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朝鲜王朝后期杜甫诗意图创作类型与特质

2015-11-14 14:33韩国赵仁熙
杜甫研究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杜诗意图诗句

(韩国)赵仁熙

据朝鲜初期文献记载,朝鲜王朝建国之前(高丽时代)已有描画杜诗的诗意图创作。在韩国朝鲜王朝后期(大约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国诗人杜甫(712-770)的作品被用为多种多样诗意图的画题,如杜甫所描写的四季情趣、隐逸者的生活和抒情、中国胜景等诗歌,便吸引着朝鲜文人和画家。在朝鲜后期,创作诗意图的画家与文人主要有姜世晃(1713-1791)、李麟祥(1710-1760)、崔北(1712-1786)、沈师正(1707-1769)、金弘道(1745-?)、李寅文(1745-1821)、李昉运(1761-?)等,他们均有以杜诗为画题的诗意图。本文拟对朝鲜后期杜甫诗意图予以关注,探讨这些诗意图的类型和表现方式,阐述朝鲜后期文人画家对杜诗的认识与评价。这项研究为了解杜甫诗歌在中国以外的传播与影响,朝鲜后期画坛诗意图创作的趋势和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朝鲜后期对杜诗的认识与诗意图创作

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出,诗圣杜甫一直受到高丽文人的尊崇。高丽名臣李仁老(1152-1220)在《题李佺海东耆图后》一文中曾说:“尚读杜子美饮中八仙歌,怳然?若生于天宝间,得与八仙交臂而同游焉。”称“琢句之法,唯少陵独尽奇妙”,认为杜诗处于形式美的颠峰。他还认为杜甫“虽在一饭,尚未忘君”,反映着杜诗所蕴含的强烈的君臣之间节义。崔滋(1188-1260)曾云:“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杜子美在寒窘中,句句不忘君臣之大节。”由此可见,高丽时期的文人认为杜甫是一位“忧国忠节”的诗人。

朝鲜王朝对于杜甫的认识与评价与高丽基本相同。朝鲜文人徐居正(1420-1488)曾说:“古人称杜甫,非特圣于诗,诸皆出于忧国忧民,一饭不忘君之心”。至朝鲜中后期,以宋人苏轼、黄庭坚为楷模的诗风逐渐退化,而研究唐诗的潮流渐渐出现。彼时,朝鲜文人以实证、考证态度对中国历代诗人们进行分析,其中尤其关注和研究杜甫。朝鲜名臣申钦(1566-1628)向诗圣杜甫表示尊崇,他说,“少陵诗为最优,后来效而作者皆不及”,认为应该以杜诗作为朝鲜诗学的典范和楷模。

值得关注的是,朝鲜王朝王室积极鼓励刊行杜甫诗集。世宗曾命集贤殿学者们校勘注释杜诗,并于世宗十三年(1434)刊行《纂注分类杜诗》,至孝宗,该书共五次刊行。也可见杜诗在当时朝鲜文人乃至整个社会受到推崇,起到一定的影响。杜甫诗集还是韩国古代首次刊行翻译的外国人诗集,刊行《杜诗谚解》可以说是从世宗至成宗十二年(1481)国家级出版事业。在朝廷的主持下,广泛普及杜诗,以教化百姓和塑造优良文风,鼓励爱国爱民精神,同时也给后代留下“诗道”的“百代指南书”。

除文人诗文之外,许多画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对杜甫和杜诗的认识。以杜诗为画题的最早文献记录是,安平大君李瑢(1418-1453)命画工安坚(15世纪,生平未详)作《李司马山水图》。此诗是唐广德二年(764)冬天杜甫所作的《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中的一首,画工安坚就以诗意入画。另外一幅杜甫诗意图记载是,1606年明朝使臣朱之藩(1546-1624)把一幅画帖《千古最盛帖》传授给朝鲜。这幅画帖不得流传,但据有关记载,许筠(1569-1618)令画工李澄(1571-?)临摹这幅画。通过对许筠的画、画题、诗文的考证,可以推断《千古最盛帖》是以杜甫的《岳阳楼》为画题。在现存的《千古最盛帖》各种摹本中,可见有一幅以杜甫《登岳阳楼》为画题的《岳阳楼图》、一幅以《秋兴八首》为画题的《秋兴八首图》。此外,金尚宪(1570-1652)《清阴集》卷三十九收载《题尹洗马敬之饮中八仙图》,由此可见,朝鲜中期已出现描画杜甫《饮中八仙图》的诗意图。

