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体现

2015-11-08 18:17李敏利
新课程·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政治课中华价值观

李敏利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概括。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自此,在各种公共场合中我们都能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标语。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是价值观?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探究的过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价值观?人教版《哲学与生活》第十二课中是这么描述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简单地说,就是好与坏的评价标准。无论遇到任何人和事,人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价值观来衡量,价值观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但价值观有正误之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们正向的引导,传递的是正能量。现在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这与我们共同追求的中国梦紧密相关。中国梦,就是要使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更有尊严,国家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与“中国梦是好日子,价值观是好活法,活法好是为了活到好日子上去”是结合在一起的,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讲清这一点,尤其是在高考中有相关的考查题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讲价值观要立足传统。今天的事情和古代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必须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中描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讲授了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们内在的逻辑关系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这块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和土壤。例如,人教版《经济生活》中提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的是要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千百年来不懈追求、为之奋斗的经济价值目标。民主,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人类追求的共同政治理想和国家价值目标。文明,是国家物质生产、社会发展规模与水平和国家公民道德品质的集中反映。和谐,则是中华文化的根。几千年来,中国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深受“和谐”文化滋养的礼仪之邦。从“社会更加和谐”,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建设,和谐发展的内涵不断升华,无处不在,贯穿于治国理政、社会建设、个人修为的方方面面。

(三)用讲故事的方式,在教学中体现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中国好声音

讲好故事,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形式和有效载体。“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多么精彩的比喻啊,是要告诉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例如,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一课,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我在讲这一内容的时候,引发了争论,有的学生说:“您天天讲‘平等,为什么现实中还有那么多的特权和不平等现象啊?”等教室安静下来后,我从平等的几个故事说起。因为一位意外来客,某包子铺火了,意外来客是国家领导人,他亲自拿钱在点餐台和其他顾客一样点餐、取餐,和大家亲切地交谈、合影,把自己当成一个老百姓,到饭馆里去随便吃一顿便饭,这不仅体现了领导人亲民的作风,更是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平等”二字。在经济领域,我给学生讲述了我国页岩气招标的故事,有多家公司竞标,最终两家分别来自山西和北京的民营企业榜上有名。由于这次招标严格按谁的开采方案集约优化、谁的资金实力充足雄厚,谁就最后胜出。通过这些故事告诉学生,平等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在文明社会,平等是人们的一个共同愿望,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平等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

三、总结与反思

在深入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书籍后,感觉到自己在教学中思路更清晰了,能灵活地应用生活中的事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书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活力所在,也是思想政治课的职责所在。其实际,一是社会实际,一是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实际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尽可能一致起来,从而提高其思想水平和认知能力。

教学中,每节课我都会给学生讲述一个小故事,创设一种情境,最终使学生自己感悟出其中蕴含的大道理,传递给学生正能量。正所谓小故事大道理,小切口大主题。把枯燥的知识变成娓娓道来的述说,这样更容易使学生接受。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魅力既是教师素质形象的展现,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完善的人格,浓厚的爱国情结,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和优秀的心理品质特别重要,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语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其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难,它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每一节课的讲述开始,讲好故事,把最美的声音传递出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张雪梅.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实施[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

[2]彭翠兰.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0(21).

猜你喜欢
政治课中华价值观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