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期刊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外刊物的评价误区

2015-11-14 23:50贺晓利
图书与情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科技期刊刊物

贺晓利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陕西西安 710054)

国内期刊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外刊物的评价误区

贺晓利

(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陕西西安 710054)

文章在揭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优质稿件大量外流、科研工作者对SCI等刊物过度追求的现象根源及后果基础上,然后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我国目前的论文评价误区,进而对我国以期刊档次为标准来评价论文学术质量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为使我国走出期刊与学术评价误区,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并与国际接轨,文章最后提出了学术评价机制的优化与创新、期刊的政策扶持与期刊的开放存取三大应对策略。

期刊发展;学术评价;机制优化与创新;开放存取

我国学术论文的学术评价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对发表在国内刊物上的论文,其学术评价是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或通过判断论文是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等标准来评判。但对发表在国外刊物上的论文,其评价标准不明确,认为凡是发表到国外刊物上的论文都是高水平论文,而且学术评价机构在评审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和高度认可。我们应该承认,在国外SCI、SSCI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大多数都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但是,发表到国外刊物上的每一篇论文都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吗?国内对这类论文的评价是否正确,在这样的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下,对国内科技期刊的持续发展影响是值得引起重视的。本文分析了这种评价现象带来的问题,并对这样的评价研究进行了文献检索和梳理归类,分析了论文评价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1 国内学界热潮现象

国内学术论文评价机构对发表在国外刊物上的学术论文评价较高,在学术成果评定和职称晋升的评定中,很看重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在这样的论文评价环境中,国内学术论文的发表出现了一种特殊现象,且因为这种现象使国内期刊的发展出现了新问题。

现象1:国内学术论文发表,大量流向国外刊物。科技期刊是学术发展和学术交流的展现平台,通过国际权威数据库可以得知,国内学术论文数量大、质量高,且大多数都在国外优秀刊物上发表。据统计,2012年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期刊被EI检索论文共计3.34万篇,其中国内学者的学术论文约2.92万篇,是其全部发文量的87.34%。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期刊被EI检索的论文累计15635篇,其中国内学者的论文13871篇,占其所有论文的88.61%。再如,据统计,2011年SCI数据库收录国内科技论文16.81万篇,排名世界第2位;EI数据库收录国内科技论文12.74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量的26.6%,排世界第一。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优秀学术论文产出数量较大,但大都流向国外刊物发表,而国内期刊发表的优秀论文数量有所下降。

现象2:国内科研工作者,对国外SCI等刊物狂热追求。国内科研工作者热衷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投向国外刊物,对国外刊物狂追不舍,而忽视了国内期刊。调查表明,国内优质稿件的流失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选择投稿给国内期刊的研究人员所占比例很少,仅为17%。另外,国内科研工作者在国内SCI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在逐年下降。据统计,2000年在国内的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占我国SCI论文总数量的40.7%,到2010年则下降至22.16%。另一方面,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2012年发表的SCI学术论文有16.8万篇,但只有20%的论文发表在国内被SCI收录的期刊上,而80%都发表在被SCI收录的国外期刊上。这些数据结果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其影响因素:一方面,从期刊本身的约定来考虑,由于SCI收录的期刊是面向全世界的,对每个国家期刊及学者论文的收录是有一定比例要求的;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整体SCI发文量(包括国内SCI期刊发文量和国外SCI期刊发文量)的增加,而国内有限的SCI期刊上的论文比例在这种整体SCI发文量增长的大环境下自然会有所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国内科研工作者对国外SCI刊物的追逐热潮。

2 出现的新问题、根源及后果

2.1 出现的新问题

由于国内学术论文大多流向国外刊物发表,这对国内期刊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国内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问题。

