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分析

2015-11-14 09:01:16张惠城刘展亮杨志发杨永迁
骨科 2015年4期
关键词:孔镜椎管例数

张惠城 刘展亮 杨志发 杨永迁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导致中老年人腰腿痛和下肢间歇性跛行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广大中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LSS患者,恢复其正常的劳动能力和生活状态,减轻患者疼痛,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2]。目前临床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旨在缓解症状,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仍需进行手术[3]。传统的腰椎后部结构广泛切除术尽管能充分减压,近期疗效好,但是可导致腰椎不稳和椎管再狭窄,远期疗效不理想。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期间,对48例LSS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e,TE)手术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96例患者,按编号随机分为两组。TE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48.0~72.0岁,平均(58.2±12.7)岁,病程2.0~14.0年,平均(5.2±2.7)年,均为单侧症状;对照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50.0~74.0岁,平均(58.8±12.2)岁,病程2.0~15.0年,平均(5.4±2.5)年,均为单侧症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二、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①符合LSS的诊断标准,年龄在45~75岁;②患者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或神经根症状,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单、双侧下肢疼痛、麻木及乏力症状;③入选前服用过治疗LSS药物的患者,需停用药物5 d后方可纳入观察;④患者病历资料完整,且知情受试。

2.排除标准 ①先天性椎管狭窄及3个节段以上的LSS;②术前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提示已存在腰椎不稳或滑脱者;③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者;④LSS以外的其他腰椎疾病。

三、手术方法

1.对照组 患者取俯卧位,全身麻醉,经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以病变椎体为中心,正中入路切口长7~15 cm,椎板下剥离骶棘肌,充分分离并暴露病变节段棘突及椎板关节突。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确定方向和选取合适长度,拧入椎弓根螺钉,行椎板切除减压,保留双侧关节突,安装融合器,冲洗切口,负压引流后依次关闭切口。

2.TE组 患者健侧卧位,局部麻醉。参照MRI和CT结果确定责任椎,平髂翼、棘突连线旁11~13 cm为穿刺点,取18G穿刺针,C型臂X线机引导下穿刺至相应椎体上关节突,并紧贴关节突,平椎间盘水平进入椎间孔。沿穿刺针置入导丝,拔出穿刺针,沿导丝作长约0.7 cm的皮肤切口,逐级置入3级扩张管,C型臂X线机透视导管位置良好后拔出导管,用3级环锯逐级打磨相应上关节突前上部,扩大椎间孔,随后置入直径7.5 mm的工作套管。C型臂X线机透视工作套管位置良好后,置入椎间孔镜调整工作通道及镜头方向,探查椎管,用髓核钳摘除突出的蓝染髓核组织[4]。低温等离子技术消融残余髓核组织,止血。术后使用抗生素,术后1 d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四、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卧床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ODI采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疼痛、单项功能和个人综合功能,得分越高说明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疗效评价标准分为临床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四个等级。①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功能活动正常,直腿抬高试验≥70°;②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正常,直腿抬高试验≥45°;③好转:临床症状减轻,体征好转,直腿抬高试验≥30°;④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五、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两组患者的手术比较

TE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失血量(mL)卧床时间(d)TE组 4898.6±21.820.8±7.25.0±1.4对照组 48117.4±31.699.4±28.514.7±4.3 t 2.40 13.10 10.51 P<0.05 <0.001 <0.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ODI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ODI比较()

注:组内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VAS评分(分)ODI(%)治疗前 治疗后TE组 48 4.9±0.7 2.5±0.8* 61.2±14.4 23.1±6.4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8 4.8±1.0 3.4±1.0* 60.7±15.2 28.5±7.6*t 0.041 3.443 0.117 2.05663 P>0.05 <0.01 >0.05 <0.

