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凤(上海浦滨儿童医院教授) 覃静
囟门对于小宝宝而言意义很大,因为通过它,能知道宝宝健康与否。如果囟门会说话,它会告诉我们很多宝宝身体的异常表现。
囟门指宝宝颅骨结合不紧所形成的颅骨间隙,有前囟门和后囟门之分。前囟门在头顶部,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菱形间隙。后囟门靠近头枕部,是两侧顶骨与枕骨之间的骨缝形成的三角形间隙。我们平常所说的囟门指的是前囟门,它是宝宝健康的晴雨表,会给我们传达很多宝宝的健康信号。
宝宝囟门的表面是头皮,下面是脑膜、大脑和脑脊液。宝宝囟门的凸出或凹陷与颅内压有关,而颅内压又与心脏搏动、血压等相关。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囟门是平软的,在囟门没有闭合前,囟门可是反映宝宝疾病的窗口,医生和妈妈们通过观察囟门状态,有助于及时发现宝宝是否患病,同时也有助于了解疾病状态。
正常情况下,没有闭合的囟门外观平坦或稍微下陷,常可看到随宝宝的脉搏而搏动。当宝宝站着或坐着时,前囟门是略微凹陷的,当宝宝平躺时,前囟门会较站立时稍鼓出,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当宝宝哭闹、咳嗽、用力排便时,由于宝宝全身出力,颅内压力增加,因此导致前囟门鼓胀。当宝宝哭闹、咳嗽、排便停止后,前囟门就会恢复平坦。
另外,宝宝发烧时会出现心跳加快及全身血流增加的表现,导致颅内压力增加,此时,前囟门同样会出现鼓胀状态,宝宝烧退后囟门就会恢复平坦。
宝宝的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1~3个月内闭合,因此,通常妈妈们关心的囟门什么时候完全闭合,指的是前囟门。宝宝出生时,前囟大小为(1~2)厘米×(1~2)厘米。(前囟门大小的测定方法:以菱形对边中点的连线长度相乘表示其大小。)宝宝出生后数月,前囟门会随头围的增大而变大,变为(2~2.5)厘米×(2~2.5)厘米,6个月以后,前囟门逐渐骨化、变小。
通常,宝宝的前囟门完全闭合时间为1岁半左右,绝大多数宝宝在2岁时就会完全闭合了。
当宝宝的囟门表现为囟门膨隆、囟门凹陷、囟门早闭、囟门扩大、囟门晚闭、囟门早闭、囟门过小等时,就提示宝宝的健康出了问题。
正常情况下,宝宝前囟门是平坦的,当前囟门出现紧张、囟门饱满、明显隆起或搏动增强时,提示宝宝颅内体积增加,出现了颅内压增高表现,很多种疾病均可导致这一结果:如宝宝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脑积水、维生素A中毒、脑出血、硬脑膜下血肿、脑水肿、脑肿瘤等。
● 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当宝宝有发热、呕吐或惊厥等表现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前囟门是否有膨隆的表现,可用手轻摸宝宝的前囟门是否有紧绷绷的感觉,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 脑积水:脑积水的宝宝哭闹时,也可见前囟膨隆,此外,还会伴有前囟宽大和脑室增大等表现,严重的脑积水者还常伴有“落日眼”(即眼睛呈白眼珠多于黑色眼珠的现象)。此时要及时带宝宝到小儿神经外科就医。
● 维生素A中毒:如果误将成人的鱼肝油(含高剂量的维生素AD)给宝宝服用或给宝宝服用了多种小儿鱼肝油,导致维生素 A中毒后,宝宝也会出现前囟门隆起表现,同时,宝宝还会伴随有烦躁不安、厌食等。停用不当维生素AD后,前囟门会逐渐平坦。所以,给宝宝服用鱼肝油的时候,要严格控制用量,避免营养补充制剂成分重叠,影响宝宝健康。
囟门凹陷多见于脱水或重度营养不良的宝宝。
腹泻容易导致宝宝脱水,若宝宝出现全身脱水表现,头颅内的水分亦会相对减少,以致颅内压力降低,囟门呈现凹陷状态。生活中,如果妈妈发现腹泻宝宝有囟门凹陷时,提示宝宝可能出现脱水,应立即给宝宝补液。
长期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的宝宝也会出现前囟凹陷现象,对于这类宝宝,妈妈要注意合理喂养,帮宝宝补充营养素,纠正营养不良后,宝宝前囟凹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宝宝囟门过大,多见于佝偻病和脑积水。其中最常见的是佝偻病。
婴幼儿时期,宝宝生长发育快速,而骨骼发育需要维生维D和钙的支持,需要每天补充维生素D。如果给宝宝补充的维生素D量不足,宝宝就很容易患上佝偻病,表现为颅骨软化症(乒乓头)、囟门过大、“方颅”、肋骨串珠、肋缘外翻、出牙延迟、囟门延迟闭合、鸡胸、O形腿或X形腿等。可见,对于这类宝宝,除了囟门过大外,还会发现其他异常。一旦宝宝确诊患了佝偻病,要遵医嘱对症治疗。
宝宝囟门关闭延迟,多见于患有佝偻病、脑积水、呆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宝宝。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宝宝生长缓慢,前囟闭合晚,前囟宽大,出牙也会延迟,可伴有智力低下,治疗时需要合理补充甲状腺素。现在我国新生儿出生后会进行常规的甲状腺功能筛查,以最早防治甲状腺功能低下问题,因此呆小病患儿宝宝已经很少了。
这种情况多见于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的宝宝(头围明显小于正常)。一般宝宝出生时头围为32~34厘米,6个月时约42厘米,1周岁时约46厘米,2周岁约48厘米。如果发现宝宝囟门关闭过早且头围过小,要警惕脑发育不良或小头畸形,及早发现后才能及早地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