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慧
摘 要:惯性知识贴近生活,教师应该探究性地开放课堂,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提供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认识知识的生成,理解知识的价值,产生“我要学”的意识和动力,这样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快乐。
关键词:理解惯性;解释惯性;利用惯性;热爱科学
“惯性”这个词语大家都很熟悉,若提问:“人跑步时不小心碰到障碍物上,肯定会向后倒,为什么呢?”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惯性呀!”可惯性究竟是什么?怎样正确理解惯性?解释惯性?利用惯性?我想有必要探究。
课本上是先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给出“惯性”的定义,然后演示“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证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这样编排的特点是:先理论,后实验。但从教学实践来看:教材精练,但谈不上生动活泼,学生不易接受。为此,我开始探索着实践另一种教法:先实验,后理论。我发现这种变验证型教法为探索型教法,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在这里写出具体教法,与同仁们共享。
一、理解惯性
1.利用有趣的惯性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惯性
(1)八戒走路不小心,一脚踩中西瓜皮,摔得八戒直叫:“哎呦,我的屁股!”为什么?
(2)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乘客,当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后仰;当汽车刹车时,人又不由自主地向前倾倒,为什么?
身边现象,人人皆知,可怎样解释,引发阵阵疑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趁机引出惯性。
2.精选实验,激发兴趣,建立惯性概念
(1)学生做“抽尺”实验:在直尺上放盛有墨水的敞口墨水瓶,置于课桌边缘。沿水平方向迅速抽去直尺,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墨水瓶安全无恙,引发思考。这样利用学生身边现有的器材,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动手做,体验学习过程。然后教师立马演示“打板落蛋”实验。学生嘀咕:鸡蛋为什么没落地摔碎?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的操作与验证,师生共同得出: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
(2)教师演示“模拟摔伤”实验:把体内安置有红墨水瓶的布娃娃直立在小车上,手推小车沿桌面匀速前进。当小车突然遇到障碍物时,布娃娃就会向前摔倒,摔得头破血流。教师及时提问:小车匀速运动,布娃娃的运动状态怎样?
学生回答:跟车相同,做匀速直线运动。
师:车突然停止时,布娃娃的脚受到车的阻力,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由原来的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
师:那布娃娃身体的运动状态又怎样呢?
生:仍然向前运动,所以就摔倒跌伤了。
师:运动的物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生: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这个实验生动有趣,惊险刺激,说服力强,顺利地建立起了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
性质。
二、解答惯性现象
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学习了惯性概念后,要领基本掌握,但不能圆满准确地解答惯性现象,表现在语无伦次,思路不清方面。因此,我们在解释惯性现象时,应借助有趣的惯性现象,做分步介绍。例如:在乘坐公共汽车去游玩的路上,突然车前出现了一只小狗,司机一脚踩住刹车,顾客上半身肯定前倾,严重者还会碰头。这是因为坐在车上的乘客其臀部随车上的座位一起减慢了速度,而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前进,因此人的上半身就会向前倾倒。引导学生准确地总结解答惯性现象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开始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
2.观察这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突然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怎样改变;
3.分析研究对象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从而出现题中所给的现象。
这样思路清晰,解答惯性现象有章可循。通过举例分析,正规强化,学生都能准确地解答惯性现象,还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惯性与生活,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
惯性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一定要学以致用,让它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1.一位物理学家将一条小狗浸在装满水的脸盆中,这条浑身湿透的小狗跳出脸盆,不停地抖动身体,以抖落身上的水,他却说:“我的狗懂得惯性呢!”多有趣的惯性呀!科学家由此制造出了洗衣机的甩水桶,为人们提供方便。
2.当今小汽车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汽车能够获得动力是因为燃烧汽油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冲程叫做汽油机的做功冲程,而其他辅助冲程都是利用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3.星际探测仪一经脱离地球引力范围,不需要用发动机,利用惯性就可保持飞行。
4.跳远时利用助跑,可以使自己跳得更远;体育上的铅球、足球、排球、篮球等都是利用惯性在空中继续运动。
当然,我们也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例如,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紧急刹车,由于惯性不能马上停下来,所以提醒司机行车时一定要保持车距,为了减小撞击时的伤害,还要系好安全带哦!
一个真实自然的课堂,才能反映真实的教学情况,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求真务实,贴近生活,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热情。
参考文献:
雷晋武.惯性知识汇[J].中学生数理化,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