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欲望三部曲》中的女性消费

2015-11-05 14:33张俊萍唐红
关键词:女性消费

张俊萍++唐红

摘 要:

美国作家德莱赛的《欲望三部曲》描绘了20世纪初美国消费主义兴起之时的社会状况。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在美国消费社会初期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领先人物;女性消费表现出三大特征:炫耀消费、替代消费和身体消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不仅消费着商品也消费着“自身”,成为消费社会的一道特殊景观。但她们作为消费主体处于两难处境之中,小说中的女性消费现象也反映了作家德莱赛独特的女性观。

关键词:女性;消费;欲望三部曲;德莱赛

中图分类号: I20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6012405

《欲望三部曲》(包括《金融家》、《巨人》、《斯多葛》三部小说)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历经30多年精心构思而成的作品。小说中的时间跨度也超过半个世纪,整部作品反映了美国从传统社会步入消费社会这一过渡时期的广阔生活画面,描绘了消费主义的兴起在当时美国社会中的种种表征,体现了作家对时代变化的敏锐洞察力。把德莱塞的作品放置到消费主义视域中考察,国内学界已经作了一些重要研究,并发表、出版了一些著述。顺着这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拟融入新的研究视角,重点关注该作品中的女性消费问题。《欲望三部曲》中的女性人物在美国消费社会初期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领先人物;女性消费表现出三大特征:炫耀消费、替代消费和身体消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不仅消费着商品也消费着“自身”,但女性作为消费主体处于两难处境之中。小说中的女性消费现象也反映了作家德莱赛独特的女性观。

一、作为消费者的三位女主角

《欲望三部曲》以柯帕乌的一生经历为主线,表现了他从一个不名一文的青年发展成为拥有上千万财富的铁路、金融资本家的过程。除了永无止境的赚钱“欲望”,小说也表现了男主角对女性的无穷欲望。正如作品所说:“金钱看上去是他追求的唯一目标,但还得加上女色。” (Dreiser 2011:143) 这位被描绘成“超人”的男主角一生与众多女性有染,在其不同生活阶段相对说来稍显固定的异性伴侣是丽莲、艾琳和白丽莱茜——《欲望三部曲》中的三位女主角。

丽莲是柯帕乌第一任妻子。她是一个能帮助年轻的柯帕乌在经济道路上不断发展的可靠的女性。与她的婚姻使得渴望赢得社会尊敬和承认的柯帕乌很快如愿以偿。但随着姿色渐衰,她很快便被柯帕乌抛在一边。生育了两个孩子、以为婚姻牢不可破的丽莲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终不得不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当柯帕乌对于瘦骨嶙峋、病怏怏的丽莲心生厌恶之际,他遇到了艾琳,很快与她发生了婚外情。艾琳健康活泼,富有生气和活力,在《巨人》中,她如愿成为柯帕乌的第二任妻子。但艳丽好胜的艾琳也没能逃脱丽莲一样的命运。当柯帕乌意识到艾琳的俗气无法被崇尚高贵典雅的上流社会接受,他很快背叛了她。最后一位重要的女性角色白丽莱茜是陪柯帕乌走到人生终点的女人,也是柯帕乌心中最完美的情人。与丽莲和艾琳她们相比,白丽莱茜更为年轻美貌,也更具智慧和气质,只要攫取柯帕乌的经济支持她便能在各式场合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在每一个方向上都能把握他心灵发展的最终点” (Dreiser 1957:428)的女人。当然,即便如此,柯帕乌也从未对她忠诚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展现的是无数个女人向“超人”般的男人争宠争爱或被其背叛抛弃的种种景象。

《欲望三部曲》中反映出来的美国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们所熟悉的消费主义的特征此时兴起并盛行。美国成了真正的消费社会。”(蒋道超 2002:65)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意识态度也随之有了很大改变。清教伦理占统治地位时期,女性自觉不自觉地以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为主要工作,而到消费主义逐渐取代清教主义之时,女性开始成为大众消费的领先人物,她们逐渐抛开传统的职责,力图通过消费改善自身的形象并进而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女性生活和态度的这些变化集中体现在《欲望三部曲》中的女性人物身上。她们都是明显的消费者,尽管她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各不一样,作者对她们的描写也轻重不一、虚实结合。丽莲代表生产时期的深受清教思想影响、信奉勤俭节约的传统女性,但很多时候她也不得不像参与社交活动一样去陪人购物。而艾琳、白丽莱茜等女子身上却表现出新时代女性的消费诉求和消费特征。艾琳则是个非常前卫的消费者,称得上“消费社会”的弄潮儿。她与她那富有而节俭的父亲持完全相反的消费理念,“她满心渴望父亲造一个更好的府邸……这个愿望无法得逞,她的脑子就只能盘算那些衣服、珠宝、赛马、马车以及时装样式的改变” (Dreiser 2011:78),嫁给柯帕乌后,为取悦丈夫并努力挤入上流社会,她便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消费购物和装扮自己上。白丽莱茜则更是“各种宴会、艺术品、权力和成功的热情崇尚者”(Dreiser 1957:507)。她喜爱各种社交活动,当然她参加活动所需的购买一切服饰的钱全由柯帕乌提供。

