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馨
【摘 要】众所周知,马克西姆·高尔基是前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利用自己手中的笔墨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充分的展现了那个时期社会的风气以及人们所追求的精神生活。本文主要分析高尔基三部曲中的精神。
【关键词】高尔基;三部曲;精神
高尔基的三部曲分别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三部曲流传于海内外,它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前苏联列宁时代,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更多的人可以通过高尔基三部曲中的精神渗入了解那个时代所散发的时代风气。
一、高尔基三部曲精神概述
马克西姆·高尔基出生在前苏联伏尔加河河畔中的一个木匠家庭中,由于他出生在社会的底层当中,这让高尔基从小就对劳动人民的辛苦充满了敬畏之心,也对社会底层的小市民风气感到无比的厌烦。但是,正是因为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中,他才可以利用文学创作,将这种感受很好的表达出来。高尔基作为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它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展现了杰出文学创作功底,更是将三部曲的精神传播出去,总体向世人表达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
二、三部曲精神浅谈
任何文学作品必然以生活为基础,以现实为写照,融入作家独有的生命体验,在作品中或是洋洋洒洒或是酣暢淋漓,将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展现的一览无余。当然,任何文学作品都会表达一定的精神思想,作为人类的伟大著作,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也不例外。在下文中,我们将会分别探讨这三部文学作品所展现的精神面貌。
1.高尔基的《童年》精神浅谈
我们都知道,高尔基的三部曲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切入点,利用阿廖沙这个人物将自己的一生展现出来。在高尔基的《童年》当中,一个幼小的孩子所经历的事情跌宕起伏,其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他后来的生存埋下了伏笔。在常人眼中,孩子的童年应该是美好的,充满着欢声笑语和鲜花糖果,有着家人的宠爱和快乐的校园。但是在高尔基的《童年》中,这些都没有,或者是说少的可怜。外祖父的自私阴冷、母亲后来的改嫁不幸、以及舅舅为争夺家产而打得头破血流,这些都无法让阿廖沙的童年感到快乐。但是,外祖母的善良美好、老工匠的正直忠诚又让幼小的阿廖沙在童年感受到了真善美。所以说,高尔基三部曲中的《童年》是一种相互交织性的作品,再人性的善良和人性的自私当中穿梭自如,让人们倾听到了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儿童讲述了一个悲惨不幸以及痛苦与侮辱并存的童年故事。这让人们感受到了《童年》中所要表达的那种像小草一样发愤图强、冲破生活重重障碍向参天大树一步步靠近的不屈精神。
2.高尔基的《在人间》精神浅谈
《在人间》是高尔基三部曲当中的第二部作品,这部文学作品紧接着《童年》的结尾开始叙述和描写。总体来说,高尔基的《在人间》作品展现了和《童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精神面貌。当主人公阿廖沙和其外祖母被自私的外祖父赶出家门以后,阿廖沙便开始到“人间”谋取生存。在人间的生存之路是如此的坎坷,阿廖沙带着童年的那种稚气,却又要在广阔的天地间寻求安身立命的本领。“在人间”的这段生活,阿廖沙随着劳动强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劳动时间的不断延长,他的视角也从狭隘的小市民精神辗转到了广大的劳动人民阶层。更重要的是,阿廖沙在这个时期有机会接触大量的书籍,这让他在辛苦的劳动之中,大脑可以得到一定的满足与放松。高尔基的《在人间》摆脱了单一叙述主人公命运的单调,而是从劳动人民入手,深刻的展现了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勤劳。不仅如此,《在人间》利用当时压抑的生活状态表达出了人们善良、勇敢、质朴的精神,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高尔基的《我的大学》精神浅谈
作为高尔基人生三部曲当中的最后一部文学作品——《我的大学》是对前两部作品的又一次升华,它表现出了一个全新的精神状态。主人公阿廖沙告别最亲近的外祖母,满怀希望的要想进入大学读书。但是,现实的生活状态再一次压向了阿廖沙,主人公不得不一边在贫民窟中工作,一边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阿廖沙在他们的影响之下,也开启了一条全新的人生之路。在高尔基《我的大学》中,主人公没有一天进入过真正的大学读书,但是他所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却并不少于当时的大学生。高尔基将这一时期的生活表述为《我的大学》并没有揶揄之味,反而是利用社会大学的中现实主义作品,充分表达了当时那种即兴奋又迷茫的精神状态。高尔基的《我的大学》所展现的精神意义在现如今也有一定的作用,它就像一瓶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所散发的精神内涵也就更加的醇厚。
三、总结语
高尔基三部曲中,利用不同人物一生的不同经历,缩影似的展现了前苏联社会的变迁,它不仅体现了人物的生存精神,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所以说,在高尔基的三部曲当中,我们不仅要学习主人公那坚强的精神,更要将这种精神运用在国家的建设当中,要始终相信灿烂的明天终将到来!
参考文献:
[1]武传艳.高尔基的《童年》赏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2)
[2]刘颖.再读高尔基——《童年》的苦与乐评析[J].科技信息.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