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胡红
摘 要:本文阐述了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背景,并以武汉大学视频公开课录制为例,从教师方面和后期的视频编辑等方面阐述视频公开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武汉大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5-0044-03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学习的方式和途径都发生了改变,同时教师教学的方式和模式也跟传统的课堂不一样了。终身学习也被大众接受了,但是教师资源和网络学习资源缺乏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怎样利用有限的师资和学习资源,使之发挥更大的效果,使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学习资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早提出视频公开课来解决这个问题,将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源都在互联网上共享。耶鲁、哈佛、牛津、剑桥等世界知名大学也先后在网上对外公开校内课程。我国的视频公开课是指于2011年11月正式上线的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1]由教育部建设的“爱课程网站”作为课程的发布平台向公众免费开放,这些课程重点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到目前为止爱课程网站上的视频公开课有原来的20门课程增加到现在405门课程,现在课题的选择也变得更加丰富,不光有人文社科类的,也有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的课题。武汉大学从12年起开始制作视频公开课,目前有10门上线。
到目前为止,武汉大学上线的视频公开课总共有十门:赵林教授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郭齐勇教授的《中国古代思想智慧》、潘迎春教授的《西方历史的源头》、李工真教授的《德国大学现代化》、尚永亮教授的《唐诗艺术》、李建中教授的《中国文论经典的诗性魅力》以及孟勤国教授的《生活中的物权》、汪小凡教授的《校园中的植物世界》、陈向东教授的《微生物的世界》、测绘学院的院士及知名教授讲解的《走进测绘殿堂》。在爱课程网站上,这几门课程里面,尚永亮教授的《唐诗艺术》点击率是最高的,达到四万多人。笔者作为视频公开课制作的一份子,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公开课要顺利通过教育部的审核,需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主讲教师方面
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要把知识点用自己的言语和肢体语言透过摄像机镜头传递给观众,那么教师就不能只是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在在讲台上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2]因此主讲教师本身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事前要做好准备,分配好时间,把知识点讲清讲透彻。武汉大学的赵林老师在他的论文中说由于讲完希腊悲剧还要讲希腊的喜剧,占用了希腊哲学的课时,希腊科学的发展史更是由于时间限制没有讲。因此在视频公开课之前教师要做好准备,知识点怎么讲,花费多少时间都要心中有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3]
中国视频公开课是给电脑面前的学生学习的,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会比较少,这跟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不同,怎么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完整个课程,这就需要教师方面要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表情或肢体动作结合起来。而且教师在讲堂上要放松,事先和拍摄人员沟通好,不要有紧张的情绪,这样可能会影响公开课的制作效果。教师讲解的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枯燥无味的知识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有兴趣学下去。如武汉大学汪小凡教授的《校园中的植物世界》,以校园作为天然的课堂,采用课堂教学与户外考察相结合,带领学生领略武汉大学的美丽风景,认识校园中的植物,学习鉴别植物的方法,了解武汉大学百年校园的植被变迁。这样的课程会使很多人有兴趣,一方面可以学到知识,一方面可以了解武汉大学,领略武汉大学的风景。并且这门课不仅有课堂内的理论知识讲解,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
从武汉大学的十门公开课来看,中国高校的视频公开课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国内建设的四百多门的视频公开课,教师传授知识的形式大部分依然是师讲生听,教学的形式相对比较刻板。教师比较依赖于PPT,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学生的参与度不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国外的公开课在世界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视频公开课采用的事开放而思辨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去思考。比如哈佛大学的《公正》,教师不断的给学生选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4]武汉大学目前的十门公开课有九门是采用传统的这种教学方式,只有汪小凡老师的《校园中的植物世界》里面的三讲是在户外拍摄,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学习校园中的植物。因此在摄像机前面怎么样让自己的课能够吸引观众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方式上要有创新,不能仍然停滞在传统的师讲生听的状态。这是笔者认为目前视频公开课的核心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视频公开课的利用率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交互性差