二、《欲望三部曲》中女性消费的总体特征

《欲望三部曲》中的女性消费总体而言体现了以下特点:炫耀消费、替代消费和身体消费。

“炫耀消费”(1)指的是“为炫耀自身拥有的财富而一掷千金地购买奢侈品和奢侈服务……”(Trigg 2001:99-115) 。炫耀消费在艾琳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她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反映了美国社会进入消费时代的新特点。与柯帕乌结婚后,她不断购物,“她的房间充满美丽昂贵的服装、奢华耀眼的珠宝、款式各样的香水、化妆品”(Dreiser 2011:100) ,特别是“珠宝”,“她其实极少有机会佩戴”,而“大量的香水、化妆品”,她“几乎从来不用”。她把自己的卧室也装饰成满是贵重物品的地方,堆满了奇珍异宝,例如各式地毯,家具和许多世界名画。只要有艾琳出场的地方,必然是购物的场景和对商品的描绘。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写艾琳的购物:在费城艾琳已经购买了许多的衣服、珠宝和其他的装饰品,去芝加哥之后她的热情并没有消退。“艾琳买了很多冬日的服装,这是由当时最贵也是最棒的设计师——特丽莎为她设计的……她几乎将多尼凡设计的作品搬空。裙装、睡衣、骑马服、散步服、晚礼服她基本应有尽有。她还有一个里面装有价值约为三万元珠宝的珠宝袋。至于她的鞋子、袜子、帽子和各种其他装饰品,更是数不胜数。”(Dreiser 2011:64)读者不难发现,艾琳不仅热衷于购物,而且喜欢购买的多数是非生活必需品,属于她本人也基本上不用的,没有任何用处的奢侈品,因为她“热爱炫耀种种奢华” (Dreiser 2011:76) 。“炫耀消费”,在德莱塞同时期的社会学家凡博伦看来,是消费“竞赛”的结果。中下阶层的人以模仿上流社会人群的消费模式展开竞赛,并希望通过消费缩小和富人的距离;而对于中上阶层的富裕人群来说,他们则只有通过炫耀消费、占领时尚的前沿才能在消费竞赛中重新获胜,维持或找到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位置。购买的消费品价格越高,他们所获得的社会认同就越多。消费者,特别是有闲阶级的女性,为了区别于普通劳动妇女,往往采用炫耀消费来炫耀自己的购买力、维护自身的优越感、保护自己的尊严,像艾琳,她购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尤其是为了在各种宴会中凸显自己,赢得众人的艳羡。endprint

表面上看,女性成为二十世纪初刚刚兴起的消费大潮中的弄潮儿,是消费主体,有着自由消费的权利,但实际上她们只是男性操控的木偶而已,她们购买商品时每时每刻都要考虑到男人的审美观念和经济能力。可以说,女性的消费主体的地位仍是由男权文化操控的,一方面她们消费着主要由男性群体生产出来的物品;另一方面,她们的消费能力、消费方式、消费取向、消费用途都由家庭中男性所决定。总而言之,她们的消费由男性所构建的消费文化决定,她们所充当的主要是“代消费者”(2),她们的工作是展现主要有闲阶层或法定有闲阶层(主要是男性)的名望。“替代消费”是德莱塞《欲望三部曲》中女性消费的第二大特征。

