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鹤 杨晓丹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临床价值分析
高 鹤 杨晓丹
目的 探析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83例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正畸治疗前常规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采取牙周序列治疗,之后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LI、CAL、BI、PD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I、CAL、BI、PD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序列治疗可有效控制菌斑情况、减少牙龈出血与牙周附着丧失,为正畸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确保其有效进行,利于牙周组织恢复。
牙周序列治疗;牙周炎;正畸治疗;菌斑
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报告表明,牙周病在成人中所占比例高达70%~90%,其中以牙周炎为主,其为一种炎症性疾病,以牙銀附着丧失与牙槽骨吸收为主要表现[1],患者多伴随出现进行性骨吸收、牙齿松动、牙龈退缩、咬合紊乱。本文以我院收治牙周炎患者为例,对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应用价值进行探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①年龄超过18周岁;②探诊出血,深度不超过6mm,附着丧失不超过5mm,X线检查示牙槽存在角型吸收后水平吸收;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①合并骨质疏松、免疫缺陷、血液及糖尿病等全身代谢性疾病;②长期用药且近3个月内应用抗生素者;③有过牙周治疗史者;④依从性差者。
1.1.3 分组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83例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1)。观察组共 42例,男女比例 25∶17,年龄 20~41岁,中位年龄(26.1±5.1)岁。对照组共41例,男女比例 26∶15,年龄 22~40岁,中位年龄(25.9±5.0)岁。两组年龄、性别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注重日常口腔卫生、采用正确刷牙方式、掌握牙线正确使用方法等。观察组采取牙周序列治疗,主要包括全口龈上洁治、根面平整术、全口一次性牙龈下刮治疗,时间为2个月左右。治疗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正畸治疗,总疗程在1年左右,期间定期对牙齿进行洁治。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LI(菌斑指数)、CAL(牙周附着丧失)、BI(出血指数)、PD(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其中 PLI共分为0、1、2、3 度;CAL:探针探测牙周袋深度,由牙根面退出,明确釉牙骨质界位置与釉牙骨质界到龈缘间长度,附着丧失程度为袋深减去该距离,牙龈萎缩患者则二者相加为附着丧失,单位mm;BI:牙周探诊插入袋底,取出探针后 30s内出血情况分为 0、1、2、3、4、5 级;PD:龈缘到袋底距离,单位mm。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有关数据,年龄、PLI、CAL、BI、PD 用(±s)表示,t检验,性别用 n(%)表示,X2检验,P<0.05表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I、CAL、BI、PD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牙周炎病因复杂,但可归结于菌斑中微生物及产物引发炎症反应以致牙周组织遭受破坏[2]。通常情况下,口腔内微生物可维持保持平衡状态,平衡若遭到破坏,就易出现口腔疾病。正畸治疗前通过一定措施控制炎症、清除菌斑以让牙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强化正畸治疗效果,提高牙齿排列美观度,利于牙周组织恢复[3]。
本研究观察组于患者正畸治疗前行牙周序列治疗,包括全口龈上洁治、根面平整术、全口一次性牙龈下刮治疗等,结果显示该组PLI、CAL、BI、PD等指标均获得更大幅度改善,效果明显更佳。咬牙合因素对牙周疾病形成及发展有较大影响,尤其牙齿明显松动及牙槽骨吸收患者,咬合损伤的出现会加重牙周组织损伤程度,所以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时需对咬合情况进行控制,清除咬合损伤因素,保护牙周组织。观察组牙周序列治疗的应用可有效清除菌斑聚集区,同时减少牙龈出血与牙周附着丧失,利于牙周组织恢复[4]。此外,正崎固定装置的使用对口腔卫生保持提出了较高要求,易引发牙龈增生、牙周袋深度增大等问题[5]。最新微生物学研究证实[6],正畸治疗过程中患者口腔中微生物群会发生一定变化,但只是暂时过渡,半年左右后微生物群数量会逐渐减少,正畸治疗结束并以拆除正畸装置后,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等指标均会有所改善,部分牙周致病菌甚至会少于治疗前。也有临床循证学研究证实[7],患者若牙周状况稳定且于正畸前有效控制菌斑情况,牙周病患者在彻底的下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长短期影响都可因此减轻,牙周状况并不会加重,进一步证实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可有效控制菌斑以确保口腔牙周状况,临床价值较高。须注意的是[8],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移动特征与常规正畸牙存在较大区别,对合并根分叉病变,附着丧失超过3mm,正畸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支抗牙有丧失、牙槽骨吸收以致崎高度降低、支抗强度不足等问题,因此矫正时施力要轻柔,间隔6个星期后再加力,以免由于力度过大而加重牙槽骨吸收。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LI、CAL、BI、PD等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LI、CAL、BI、PD等指标变化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PLI(分) 1.9±0.5 2.0±0.4 1.3±0.3* 1.6±0.2 CAL(mm) 3.2±0.7 3.3±0.6 2.2±0.3* 2.6±0.4 BI(分) 2.2±0.4 2.3±0.5 1.1±0.3* 1.5±0.4 PD(mm) 4.1±0.7 4.2±0.8 2.0±0.2* 2.8±0.3
综上所述,牙周序列治疗可有效控制菌斑情况、减少牙龈出血与牙周附着丧失,为正畸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确保其有效进行,利于牙周组织恢复。
[1]弓慧玲,张海滨,马卫东,等.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6):586-588.
[2]商燕丽.牙周序列治疗应用于牙周炎正畸的作用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8):1215-1216.
[3]黄万元,徐燕,程楠,等.重度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序列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3):180-183.
[4]刘海光,柏宁,梅予锋,等.套筒冠式牙周夹板固定在重度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口腔医学,2009,29(12):643-645.
[5]张运昕,束蓉.广泛性重度慢性牙周炎系统治疗一例[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2):93-95.
[6]盛迪,丁谦文,张昕,等.上中切牙根中水平折断序列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12):721-725.
[7]秦雁雁,申玉芹,任春霞,等.不同序列Cp G ODN对牙周膜细胞的促增殖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5):876-879.
[8]宦泓,吴燕平,程玉叶,等.套筒冠式夹板在慢性重度牙周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2010,30(12):760-762.
作者单位:467000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高鹤);467000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杨晓丹)
R65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