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1-07 06:27时东曼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氨氯地平

时东曼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东曼

目的 分析讨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58例患者接受尼群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给药,为对照组;59例患者选择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给药,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及血脂均发生明显变化,但对照组患者变化程度不及试验组,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9%,试验组为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给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吲达帕胺;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受到冠心病、高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由于不良饮食、吸烟、酗酒等原因,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流受阻,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氧供给造成心肌缺血,继而发展成为冠心病,冠心病患者临床上可表现为心绞痛、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发病可能导致猝死。而高血压也是冠心病的常见诱因之一,由研究表明,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均存在高压史,伴有头晕、头痛、全身乏力、呕吐、心悸等症状[1]。目前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尚依赖药物保守治疗为主,但临床药物种类繁多,寻找安全有效的药物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我院此次为了研究讨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特做了临床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17例为探究对象,均由临床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排查确诊为冠心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龄均在63岁至87岁之间,平均年龄(72.±8.15)岁,收缩压均值为(177.3±63.71)mmHg,舒张压均值为(103.5±45.62)mmHg;试验组59例,男性33例,女性26例,年龄均在62岁至86岁之间,平均年龄(71.4±3.32)岁,收缩压均值为(178.2±58.37)mmHg,舒张压均值为(101.6±51.50)mmHg。两组患者均不存在其他相关疾病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干扰、无治疗禁忌症以及相关药物过敏史,排除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向本院医学伦理办公室提交试验申请报告,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试验目的及过程,在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开展试验。对照组患者接受尼群地平(国药准字H23021863,哈药集团制药总厂)联合氢氯噻嗪片(国药准字H23020304,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四厂有限公司)治疗,前者剂量为30mg/day,分三次服用,后者剂量为75mg/day,分三次服用;试验组患者接受吲达帕胺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51896,宁夏康亚药业有限公司)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国药准字H20093388,沈阳圣元药业有限公司)给药,前者剂量为1.5mg/day(1片),于晨起餐前服用,后者剂量为5mg/day(1片),晨起温水送服[2]。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变化及皮疹、口干、肌肉痉挛等副作用发生情况[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及血清中TC、TG水平差异不大,治疗后对照组变化程度较试验组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结果[n,(±s)]

表1 治疗结果[n,(±s)]

组别 例数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TC(mmol/L) TG(mmol/L)对照组 58 146.7±21.13 97.1±14.42 5.73±1.21 2.98±0.40试验组 59 124.0±23.43 81.6±12.38 4.46±0.76 1.22±0.92

2.2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9%,试验组为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n(%)]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升高,各种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接踵而来,冠心病便是其中一例[4]。通常,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长期吸烟酗酒、遗传因素、地域影响等均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该病病发,且冠心病发作受季节、情绪波动、生活习惯等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等病变导致血管变窄,减少血流量,使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氧供给进而引发心脏功能异常,有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为冠心病的常见诱因,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存在高压史,这两种疾病虽为慢性病,但长此以往,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5,6]。

作者单位:450000河南省郑州市弘大医院心内科

临床多应用药物对该类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我院此次为了研究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特做了临床试验,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及血清中TC、TG水平差异不大,治疗后对照组变化程度较试验组差;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9%,试验组为1.69%,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达帕胺属于利尿药,进入机体后能促进尿液及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达到降压目的,同时,亦能减小外周循环阻力,降低心脏负担;氨氯地平主要通过阻碍钙离子与心肌细胞中的受体结合,从而减少心肌收缩,使心肌血氧消耗量较少,缓解心绞痛,此外,该药能使血管得到扩张,减少血流通过时的压力进而使血压降低[7]。本次试验中,试验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降低,提示动脉病变得到缓解,本次结论与杨雪梅等学者的观点相似[8]。

综上,应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得到患者及临床的一致好评。

[1]谢玉霞,武刚.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6):640-641.

[2]丁乐春.吲达帕胺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2):24-25.

[3]陈勇.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J].医药前沿,2014,2(18):169-169.

[4]谷晓颖.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3(11):151-152.

[5]孙慧.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2例临床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8(15):2260-2260.

[6]陈豫贤.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1(21):83-84.

[7]徐元智,孔蓉.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9(18):3954-3954.

[8]杨雪梅,王卫平.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60例[J].中国药业,2015,2(13):102-103.

R544.1

A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