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沉浸度研究

2015-11-14 13:19刘娉婷傅钢善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4年8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习者

刘娉婷+傅钢善

摘 要:网络教育在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相比传统教学来讲,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时,部分学习者的沉浸度会有所降低。本研究着重对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沉浸度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了影响学习者沉浸度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对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提供可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习者;沉浸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5-0007-03

一、引言

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开始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比如,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可以快速地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学习,等等。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教育在极大地方便了学习者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有学习者反映,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时,他们的沉浸度会有所降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沉浸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对此我们应加以重视。

二、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沉浸度的概念界定及现状分析

1.沉浸、沉浸性与沉浸度

Csikszentmihalyi指出沉浸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体验”。(《沉浸:最佳体验的心理学》,1990)。根据Csikszentmihalyi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笔者认为:沉浸就是指一个人专心致志投入到某一事物中的状态;沉浸性就是指某一事物所具备的、能让一个人沉浸其中的特性;沉浸度就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投入程度。而本研究中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沉浸度就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时,学习者的投入程度或专注程度。

2.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沉浸度的现状分析

笔者以国内最大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为检索源进行检索,发现有关网络环境下“沉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虚拟现实、教育游戏和对沉浸的理论研究这几方面,不难看出这些研究都是具体到某一方面的,还鲜有文章从宏观的角度对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沉浸问题作全面、整体的分析。基于此,本文对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沉浸度的内涵、原因、建议这些共性的问题作了探讨,希望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影响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沉浸度的因素

通过对有关沉浸理论的文章进行研究并结合Csikszentmihalyi的观点,我们得知沉浸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受内在动机(如兴趣、自制力)的影响,但是这种内在感受的实现需要外在条件(如反馈、环境、和技能相对应的挑战)去激发。因此我们认为影响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沉浸度的因素不仅包括内因还包括外因,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观点并结合网络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影响学习者沉浸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如图2所示。

1.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

沉浸主要受内在动机的影响,而产生内在动机的前提是学习者必须对所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兴趣。如果学习者对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会在内部动机的驱使下不断去探索未知的东西。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学习者会在兴趣的牵引下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所学内容上,从而达到全神贯注、沉浸其中的状态。相反,如果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学习者就不会有求知的内在动机,自然也就无法“沉浸”在学习中。

2.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自制能力薄弱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时,学习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定学习时间,自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有计划的学习,从而使学习效果最优化。但这是以学习者本身具有较强的自制力为前提的。如果学习者本身自制力薄弱,就很难集中注意力,按照既有目标和计划进行学习,或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严格要求自己,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在遇到难以理解或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也只是一带而过,不会真正沉浸其中进行深入思考。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网络环境下,尤其是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般都是制定好的。虽然学习者在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时,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但这个“支配”是有前提的,或者说,学习者只能在小范围内支配自己的学习。以教学内容为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体现在学习者可以自己决定先学哪一章哪一节,后学哪一章哪一节。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可以学习网络课程以外的内容。只有依据学习者自身的认知特点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教学策略,才能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沉浸度,使学习效果最优化。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可能即时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更改。若既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习者实际情况不符,或者说产生“脱节”,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引导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辨析,学习者的沉浸度自然会降低。

4.网络环境下教师的监控、引导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全身心地沉浸到学习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与教师的引导、监控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可以即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深入学习。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也可以即时地给予提示,加以启发,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辨析,从而使学生沉浸在所学知识中。当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走神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监督学生,并把处在游离状态的学生“拉”回来,使其重新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不可能像在传统环境下那样充分发挥其指导监控作用,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困惑时,往往会感到迷茫,加之自制力较差,通常就会不了了之。

5.学习者不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根据沉浸理论的观点,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是发生沉浸体验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建构主义也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建构获得的。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时,有利于知识的建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不利于学习者对操作性、实践性知识的获取。如在学习物理实验或化学实验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不能亲身体会,亲自操作,也就很难产生兴趣,更不要说投入进去了。

四、网络环境下提高学习者学习沉浸度的建议

为提高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沉浸度,笔者根据网络环境下影响学习者沉浸度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

1.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评价方式的转变

为了克服者学习者本身自制力薄弱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设定教学目标和转变评价方式上作出相应地改变(以弥补学习者本身自制力薄弱的不足)。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更加严格,更加具体,尤其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该要求学习者“理解”和“领会”,而不应该是“知道”或“了解”。相应地,评价方式也应更加侧重于考察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比如,在课后测验时,题目的设置应以考察学习者的思维过程为目标。与此同时,还应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考察,促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沉浸到学习中。

2.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的设计

要想提高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时的沉浸度,使学习者尽可能地投入到学习中,最好办法就是使学习内容本身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基于此,我们可以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的设计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多尝试探究性学习活动,如问题驱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学习,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求知热情,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促使学习者主动去探索,沉浸到学习中。

此外,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上,应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当前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进行,使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的当前情况相符。这就好比抛锚式教学一样,如果学习内容太简单,学习者很容易对产生排斥心理,如果学习内容太难,学习者又会产生倦怠感。只有在学习内容难易适中,符合学习者实际情况的时候,学习者才会有兴趣去深入学习、思考、辨析。

3.虚拟现实技术、交互式软件的使用

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之一就是它具有沉浸性,可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沉浸其中。在网络教学中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使学习者尽可能地在接近于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无疑会提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沉浸度。与此同时还应注重交互式软件在网络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交互式软件可以实现人机互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进而沉浸到学习中。

4.过程监控服务体系的构建

要积极构建和完善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时的过程监控服务机制。如图3所示,所谓过程监控服务,就是要对学生的学习路径(学习轨迹)、学习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给予学生恰当的提示,从而实现对学习者的有效管理引导学习者沿着正确的路径学习。比如当学习者长时间浏览同一内容时,他有可能处在走思状态。系统就可以给出提示,帮助学习者集中精力,专心学习。

5.学习推送服务机制的构建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推送服务机制。如图4,所谓学习推送服务机制,就是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或对学习者的学习记录进行分析,并依此判断学习者的喜好和特征,从而为学习者推送适合的学习内容。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推送服务机制,可以实现在恰当的时间为学习者推送恰当的学习内容。这里“恰当的学习内容”就是指符合学习者认知特点的学习内容。如此,方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沉浸度。

6.注重对实时交流平台的应用

此外,还注重对学习交流平台的合理应用,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在网络环境下,应该合理开发和选用可供学习者和教师、同伴相互交流的实时聊天软件,拉近学习者与助学者的距离,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学习者可以即时地和教师、同伴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深入思考,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学习者的沉浸度。与此同时,实时交流平台的使用也可以使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依此不断更新教学计划,使之适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

五、结语

关于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研究将是国家加速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研究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沉浸度对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就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沉浸度的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影响学习者沉浸度的因素,进而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对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力.新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教育发展趋势及实施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

[2]邵燕楠.追问中小学网络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6).

[3]曾海军,曾德考,范新民.从国外远程教育看中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8(4).

[4]郝宁.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看当前网络教育存在的缺陷[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5]李冰,张雅萍.对网络教育的反观和自省[J].电化教育研究,2002(8).

[6]洪彬彬,吴静.展望网络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5).

[7]朱东红.网络环境下沉浸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07(13).

[8]安俊伟,亓冬,刘 帅.浅析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9]闫振中.沉浸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对远程教育的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远程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