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启蒙思想在《红与黑》中的反映

2015-11-11 07:59游娜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红与黑

游娜

【摘 要】《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在司汤达的作品中往往体现着对宗教、教会的一种背弃和憎恶。本文主要通过《红与黑》来看司汤达的启蒙思想。

【关键词】司汤达启蒙思想;《红与黑》;反映

一、司汤达的成长

在司汤达生活的法国时期,主要有两股势力在统治着法国——王权势力和教会势力。这两股势力相互依赖、联合、勾结,一起对当时的法国人民进行残酷的统治。司汤达从小精神和肉体就受到教会的教士的摧残,而在其青年时期又受到了法国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天主教是一种黑暗势力的工具,是暴政的帮凶,奴役人民的工具。所以,司汤达对天主教非常的憎恶。司汤达的童年和青年经历是他成为一个无神论者,而在其亲身经历了拿破仑革命和王政复辟的历史后,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教会的残暴,因此在司汤达的作品中往往体现着对宗教、教会的一种背弃和憎恶。

二、司汤达启蒙思想在《红与黑》中的反映

由于司汤达幼年时受到保守的父亲和耶稣教会的家庭教师对他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所以他将这份愤怒在《红与黑》中畅快淋漓的宣泄出来。在德·雷纳夫人的想象中,家庭教师是脏兮兮穿得破破烂烂的传教士,职责就是训斥和鞭打孩子。他甚至写了神学院的院长长相丑陋而吓坏了主角于连。司汤达对传教士丑陋外貌的描写无处不透漏着司汤达对这些教会人物的憎恶和轻蔑。在《红与黑》中司汤达甚至通过神父揭露了当时教会的黑暗——“政府这个可怕的机构只有通过上帝在世间的代表——教皇的认可才具有真正合法的权利。你们要以圣洁的生活和无条件的服从来报答教皇的恩典。要做他手中的棍棒。这样,你们便能获得优越的地位,可以颐指气使他人,不受制,于他人,一个终身的职位,薪俸三分之一由政府支付,其余三分之二则由听你们讲道的善男信女负担”这样一段话充分的揭露了教会不仅干预政治并且极力操作人民的精神生活以及压迫人民的反动本质。

《红与黑》中的教士弗里莱尔刚到省城的时候全部财产只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行囊,而几年后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全省最阔的地主。而无耻的华勒诺仅仅是为投靠了教士弗里莱就当上了市长和众议员,最后当上了省长。一個传教士代理主教的势力就能够决定一个官员的升迁,还能影响到司法公正。司汤达的《红与黑》清楚的认识到了宗教的反动本质,通过塑造了一系列的教士的形象来揭露教会的黑暗、耶稣会的无耻、大胆和残暴。

司汤达童年时期在外祖父家中可以获得大量自然科学和古典文学的著作,他深受伏尔泰和卢梭等人的影响,启蒙其唯物主义的思想,发展成了一位无神论者。这样的童年经历奠定了他追求自由、平等,反封建教会的思想。司汤达原名亨利·贝尔,为了避免复辟的帝国王朝对接受启蒙思想的自己进行迫害,先后用一百多个笔名发表了各种作品,最后用“司汤达”这个笔名发表了轰动一时的《红与黑》。司汤达的个人经历、生活体验、思想意思等全部倾注在《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身上。

于连对于启蒙思想的热爱使得他在混乱的社会中保持了最为冷静的头脑,最终于封建势力决裂。于连在《红与黑》中的思想性格、生命历程都映射出了司汤达所受到的启蒙思想。于连出生于拿破仑帝国的末期,生长于王政复辟的时期,家贫且受到父兄的歧视,形成了自卑的性格。他幸运的遇到了拿破仑退休的老军医的教育,形成了依靠个人能力改变命运、改善生活的信念。但是王政复辟后的法国陷入了一种黑暗和混乱,他不得不忍受贫穷和社会地位低下带来的歧视。于连是一个获得了启蒙思想的青年,他痛恨教会和宗教思想,却为了出人头地把拉丁文的《圣经》和《教皇传》倒背如流。进入神学院后又忍受着与321个不愿意耕种、只想考被几个拉丁文的学生终日相处。而在这邪恶的地方,于连还必须时刻提防他人的诽谤和窥伺。于连本人就受到过传教士逼迫其深爱德·雷纳夫人写下的揭发信的危害。

在1983年王朝伏笔的时期,司汤达完成了《红与黑》,他借助了于连的嘴呐喊、反抗封建权贵的压迫。司汤达把自己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投射到了于连的身上,解释了当时封建贵族们的丑恶和腐败,暗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将要走向灭亡的结局。

在《红与黑》中,司汤达写到了一个小场景——于连在一次出门的时候跳进了一个小岩洞,他高兴的眼睛一亮“在这里,谁也不能加害于我了”。这个场景充分体现了于连热爱大自然的纯真情感,下意识的将这个“小岩洞”视为了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的场所。独自在岩洞里过夜于连却觉得这是这一辈子最幸福的时候,甚至死了都要葬在这个岩洞。这个场景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封建统治下的人们的不安全感,同时充分的体现出司汤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三、结语

总之,《红与黑》整部作品主要是通过描写当时法国社会各个阶层和政治力量之间的联系和冲突,表现出司汤达启蒙思想在于连对憎恶教会的无神论思想和崇尚自由等方面的投射。

参考文献:

[1]李有华.自我实现的悲剧性——《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解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2]周晓薇.《红与黑》的心理学阐释[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猜你喜欢
红与黑
情人礼赞
红与黑
商业化的“红与黑”
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
《红与黑》主人公于连形象分析
揭开急救车的“红与黑”
微商红与黑
只爱黑白红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HOT!热温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