问题1:国内科技期刊严重缺乏优质稿源。我国是科技大国,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国际上都名列前茅。然而,学术论文的繁荣昌盛并没有使国内期刊的发展欣欣向荣,相反,国内期刊却陷入了“稿荒的困境”。因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大都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对这种现象,国内学界有识之士感叹:“近年来,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产生了偏颇,片面强调影响因子的作用,对在国外发表的论文给予较高的认可度及高额奖励,导致国内许多高水平论文外流”。

问题2:影响了国内期刊的持续发展。我国虽然是科技大国,但不是科技强国。同时,我国是科技期刊数量大国,但不是学术影响力强国,目前国内科技期刊整体现状是多而不强。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仅自然科学和技术类的期刊总数就达到了4926种,约占全国期刊总数的50%,仅次于美国。但这些期刊的质量却参差不齐,精品期刊和品牌期刊较少。这与优质稿源外流,而国内期刊要维持出版,在缺优质稿源的情况下,不得已录用学术质量一般的稿件或学术质量较低的稿件是分不开的。

总体来说,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论文较为缺乏,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刊发较少。

2.2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及后果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根原是国内学术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在国内学术论文评价中,对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评价是用被引量等定量指标或同行专家评议来评判;而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其评价标准不具体,但一致认为,只要是发表在国外刊物上的论文都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样的评价标准造成的后果,就是国内大量原创论文大都流向国外,导致国内科技期刊严重缺乏优质稿源,使国内期刊质量和学术水平日趋下降。

国内期刊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目前这种困境,转变学术论文的评价机制。那么,目前国内依期刊的档次来评价论文的学术价值是否正确,这个问题学术界的认识如何,有什么样的观点。本文就此进行了文献检索和梳理归类。

3 有关研究文献概述

笔者以CNKI为文献来源库,于2014年9月6日分别以“学术论文评价标准”、“学术论文评价机制”、“学术论文价值评价”和“学术论文价值评估”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检索。其中以“学术论文评价标准”为检索词,检得1983~2014年31年间96条相关文献;以“学术论文评价机制”为检索词,检得1994~2014年20年间87条相关文献;以“学术论文价值评价”为检索词,检得1991~2014年23年间87条相关文献;以“学术论文价值评估”为检索词,检得1992~2014年22年间37条相关文献。对这307篇文献进行剔重和剔除不密切相关文献后,最后得密切相关文献20余篇。通过对这些密切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类,得出了对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国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评价研究概况。

3.1 国内期刊发表论文的学术评价文献概述

关于国内论文学术评价研究的文献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论文发表前的学术评价,另一类是论文发表后的学术评价。

论文发表前的学术评价,主要是期刊编辑部的审核评价和同行专家的审核评价。以这两种评价方式来判断论文的前沿性、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等学术价值,是否达到期刊的录用标准。论文发表后的学术评价,其评价指标和评价机制相对比较完善,有直接用定量指标来评价的,如论文的下载量、被引量等指标,还有依据所发表期刊的档次和影响因子来评判的,又有同行专家评议等多指标、多途径的评价。

3.2 国外刊物发表论文的学术评价文献概述

笔者没有检索到对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相关指标评价的文献研究。但现实中只要是发表到国外刊物上的论文,都被评价机构认定为是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这类论文之所以被认为是高水平论文,其唯一标准是发表到了国外的刊物上。

那么,发表到国外刊物的学术论文都是高质量、高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吗?

付小霞等认为,SCI中收录的很多期刊和国内的一些精品期刊相比,其影响因子并不高。据统计,SCI期刊中80%左右的期刊其影响因子小于2。期刊的影响因子不算高,为何能进入SCI呢?因为SCI收录的主要是英文期刊,这对使用英语的国家来说,其被SCI收录是具有绝对优势的,而国内现有期刊5000余种,有206种期刊被SCI收录,且英文期刊占到86%,国内中文期刊被SCI收录的较少,这与国内目前论文的高产出数量来比,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学者在SCI期刊发表论文的需求,再加上国内论文评价机构对SCI论文的过分重视和认可,使得国内学者纷纷将自己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展现的研究成果投向国外SCI刊物发表。如果长期大量地将学术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并不高的SCI期刊上,也难以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3.3 国外刊物发表论文,其学术评价的不同观点