小说中的艾琳、白丽莱茜、丽莲等众多人物都是无业女子,她们如攀援植物(小说中的男主角就把女人称作“攀援植物”)。她们没有自己的钱可花,她们需要花男人的钱并代替家庭和代替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购物,或者纯粹是为家庭、为男人消费。她们的消费档次是家庭财富、特别是家庭中男性(或男伴)经济力量的表征。“在女性依旧是男性私有财产的经济时期……女性并非自己的主人,她们的明显花费和明显消闲都归功于她们的主人,而不是她们自己。因而,女子越是花费奢华、越是不从事生产劳动,她们的生活就越能有效、可信地表现出家庭或一家之主的名望。” (Veblen 2003: 121) 代替男性消费就是女性的工作。较为传统的女性如丽莲是为家庭为丈夫儿女活着,她的消费基本以家庭所需为中心,艾琳和白丽莱茜等人尽管表面上把柯帕乌的钱都花在自己的装扮上,但是,无论是艾琳的奢华还是白丽莱茜的雅致,表现的都是柯帕乌的经济实力。男性愿意为自己的妻子和情人提供经济来源,并非完全缘于他们对女人的爱,更重要的是女性的消费能力是一个家庭经济能力的晴雨表,也即男性的赚钱能力的尺度。《三部曲》中女性人物的消费之所以得到柯帕乌的许可甚至鼓励,正因为她们的“代消费”能够帮助柯帕乌在商界和上流社会赢得名望和声誉。所以柯帕乌把女人们当成攀援植物时,也看到了她们的好处,认为她们是能帮他“遮阴”的“工具”。《三部曲》中明显可见,充当“代消费者”是女性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取悦柯帕乌、显耀他的经济实力或纯粹为了把自己和一般劳动妇女区别开来,柯帕乌的女人们总是忙于消费。

《三部曲》中女性消费的最后一个特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那便是“身体消费”。身体消费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女性消费服饰、化妆品等以装饰自己的身体从而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 。第二,女性消费自己的身体以获得其他所需。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身体消费,都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取悦于男性、获得晋升、攫取利益的捷径。

在打扮自己的身体方面,艾琳、白丽莱茜等人表现得比丽莲更为明显露骨。她们很早就意识到美丽和年轻的价值,深知保持年轻面容和苗条身材的重要性,并且深谙如何装扮自己以维持身体的美丽。装饰自己的身体、使之在男人眼里更为诱人,是艾琳生活的中心。每次艾琳在书中出现,不是在装扮自己就是在购买装饰品。和柯帕乌结婚后,她离自己的理想生活又近了一步,更是不厌其烦地装扮自己以维持自己通过男人获得的地位和财富。《三部曲》中有无数细节刻画了艾琳如何穿着打扮、如何尽力吸引住男人,如:“一个小时前她穿衣时就想着他的身影,说实在的,她是为他打扮的。” (Dreiser, 2011: 111) “艾琳除了穿衣、等待、表现出最美的样子外无所事事” (Dreiser 2011:38)。艾琳对柯帕乌说:“如果我不装扮自己,你将不再爱我。” (Dreiser 2011:19) 事实上,她浑身金光夺目的饰品和洋溢着的年轻和美丽也总是深深吸引着柯帕乌,使柯帕乌轻而易举地甩掉了不善装饰并日渐衰老的丽莲,而艾琳最后的失宠归因于她自己也无法挽回的衰老和装扮不出来的高雅气质。白丽莱茜,则更为年轻、更为美丽也更有气质,并且对于自己的价值也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她很快利用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吸引了柯帕乌,攫取了进入上流社会的门票。“对女人而言,美丽就是绝对的、宗教的必须。”(Baudrillard 1998:132),女人愿意花费一切让自己变得更美、更有价值,因为美丽就是资本。

另一层面的“身体消费”主要体现在女性人物对性的态度上。这一方面女性人物也不尽相同。丽莲表现得比较传统,在性方面从来都不扮演主动者的角色,只是尽到自己作为好妻子的责任:“她安静的默默奉献,没有激情。按照丽莲的理解,性就是责任,她很尽责地扮演妻子的角色。” (Dreiser 2011:120)她为柯帕乌生下两个孩子,属于不善消费自己身体的女性。而其他与柯帕乌有染的女性都长于“身体消费”。她们都知道柯帕乌是有妇之夫,却毫无顾忌。性对她们而言,不是为了生育后代,而是快乐的经历。艾琳是一个野心勃勃且充满热情的女性,她在性方面持开放的态度,她充分享受性所带来的身体快乐和经济方面的好处。婚后艾琳甚至认为,“婚姻中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女性可以依据此来判断自己的婚姻,就像是水手可以依据晴雨表来判断天气。”(Dreiser 1957: 153)她把柯帕乌对于自己所表现出的热情作为判断自己魅力的重要依据。白丽莱茜与其他情妇也是如此,她们在明知柯帕乌有妻子的情况下依然和他保持着婚外关系。她们与柯帕乌的关系主要是建立在性的基础上。女人们通过消费自己的身体从这位大亨那里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包括他的经济支持和自我的身体快乐。“身体可以反映出整个社会和所有社会关系的模式”(Baudrillard 1998:130),在《三部曲》中,传统社会所认可的女性身体的繁衍后代、操持家务的功能弱化,除丽莲之外的女性人物、柯帕乌的其他众多情妇们都无生育,她们的身体主要是用于“消费”以换取其他所求。

