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君
摘 要 为优化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本科男小教定点培养计划应运而生。本文试通过在阅读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在研究中成长这三个路径对本科男小教培养策略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 本科男小教 阅读 实践 研究 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0.017
Reflections on the Undergraduate Male Primary Education Training Policy
LU Wenjun
(C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for Children,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of primary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male gender structure, designated training plans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This paper tries to grow in reading, grow up in practice and in the study to grow the three paths of undergraduate mal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raining strategy make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Key words growth of male undergraduates; reading; practice; research
为了提高新进教师质量,优化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2013年常州市教育局委托我校试点培养40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男教师。通过分析相关文件精神,学习研究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材料,结合专业需求,在免费男小教培养策略方面,初步形成以下思路。
1在阅读中成长
教育者作为读书人之代表,应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作为教育者中的基础教育者,男性教师,更应将读书作为学习之要务。读书不仅能开阔眼界、拓展心胸、涵泳心灵、深刻思想,使男性应有的温柔敦厚与质朴儒雅得以尽情发挥,并能赋予男教师以阳刚之外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丰富之美、包容之美。
1.1 在阅读中成长,还原阅读兴趣是成长的前提
中小学9年的应试教育,败坏了学生阅读的好胃口。尤其是爱好广泛阅读的男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长期被迫进食高营养而单一的菜品,导致逐渐产生自主意识的学生尤其是男生的强烈反感,以致原本灵敏的味觉和嗅觉变得迟钝,原本好吃和好奇的本性被抑制,必须重新加以激发和还原。
(1)营造空腹感。利用小学优秀教师资源,请一些有代表性经历和成就的小学优秀男教师来校给未来的男小教们做讲座,进行互动、交流,起到榜样示范、引领成长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在班里进行读书情况调研,让学生产生空腹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从而产生读书愿望,树立读书目标。
(2)把菜单交给学生。读书好比吃饭,这好吃的菜就是有营养的书籍。所以教师首先要给予好书推荐,把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列成书目,供学生选择阅读。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学校还要给学生开辟包厢——阅览室,每周享受二到三次阅览室阅读服务。教师还要给学生适当加添时令菜、新鲜菜,比如设立班级书架,师生随时贡献、增添新书;订阅报刊杂志,了解时事新闻,拓展阅读面,丰富阅读内容。
(3)介绍特色菜。有些特色菜,往往看起来很普通,不一定能吸引大家,但是只要一品尝,就会欲罢不能。读书也一样。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班会课、自习课或者午休和放学后的时间,为学生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或当代最鲜活的文学作品,或儿童文学作品,或是教育传记等等,阅读方式多样化,一些名著翻拍的经典影视也可以让学生观摩,目的都在激发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
1.2 在阅读中成长,明确阅读目标是成长的关键
古人讲得好:“故书不厌百回读,要获新知读旧书。”因此针对此目标的阅读内容应包含古今中外文史哲经典著作、教育教学心理学专著、教育教学案例、儿童文学经典著作、各类教育刊物、小学整套教科书等等。在此基础上,短期目标可按学年或学期设立。比如前三年侧重于古今中外文史哲经典著作,后二年侧重教育教学类著作,其余贯穿其中。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制定五年读书计划,也可以由教师制定统一计划,学生按自己情况做相应调整或者补充。树立阅读目标还可以将专业要求与个人兴趣相结合。男生普遍思维活跃,阅读面广泛,教师应鼓励、支持学生有自己的兴趣阅读,并能确立相应阅读目标、计划与要求,使兴趣领域成为学生的独特之处,成为学生将来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
1.3 在阅读中成长,掌握阅读方法是效益的保证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因此,要学会阅读,首先要读一读古今中外指导怎样读书的一类文章。语文课堂也是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一个途径,课文是一个个读书的例子。此外,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制作读书报、组织读书会等活动,都是提高学生阅读效益的有效辅助方式。
2 在实践中成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春期的男孩,求知欲旺盛,但急切冒进;自我意识强烈,但自控力差;兴趣范围广泛,但无目的性,执行力较差。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感觉到自身的不足,更加明确奋斗目标,不断成长。endprint
(1)在课堂上实践。“教,然后知困。”教师应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甚至可以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者的角色。如组织学生进行好书推荐、专题讲座、记者招待会、微课展示等等。教师只需明确要求,适当指点,在听课过程中善于组织学生点评,乐于鼓励和表扬,并能按照学生表现水平慎重进行评奖颁奖仪式,学生在竞争与展示中自能得到锻炼与进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由小组转向布置学生个人独立完成任务,内容的选择可以更加自由广泛,或者可以把课本上的一些诗词等内容交给学生来完成。学生的角色一旦发生转变,加油充电的愿望就变得迫切了。
(2)在赛场上实践。男孩子天生好斗,就应适时提供他们竞争的舞台。学校每年的技能节比赛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应要求学生全部参加。各类社团比赛也层出不穷,只要学生参与,就应给予加分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竞赛热情。对于校外的比赛,只要不影响正常学习,也应鼓励学生多多参加。班级是自家的练功场,看家本领应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校园和校外的世界,才是天空和海洋,很美好也很残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残酷的竞争中,学生才能够尽快成熟起来。
(3)在见实习中实践。传统的见实习制度流于形式,过于呆板,不见实效。时间过短,数量过少,效率较低。学生的见实习尤其是前三年只能说是蜻蜓点水,连感觉都没有形成,别说能力提升了。见实习制度迫切需要大胆的改革。学生在校五年,前三年是打基础的关键,后两年是完成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所以在前三年中每学期至少应安排一周的全面浸润式见实习,按不同层次布置相应的见实习作业,让学生尽早感受到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素养,产生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感与努力成长的迫切感。后两年每学期至少安排一个月的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在指导老师帮助下应该全面承担教育管理与教学任务,完全进入工作程序,只有这样的深度实践才能真正让学生迅速成长。
3 在研究中成长
“研究”一词在教科研工作中往往被严肃化、深刻化、理论化、系统化,变成一种高大上的行为,使人望而却步。笔者认为其实研究可以是个性化的,具体化的,局部的,零碎的,甚至是细节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学生将来所面对的对象来开展。从细微处着手,慢慢积累,自然能逐渐形成研究的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又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例如小学男孩子这个群体就很值得研究,例如学生自己可以是很好的研究个案,纯男生的班级也很有研究价值。学生可以在见实习中注重研究细节,通过观察与感受见实习生活,记录一些教育教学案例,通过研究发现问题,并能同时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向特级教师与经典的教育教学案例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或思路。可以发表一些教育随笔,或者反映自己教育理想的诗歌、散文,或者自己思考而形成的小论文、小案例。也可以适时参与到小学现有的课题中进行研究。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更值得利用的是假期。这是可以自由支配、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的时期。九个假期的安排应该是有系统性的,有计划的,科学的,合理地逐渐实施由理论学习到实践检验的过程。教师应该起好引领的作用,事先有充分的研究与深入的思考,尽量吸收来自小学实践中的发展需求与实时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恰当的建议,或者方案参考。学生在教师的目标引领下,可以根据个人能力选择研究内容,进行广泛的阅读与实践,从而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并在过程中注意不断积累。
参考文献
[1] 孙孔懿.论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2] 程晋宽.成功之路——国外优秀小学透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8.
[3]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1.
[4] 关于印发《常州市试点培养小教本科男教师的意见》的通知.常教人【2013】19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