至朝鲜后期,文人画家、画工无论身份地位高低,都热衷于杜甫诗意图创作。特别是在朝廷为选拔“差备待令画员”实施“禄职取材”考试中,试题主要出于杜甫所作的《秋兴八首》《丹青引》《春夜喜雨》等二十余首,其题材涉及人物、山水、楼阁、草虫、梅竹等多个类别。由此可见,杜诗在当时朝鲜王朝已形成共识,得到较为广泛的了解;也意味着杜诗富有绘画意境,容易以诗入画。除朝鲜官方对诗意图创作的积极推广外,士大夫文人和画工的自觉收集及创作活动,也促进杜甫诗意图的大众化。

总之,对朝鲜文人来说,杜甫是一位卓越的“琢句”诗人,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忠节诗人;杜甫的诗在朝鲜成为诗学典范,杜甫诗集成为朝鲜民间教化和文化的教材之一;其富有画境的诗意得到朝鲜后期文人的喜欢,成为他们创作的题材之一。

二、朝鲜后期杜甫诗意图的类型与特点

由创作内容看,现存朝鲜后期杜甫诗意图可分为四季风光、山水情趣、人物故事等类型。

(一)表现四季风光和抒情、季节特有景象的作品为最多。

描绘春季的诗意图有金弘道和李麟祥等人的作品。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作于杜甫老病体衰去世的那年,金弘道《老年看花》《船上观梅》,便是以该诗中“老年花似雾中看”一句为画题的作品。金弘道通过描画一个垂暮老人坐船欣赏春天鲜花的景象,来再现和解释杜诗意境。《老年看花》和《船上观梅》这两幅作品通过画面余白,高度体现对春季的抒情。这样的空间安排,给观画者提供一种无限想象空间,包含着感同身受等情绪与共鸣。由此,余白往往是表达诗意的惯常画法。李麟祥《江南春意图》是以杜甫《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中的“花杂重重树,云轻处处山”两句为画题的诗意图,将春天河边柳树等景象表现在画面上。

崔北《楼阁山水图》和李昉运《竹林家》表现出夏季的景象与该季节相关的抒情。《楼阁山水图》是以《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中的“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两句为画题的诗意图。在扇面上,用细腻的笔触描画峭壁、楼阁和悠闲朴素的渔夫,自然风光与人的活动融为一体。杜甫该诗句不但崔北喜欢,也被文征明(1470-1559)作为诗意图画题。三十岁时,未入仕的杜甫与李白(701-762)、王维(699-759)、郑虔(685-765)等交游,此时创作有《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李昉运《竹林家》以其中的“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诗句为画题,通过描绘周边茂盛竹林和水阁上的人物,来表现夏天的情致。

描绘秋季风光与情趣的诗意图有李麟祥、金有声、姜世晃、李昉运等人的作品。李麟祥《松月图》和金有声《萝月芦花》是以《秋兴八首》中的第二首“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诗句为画题。李麟祥作品简约地勾勒松树和藤木交缠,以表达杜甫的诗意。金有声作品则描绘站在山腰上赏月的两个人,其中一人用手指着月亮。这种表现方式与《千古最盛帖》摹本所载《秋兴八首》人物描绘很类似,是作家通过在画面上对人物的具体描画,来更为生动地表达诗意。姜世晃《四时八景图》中的《初秋》是一幅以《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中的“秋水清无底,萧然净客心”诗句为画题的诗意图。这幅作品通过描绘坐在河边亭子里观赏秋天景致来表达诗意。此外,姜世晃《四时八景图》中的《初冬》和李昉运《八幅山水图》中的第七幅均是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句为画题的诗意图。姜世晃和李昉运两人均通过采用简单的笔线描画河边的风景,来表达诗意。特别是姜世晃,将传统四时图与南宗山水画技法融汇在一起,并运用自己特有的画风来体现杜甫诗意图。

