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春 小 花
《阵中日报》与老河口
◎周建春 小 花
1939年5月,李宗仁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迁至老河口。随后,第五战区主办的《阵中日报》在老河口编印发行达六年之久,为宣传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激励广大国民的抗日斗志,起到了积极独到的作用。
一直以来,我们津津乐道、着墨颇多的是抗战期间曾荟萃于老河口的那些名人志士,例如李宗仁、张自忠、孙震等抗日将领,例如胡绳、臧克家、老舍等文化名人。老河口的普通民众在那个抗战岁月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对抗战的态度等,少有资料提及。现在让我们透过《阵中日报 》这一珍贵的历史资料,把镜头切换到1940年的抗战时期的老河口,重温那段尘封的历史,感受抗战岁月的老河口妇女的真实生活场景。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第五战区司令部进入河南的潢川,湖北的夏店、宋埠等地,11月迁至樊城,接办了由国民党襄阳县党部主办的《鄂北日报》,当时胡绳担任总编辑。1939年春改名为《阵中日报》。
随着随(州)枣(阳)战役开始,日寇逼近襄阳,战事日趋紧张。《阵中日报》随第五战区迁移至老河口。后因国共合作形势恶化,胡绳、钱俊瑞等一批共产党员离开《阵中日报》。
老河口扼鄂、豫、川、陕四省要冲,濒临汉水中游东岸,水陆交通便利,战略位置自不言而喻。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到来后,老河口一时间俨然成了五战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战争是风,蓬飞萍转/战时的繁荣,繁荣了客栈/北通豫陕,下走襄樊/水陆车船集中在这一点/那么热闹的公园/那么多的旅店/小汉口的复兴说明汉口的沦陷”。老舍的诗歌《老河口》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到来,不仅繁荣了老河口的战时经济,更吸引了大批商人文人云集于此。
1940年1月,《阵中日报》再一次做了大的调整。该报在第246期刊载了新阵容,五战区政治部主任韦永成任社长,尹冰彥任总编辑,包括老舍、臧克家、碧野、姚雪垠、艾芜、安娥等三十三名作家、进步人士担任特约撰述。
《阵中日报》的副刊栏目丰富多彩,几乎每天都不一样。有前线出版社主编的《笔部队》、妇女工作委员会主编的《妇女前哨》、战区青年团主编的《战区青年》、广西青年军主编的《铁群》等。可以说,《阵中日报》的副刊积极宣传抗战的进步思想倾向,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并使一大批战区青年受到文艺熏陶乃至走上抗日救亡的前线。
老河口《阵中日报》研究会秘书长杨菲介绍说,由于战乱、日机的狂轰滥炸、工作生活极不稳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阵中日报》留世的不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老河口市政府为了编撰地方志,曾安排相关人员去南京博物馆抄录了部分报纸内容。2010年前后,老河口市博物馆原馆长潘兆林下了很大的功夫弄来了一套报纸胶卷。时任老河口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的冉从安以及杨菲、秦喜辉等都曾努力想办法让胶卷变成报纸,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如愿,但他们一直寻找着解决办法,时至今日才如愿以偿。为了研究方便,他们把收集到的从1940年元月26日到1942年7月30日的数百期《阵中日报》,影印成原大报纸。经初步研究,这套报纸资料是以南京博物馆的报纸为母本,也就是说,南京博物馆保管的也只有这数百期,但已封存不再对外展出。《阵中日报》的影印成功,为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为史学研究者、文学爱好者、收藏界、爱国主义教育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充分彰显老河口市厚重的抗战文化底蕴,见证了抗战时期老河口的战略地位和突出贡献。
翻开1940年1月的《阵中日报》,我们可以看见关于“战时妇女训练班生活片断”的记述。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一月二十八日《阵中日报》第四版刊发的一篇署名“文宣”的纪实文章说:
冬日的太阳发出黄色可爱的暖光,中山公园里的花木早零落地脱去了她们美丽的绿衫,赤条条的柳枝被冷风吹得无力摇摆着,仿佛低声哀诉严寒的残酷。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同志匆忙地向着大舞台门前走去,可她的眼光仅向门口的上方一扬,看见“老河口战时妇女训练班”十个大字,似乎恐怕被撕去了那张纸条所以看了它一眼就进入里面去了。
大舞台每日下午已变成了妇女训练班的课堂,戏台作了讲台,台上站了那个教歌咏的张先生,座位似乎快坐满了,梳巴巴发髻的小脚与学生占了多数,拖大辫子的剪短发的、天然足的、穿旗袍的却是少数。她们这数百个妇女,足代表了老河口家庭妇女的典型,有的抱着婴儿,有的牵着儿童,低声地谁也不肯让小儿哭吵一声,每人都在用她们的眼睛和耳朵,把前几天不愿授课的心情忘掉了。
……只听台上的教师领着大伙把国歌唱了好几遍,大多数人都会了。
“先生,你教我们唱汉水谣吧,这个早会了!”这时一个长辫子十六七岁的大眼睛的女学生说道。
“好吧!”先生喊:“一二三——汉水宽、汉水清,情郎哥哥去当兵……”大家都跟着一句一句地唱了三次。看到大家都会了,先生就请上石夫人给大家讲救伤常识,一位穿黑大衣的二十多岁的女士走上台:“现在我告诉你们救伤常识,要知道我们一个人能存活全靠有血液保护,要是受了伤流血过多就会死的。如果一个人手腕受了伤,就应该用带子或布条扎在肘上……若是腿受了伤……”她讲时必指着身上相应的部位给大家看,她反复地讲了好几遍之后,她说:“今天不讲了,讲多了,大家一时记不了,下次接着再和你们讲!”石夫人说完走下台去,和那位教歌咏的指导员一起,两人笑容满面地走出了课堂。
先生走上大舞台,继续给大家讲课……当先生问大家什么是民族主义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小媳妇儿回答:“民族主义是我们国家不受别国的压迫……现在抗日就是要实行民族主义!”并且她说她已经叫儿子去当兵抗日了。先生听后有些激动地说:“你们大家听着,这才是一位有爱国心的母亲啊!是我们大家的好榜样,大家都要学她,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我们才能过安居乐业的日子,姊妹们,希望我们都帮助伤兵,帮助他们就是慰劳我们自己的兄弟。送儿子劝丈夫去当兵,保卫国家民族,这是我们的责任!”
