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馨瑶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中学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丰富了课堂内容,能创设具体学习情景,帮助学生进入课文角色,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中学语文课堂多媒体应用的现状,并针对多媒体应用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0.059
Current Situation of Middle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
PENG Xinyao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Erliban Campus,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ultimedia is becoming second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aids. This new way of enrich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to create specific learning scenarios to help students enter the text roles to enhanc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The author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status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classroom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and proposed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 on the lack in multimedia application process.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improvement strategy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趋于常态。然而,在给教学活动带来便利的同时,中学语文课堂多媒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学语文的课堂效率,如何对中学语文课堂多媒体应用进行改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中学语文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1)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操。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包含生动形象的图像和视频、悦耳动听的音频,它集大量丰富的感官材料于一体,在课堂上展示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的内容,变枯燥无味的课堂为活跃积极的课堂,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習。如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教师借助多媒体,通过向学生展示月下荷塘的图片,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在欣赏美景、聆听美文中去感受田田的荷叶、出水的荷花、脉脉的流水、朦胧的月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创设具体学习情景,帮助学生进入课文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具体的学习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角色。①如学习《琵琶行》一文,文中对音乐的描写比较凝练,学生中大多对琵琶这种乐器不熟悉,很难真正感知琵琶音乐的动人之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展示琵琶这种乐器,并播放琵琶音乐,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听觉上的感受。
(3)丰富课堂内容。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走出了课堂的限制,拓宽了学习面,优化了学习环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这些方面的空白,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还节省了教师大量书写板书的时间,是一种更为快捷的教学方法。
2 中学语文课堂多媒体应用的现状
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音、影、图、文合一的特点,能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使中学教师的教学手段趋向于多样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中学语文教学枯燥无味的缺点。②因此,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给教学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与此同时,中学语文课堂多媒体的应用还存在一些误区,具体如下:
(1)多媒体演示内容过多,降低了课堂效率。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辅助教师教学,而目前很多教师已经把多媒体作为了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无限度地使用多媒体演示,以课件演示代替教师的引导。一方面,课件中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层出不穷,表面上来看提起了学生的课堂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实际上很多学生都是以一种“凑热闹、看表演”的心态在“活跃”,这使得课堂局部表现很好,但整体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另一方面,课件内容过多,演示速度上就会加快,而它不同于黑板板书,在不停地变化,那么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减少了,整体上学生看到的知识内容很多,但实际上他们能真正把握的却不多。
(2)多媒体教学走向程序化,教师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模糊。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丰富了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长时间应用使得教学程式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如在诗歌教学中,教学课件逐渐形成了“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诗歌朗读—意境配图欣赏—艺术手法—思想感情”的固定内容,这种固定的课件形式为教师节省了很多备课的时间,但同时也使学生逐步陷入课件审美疲劳的困境,学习兴趣骤然下降。③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操作课件,就像多媒体在给学生上课一样,教学过程呈现机械化现象,教师没有深入的知识讲解,有时甚至有些混乱,教师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模糊了,多媒体已经不单单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了,已然喧宾夺主,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导。
(3)教师自身素养不够,对语文学科定位不准。一些中学语文教师由于自身素养不够,普通话不标准,多媒体使用不熟练等原因,以致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规范,格式混乱,其片面追求课件夺人眼球的外在形式,使得内容脱离了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课堂操作上更是错误频出。
3 中学语文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改进策略
3.1 适时、适量、适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
(1)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强调教师演示课件的时候要把握好时机。多媒体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课件不够熟悉,或是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不够认真仔细,经常会发生一张幻灯片播出之后不是教师想要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而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要求课件的播放,能在恰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下一学习环节,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2)适量使用多媒体教学。适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强调课件的数量要控制好,内容也要适中,不宜过多。课件数量和内容过多,教师不易操作,也容易让学生眼花缭乱,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设计课件数量和内容,保证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里掌握一定的知识,而不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强行让学生接受过量的知识信息。④而且教师还要注意课件中插入的音频、视频不易过多,要适量,否则,容易造成卡机、死机,影响课件演示效果。
(3)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强调课件演示的频度不能过快,也就是说课堂上教师使用多媒体的时间应该有一个限度。具体来说,课件中解释性的内容不宜过多,不要影响到学生的正常思维;背景知识不宜过多,教师要注意把握住重点;课件中要体现出引导式教学,适当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问题设置数量要适当、难易程度也要适当。
3.2 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多媒体的辅助地位,加强课堂互动
(1)科学定位多媒体的地位。多媒体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工具,是为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辅助性工具,因此,不能将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定位多媒体的地位,使之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要以“切实可用”为准则,结合具体教材内容来设计课件。⑤
(2)保证课堂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断完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多样,课件呈现给学生的信息量更大,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教师能否利用好多媒体,使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以引导、启发学生学习是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能被课件牵着走,不能成为简单的幻灯片切换者,重点教学内容还是要通过自己的语言传授给学生。另外,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要注意组织好课堂秩序,时刻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教师还要注意自身仪态,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不要忽略手势、眼神的重要性。
(3)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传统教学中黑板是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板书的书写有一定的情境性,这是多媒体教学所不能及的。而且教师对汉字的书写是学生巩固汉字笔画笔顺的一大途径。随着在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推进,我们不能过分依赖计算机多媒体自动化系统,不能摒弃传统书写形式。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要求教师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整合出最佳教学模式。
3.3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给语文学科一个准确的定位
教师在工作之余要不断进行“自我充电”,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与研讨,学习其多媒体教学的技巧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多媒体教学能力;教师还应多阅讀与多媒体教学相关的书籍以及与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教师还应适当地参加培训活动,包括教学培训和多媒体使用培训,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给语文学科一个准确的定位: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语言是核心内容,语文学习活动是主要的形式,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牢记多媒体教学中语文学科的定位,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严格依照学科定位来设计,以保证课件的质量。
4 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是现阶段我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现象:多媒体演示内容过多;多媒体教学走向程序化,教师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模糊;教师自身素养不够,对语文学科定位不准。对此,我们要采取改进性措施,来应对中学语文教学多媒体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多媒体的辅助地位,要求教师适时、适量、适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注释
① 赵中方.中学语文课堂如何巧用多媒体[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3):159-159.
② 赵永才.浅议中学语文课堂的多媒体教学应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5):308-308.
③ 许智燕.中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弊端及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98-99.
④ 陈晓颖.中学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运用的弊端与应对策略[J].华章,2014(17):325.
⑤ 李玉红.走出多媒体在中学语文课堂应用的误区[J].成功(教育版),201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