描画冬季的风景与情趣的诗意图有李昉运《雪景山水图》和李寅文《山村雪霁》。李昉运《雪景山水图》是一幅以《怀锦水居止二首》中的“雪岭界天白”诗句为画题的诗意图,从这首题画诗可以体会到一种对季节的具体感受。李寅文《山村雪霁》是一幅以《草堂即事》中的“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诗句为画题的诗意图。从这一作品来看,与其说是仅限于诗句在画面上浅显表达,不如说是整体意境和诗意相近更贴切。

描画四季情趣的诗意图如此之多,体现出“天人合一”思想对朝鲜文人的潜移默化。而杜诗对于季节的表现和诗意富有绘画性的特点,也正是以四季山水图为画题的杜甫诗意图频频出现的原因。

(二)表现山水自然风光和人的生活之间的融合与同化。

这类作品主要有沈师正《江上夜泊图》《暮江孤舟图》,成载厚《月下送别图》,洪大渊(1749-1816)《林涧急滩》等。沈师正《江上夜泊图》是一幅以《春夜喜雨》中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两句为画题的诗意图。沈师正通过描绘春夜雨景、烟雾江边的树木,尤其是渔船上的灯光,来忠实地描画杜甫的诗意。在《暮江孤舟图》的画面上,写着《绝句六首》中第一首,即“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沈师正用单一的笔触、水墨淡彩,来描画江边的水阁、周边的树木、一只小船等,以表现出诗意所呈现的氛围。成载厚《月下送别图》是一幅以《南邻》中的“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诗句为画题的诗意图。此画描绘白沙滩、竹林、月亮等,并以互相离别的两人点睛,表达杜甫的诗意。洪大渊《林涧急滩》是一幅以《白帝城》中的“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诗句为画题的诗意图。此作品通过描画葱郁的树林,贯穿而过的小溪等,来表现诗意。

(三)以中国著名人物的事迹为画题。

这种类型的诗是一种借古鉴今表达方式,这也与爱国诗人杜甫在历史上的地位息息相关。在杜甫诗意图中,可见以老子、贺知章、李白、朱云等人的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流传下来,而朝鲜后期这类杜甫诗意图主要有金弘道、金良骥、李汉喆等人的作品。金弘道《老子出关》是一幅以杜甫的《秋兴八首》中第五首的“东来紫气满函关”诗句为画题的诗意图。杜甫借《老子化胡经》所载的“老子出函谷关”故事来作诗。依据此故事内容,金弘道描画骑牛的老子。金弘道(1745-1806)《知章骑马图》、金良骥(1792-?)《饮中八仙图》、李汉喆《醉太白图》都是以杜甫《饮中八仙歌》为画题的诗意图。《知章骑马图》是以诗中“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为画题的作品。这幅画用简约的笔线描绘醉酒骑马的贺知章、以及陪他走路的三个人。金弘道之子金良骥所画《饮中八仙图》画面上写着“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这一诗句。表现苏晋长期斋戒信佛,却嗜酒而在酒中参禅的诗意。金良骥以杜甫喜欢“逃禅”(闭着眼,解脱现实,入禅的境界)的诗境入画。该作品可能是《饮中八仙》八幅中的一幅诗意图。李汉喆《醉太白图》是一幅以“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中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诗句为画题的诗意图。李汉喆以细致的笔触,来描绘坐在酒家喝醉的李白和周边人物的形象。特别是通过对周边人物形象和表情的描画,来表现画题诗句所蕴涵的奇妙的情致。

