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
信息技术课开设以来,课时就很少,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带着玩的思想,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放松、娱乐。那么,如何在课时少的情况下提高信息技术课课堂效益呢?是摆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课堂永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掌控好自己的主阵地需要做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益。
一、精心备写教案,做好课前准备
备课,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媒体等。首先是熟悉教材,然后对教材进行分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在准备导学提纲时,要把任务书写要清楚,操作要点要写清楚,注意知识拓展,准备好操作性强,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准备好辅助学生练习的资料,通过教学软件或局域网分发给学生。总之,课前准备十分重要,它是关系到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注重课前复习与检查
新知识学完之后,学生要隔一周才上课,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率非常高,所以不管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课前都要进行精致的复习。复习过程中适当可以让学生来回答,同时注意学生对复习的反馈,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就要停下精讲,将遗留问题彻底消化掉。
三、精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妙的导入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它能使学生明确教学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例如,创设情境导入、故事导入、温故揭新式、开门见山切入式、设疑启发导入式等。课堂上要根据自己的课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
四、简练有效的讲解,讲清基本概念,注重课堂互动,注重授课艺术
对于通过学生自学能懂的知识,教师不必精讲,只需设计层次分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最后教师通过小结、评价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
教学实践中注重效果比较好的四种教学语言的运用,悬念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幽默能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含蓄能够提高批评的实效;故错能够启迪思维。
授课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演示操作时一定要保证绝大部分学生看清楚,思维能跟上,实际操作能跟上。
(2)讲解知识点时简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
(3)重难点要突出,切忌平均用力。
(4)控制课堂容量,不能占用学生上机练习的时间。
五、行之有效的练习,重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实践探究,加强学生上机练习环节的训练
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任务要具体而又可操作,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任务设计难度要适当,要注意学生基础差异,兼顾“吃不饱”的学生,带动掌握慢的学生。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与其他学科学习、日常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比如,学习键盘操作时可以和英语学习相联系,学习画图时要结合美术知识,文字处理可以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
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很重要,教师能够及时处理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机器故障。同时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的网站,告诫学生“网络是工具,不是玩具”。
六、精彩的小结,做好课堂教学评价
在课堂上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网络展示学生作品,作品中好的地方进行表扬,不足的地方让学生进行修改或补充。这样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和内在潜力。
好的课堂小结,既能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和总结,也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拓展新的道路,所以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对本堂课的知识点、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加以总结,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信息技术课时少,但教师更应认真做好课堂每一个环节,给学生每一节课的精彩。总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用生动、充实的课堂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把学生的目光留在课堂上,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