对国内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外刊物的学术评价,国内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对发表于国外刊物的论文予以高度肯定和认可。SCI、EI等国外数据库几乎成了衡量国内学术论文水平的标准,进入这些数据库的期刊,被认为是优秀期刊,能在进入这些数据库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被认定是具有高质量学术水平的论文,并予以高度肯定和认可。

另一种观点是在认可多数学术论文质量水平高的同时,对部分论文的学术价值持质疑态度。由于SCI、EI等国外数据库已成为国内期刊追逐的目标,能在SCI、EI刊物上发表文章则是学术研究者的最高追求。对于国内期刊界的这种风潮,李国杰先生认为“SCI成了Stupid Chinese Idea”(中国人愚蠢的想法),并指出,仅用SCI来衡量论文学术水平是非常错误的。

何学峰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百杰期刊”与SCI刊做了对比分析后,认为:“SCI源期刊里有很多期刊不如中国百杰里的期刊,还有很多与中国所谓的垃圾期刊相差无几”。因为,SCI源期刊中有很多期刊被引频次比中文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CSCD的相关指标还要低。这说明并不是所有进入SCI的刊物都优于国内期刊。因此,应当在承认SCI期刊比国内期刊质量高的前提下,也应该看到国内的优秀期刊。

4 误区分析

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就一定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一评价正确吗?笔者认为国内学术论文评价机构的这一评价和对其的高度认可,有利于在国际平台上展示国内的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学术成果在国际上的学术交流,学术无国界,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认为国内评价机构过分重视和认可国外SCI刊物发表的论文,只要是SCI刊物上的论文,则笼统的、不加任何区分的肯定和认可。

国内对学术论文的评价,首先是依其发表在什么档次的期刊上为判断标准,这样的标准之所以成为误区,其理由如下:

理由一:期刊学术评价≠篇论文学术评价。期刊学术评价与论文学术评价是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个体。期刊学术评价是对其刊发的所有论文的整体学术评价,而不是对刊出论文的个体学术评价。例如,对期刊的学术评价通常是用影响因子等定量指标来衡量的,而对论文的学术评价是用被引频次等指标来衡量的。以影响因子为例,其评价的差别就在于: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总数。这个公式表明,在发表论文总数相同的情况下,被引用的总次数越大,影响因子就越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就越好。这是从所发表论文数量的总体上来衡量期刊学术质量的。但是,同一期刊发表的各篇论文在被引频次上是不同的,有的论文被引频次高,有的论文被引频次低。被引频次高的论文,其学术质量高,学术影响力大。被引频次低的论文,学术质量相对差一些,学术影响力相对低一些。同一刊物或同一刊期内发表的学术论文必然存在着被引频次的高低不同,而影响因子则是基于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其所刊载的全部论文的总被引频次求得的。

可见,期刊学术质量高,不等于其刊出的每一篇论文学术质量都高。即使同一期刊发的论文,其学术水平也不可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甚至差异较大。也就是说:期刊的学术评价≠其刊出的每一篇论文的学术质量评价,刊物影响因子高≠所刊出的每一篇论文其被引频次都高。因此,期刊的学术评价,不等于篇论文的学术评价。

理由二:期刊质量≠篇论文质量。篇论文质量,是指各篇论文个体质量。期刊质量,是指其所刊载的所有论文其整体质量。影响期刊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审稿、编辑校对(包括期刊的标准、规范、文字加工等)、板式设计与排版、印刷等。一份高质量的期刊,不但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论文来支撑,而且,还必须要有精细的加工校对、精美的板式设计、高水平的印刷技术等。这些都是高质量期刊的评价标准,而论文的整体质量是期刊质量评价的核心。可见,期刊质量内涵大,篇论文质量内涵小,期刊质量不等同于篇论文质量。