另外,日本大和文华馆所藏《艺苑合珍》收录梁箕星(?-1755)等画工所画的杜甫诗意图《浣花卜居》《朱云折槛》。梁箕星《浣花卜居》,是一幅以杜甫诗《卜居》为画题的诗意图。此诗写作于761年,当时杜甫流寓西南地区,于成都浣花溪溪畔,筑草堂,种庄稼。此诗意图表达“生不逢时,难以施展,而隐居于自然”的儒士之面貌。作者未详的《朱云折槛》是一幅以杜甫《折槛行》为画题的诗意图,该作品描绘冒死直谏的忠臣朱云。画面上端描绘汉成帝和奸臣张禹,下端描画紧紧攀住被折断的栏杆、奋力挣扎的朱云和脱冠求赦免的辛庆忌。梁箕星《浣花卜居》和某个画工所画的《朱云折槛》,通过杜甫的浣花溪生活和朱云的故事来表现出忠臣的面貌。《艺苑合珍》收录一些以中国著名诗文为题的诗意图,主要用于朝鲜王室的教育和欣赏。因此,这两幅杜甫诗意图的创作,反映出朝鲜王朝对儒家思想及其生活态度的注重。

三、朝鲜后期杜甫诗意图在其表现和技法上的特点

朝鲜后期的杜甫诗意图画题选择和表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

(一)朝鲜后期杜甫诗意图之画题所引的诗句,不拘于原来诗歌所含的抒情与诗意,而根据画家自己的创意性解释来创作。

杜甫诗意图所采用的画题诗句,与原来杜甫作诗的创作背景、诗意、整体氛围有所不同。尤其是以描绘季节的诗句为画题的“四季山水画”表现最为突出。如李麟祥《江南春意图》是一幅以杜甫诗《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中“花杂重重树,云轻处处山”两句为画题的。李麟祥注重其画题诗句所表达的诗意,描画新绿浓荫的春光。姜世晃《四时八景图》中《初冬》和李昉运《八幅山水图》中第七图均以杜诗《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为画题。《登高》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在夔州之时,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的。姜世晃、李昉运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表现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故此,朝鲜后期杜甫诗意图不拘于全诗的整体诗情,更注重特定诗句所描写的四季情趣和山水风光。

(二)朝鲜后期杜甫诗意图的画面表现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朝鲜画家自己独特的方式,二是继承中国画谱的方式。

除在画面上题下画题诗句之外,画家自己根据对诗全文的内容和解释或对杜甫的知识和了解,来表现其诗意。金弘道《老年看花》和《船上观梅》是以杜诗《小寒食舟中作》中“老年花似雾中看”一句为画题。在整体画幅上,依据全诗的内容,描绘出诗中所含人物和景物足矣。但在所绘坐船看花的人旁边,画入酒壶和酒杯,这是画家基于对杜甫爱酒喜好的熟悉与对诗意的发挥。《船上观梅》画面中人物背影,是对此诗尾联一句“愁看直北是长安”的描画。一般来说,画面上端属于方位中的北方。因此,被描绘背影的人物是诗人杜甫,从而表现画题诗句的诗意。由此可见,这幅诗意图的处理方法是基于金弘道对画题诗和杜甫的了解所致。

在其表现形式上,杜甫诗意图均受到中国南宗画风的山水画影响。如金有声《萝月芦花》和金弘道《老子出关》都是受到中国画谱的影响。《萝月芦花》借用《唐解元仿古今画谱》所收录的杜甫诗意图来描绘。虽然画面景物的空间安排在方位上是相反的,但对山水背景的描绘,对站在山腰上举手指着月亮的人物动作的处理等,这些都是相同的。金弘道《老子出关》所选的画题诗句,是引《秋兴八首》中所说的老子行迹典故,而金弘道借用《洪氏仙佛奇踪》的《老子图像》,既有画家自己独创性表现,也借用中国的画谱画法。

