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目前只能定位于“辅助”而不是“取代”;讨论了微视频、微课与微课程3个概念的不同;“屏显写字”不是微视频;要重视单元化、结构化,避免碎片化;在微视频之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讨论了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模式;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应该是实现教学个别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要努力提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系统的智能水平。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MITAI);微视频;微课;微课程;教学个别化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9–000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MIT)迅速发展,它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创造了“互联网+”、“工业4.0”、“在线××”、“远程××”等新模式,对传统的商业、金融、保险、制造、农业、通讯、医疗、娱乐等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现代社会生活。这种影响也波及教育,“网校”、“慕课”、“在线教育”等相继出现,许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始组织和推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各种“工程”,形成了汹涌的潮流。认清并积极顺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这种新潮流是正确的、必须的。但在具体过程中保持一份清醒,及时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防止走弯路也是必要的。为此,本文对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讨论。
1 “取代”还是“辅助”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主导教学吗?“网校”、“慕课”、“在线教育”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能够取代课堂教学吗?面对这两个问题,笔者不由得想起20世纪上半叶的机器教学以及后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所谓机器教学是利用自动教学机器按事先编制好的教学程序进行的教学活动,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S. L.普雷西是利用自动教学机器进行教学的创始人。1924年,S. L.普雷西公开展示了他的第一架教学机器,经过多次改进,他的教学机器不但可以自动展现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还可以自动进行测验和记分。1957~1958年,B. F.斯金纳展示的教学机器每次呈现一个不完全的陈述由学生补充填写,然后跟装置展示的正确答案对照,进行自我强化。他的教学机器导致了新的机器教学热。1959年,N. A.克劳德设计和创制的自动教学机开始把程序储存在35毫米胶片上,并使用了静止的和活动的影像材料。机器教学可以在教学中发挥一定作用,尽管开头大受吹捧,但由于教学过程过于单调,教学程序的制定存在问题较多,难于适应复杂内容的教学,因而未能普及和发展,只在有限的范围内风行了一时。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利用计算机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CAI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知识库和题库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学习环境,能帮助或者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提供技能训练。CAI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为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而有了较快发展,后来又逐渐呈现了网络化、虚拟化等发展趋势,使人们看到了在教学中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新曙光。
机器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都没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只能定位于“辅助”,但它们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立的积极反应、小步子、即时反馈等程序教学原则,至今仍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就新近出现的“慕课”和“翻转课堂”来说,虽然被称为“继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以来教育界最大的一次革命”,不少力主推广的人士也认为,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推行慕课,绝不是意味着取代传统课堂,慕课的角色将定位在对传统课堂的“补充、完善”[1~3]。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入了新阶段,基于历史的启示,笔者认为它仍难于取代传统课堂,但给传统课堂很大的冲击一定是难免的。
2 微视频就是微课吗
所谓课,是指具有一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环节)和一定时长,按照一定形式组织进行的教学活动。课是学科教学活动的段落、单元和组成部分,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所谓课程,是由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媒体、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课与课程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了微课与微课程也有区别,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微课不但应该具有课的基本特质,还应该具有下列3个特点:(1)用时较短,一般在3~15分钟之间;(2)具有独立性;不依附于其他部分(微单元);(3)有自己的主题、目标、计划、实施模式、评价活动等,要素基本齐全。常规课堂中的片断不具有独立性,不宜称为微课。微课程是主题相同或相近、相互联系密切、数量不很大并且可以组合实施的微课系列[4]。
所谓微视频,顾名思义是一段简短的视频,由于它不一定有教学意蕴(例如一段工业生产场景),不具有微课的基本特质,因而不是微课,更不是微课程。反过来,微课可能包含(使用)微视频。再进一步讲,如果可以把微视频称为(微)课的话,随便拿一段视频(例如影视视频)来看/放,都说成是(上)微课,岂不是要乱套?
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区分微视频、微课与微课程,不能把它们混淆。
3 “屏显写字”是微视频吗
据笔者了解,目前许多“专业”公司承担制作的微视频几乎都采用了“屏显写字”形式,即屏幕上只有一支(甚至没有)笔在书写教学内容,同时配有画外音同步读出相应文字,屏面简洁、清晰,制作方便。令人不解的是:这能算是视频吗?如果是,常用的PPT也可以逐个显示文字,岂不是也可算作视频,何必再花钱费力另搞一套?更令人不解的是:某地组织部分教师跟“专业”公司合作,编制微视频系列,有教师要求插入图片和真正的视频,却遭到了“专业”公司的拒绝!这样的公司“专业”吗?是不是商业忽悠?
20世纪80年代初电视大学开始在我国出现时,许多单位购买了电视机支持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大课程。起初报名者十分踊跃,但不久之后实际参加者越来越少。为什么会这样?“整节课就对着一个会说话的人头,太单调了”是一个重要原因。成年人尚且如此,单调的“屏显写字”能吸引青少年学生吗?!
