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视角、人文情怀发掘热点新闻背后正能量
——一则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出炉记”
□ 文/祝 诚
2013年8月上旬,浙江等地连续出现罕见高温天气,尤其是绍兴异常酷热成为全国之最,下辖新昌县更是以44.1℃的高温创下绍兴50年历史记录。政府紧急动员民众抗旱救灾,奋战高温。作为当地影响力最大的都市媒体,《绍兴晚报》每天以1-4个版的篇幅进行大容量报道。
8月9日,《绍兴晚报》的一篇题为《儿子,今晚我和你爸睡在政府会议室!》的通讯,报道市委市政府向社会免费开放机关会议中心,让外来建设者和困难群众留宿纳凉,成为众多报道中的最大亮点,连曾经质疑、苛责的网民网站,也纷纷点赞。央视等全国各主流媒体更是迅速跟进聚焦。此前的高温报道,多以气象气候和抗灾救灾为主,这次《绍兴晚报》讲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好故事”,从而真实反映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作风,提升了绍兴爱心城市的形象。作为媒体,也成为“走转改”推进新闻创新创优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
通讯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也是中国晚报界当年中国新闻奖最高奖作品。
主流媒体应引导主流舆论,而主动设置议题、掌控选题至关重要,这需要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绍兴晚报》高温报道的总体思路,一开始就确定重点是“保民生”,以别于日报等媒体而彰显个性特色,但就具体报道而言,这一思路是逐步深化清晰的。
绍兴有130万一线外来工,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因居住条件而备受酷暑煎熬。绍兴市政府动员企事业单位开辟主要在白天开放的爱心避暑点210多个,后又决定开放市政府会议中心、学校、体育馆等16个场所,免费供市民纳凉过夜,并专门安排工作人员管理,配备空调、凉席、开水和必需药品等。对此,《绍兴晚报》等市内外媒体都相继作了报道。但外来民工不相信、不敢去,加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起初会议中心住宿点“入住率”并不高,还引来不少质疑声:又是政府作“秀”。好事遭冷遇,但我们并没有放弃这一题材。
编辑部意识到,政府体恤民情,特别是破天荒打开议大事的“庙堂”之门,此事非常有意义,是真心为民办事的生动样本。因此决定策划系列报道,继续跟踪采访,让群众充分了解和感受到政府的切实举措,这也是媒体责任所在。同时注意到两个背景:一是自然背景,这是全国“最热”的地方;二是政治背景,其时群众路线教育甫始。这就有“故事”。可这么难得的题材,此前报道的处理,总让人感到意犹未尽,不够解渴。因此,通过对舆情的研判,编辑部对报道具体点题,要求“深耕细挖”,新闻事件就从原来的报道中二次提取,即将“市政府机关会议中心”从200多个纳凉避暑点中单独“拎”出来,做成一篇通讯,强调现场气氛、细节描写,力求感人动人。编辑部派出女记者钟宏娇等精兵强将组成采编团队,终于不负众望完成了一篇精彩之作。
《儿子,今晚我和你爸睡在政府会议室!》在《绍兴晚报》头版头条配图刊出后,立即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中国网等20多家大网站纷纷转载,央视国际频道和不少主流报纸跟进报道,《钱江晚报》专门发表评论予以肯定。百度新闻相关链接迅即达10万条以上。央视新闻频道要求连线协助采访。次日“新闻1+1”栏目直播车就直接开进绍兴市政府机关会议中心,当晚长达半个多小时的《绍兴:44.1℃下的“抗击战”!》专题在现场直播。主持人白岩松还将《绍兴晚报》展示在屏幕上,从头版到四五版逐一圈点解说相关报道,称政府此举很有新闻性,在全国有示范意义。微博评论也十分正面:“利用现有资源,是很好的举措啊!”“让市民睡个好觉,这是最实实在在的群众路线。希望更多的政府、机构可以效仿。”“政府做了件实事,赞一个。商家可以参与下,让这个酷暑更有爱。”对政府此举,大浙网还搞了次调查,有5800人投票,94.59%的人投了赞成票。
此后纳凉民工越来越多,本地居民也有不少。据不完全统计,高峰期半个月左右时间,在纳凉点休息的有7.5万人次,留宿的仅登记姓名的就有2543人次,其中在机关会议中心过夜的有近800人次。当然,比数字更重要的,人们感觉到的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凉爽的风。