理由三:论文发表时间与期刊评价档次时间的不一致,对学术论文的评价不确切,也不客观。以国内核心期刊为例,如某作者在某非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第二年该刊被评为核心期刊,而这位作者的论文无论学术水平有多高,也不会被认为是核心期刊论文,而实际上该作者的论文对该刊被评为核心期刊是有贡献的。相反,若某作者同样在非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而该刊当年被评为核心期刊,则尽管这篇论文学术质量不怎么样,也同样被认定为核心期刊论文。

理由四:SCI收录的期刊,其刊物的学术质量同样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有高质量的学术刊物,也有较差一些的学术期刊,有的甚至如同国内的垃圾期刊。如有研究得出,有些SCI期刊的某些评价指标甚至低于国内期刊,这些学术质量一般的刊物之所以被SCI收录,是因为这些刊物有语言优势,是外文期刊。

可见,唯期刊档次至上的方法来评判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科学的。同样,国内以能发表到国外SCI期刊上的论文为标准来判断其学术水平也是不科学、不公正的,其混淆了期刊整体和论文个体的区别,这是一种误区。而且由于对发表到SCI刊物上的学术论文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使得国内优质稿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到国内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走出论文评价的误区,吸引优质稿源,使国内期刊尽快走出目前这种困境,已成为国内科技期刊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大事。

5 应对策略

国内优质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外刊物上,促进了国内学术研究成果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展现国内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但由于对国外SCI刊的过分重视,国内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外流情况严重,造成国内期刊缺乏高质量稿件,严重影响了国内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持续发展。因此,应在认可优质稿源走出国门的同时,还要兼顾国内期刊的持续发展。应重构学术论文评价机制,在鼓励优质学术论文在国外优秀刊物上发表的同时,必须加强和完善国内学术论文的评价机制建设,采取适当的策略鼓励优质稿件在国内期刊发表,使更多的优秀期刊走出国门,用自己的期刊向世界展示国内的科研成果。

5.1 评价机制的优化与创新

(1)构建期刊评价宏观调控体系,促进期刊评价竞争机制改革。国内学术期刊数量大,学科多,质量良莠不齐。低层次、重复出版刊物种类较多,精品优秀期刊较少。政府应进行宏观调控,进行期刊评价机制改革,建立“期刊退出机制”,使劣质、低水平、重复期刊,在竞争机制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使更多的优秀期刊、品牌期刊脱颖而出,吸引国内更多优秀的原创论文。

(2)完善论文评价机制,增加隐性学术价值的评估。论文评价机制是一种高层次的学术规范,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如果仅仅依据论文发表的期刊档次,或依是否为SCI等国外数据库收录刊物为学术论文评价标准,则评价的结果必然会出现偏差和不公。笔者认为,完善学术论文评价机制应包括三个方面:定量指标评价、同行专家审议和隐性价值的评价。

目前国内学术论文的评价,主要是定量评价和同行专家评议。同行专家评议主要是对论文本身当前的学术质量或学术价值进行评价,很少考虑到论文的隐性学术价值。即有些学术论文发表后,其学术价值在当时不明显,或还未被人们意识到,是需要一段时间来证实的,其学术价值在当时是隐性的,是以后才能显示出来的。如,有不少学术论文发表之后,社会反响也不大、被引频次也不高,关注人次(下载频次)也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越来越认可、越来越重视、社会反响也越来越大。不过这样的论文往往由于发表时间较短,还没有被多数人意识到,在一段时间内还未能显示其价值,其价值在当时情况下是隐性的。隐性价值的评价虽然是比较难以操作的,但事实上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所以,完善的论文评价机制,除了定量评价和同行专家评议外,还应该尽可能地涵盖隐性价值的前瞻性评估。

(3)调整学术论文评价指挥棒,提高国内期刊评价的权威性,吸引国内优质稿源。从政策层面对评价机构进行倾向性引导,减弱或取消在国外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引导优质稿件在国内品牌期刊上发表,并增加国内科技期刊在考评体系中的权重。