三、女性消费带来的尴尬境地和德莱塞独特的女性观

表面上,《欲望三部曲》中的女性已经成为消费社会初生期的领军人物,她们靠着柯帕乌可以挥金如土、随意购物,似乎可以“只谈选择,不谈规则……(通过消费)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任何人”( Ewen and Ewen 1982: 250),“可以靠市场上自由购得的商品来构建自我的身份和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 (Gerda Reith 2004:285),但实际上在男权社会的种种既定规则的压迫下,她们进入了一种两难的尴尬处境。在炫耀消费、替代消费和身体消费中,女性不仅要消费商品也要消费“自身”。endprint

《三部曲》中的多数女性抛开了生儿育女(这在传统社会本是女性身体的重要使命)的任务,自愿使身体成为 “快乐的载体”。她们关注服饰、学会使自己更加美丽、更有魅力,她们加大对自己身体的投资,努力把自己的身体打造成“所有商品中最珍贵且最美丽的商品” (Baudrillard 1998:129),如出售、消费艺术品一样炫耀并消费自己的身体去交换获得更多的利益、更好的生活。

一方面,这些擅长消费商品和自身的女性相较当时社会上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更容易实现过舒适生活的愿望。在德莱塞的充满弱肉强食现象、遵循自然淘汰法则的虚构世界中,当女性不能改变男权社会中的生存法则时,她们学会依照男性的审美观念来塑造自己的身体、消费自己的身体以获得最大利益,这是强者的态度,其行为是“丛林”生活中适合生存的表现。在德莱塞看来,女人中那些善于消费自己的人是十分智慧的,是掌握了男权社会潜规则的、思想变通的女人。《三部曲》中最受德莱塞褒扬的是让柯帕乌至死都喜爱的白丽莱茜(3)。她最懂得男人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能最大限度利用自己身体的优势资源,取得优越的生活档次。在德莱塞笔下,女性在身处劣势的情形下的消费和自我消费是为生存而奋斗的明证,这样的女性是接近于男性的强者。从这一层面看,《欲望三部曲》不仅表现了男主角的欲望,也表达了女性的欲望。

而另一方面,当女性的身体被放大,女性的其他方面则被贬低、被忽略,当身体成为女性的主要价值,女性的身份则与传统社会中的妓女无异。美貌和年轻成为千古不变的男权文化传统中男性对女性的要求,也成为女性对自身的根本性要求。身体外观成为男性观看的对象和女性自我关注的目标。在社会规训下,“美丽之于女性,就是宗教的绝对命令,”(Baudrillard 1998:132) 为了使自己的身体成为男权世界中昂贵的被消费物,女性首先必须是一个消费者,通过持续不断的消费活动维持身体的可消费性。也可以说,女性,不仅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消费能力,而且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可消费性。因此,热衷于身体消费的女人们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通过身体消费获得的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只会使她们对身体作更多的投入,以从“超人”式的男性那里获得更多的利益;但可悲的是,每一次的赢得都是短暂的,人类衰老的生理规律使得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总是成为受挫者。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的自然贬值,失败是必然的,女性依然是弱者。《三部曲》中的女性大多只获得了柯帕乌暂时的迷恋并最终难逃被遗弃的结局,美丽的丽莲、光彩照人的艾琳以及柯帕乌其他众多的情妇都落到可悲的下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逐渐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蒋道超 2003:91),消费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人们受享乐动机的驱使,视约束他们的伦理道德为羁绊,把花钱和享受作为人生成功的尺度。德莱塞秉承时代风候,“体现了那个时期全部特有的题材,改变了大多数美国人生活的全部变革的现实”(Ziff 1985:foreword),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的《欲望三部曲》很好地展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和消费风貌,书写了原先受束缚的各种人性欲望得到释放并快速膨胀的过程。德莱赛本人也是享乐主义的追随者、消费主义的实践者,终其一生都在不断追求财富和女人(Dreiser 2011:45),他真心认为:“男人最大的欲望就是对女人的性欲”(Dreiser 2011:23)。在创作中他以柯帕乌为最理想的男性代表。当柯帕乌从一个女人转向另一个女人时,作者不仅没有批判他,而且是无数次赞美柯帕乌的审美趣味的变化。在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斯多葛》中,作者还从柯帕乌最受宠的情妇——白丽莱茜的视角“神”化了柯帕乌对女性的追求行为和淫乱行为。那时,柯帕乌已经去世,白丽莱茜去柯帕乌的墓地吊唁,“当她走来走去在坟墓的石级的一个铜壶里插放鲜花时,她想,要是柯帕乌活着的时候不知道,他现在一定知道,他对于一切形式的美的崇拜和不断的追求,特别是在一个女人身上,不过是追求隐藏在一切形象后面的神的计划而已……”(德莱赛 1983:397)当柯帕乌无情残忍地抛弃一个个女子,作者也绝无对柯帕乌的道德谴责和对女性的同情。

