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配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2015-11-08 09:06刘丹刘芳邵滢如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控制区帕金森病神经元

刘丹,刘芳,邵滢如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本病为慢性进展性疾病,无法治愈,服用药物只能改善症状,不能有效阻止病情发展[1]。随着病情进展,药物剂量逐渐增大,疗效减退,且副反应越来越多。笔者跟随导师采用针刺舞蹈震颤区配合药物治疗PD患者30例,并与单纯药物治疗3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PD患者均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2岁,平均(57±9)岁;病程最短 1年,最长 5年,平均(2.42±1.00)年。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4岁,平均(58±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4年,平均(2.33±0.90)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英国PD协会脑库制定的PD临床诊断标准[2]而定的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3],主要依据为老年发病,缓慢进展性病程,必备运动迟缓及至少具备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或姿势平衡障碍中的1项,偏侧起病,对左旋多巴治疗敏感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针刺治疗

取舞蹈震颤控制区,位于大脑额叶运动中枢的前部,在头部定位于运动区体表投影前方1.5 cm宽的平行带。常规消毒后,采用0.35 mm×40 mm毫针平刺或斜刺,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 1 h,留针期间每隔15 min行针3 min。每星期治疗6次,4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1.2 药物治疗

口服多巴丝肼片(美多芭),剂量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共治疗3个月。

2.2 对照组

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药物、剂量及疗程同治疗组药物治疗。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4]。Webster评分将手的功能及书写能力、强直、震颤、面部表情、姿势、上肢的摆动、步态、皮脂腺分泌、语言及生活自理能力10项内容进行评分。按程度,0分为正常,1分为症状轻,2分为症状中等,3分为症状重。各项分数相加得出总分。

3.2 疗效标准[5]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 Webster评分减分率进行评定。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临床痊愈:减分率>90%。

显效:减分率为51%~90%。

有效:减分率为11%~50%。

无效:减分率<11%或加重。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治疗前Webst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ebster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 Webst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5.5±3.98 11.26±3.681)2)对照组 30 15.8±3.35 13.23±3.521)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死亡[6],但引起 DA能神经元变性死亡的原因尚未明确。目前药物治疗是治疗PD的首选治疗手段,多巴丝肼片至今仍是治疗本病最基本、最有效的药物。但随着患者病程延长,用药剂量也随之增加,疗效逐渐减退,症状波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虽然DA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抑制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单独使用或与左旋多巴联合应用治疗 PD,可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减轻不良反应,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服药所带来的问题[7]。

近年来,针灸的应用在PD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在脑内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广泛,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损伤修复均有重要的作用。BDNF可促进DA能神经元存活、分化和生长,特别对轴突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8]。有实验[9]结果显示,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联合美多芭治疗不仅改善PD小鼠的运动障碍,还可明显减少中脑DA神经元的丢失,增加脑BDNF的表达,这可能是针刺联合美多芭治疗PD的增效减毒机制之一,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刺舞蹈震颤区配合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 PD的疗效更显著。此外,相对于常规针刺方法,针刺舞蹈震颤区取穴少,可减少患者针刺治疗的痛苦,患者易于接受,可作为本病长期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第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8-285.

[2]Gibb WR, Lees AJ. The relevance of the Lewy body to the pathogenesis of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88,51(6):745-752.

[3]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J].临床荟萃,1986,19(5):256.

[4]Webster D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disability in Parkinson’s disease[J]. Mod Treat, 1968,18(5):257.

[5]王旭慧.针刺治疗帕金森病42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2,2(4):36-37.

[6]冯婧,孙红梅,王媛媛,等.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对帕金森病小鼠脑内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及 BDNF表达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1):54.

[7]周莎.针刺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近期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8]Numakawa T, Suzuki S, Kumamaru E, et al. BDNF function and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in neurons[J]. Histol Histopathol, 2010, 25(2):237-258.

[9]冯婧,孙红梅,王媛媛,等.针刺舞蹈震颤控制区对帕金森病小鼠脑内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及 BDNF表达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1):53-57. 收稿日期2014-12-19

猜你喜欢
控制区帕金森病神经元
靶向敲除β-珠蛋白基因座控制区增强子HS2对K562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基于OMI的船舶排放控制区SO2减排效益分析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核电厂控制区出入口建筑设计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管好高速建筑控制区
基于二次型单神经元PID的MPPT控制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帕金森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