图1 典型病例手术前后MRI及CT片结果 a:术前MRI横断位片示突物明显;b:术后MRI横断位片示突物消失;c:术前CT横断位片示突物明显;d:术后CT横断位片示突物消失

二、VAS评分和ODI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VAS评分和OD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E组的VAS评分和O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见表2。

三、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治疗后,TE组的总有效率为87.5%(42/48),对照组为70.8%(34/48),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本组患者的典型病例图片详见图1。

表3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讨 论

LSS是指因脊柱的退行性病变而引起的腰椎管诸径线缩短,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迫,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常见骨科疾病。病理机制主要为由于年龄增长引起腰椎组织退化,发生运动节段不稳、椎间小关节肥大增生及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黄韧带增生肥厚、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等病理性因素的积累,导致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容积异常,站立或行走时发生椎管内的静脉淤血,椎管内压力相应增加,最后出现下腰痛和间歇性跛行症状[5,6]。目前,对于LSS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传统的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术,其缺点是手术对脊柱后方结构破坏大,增加了术后医源性脊柱不稳的发生概率;②椎管成型术,该术式操作复杂,且易出现减压不充分的现象[7,8];③显微内窥镜下减压术,该术式也存在术野局限且操作相对复杂,易发生硬膜囊撕裂从而引起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9]。

随着新技术和新理念的不断发展,有学者开始尝试对LSS患者实施经TE术治疗,较好地弥补了既往微创手术的欠缺之处,使真正的微创理念和技术得以体现,经TE术仅摘除病变的髓核,对责任椎进行直接切除,实现了微创手术中直接减压的效果[10]。

传统手术需要部分切除椎板和黄韧带,破坏了一部分脊柱后柱的稳定性,其剥除椎旁肌肉所遗留的出血、粘连等创伤并发症可导致患者长期腰痛,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且手术较为复杂。经TE术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保持患者的清醒状态,在手术过程中减小了麻醉风险和神经根损伤的概率,由于不咬除或极少咬除椎板及关节突,减少了对椎旁组织和黄韧带的破坏[11],术中出血少,术后也不存在瘢痕组织[12],而且TE术野清楚,操作方便,随着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的提升,手术时间能得到明显的缩短。本研究发现,经TE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接受传统手术的患者,且总体有效率更高,充分说明了经TE术在LSS手术治疗中的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经TE治疗LSS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的优势,且能明显缓解LSS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的疗法。

[1]Nellensteijn J,Ostelo R,Bartels R,et al.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lumbar stenosis:a systematic review[J].Eur Spine J,2010,19(6):879-886.

[2]许勇,陈仙,李利平,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7):651-652.

[3]Fürstenberg CH,Wagner R,Schubert M,et al.Letter to the editor concerning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lumbar stenosis:a systematic review”(Nellensteijn et al.)[J].Eur Spine J,2011,20(6):987-988.

[4]杨明杰,李立钧,麻彬,等.C臂机导航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对侧微创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3,9(3):158-160.

[5]Nellensteijn J,Ostelo R,Bartels R,et al.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symptomatic lumbar disc herniation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Eur Spine J,2010,19(2):181-204.

[6]Ahn Y.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 f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J].Expert Rev Med Devices,2014,11(6):605-616.

[7]Ruetten S,Komp M,Hahn P,et al.[Decompression of lumbar lateral spinal stenosis:full-endoscopic,interlaminar technique][J].Oper Orthop Traumatol,2013,25(1):31-46.

[8]Reul J.Endoscopic Treatment Approaches to Herniated Lumbar Disks [M ]//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 of the Spine.Milan:Springer,2013,175-184.

[9]胡德新,郑琦,朱博,等.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4,27(3):194-198.

[10]Mekhail N,Vallejo R,Coleman MH,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percutaneous lumbar decompression mild for spinal stenosis[J].Pain Pract,2012,12(3):184-193.

[11]Polikandriotis JA,Hudak EM,Perry MW.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hrough endoscopic laminotomy and foramin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J].J Orthop,2013,10(1):13-16.

[12]温冰涛,张西峰,王岩,等.经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及其处理[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091-1095.

猜你喜欢
孔镜椎管例数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医学概论(2021年18期)2021-01-21 22:46:45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6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