提高对国内期刊评价的权威性,视国内品牌期刊如同SCI刊。目前,国内权威的核心期刊评价机构有北大、南大、中信所等不同版本。都是用定量指标,或定量指标+同行专家评议选取的核心期刊,应客观、公正地对这些期刊中的部分品牌期刊进行权威性认可,在机构评价过程中等同于SCI刊,改变品牌期刊在国内的重视程度,吸引国内优质稿源。

(4)对在国外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评价应区别对待。应根据论文发表的刊物质量级别来评价其学术论文水平。改变以往只要是在国外刊物上发表,就认为是高水平论文这个唯一标准。这样投稿作者在投稿时就会根据稿件的质量来掂量一下,是投在国外差一点的刊物上呢,还是投在国内好一些的刊物上,作者当然是选后者。因为后者比前者更有学术评价优势。

5.2 国家对期刊的扶持

(1)制定具有倾向性引导和鼓励的政策,使优质稿源首选国内优秀期刊发表,特别是当欲投的国外刊物与国内期刊质量相当时,政策应引导和鼓励作者首选国内进入主流数据库的期刊和与出版集团合作的期刊来投稿。

第一,政策应鼓励首选进入国际主流数据库的国内期刊发表论文。我国是科技大国,也是科技期刊大国,国内期刊近年来也逐渐进入国际主流数据库,如,1987年国内期刊被SCI数据库收录的只有11种,占世界的0.3%,被EI收录的也只有20种。到2011年,国内期刊被SCI数据库收录的则有134种,被EI收录的有211种,被Medline收录的有102种,被Scopus收录的有738种。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内期刊被国外数据库收录的数量虽然不多,但进入国外数据库的期刊数量在不断增加。应调整学术评价的倾向性政策,鼓励科研工作者首选国内进入国外数据库的期刊发表论文。

第二,应鼓励首选与出版集团合作的期刊发表论文。据统计,2004~2008年被JCR收录的国内期刊有78种,其中有55种期刊分别与14个国际出版集团进行了合作,占收录期刊的70.5%。2008年被SCI收录的32种大陆期刊,其中有25种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占新收录期刊的72%。政策应鼓励科研工作者论文发表应优先选择国内这类期刊。

(2)加强期刊国际传播平台建设,促使国内优秀期刊、精品期刊快速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期刊国际化的主要瓶颈是自己没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传播平台。而国内科研工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成果,除了看重首发权之外,还非常重视其信息传播的广度。在网络信息时代,要推动期刊信息的快速传播,扩大论文信息的传播范围,国家应大力加强期刊信息国际传播平台建设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快国内期刊走出国门的步伐,推动国内更多的优秀期刊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3)大力培养期刊发展领军人才。期刊质量的提高和发展,关键在于领军人才。期刊的领军人是主编,主编的出版理念、经营理念决定着办刊的高度、水平和风格。打造精品期刊和走出国门的发展战略,需要主编具有国际视野的思路、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且擅长期刊发展的策划与运作。主编的综合能力,决定着期刊的质量和发展走向,国家应大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思路、能打造精品期刊,并带领期刊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的领军人才。

5.3 期刊的开放存取

期刊国际传播平台的建设,为期刊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平台。但如果没有好的传播策略设计,酒香也怕巷子深,无论多么好的论文或期刊也不能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期刊不仅要在质量上取胜,进入国际传播平台,而且要将优质论文无障碍地传播出去,以扩大其影响力,这就对国际传播平台里的内容不仅要开放存储,更重要的是要开放获取。开放获取的内容包括:开放获取期刊、开放获取论文,而且要便于用户存档。开放获取是提高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6 结语