(三)在朝鲜后期以“组诗”为画题的杜甫诗意图,采用横卷的形制。但在每一画幅上不写该诗全文,而是将每首诗分录于每一画幅上。

中国明代画家张路(1464-1538)、尤求(生卒年不详)、陈洪绶(1598-1652)等人的作品,均是以诗全文为画题的横卷形态之诗意图。与此相比,朝鲜诗意图采选其中一首或一联而入画。此类情况见于金弘道《知章骑马图》、金良骥《饮中八仙图》、李汉喆《醉太白图》等,此三幅诗意图均是以杜甫诗《饮中八仙歌》为画题的诗意画。

结语

作为文治主义的儒教国家,朝鲜王朝一直尊崇杜甫及其诗歌。从杜诗在朝鲜文坛上的定位和成就来看,作为一个诗学的楷模,受到朝鲜文人们的重视和认同。刊行《杜诗谚解》目的,与朝鲜王朝的政治理念一脉相通,并且对杜诗在朝鲜的“大众化”,对文坛与画坛的诗意图创作均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杜甫诗意图创作,从朝鲜初叶起一直都存在。朝鲜后期画坛更加重视杜甫的诗歌,并陆续创作出以杜诗为画题的诗意图,朝鲜后期画家姜世晃、李麟祥、沈师正、崔北、金弘道等人均有相关创作,且多为描绘四季情趣和山水自然风光之作。朝鲜画工们多创作以杜诗中的有关中国历史人物的故事为画题的诗意图,这恰好反映着朝鲜画坛对“忧国忠节”杜诗的理解与解释。

朝鲜后期有关四季山水情趣杜甫诗意图其画题所采用的诗句,往往与全诗所含的整体诗意有所不同,主要倾向于表达画家对四季景象的主观感受。这一特点是由杜甫的诗有着富有绘画性和较大想象空间所决定。与此同时,朝鲜后期画坛更强调杜甫诗所含的现实主义和儒家思想的风格这一面。这与朝鲜后期对杜甫的认识和定位息息相关,朝鲜后期文坛认为,杜甫与其说是个抒写春游的诗人,不如说是个讲究“忠义”的儒者。朝鲜后期画家们创作杜甫诗意图的手法,亦颇受中国南宗画风的影响。与同一画题的中国杜甫诗意图相比,朝鲜诗意图笔触更简约。

总之,杜甫的诗对韩国古代高丽、朝鲜王朝的文艺界影响很大。杜诗为朝鲜画坛的发展给予不可忽视的贡献,尤其是影响着朝鲜后期的诗意图。在对杜甫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朝鲜后期杜甫诗意图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律的艺术境界。

注释:

①②李仁老:《东文选》卷102,《韩国古典文学选》,弘信文化社,1995年,第234页;第234页。

③崔滋:《补闲集》卷中,《韩国文集丛刊》卷203,景仁文化社,1988年,第134页。

④徐居正:《东人诗话》卷上,《韩国文集丛刊》卷298,景仁文化社,1988年,第201页。

⑤申钦:《晴窗软谈》卷上,《韩国文集丛刊》卷290,景仁文化社,1988年,第79页。

⑥姜宽植:《朝鲜后期宫中画员研究》上册,石枕出版社,2001年,第113页。

⑦李炳汉:《山水自然与汉诗的传统》,载《外国文学》1985年,热音社。

⑧这幅描绘醉酒人物形象的诗意图与朝鲜后期对“饮中八仙”认识有一定联系。朝鲜国王正祖在位十四年(1790)三月三日,命令奎章阁检书官撰《饮中八仙图·序》。据李德懋(1741-1798)、柳得恭(1748-1807)、朴齐家(1750-1805)等人的文章,认为八名酒仙都是有学识、品德高尚的士大夫文人,国君必须招用这样的人物。

猜你喜欢
杜诗意图诗句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宋代杜诗旧注整理与研究
——以宋代蜀人三家杜诗注辑录为例
贫困无田杜太守
不打自招
从源于杜诗的成语看杜诗的锤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