这里的交互性包括课堂上生生交互、师生交互以及学生与平台之间的交互。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式教学的重要环节,缺少交互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不完整,是对视频公开课的一大诟病[5]。视频公开课的受众是全社会大众,而社会大众的差异是很大的,从而使师生交互以及交互环节的设置都很困难。学生与平台建设之间的交互是从课后教师答疑这部分来说,学生在网上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并没有及时的就学生的提问做出回答。因此想要视频公开课的利用率提高,课程的交互性就要提高,要从这三个方面来提高交互性。
二、公开课视频的制作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1.视频的制作过程
武汉大学视频公开课的拍摄是由教育技术工作室完成的,场地选在一个小型的报告厅里面,报告厅里有设置好的灯光,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讲课的背景是有武汉大学特色的巨大的图画,背景能够跟灯光很好的配合。在拍摄前会跟讲课的老师讲解一下录制的流程,一方面使老师放轻松,克服面对镜头的紧张感与焦虑感;另一方面使我们拍摄人员了解教师的上课安排,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也要提醒下面听课的学生,关闭手机或静音,认真听课,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精神面貌要饱满。endprint
拍摄的器材选用的松下的P2高清摄像机,有五个机位。全景、右机位、左机位、学生场景以及主场景。全景是作为交代镜头,并且作为备用镜头,右机位、左机位以及主场景的摄像机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记录老师的上课过程,学生镜头是捕捉学生上课时的状态以及学生 回答老师问题时的状况。这时总共有六路信号,还有一路专门记录教师的PPT,在多机位视频拍摄的时候,镜头需要切换最终输入到一路视频信号中。我们采用的是ESP的多机位现场切换,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后期视频的编辑。在拍摄的过程中最好对教师的口误或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进行记录,便于后期的剪辑。在教师准备好以及摄像机开始工作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摄像,一位工作人员在切换台进行视频信号的切换,根据教师讲课的内容选取六路信号中合适的信号作为最终的视频信号,并对不同的教师角度进行切换,以免显得画面内容单一呆板。工作人员再对录好的视频进行剪切,对不好的或出错的镜头进行后期编辑。
视频制作完成以后交由教育部,教育部组织专家对视频公开课的内容进行审查,主要是审查教学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逻辑性等方面,特别是版权方面。如《走进测绘世界》里面涉及到的每一张地图都要标明出处。审查合格以后上传到爱课程等网络平台上。
2.视频公开课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发现在视频制作完成送到教育部审核,之后会有很多的问题,有很多要改掉的小细节,现总结如下:
(1)版权的问题
视频公开课的成片的版权归属应该很清晰,在录像中所使用的图片及视音频等素材要避免版权风险,要在片中明确注明出处。在视频公开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为了增加视频的丰富性和生动性,需要在视频中插入一些跟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这些图片都需要注明来源和出处。如《走进测绘殿堂》里面的每一张地图都要很清楚的标明出去,在后期修改的时候很多有一大部分就是要在图片中添加图片的出去,因此在前期准备PPT的时候要注意明确标明PPT中所用图片的来源。
(2)准确性的问题
在后期修改的时候,有部分错误是上课时老师没注意有讲错的地方或者是所准备的PPT中或者是唱词中有很明显的错误,如错字或用词不当等等。在前期制作PPT时没有认真检查PPT中的文字,导致送上去审查以后才发现有很多的低级错误。PPT如果出现错误修改会很麻烦,因此主讲教师在拍摄之前一定要对PPT进行认真的检查,以确保其准确性。图片与真实的情况不符,如国家地图的比例不能随意更改,因为正确的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所用的图片要慎重考虑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民族、宗教及对外关系等问题,地图上涉及到的领地一定要标明的很清楚,避免产生政治误会。
(3)涉及机密问题
由于公开课是开放的,任何想看的人基本上都看得到,涉及到国家安全和不宜公开的地理坐标数据被标注在地图上,不适合在公开课上对外发布的,这些是不能在课上讲的,即使拍成了录像,后期也要减掉。因此在拍摄之前,主讲教师要搞清楚哪些是涉密的,不适合对外公开,则将此知识点不录像或者不讲,以减轻后期的剪辑工作。
要解决上述问题,一是教师在前期的准备工作要仔细,仔细检查看看有没有不科学的地方,对于所用的PPT里面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检查。二是在拍摄时要与拍摄人员及时沟通自己的想法,如什么时候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好让拍摄人员把镜头切换到学生。三是在教育部的修改意见下来以后主讲教师应及时与后期的编辑人员沟通,哪里需要修改,该如何修改,这些沟通以后后期的编辑人员对视频进行修改。
视频公开课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想要有效地推进视频公开课的建设需要多方的努力,做大量的工作,因此中国高校视频公开课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闫艳凤.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软件导刊,2013(3):43-44.
[2]李益,范雅琳.对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几点建议——基于逃课族的视角[J].软件导刊,2012(2):79.
[3]赵林.视频公开课“古希腊文明的兴衰”建设浅谈[J].中国大学教育,2012(3):17.
[4]傅吉艳,陈仕品.哈佛大学视频公开课《公正》设计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1):18-21.
[5]刘颖,王向军,嵇斗,单朝龙.国内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现状研究与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33(2):104-105.
(编辑:王晓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