期刊是科研成果的载体,学术论文是期刊的内容,对期刊的评价和档次的划分,并不等同于对学术论文个体质量的评价。国内期刊论文评价机构以核心期刊,或以SCI刊的标准来评价论文的学术质量有失偏颇。结果,国内优质稿源纷纷流向国外刊物发表,使国内期刊缺乏高质量原创稿源,严重影响了国内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国内期刊的学术质量,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力,与稿源的学术质量密不可分。国内期刊要留住优质稿源,重要的是要转变论文的评价机制,不能再以核心期刊或SCI刊档次为唯一评价标准。应完善学术论文评价机制,调整学术论文评价指挥棒,特别是当欲投稿的国外刊物学术质量与国内期刊学术质量接近时,应鼓励首选国内期刊,增加国内期刊在考评中的权重。为促进国内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内期刊的国际竞争力,除了评价机制的优化与创新外,国家应采取相应措施扶持期刊的发展,并加大期刊国际传播平台建设与开放获取策略设计,使国内期刊尽快与国际接轨。

[1]喻海良.中国学者对前三“主流”EI期刊的贡献率均超70%[EB/OL].[2012-12-17].http://blog.sciencenet.cn/ blon-117889-643608.htlm.

[2]武晓耿.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201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57-58.

[3]赵雁.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瓶颈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5):620-627.

[4]莫京,马建华.中国科技期刊质量评价与存在问题——基于科学家问卷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918-925.

[5]接雅俐.关于高校科技期刊发展困境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9-22.

[6]朱剑.学术评价、学术期刊与学术国际化——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热潮的冷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5):126-137.

[7]武晓耿.中文学术期刊走出去策略探析[J].编辑之友,2013(6):60-63.

[8]张旻浩.从期刊编辑角度看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数字化发展战略——基于DOI解析的OA期刊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9]赵亚辉.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世界第二[N].人民日报,2010-06-09(20).

[10]刘静.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804-809.

[11]郭红松.中国科技期刊争稿源转变评价体系很重要[EB/ OL].[2013-04-02].http://blog.163.com/sharen2010@1 26/blog/static/140143385201073074049728/.

[12]姜春林,张立伟,谷丽,等.知识单元视角下学术论文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14,33(4):29-34.

[13]付小霞,游苏宁,李贵存.从2010~2009年我国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据看SCI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J].编辑学报,2011,23(3):209-214.

[14]鲍涛.国际重要检索系统2012收录中国期刊总览[J].编辑学报,2013,25(1):2.

[15]夏金玉:国内科技期刊优质稿源不足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4):485-487.

[16]李国杰.“SCI成了Stupid Chinese Idea(中国人愚蠢的想法).《学术评价告别SCI》[EB/OL].[2014-12-12].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876.html.

[17]何学峰.编辑视角:如何看待百杰期刊与SCI期刊?[EB/OL].[2014-12-06].http://www.editorhome.cn/rea ding/15433/ebfo11b0-d474-47d8-9896-2ffd143d4885. aspx.

[18]邹钰.科技期刊应对体制改革挑战的生存发展对策探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2):49-52.

[19]武晓耕:科技文化传播方式的流变——兼论中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目标与路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3):361-367.

[20]郭玉,马峥.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的中国SCI期刊出版状况分析[J].编辑学报,2011,23(6):555-557.

[21]李丽.国际出版集团与中国科技期刊合作的互利分析[J].编辑学报,2009,21(2):49-51.

Difficulty for Home Journals Derived from Paper Evaluation

Large numbers of qualified scientific papers are published on foreign journals because papers on foreign journals are over-evaluated.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to aid and optimize home scientific journals.

development of journals;academic evaluation;mechanism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openaccess

G250.252

A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06

贺晓利(1965-),女,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馆员。

2015-01-12;责任编辑:刘全根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科技期刊刊物
数字化出版对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影响探究
2021年度《戏曲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名单
《心理学报》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版
刊物贺词
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读者论坛等
第9卷第1-6期学术论文总目次
《文学评论》编辑部2000年度学术论文提名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