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霞
刚刚出生的小宝宝还非常稚嫩,每当爸爸妈妈抱起他,难免都会注意到宝宝头顶上那处柔软又能清晰地感受到脉搏跳动的地方,那这个小小的菱形区域到底是什么呢?
颅骨,并非“铁板一块”
在宝宝的骨骼系统发育中,颅骨的发育不仅最为快速,而且与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它不仅保护着藏于其中的大脑,而且还可以根据头围大小、骨缝及囟门闭合的时间来评价颅骨的发育。
为了通过狭窄的产道,新生宝宝的颅骨预留了弹性空间。宝宝的颅骨是由几片大小不等的头骨组合而成,在骨与骨之间留有明显的接缝。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了产道挤压,可能会出现头骨重叠现象,因此有些刚出生的宝宝头部会呈现长卵圆形,且摸起来凹凸不平。大约在出生1周后,会逐渐恢复正常。而这些骨缝也为宝宝未来的头部发育预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囟门,一前一后有两个
囟门也是颅骨之间的空隙,一共有前后两处。
位置 形状 特点
前囟门 在两块额骨与两块顶骨之间,靠近头顶的地方 无骨的,只有皮肤、皮下组织及脑膜的菱形空间 大小和闭合时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顺产宝宝由于经过产道的挤压,出生时前囟门较小,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为1.5~2厘米,出生后逐渐把重叠的颅骨慢慢撑开,因此会比刚出生时显得大一些。一般而言,前囟门在宝宝出生6~8个月后逐渐骨化、变小直至消失。
后囟门 在两块顶骨与两块枕骨之间 无骨的,呈现类似“人”字的小三角形空隙 有些情况下沿前囟门中线往后可以摸到,但由于通常在宝宝出生后2~3个月就会关闭,所以容易被忽视。
评估健康情况的窗口
Step One:如何观察囟门?
通过观察囟门的发育情况,爸爸妈妈可以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状况,那该如何观察呢?首先,要选择宝宝安静的时候;其次,观察囟门的正确姿势是将宝宝抱起而呈现直立的状态;最后,在正常的情况下,囟门会呈现稍微凹陷的状态,同时,由于皮下血管搏动的缘故,会表现出上下起伏的情形。
Step Two:如何判断异常?
当宝宝的囟门出现如下几种情况时,可能暗示宝宝存在某种疾病,此时必须前往儿科医院,请医生作出专业的判断和指导。
1. 囟门饱满
前囟门呈饱满的外观,或明显隆起。提示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多见于脑积水、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颅内出血、寄生虫、肿瘤等。有时也可见于维生素A摄入过多引起的中毒情况。
2. 囟门凹陷
囟门向下过度凹陷,常见于严重的脱水情况,可能是由于进食不足或各种原因引起的长期频繁性呕吐、腹泻所造成的;也可能有脑脊髓液、脑血液循环方面问题。
此时除了治疗原发疾病外,还要及时补充液体。
3. 囟门早闭
若前囟门在宝宝3~4个月大时就已经闭合,此时应定期测量头围,注意是否有头小畸形。骨缝过早愈合会限制并减缓脑部的生长,最后造成头颅畸形或过小。当然,也有可能是家族性小头症。
4. 囟门迟闭
前囟门在宝宝18个月大时尚未关闭,提示宝宝可能存在骨骼发育及钙化障碍,或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染色体异常等疾病。
5. 囟门过大
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逐渐增大,可达4~5厘米。提示可能存在脑积水或先天性佝偻病。
6. 囟门过小
宝宝的前囟过小,甚至无法摸到。提示宝宝可能存在头小畸形,多为颅骨早闭,尤其是矢状缝早闭。但也有些囟门过小的宝宝属于正常现象。因此,宝宝应定期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落后。如果宝宝头围的发育尚且正常,即使囟门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TIPS:头颅大小,也有玄机?
① 头颅过大,即宝宝的头围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婴儿的正常最高值,常见于脑积水、巨脑儿、软骨营养不良等;
② 头颅过小,即宝宝头围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婴儿的正常最低值,常见于头小畸形、大脑发育不全等。
STEP Three:如何护理囟门?
虽然囟门是头颅部较为“薄弱”的部分,摸起来比较软,但爸爸妈妈也不用过分担心触摸囟门会给宝宝带来直接性的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尽量不要让囟门受到强烈的外力碰撞,或者受到尖锐物品的戳刺。因此,要留意家中家具的边边角角,还要使用婴儿专用的枕头,以免材质过硬引起宝宝头部及囟门变形。对于二胎家庭,要告诉大宝一些必要的知识和准则,以免因一时无知和好奇而使二宝受到意外伤害。
在清洁囟门时,最好使用清水或宝宝专用洗发液,不宜用强碱肥皂,以免刺激头皮造成过敏;爸爸妈妈的手指应平置在宝宝囟门处轻轻地揉洗,不应强力按压或搔抓;如果发现囟门处有污垢,如胎脂等不易清洗,可以先用婴儿专用的护肤按摩油润湿浸透片刻,待这些污垢变软后,再用无菌棉球按照头发的生长方向轻轻擦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