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跑两会 同台大PK
□ 文/赖惠能 赖家齐
编者按:2015年全国两会,3000多名中外记者云集北京同台竞技。其中,有一对父子“记者”尤其引人注目,吸引多家媒体报道。他们有何故事?他们如何看两会报道?如何评价对方的报道?本刊特约请这对父子撰文详述。
赖家齐:我们牛通社(编者注:2008年11月,《青年时报》成立了以杭州市中小学生为主体的小记者机构牛通社,从孩子的眼里看世界为其宗旨)的“牛牛跑两会”已经开展了三四年,我是第一次被选拔上。牛通社有两万名小记者,通过自己报名、笔试、面试最后选了22名小记者跑浙江省的两会和全国两会。选拔的过程是很严格的,分成笔试和面试。即兴写作、随机提问都特别考验应变能力,能被选上,我当然很激动啦!
赖惠能:《小康》杂志社历年都会有三四个驻会记者名额,今年除了《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微信公众号需要做两会专题,还需要承担求是网的“委员专访”栏目部分发稿任务,要求还是挺高的。
赖家齐他们的“牛牛跑两会”其实是作为代表和委员的访客进入驻地,虽然不能称为真正的“记者”,但是他们同样需要每天采访、写稿。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机会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有这样的勇气和才气跑两会,作为老爸我很佩服。
赖惠能:两会大部分时间,我们父子俩是分头行动的,偶尔会在会场碰到,便会对同一个委员或代表进行采访,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孩子提的问题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让我这个老记者备受启发。
政协开幕前一天,我在北京会议中心采访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美朗多吉,恰好赖家齐也在北京会议中心采访文艺界代表。
□ 赖惠能、赖家齐父子一同采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右)。
赖家齐:我一得知美朗多吉伯伯是西藏的,就想到六年级课本上有一篇关于藏戏的课文。课文里说藏戏的创始人是唐东杰布,在没有舞台的情况下,一部戏居然能演上三天三夜,这很厉害呀。正巧,美朗多吉伯伯的提案也是讲藏戏的,他希望把藏戏引入藏区的校园里。美朗多吉伯伯很惊讶我居然知道藏戏,他特别开心,和我聊了很多。我觉得美朗多吉伯伯真是用心良苦,采访完他之后我就有一个想法,传统文化就是一棵树,根系扎得很深,蔓延得很广,可是人们看不到,需要足够的人去挖掘它,再给它新鲜的养分,它才能长得更加茁壮,美朗多吉伯伯就是一位培育这棵树的人。
赖惠能:我之所以会采访美朗多吉是因为一月份《小康》杂志做了一组关于援藏干部的封面报道:《西藏放歌》。文章中提到的《极地放歌中国梦》就是由援藏干部陈人杰作词,美朗多吉作曲的。我去年三次进藏采访,但不巧美朗多吉都在出差,所以这次两会期间一定要将这本应在雪域高原进行的采访补上。没想到采访时,美朗多吉一直在和赖家齐聊藏戏,以至于我都插不上嘴,最后的稿子还是借鉴了赖家齐的采访内容才更加生动、丰满。
采访完美朗多吉后,我们接着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
赖家齐:李兰娟阿姨是传染病学专家,我课外非常喜欢看生物和微生物的书,因此我很感兴趣的是禽流感为什么会有不同型号。H5N1、H7N9……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是不是传染源、治疗方法都有区别?李兰娟阿姨很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最后她还鼓励我以后报考医学院。不过我对养昆虫和爬行动物更感兴趣,医生还真的不是我的志向。
赖惠能:在采访的时候我关心的是在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中,城乡医疗统筹的推进和解决办法,以及智慧医疗推进的情况,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大事。但是我写完稿子后也发觉,虽然我提的问题都是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但是还是太宏观,看着不那么吸引人,而赖家齐的采访则要更微观,更具体,似乎也更符合受众口味。
·采访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