值得一提的是,突如其来的灾害性气候,难免对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和问题,产生一些“社会情绪”。此时政府及官员的言行如何,媒体反应怎样,处置稍有不慎,都可能引发一些事态。“热新闻”一时成为绍兴舆情热点,但面对考验,当地高温期间社会传播的始终是满满的正能量。
业内专家看到报道后评论:这表明报纸应展现本身的优势,而不能跟网跟风,因此要有策划,设置议题,体现报纸的力量。绍兴市政府会议中心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记者精心采访很重要,更体现了精准的策划。
刘云山同志在接见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时强调: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真实的故事最精彩,百姓的故事最生动。怎么讲,就是要真实、生动、鲜活地讲,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
《儿子,今晚我和你爸睡在政府会议室!》一稿,正是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现场而收获的“感动”。
首先是真实、真切,可信、可亲。白天是官员议政决策场所,晚上是百姓睡觉之地,反差巨大。记者也狐疑:这种“高大上”且颇为“神秘”的地方,真让农民工住夜?市机关事务局局长说,“流浪汉也让进”,还腾出了二三楼备用。百姓要眼见为实,要让他们自己来说话。因此,为一则千多字不算太长的稿件,记者冒着酷暑,起早摸黑,三度探访,数易其稿。最后一晚,现场到了不少媒体,而派出的文字和摄影两名记者蹲守近3个小时,在现场体验,与纳凉者互动,才终于独家捕捉到一个个感人镜头。特别是河南籍环卫工董彩凤与河南老家的儿子的一番通话成为点晴之笔:
市政府机关会议中心内,欢声笑语,四五十人席地而坐……远在河南老家的儿子打来了电话,董彩凤兴奋起来,对着手机大声喊:“儿子,你猜我现在在哪儿?市政府会议室。这里有空调,住着可带劲儿了,我跟你爸都住了4个晚上了”……“听说我住在市政府会议室,儿子吓了一跳,哈哈。他说,‘这么好,那你就在绍兴呆着吧 ’。”
……
“我一个扫地的,以前哪敢进来!”感叹着会议室的凉快,来自江西的环卫工郑金荣说起了自己“热得像烧砖窑一样”的住处,“空气里都是烫的,一晚上睡不到两个小时,可我凌晨4:00就要出门扫地的呀。”
语言原汁原味,场景活灵活现。文中细节都是记者的耳闻目睹,现场实录。建筑工赵峰说一开始不相信,“市政府开会的地方哪会给我们睡觉?”直到老乡带他过来才信,这第二次他也带了三个老乡来过夜。“不断有身着黄背心、拖着行李袋的建筑工人进来”“有人铺好凉席就开始和老乡拉家常、睡觉”……几个片断,采用“微段落”结构,白描手法,自然生动,阅读轻松,画面感很强。
绍兴市委书记钱建民在报纸上批示:“记者假如不深入,这样生动的报道是写不出来的。”浙江省委宣传部事后也在《一篇生动展现政府亲民形象的好报道》的专题阅评中,给予高度评价:这则报道无论是立意还是表现手法,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篇不可多得极具感染力的接地气、长灵气、有底气的好新闻作品。
□ 为应对异常高温天气,2013年7月31日起,绍兴市政府机关会议中心免费向公众开放,党委政府白天办公的场所,晚上成了外来工务工者的纳凉点。图为2013年8月11日晚,一群外来务工者在绍兴市树人小学的教学楼四楼会议室内纳凉避暑。(新华社/发)
新闻创新创优是一个长期探索积累的过程。一件好作品的产生固然有其天时地利,更有临门一脚水到渠成的机制成因。从小通讯获大奖的采编实践看,绍兴日报社近年来实施新闻精品战略,是推进人才素质工程和创新创优工程的有效途径,值得今后继续重视坚持。
新闻的价值和影响力还来自于报道的追踪、延伸,使新闻效应最大化。获奖新闻只有一篇,其他后续的报道也很给力。之后编辑部抓住时机,乘势而为:联合企业开展向纳凉点赠送爱心礼包等活动,还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座谈讨论城市管理制度,建议市政府应急办完成了高温灾害天气应急预案的制订。绍兴市文明办也积极回应,出台固化措施,让市区210多个爱心点一年四季为外来建设者送暖送凉。这充分表明,好新闻是有用的信息,是有效的服务,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
新闻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新闻产品是协同作战的产物。本篇通讯从策划、采编到见报,显示了团队的智慧和作用,但如果没有微博、微信和网站的互动,没有多种媒体的联动,以及社会和公众的参与,新闻传播力无疑就没有如此之大。(作者是绍兴报业传媒集团经管委副主任、原《绍兴晚报》总编辑)
·学者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