从1940年的《阵中日报》“战时妇女训练班生活片断”的记述里,我们知道第一期训练班于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元月八日开学,二十八日结业,为期20天”。
“老河口战时妇女训练班”由第五战区妇女工作委员会举办。至于战时妇女训练班的成效,《阵中日报》在一篇标题为《实验的结果》有如下内容的记录:
“第一期应受训的妇女是六百人,每天都到了五百零几。她们不仅踊跃参加,她们还要求延长训练日期和分担我们各种的救亡工作!”
“这种战时妇女训练班,每天只上两小时的功课:抗战常识,三民主义,救护常识,防空防毒常识,反奸工作,征兵的认识,家庭卫生,育婴方法,歌咏等。这些看似不足轻重的东西,可是它因为有机会使一般妇女接近我们和参加到社会来的缘故,她们对抗战的认识提高了,她们愿意参加各种的救亡工作。因此我们准备在她们受训完毕之后,把那些优秀的编为一个经常的妇女队,分配她们愿意作和能做的工作,来帮助我们的抗战工作。”
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元月二十九日的《阵中日报》上,那篇《战时妇训班第一期昨举行结业式》向我们介绍了当时的情况:“结业那天虽然下着雪,但是所有的人情绪都很高。”……“当天省府鄂北办事处施主任、战区政治部韦主任(阵中日报社长韦永成)及光化县周县长都相继演说,对该受训学员指示女子应如何直接、间接参加抗战工作,极为详尽。学员致答词后,由莫班主任颁发结业证书及成绩优异学员之奖品奖章。”
以上资料表明,战时的老河口,五战区非常重视妇女抗战工作的宣传,不仅成立了战时训练班,而且每星期都会在《阵中日报》的“妇女前哨”用整版宣传战时妇女抗战。除了刊发妇女工作委员会的《战时妇女训练班生活的片断》外,还有大量精彩相关内容跟进,比如石岐的《实验的结果》,王兆静的《向女同胞进一言》,小苏的《江南来的一位女英雄》,以及孙玲的《抽女兵》,烈军的老河口妇训班结业特写 《小脚活跃了》,自牧的《在萌芽中的战区妇女生产事业》等等。通过 《阵中日报》和这些相关文章,使我们了解到培训后的妇女纷纷到后方医院救伤慰问,帮助伤兵洗衣补衣,在后方她们积极组织生产棉衣棉被为伤兵过冬等等,有的还把亲人送去当兵支援前线……
五战区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妇女工作,目的是把战时老河口树立成一个好的典型向周边推广;而老河口的妇女儿童和普通民众似乎相较于别的县市,对于抗战的热情更高更为积极踊跃,这一点在一篇署名“杜宇”的《老河口印象记》中得到了印证,他到老河口不到一个星期时便写到:
“离开长沙到沙市、宜昌,一路所见的救亡的空气就远不及长沙。但到了老河口,又感到这边的情形比较沙市、宜昌积极很多。老河口的各种战时组织,已应有尽有,虽然成绩方面并不齐整,老河口的妇女儿童都有训练班,经常加以训练,虽说参加培训班的多为太太小姐,尤为难能可贵,每一天,我看见我住的旅馆茶房打上裹腿、穿上军衣精神奕奕地出了门,回来又脱了军衣,倒茶扫地,我问她今天穿军衣到那里去,她说是上学员培训班受训。她现在已懂得不少的军队操和合唱许多抗战歌曲,并很清楚地知道为什么打日本。一个小学也许未毕业的学徒,能够懂得这许多,已经不是易事,这些不能不归功于政治工作。
其他关于战时各种宣传或活动,似均有相当的基础,在任何方面都能够看见是在动,是在干。不过我们的希望始终更高。我们不仅要动员店员、妇女儿童,我们还要把老河口所有的民众,全中国所有的民众都动员起来,使之服务抗战,然后才能发出伟大的力量,才能争取最最后的胜利。但,这样伟大的工作,是需要一切先知先觉的同志们,今后加倍的努力。”
据《光化县志》和《阵中日报》记载,1940年3月8日,老河口首次举办了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妇女工作委员会特编演时事剧《汪精卫卖国协定》,激发了大家的抗日热情。
老河口《阵中日报》研究会秘书长杨菲介绍说,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到来后,不仅繁荣了老河口的战时经济,也使当地的军民抗战热情空前高涨,更使广大的妇女儿童参与其中,使我们了解到抗战时期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妇女的精神风貌,对国对家她们有着最质朴纯粹的民族情感,在民族危难时她们都在积极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襄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