然而,我们也不妨为德莱赛的创作做另一番解释。“城市消费场所的大规模布局(主要吸引了妇女,伴随着的是享乐意识形态)、新女性的出现(她们在世纪之交声称要有自由的性权和就业权),以及接踵而至的男权的危机(表现为极力维护传统形式的男性性权利和权力方面的优势),这一切都宣告着二十世纪的到来……”(Gammel 1994:3) 也许德莱赛在《欲望三部曲》中对男权和男性力量的推崇,以及对女性卑微地位的夸张表现,正好表达了男权的危机、男权的挣扎。我们知道,在德莱赛之前的创作中,《嘉莉妹妹》(1900)的出版颇受挫折,小说中起先自甘为消费社会中“商品”的女性最后竟然成功驾驭了男人世界,而男人却贫困交加自杀身亡。小说比较逼真、也极具现实意义的结局引起众多非议。既然直接表现世纪之交男权危机的作品不易为读者接受,那么改变情节、表现赤裸裸的男权胜利,则不愧为迎合市场的较好的创作策略。读者不能忘记,对男性权利和男性优势的过分宣扬也是男权危机的一种表现。

注释:

(1)即“conspicuous consumption”。此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博伦(Veblen)在其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提出,但他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后来特里戈(A. Trigg)在《凡博伦、布迪厄和炫耀消费》(Veblen, Bourdieu, and Conspicuous Consumption)一文中对其下了定义。

(2)即 “substitutional consumer” ,凡博伦把“依靠有闲阶层的女人和仆人”称作“替代有闲”的执行者(“The vicarious leisure performed by housewives and menials” )(Veblen 2003:41)。endprint

(3)《嘉莉妹妹》中的女主角嘉莉是德莱赛笔下另一个如白丽莱茜一样成功的女性。她刚从农村出来时还是一个比较“贱”的商品,经过大城市生活洗礼后的她逐渐增值,她很快认识到提升自己价值的途径,于是决心通过做不同男人的情妇使自己增值。她确实也实现了目标。

参考文献:

[1]Baudrillard, Jean. The Consumer Society[M]. London: Sage, 1998.

[2]Dreiser, Theodore. A Book about Myself (1922) [M]. Whitefish :Kessinger Publishing LLC,2011.

[3]Dreiser, Theodore. The Tita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57.

[4]Dreiser, Theodore. The Financier[M]. 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1.

[5]Ewen, S. and Ewen, E. Channels of Desire[M], New York: McGraw-Hill. 1982.

[6]Gammel,Irene. Sexualizing Power in Naturalism: Theodore Dreiser and Frederick Philip Grove[M]. Galgary: University fo Galgary Press, 1994.

[7]Gerda Reith. Consump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Addiction, Identity and the Problems of Freedom[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ume 55, Issue 2(2004):283–300.

[8]Trigg, Andrew B. Veblen, Bourdieu, and Conspicuous Consump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35(2001):99-115.

[9]Veblen, Thorstein B.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M].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03.

[10]Ziff, Larzer. The American 1890s[M]. New York: Viking, 1966.

[11]德莱塞. 斯多葛[M]. 余杰,诸葛霖,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12]蒋道超. 德莱赛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3]蒋道超. 虚拟交易和消费文化——评德莱赛〈欲望三部曲〉的主题[J].深圳大学学报,2002,(4):65-69.

Women Consumption in Dreisers Trilogy of Desire

ZHANG Junping1,TANG Hong2

(1.Foreign Language School,JiangNang University,Wuxi JiangSu 214000,China;

2.Department of Public Course,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Anhui 233000,China)

Abstract:American writer Dreisers Trilogy of Desire displays the social condition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when consumerism was on the rise.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trilogy have become leading figures of the mass consumption in the earlier period of Ameican Consumer Society. Their consumption takes on 3 features: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substitutional consumption and body consumption. Women in the trilogy not only consume comodities but also consume themselves, which constitutes a special sight in the early consumer society. But women as consuming subjects actually put themselves in an awkward dilemma. Women consumption also reflects Dreisers ideas about women

Key words: women; consumption; Trilogy of Desire; Dreiser

编辑:黄航endprint

猜你喜欢
女性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消费降级了吗?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