被限定在[-0.408kA,+0.408kA]范围内,图 9a中暂降期间的系统电流有效值为 0.636kA,已明显超出系统电流的限定值0.408kA。

图 10对比了电压暂降 50%时,采用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方法后图4中有功电流 ipref与实际有功电流ip的波形,可见电压暂降期间,当ip随直流电压的降低而逐渐增加时,协调控制将 ip限定在0.142kA,由此实现了 UPQC对系统电流、串联耦合变压器二次电流及串联侧MMC子模块电流的限制作用。

图10 电压暂降50%,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输出有功电流及实际有功电流波形Fig.10 Waveforms of the output positive current and the actual positive current with voltage sag 50%

5 结论

(1)对MMC型UPQC电压暂降补偿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推导出电压暂降幅值、补偿持续时间与公共直流母线电压等电气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协调控制策略的设计及验证提供了参考理论依据。

(2)提出了定有功电流限值的协调控制策略,定义并计算出了MMC型UPQC处于定直流控制状态及定有功电流限值控制状态的两个临界值。

(3)PSCAD/EMTDC环境下MMC型UPQC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了MMC型UPQC在系统中同时存在电压暂降及谐波、无功电流等电能质量问题时的综合治理功能,同时与采用定直流电压的协调控制策略以及不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控制的策略相比,定有功电流限值的协调控制策略提高了MMC型UPQC的暂降补偿幅值及时间,为深度电压暂降提供了短时支撑,进而提高了装置对于电压暂降补偿的应用范围,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He Jinwei,Li Yun Wei,Blaabjerg F. Flexible microgrid power quality enhancement using adaptive hybrid voltage and current controller[J]. 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4,61(6): 2784-2794.

[2] 张坤,毛承雄,陆继明,等. 基于储能的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功率控制[J]. 电工技术学报,2011,26(7): 7-14+43.

Zhang Kun,Mao Chengxiong,Lu Jiming,et al. Power control strategy of directly driven wind turbine with energy storage system[J]. Transaction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11,26(7): 7-14+43.

[3] Akagi H. New trends in active filters for power condition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1996,21(1): 218-224.

[4] Han B,Bae B,Kim H,et al. Combined operation of unified power-quality conditioner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06,21(1): 330-338.

[5] 屠卿瑞,徐政,姚为正.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直流输电电平数选择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20): 33-38,44.

Tu Qingrui,Xu Zheng,Yao Weizheng. Selecting number of voltage levels for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0,38(20): 33-38,44.

[6] 谭智力,朱冬姣,陈坚,等. 一种三相四线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零稳态误差控制策略[J]. 电工技术学报,2011,26(10): 77-83.

Tan Zhili,Zhu Dongjiao,Chen Jian,et al. A new zero steady-state error control strategy used in three-phase four-wire UPQC[J]. Transaction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11,26(10): 77-83.

[7] 梁祖权,束洪春. 新型UPQC直流电压的PIλDμ控制[J]. 电工技术学报,2010,25(2): 147-151,157.

Liang Zuquan,Shu Hongchun. Novel UPQC DC voltage research of PIλDμcontroller[J]. Transaction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10,25(2): 147-151,157.

[8] 张旭,杨学友,刘常杰. 模型预测控制在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中的应用[J]. 电网技术,2010,34(5): 35-40.

Zhang Xu,Yang Xueyou,Liu Changjie. Application of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in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J].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3,34(5): 35-40.

[9] 黄敏,查晓明,陈允平. 并联型电能质量调节器的模糊变结构控制[J]. 电网技术,2002,26(7): 11-14.

Huang Min,Zha Xiaoming,Chen Yunping. Fuzzy variable structure associated control of shunt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J].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2,26(7): 11-14.

[10] 杨达亮,卢子广,杭乃善. 基于情感智能控制器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20): 118-124.

Yang Daliang,Lu Ziguang,Hang Naishan.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 using emotional intelligent controller[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3,41(20): 118-124.

[11] 张志超,魏富建,王义峰. 单周期控制策略在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中的应用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22): 28-33.

Zhang Zhichao,Wei Fujian,Wang Yifeng. Applied research on one-cycle control method of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09,37(22): 28-33.

[12] 李鹏,杨以涵. 基于H∞控制理论的UPQC串并联单元协调控制的实现[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20): 91-97.

Li Peng,Yang Yihan. Realization for coordinated control of UPQC series unit and shunt unit based on H∞control theory[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6,26(20): 91-97.

[13] Khadkikar V,Chandra A. UPQC-S: A novel concept of simultaneous voltage sag/swell and loa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s utilizing series inverter of UPQC[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1,26(9): 2414-2425.

[14] Makoto H,Ryo M,Hirofumi A. Control and analysis of the modular multilevel cascade converter based on double-star chopper-cell(MMCC-DSCC)[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1,26(6):1649- 1658.

[15] Iurie A,Malabika B,Michael F C. DC link voltage control of UPQC for better dynamic performance[J].Electric Power System Research,2011,81(9): 1815-1824.

[16] 周晖,齐智平. 动态电压恢复器检测方法和补偿策略综述[J]. 电网技术,2006,30(6): 23-29.

Zhou Hui,Qi Zhiping. A survey on detection algorithm and restoring strategy of dynamic voltage restorer[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6,30(6): 23-29.

[17] Gum T S,Hee J L,Tae S N,et al. Desigh and control of a modular multilevel HVDC converter with redundant power modules for noninterruptible energy transfer[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12,27(3):1611- 1619.

猜你喜欢
串联限值并联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辽宁省辽河流域石油炼制排放限值的制定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并联型APF中SVPWM的零矢量分配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中美炼钢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研究
串联攻坚弹后级引信自适应起爆方法
蓄电池SOC限值下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