笔者认为,真正的微视频应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含有并能够清晰地提供有利于教学的非语言文字信息;(2)干扰信息少;(3)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喜爱,教师欢迎。“屏显写字”是伪视频,不是微视频,至少不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微视频。
微视频有教学微视频与非教学微视频之分。教学微视频是截取实际教学的片段制成的,可能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面。但要注意: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如果跟教学对象以及实际教学条件不匹配,就很难说好。此外,在制作时也要注意屏面简洁、清晰,努力减少干扰信息。对于有点类似科教片的非教学微视频,由于制作比较麻烦,目前不受重视,但却是最有意义、缺口最大、最应提倡的。
微视频是有局限性的:它不具有交互性,不能跟学生进行双向交流。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等同于制、播微视频是不妥的。
4 “碎片化”还是单元化、结构化
有人说,现在教学已经进入“碎片化”时代,“碎片化”就是要把学生的零碎空闲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微课、微视频主要供学生课前利用“微时间”自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按照这种说法,微课、微视频等现代教学信息技术不过是抢占学生课外时间、增加学生课外学习负担的手段。按照这种说法,以前提倡的教学单元化、结构化统统都是过时的,需要“革”掉……
这种说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单元化教学、结构化教学有着可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总体上看,它们存在的背景和实际的教学条件没有变化,需要继续推广、加强和发展,怎能半途而废呢?这种说法实际上忽视了微课之间和微视频之间的相互联系。试想:如果学生学习了一大堆互不联系的内容,他们怎么去记忆、理解和应用?怎么能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在推行微课、微视频之后,通过单元化、结构化使有关内容组织成微课程或者课程更加有必要(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在微课程或者课程的整体设计指导下设计好微课以及微课的相互联系)。要努力防止碎片化,单元化、结构化不但不能削弱,相反还应该设法加强。
再一点,推行微课、微视频等的根本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得更好,还要更好地适应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让他们学得更活。其前提是:减轻他们已经过重的学习负担,让他们有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占用更多学生课外时间,只能适得其反,必须坚决反对。
5 除了微视频还能做些什么
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除了微视频还能做些什么?现在关注这个问题的人比较少,讨论则更少,不少人的潜意识里是把微视频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划了等号的。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深入地思考、周密地设计并且积极地实践探索。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还是被动地接受?这是必须首先明确的前提性问题。如果决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只要通过微视频“屏显写字”直接灌输知识就可以了,其弊端是很明显的。如果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只有微视频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要能自主地学习需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学生应该理解学习的意义,有学习的兴趣、动机、需要等内驱力。其次,学生要能恰当地确定努力的方向以及学习的目标,能选择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第三,学生要有计划、分步骤和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能及时排除障碍。第四,学生要掌握有关的学习活动技能。第五,学生能获得必要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了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课堂教学内容考虑,需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有关背景,例如学习内容跟生活的联系、跟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联系、跟完善学科认知结构的关系,以及有关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大致过程等等,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为了学生能合理地确定努力的方向、选择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最好让学生了解前人解决有关问题的基本途径、做出的努力和过程、成功与困难、进展与不足、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或者进行一些选择、尝试、讨论等等。为了学生获得足够的学习反馈信息,需要进行必要的学习测量,并提供调整与参考建议。学生了解了上述各方面的内容,形成自己理解的学习活动方案,自主地学习才会有可能[5]。显然,微视频不能满足上述条件,不具有相应的功能。在微视频之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探索,有更重要的问题要解决。
6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MITAI)有哪些模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1)呈现教学内容信息:除了语言、文字、视频外,用计算机仿真来模拟、控制自然或人为现象也是常见手段;
(2)对话与咨询:通过学生与计算机的对话,解疑答惑,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3)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收集反映学习情况的数据;
(4)个别指导:根据收集的学习情况数据评估学生的理解,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建议等;
(5)问题求解: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不仅提供问题的答案,而且提供解答过程,同时收集反映学习情况的综合性数据;
(6)游戏:提供带竞争性的学习环境,游戏的内容和过程与教学目标相联系。
对于同一课程的不同内容或不同教学环节,常常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的要求灵活地交错使用这些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MIT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发展,其模式尚待在实践中探索、总结。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相比,它应该有新的提升:①信息表现能力更强,效果更好,能提供有关的背景知识;②对话与咨询扩展到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③知识库和题库更大,练习和问题求解不限于机上进行;④专家库水平更高,个别指导更加深入、有效,同伴互教起着重要作用;⑤重视学习结果的升华、提升;⑥蕴涵更加丰富,趣味性更强。
7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什么
班级授课制能适应批量培养人才的需要,故而从工业革命时期起盛行至今。如今,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强劲,人的个性发展需求也日益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教学个别化日益受到重视。班级授课制不能满足教学个别化需要,而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却有助于教学个别化,这正是它受到人们重视的主要原因。
由此,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应该是实现教学个别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只有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面。
8 怎样才能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功能最大化
怎样才能使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个别化功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系统的智能化。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双主体系统,从总体上说,没有优质的教师,很难培养出优质的学生。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质上是把教学的人-人系统变换成复杂的人-人-机系统,是用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来部分地代替优质教师。这不但要求系统储存有丰富的学科信息,还必须储存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信息,具有恰当应用所存信息的智能。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系统的智能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表现能力、传递速度和网状联络功能等为基础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曾经组织过大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编号67-6-13)。这个项目为什么很快就结束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电子计算机基础能力有很大的限制。当年,笔者通过参加这个项目、为该项目编制教学课件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痛感使用的中华学习机(以6502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内存太小(RAM64K字节,ROM32K字节)、速度太慢(依赖软盘驱动器)、智能应用程度有限,尽管其功能与当时最好的微机AppleIIe相当,并有所增强。如今的计算机经过多次升级换代,基础能力比中华学习机有了极大提高,我们应该努力提高其智能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其智能应用水平。不过,历史地看,现代计算机的基础能力仍然较低,其智能应用还不足以取代教师,所以只能依旧定位于“辅助”。
参考文献:
[1]徐倩.慕课能否撼动课堂[J].上海教育,2013,(10A):22~23.
[2]李爱铭.“慕课”争议声中走进中小学[N].解放日报,2014-02-17.
[3][4]吴俊明.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及其走向[J].化学教学,2014,(10):3.
[5]吴俊明.帮助学生当好主体,促进学习方式优化——“学案”的意义、基本任务、编制及其他[J].化学教学,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